第9章 微服南巡(一)

“一轉眼,朕也三十了,古語有云,三十而立呀!”朱影龍的鬍鬚終於可以長到媲美那山羊了。

“皇上正當壯年,年富力強,又是盛世明君,香兒怎麼聽着皇上話中似乎有着一種說不出的疲累呢?”李香君一邊研墨,一邊道。

朱影龍搖頭道:“你以爲這個皇帝好做嗎,不但勞心,還得勞力,你沒看見朕都已經有白頭髮了!”

“香兒覺得皇上應該找個機會,出去走走,放鬆一下自己。”李香君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建議道。

“出去走走?”

“是呀,皇上您一天到晚的都悶在宮裡頭,人怎麼不悶呢?”李香君微笑道。

“是呀,總是待在一個地方,是有些疲倦了,可朕去哪兒好呢?”朱影龍道。

“皇上可以去江南呀,南京、蘇州、揚州還有杭州這些都是好地方呀!”李香君看朱影龍好像有些意動,有些欣喜道。

李香君的心思朱影龍還是猜到一二的,這丫頭是有些想念家鄉蘇州了,不過這個建議還是瞞不錯的,總是待在這深宮內苑,是看不到下面的真情實況的,大明如今已經算的上是內部安慰,國力蒸蒸日上,安逸必然啊會滋生腐敗,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官場整肅懈怠不得,但是你不知實情,又怎能對症下藥呢?

“香兒,你在朕身邊也有五年多了,也老大不小了,民間像你這麼大的姑娘早就結婚生子了,若是有什麼中意的人選,你就跟朕說,朕一定會給你做主,而且還會送上一份大大的嫁妝!”朱影龍突然道。

“皇上厭倦香兒了?”李香君眼眶霎時間就紅了,驚詫的望着的朱影龍,一雙美目已經溼潤了。

“哦,不,朕怎麼會厭倦你呢,只是你也不能一輩子跟着朕吧,這會耽誤你的終身的。”說實話,朱影龍此刻真的對李香君沒有一點心思,眼看着皇子們日漸長大,內宮諸女的關係也不可避免的複雜起來,國事、家事哪一樣不要他這個做皇帝的操心,再說,該享受的都享受了,該有的也都有了,難道學那貪得無厭的德行嗎?

“香兒願意一輩子跟着皇上,伺候皇上!”李香君雙膝跪下道。

“香兒,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起來!”朱影龍着急的將李香君拉了起來道,“朕這是爲了你好,規矩也是朕定下的,朕自己可不能首先破了規矩,對你,朕已經是格外的照顧了。”

朱影龍登基後,廢除了以前的宮規,重新擬定了新的宮規,宮女無品者,十六歲入宮,二十歲可出宮,女官有品級者可延長二年,二十二歲出宮,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歲,只有各妃嬪自帶的侍女可由各妃嬪自行決定去留,但一律每人妃不超過四人,嬪不超過二人,而李香君堅持不要一個郡主的封號,只能以女官的身份進宮,如今已經超過五個年頭了,照規矩再有幾個月就必須離開秘書處,然後在宮中待半年,幹一些閒差,然後就等着領着一份豐厚的程儀出宮了。

李香君如何不知道規矩,可若是接受了郡主的封號,那她跟皇上今後就再也不可能了,可若是不接受這個封號,今後她可能再也見不到朱影龍了,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十分痛苦的,自朱影龍拿出五百兩銀子爲她“梳瓏”之後,她就一直堅持自己已經是許了人家的人了,只要找到他,就以身相許,如果對方不要自己,那就孤獨終老一輩子。

“皇上,香兒以後就真的不能待在您身邊了嗎?”李香君梨花帶雨的問道。

“這,如果你……”

“不,皇上,香兒寧死也不要郡主的封號,那樣香兒以後的日子比死還要難過!”李香君堅決的拒絕道。

“香兒,你怎麼就這麼死心眼,朕有什麼好,你爲什麼就一心要跟着朕?”朱影龍不解的長嘆一聲道。

“若沒有皇上的那一千兩銀票,就沒有現在的香兒了,香兒早已在心中發誓,這輩子香兒心裡只有一個男人,那就是皇上!”李香君也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若不是顧忌女兒家的羞恥,這番話何至等到現在才說出口?

“香兒,你這又是何苦呢?”朱影龍翕然長嘆一聲道。

“香兒沒想過要得到皇上的寵幸,只盼望着能一輩子待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端茶遞水,一輩子守着皇上!”李香君淚珠輕灑道。

朱影龍默然了,話都說道這份上,足見這份真情是何等之重,朱影龍自問自己一身的鮮血還沒有那麼冰冷,自古以來,名垂千古的皇帝哪一個不是至情至性之人,朱影龍可不想自己變成一個冷血無情無義的帝王。

“你呀,要朕說你什麼好呢?”朱影龍搖頭嘆息道,皇宮可不是一個好歸宿,這一點連朱影龍自己都發覺自己實際上還是無力改變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都已經深到咱們這個民族骨子裡了!

皇長子朱慈烺端厚武勇,大將之才,皇三子朱慈煜文慧柔弱,黃五子也就是嫡長子朱慈煌雖然聰慧,但喜歡的是儒家的那一套,朱影龍對於儒家的那一套是深惡痛絕的,那些東西只能把人的腦袋搞僵化了,剩下的還小,看不出什麼來,但是朝廷之中已經有不少官員圍繞這三位皇子形成了一個個不小的利益團體,一旦朝廷外部沒了敵人,那內部的黨爭已經無可避免的成爲大明的最大的隱患,太子之位以及皇位之爭已經開始波及後宮,朱影龍嚴加防範之下,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朱影龍很想立太子,這樣大臣們就都知道誰將會是太子儲君,自然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偷偷摸摸的在下面搞小動作了,但是這麼做對太子儲君卻是極爲不利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子儲君一旦冊立,必然就會成爲標榜,到時候不但下面有自己心思的臣子們,還有他的兄弟們都會盯着太子,太子的一言一行幾乎都會被所有人關注,太子很有可能變得沉默不敢言談,而且性格扭曲,到後來這會毀了太子的,所以朱影龍一直堅持不肯立太子,用意就是如此,同時目的也想看看自己這些個兒子中誰是最合適做繼位之君的,也許密詔立儲制度纔是最合適的選擇。

也許自己也該心狠下來,讓他們自己去鬥,去奪,去競爭,來一個競爭上崗,也許這樣或許能選出一位優秀的繼位之君出來,這位未來的皇帝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但一定是能帶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的,拋開一切私心,只需要自己在背後掌握一個度就行,不要鬧出人命就行?

但是,這可能嗎,也許現在的擔心有些過早了,但朱影龍覺得自己必須要有一個選擇。

內宮的水開始渾濁了,朱影龍不想讓李香君也跟着趟進去,這或許是朱影龍不想收了她最大的原因吧!

再美麗的愛情也有凋謝的一天,平凡如斗升小民,高貴如帝王之尊都是一樣,當然一個渴望愛情的帝王一定是個愚蠢的帝王,也許他會一時間被這種美好迷暈了頭,當他醒過來的時候,一定會痛恨自己爲什麼會是如此的愚蠢!

李香君也算的上是最瞭解朱影龍的人之一了,而且女人的心思更加細膩和敏感,她感覺到皇帝的心思日漸沉重起來,好似有沒有辦法解開的難題,不過她卻不能體會到一個帝王的心思,那絕對與一個小小的女官是不同的,整個大明朝也許只有跟皇帝在同一位置上的皇后纔有幾分體會吧。

“朕聽你的,出去走走,散散心,就去江南!”朱影龍也覺得自己老是揹着這麼一個沉重的思想包袱也不是事兒,出去走走,寬散一下心情也是好的。

“皇上去江南,能否帶上香兒和憐影妹妹以及乾孃她們一起回去?”李香君問道。

“你的這點小心思,朕早就猜到了,放心吧,朕這一次去江南,不想大張旗鼓的,這樣朕想看的的都看不到了,咱們微服前去,怎麼樣?”朱影龍笑笑道。

李香君破涕爲笑,若真的是微服前往江南的話,一定不可能帶太多的人,自己和憐影妹妹加上乾孃李貞麗已經有三個人了,加上隨行的侍衛,此行恐怕不會超過二十人。

“皇上打算都帶誰去呢?”李香君小聲問道。

“你和憐影,還有你乾孃,加上朕以及海氏兄弟,咱們一共六個人怎麼樣?”朱影龍想了一下道。

“那娘娘們呢?”

“帶他們幹什麼,帶上她們身份豈不都暴露了,不帶!”朱影龍搖頭道。

“那什麼時候出發?”

“三天後吧。”朱影龍想了一下道,“等朕把手頭上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朱影龍想着自己這一次出去後回來,內閣和軍機閣將會來一次新老交替,到時候正是混亂的時候,自己現在這個狀態實在不行,正要借這一次江南散心,好好的捋順一下朝中的關係,思考和探索一些問題和想法。

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2章 演變(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九·一八(一)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12章 演變(二)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1章 李香君(二)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9章 海蘭珠(三)第9章 熊瑚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1章 寧遠(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新書發佈了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2章 賜婚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12章 創業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4章 被迫遷都(一)
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2章 演變(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2章 東林黨(二)第8章 九·一八(一)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12章 演變(二)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1章 李香君(二)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7章 有鳳來儀(一)第9章 海蘭珠(三)第9章 熊瑚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2章 各懷心機(四)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0章 佈局天下(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6章 伏屍千里(一)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11章 寧遠(二)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新書發佈了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2章 賜婚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8章 一網打盡(五)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12章 創業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4章 被迫遷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