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拍手連道:“這便好、這便好!”
李季也高興。只是又看了一眼阮小幺,見她笑得純然無害,心中不知爲何,卻生了些忐忑。
她向身邊丫鬟看去了一眼,那丫鬟極是乖覺,便出去喚來了一隊人,兩兩擡着大紅木箱進了來。
老夫人樂得都合不攏嘴,直道:“宣督師果真知禮!”
阮小幺道:“這都是世子下聘送的,只按照孫女兒的喜好來。”
老夫人身邊的婆子忙過了去,先開了一箱,裡頭金光閃耀,差點沒晃着了人眼。
幾人定睛去看,只見老夫人驚叫了一聲,手邊茶盞猛地潑翻在地,溼了桌下鋪的上好羊絨綢邊刻玉石毯子。
李季面色極爲難看,顫抖着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箱子裡面一排排蝶面雙翅鑲寶石金簪,如一隻只蝴蝶並排歇在箱子中,巧奪天工,然而如此多一模一樣的簪子整齊碼在裡頭,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之感。
“我素來喜歡孃親的這隻蝶面簪,只是後來下落不明。世子見我喜歡。便按這樣式打造了一些。都是純金的,想來這聘禮分與爹爹與祖母,你們也會歡喜。”阮小幺笑道。
這笑落在對面幾人眼中,不亞於閃着仇恨之色的怨毒,讓人無故打了個冷戰。
“李朝珠!”李季顫着聲來拉她,恨不得將她攆出家門,“你、你!……”
那些簪子的上每一隻蝴蝶的寶石都如一顆譏笑的閃着光的眼睛,冷冷盯着他,提醒着他,商婉容對商婉華做的事,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商婉華的死,他逃不了干係!
下人們還從外頭源源不絕搬來箱子。阮小幺聞言,擡手讓人在外候着,訝異道:“爹爹不喜這些聘禮?也是,這麼多一模一樣的,確也單調了些。罷了,你們把剩下的箱子擡回去吧!”
她身後跟着的丫鬟即刻便讓人調頭走了。
老太爺終於發話了,“玲瓏,你此舉甚是不妥!這簪子乃你孃親的亡物,祖父知道你姨母對不起你們母女倆,但如今事已了了,塵埃落定,你當不要再執着於這些怨憤之中才好!”
阮小幺欠身道:“祖父說的是,是玲瓏着相了。來人,將這箱子擡了出去!改日再換好的來。”
於是,唯一一箱金簪也被人擡出去了。
老夫人平白受了這一頓羞辱,到頭來還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個子兒也沒撈着,氣得心口直疼,旁邊丫鬟不住給拍着背。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
“今兒個是中秋,如今時間不早,想叔伯們都應當快到了,我便不攪擾爹爹,先走了。”她悠然道。
屋中無人說話,李季恨恨看着她,又撇過頭去。氣氛沉悶而古怪。
阮小幺見無人應聲,也不等着,當下便走。
她完全沒把這一家子放在眼裡。
老夫人惱得面色漲紅,捂着胸口苦苦嘆息。李季見此,心裡頭罵了一聲,追了上去。
來時還與玲瓏說的好好的,當說起和親之事,到底父女一場,想她年少便受了這許多委屈,心有不忍,便生了些感傷,這倒好,如今又是不歡而散。
他匆匆出了屋,跟了上去。
阮小幺正走到前頭庭院的影壁處,聽到後頭沉重腳步聲,也不回頭,徑直往外走。
“玲瓏!”渣爹叫她了。
她好整以暇回過頭來,“何事?”
眼神淡漠而冰涼,甚至不如看一個陌生人,連最後一點僞裝也卸下了。
李季被她的態度刺了一下,踟躕開口,“方纔聘禮之事……”
“我知道。“她打斷她,繼續往前走。
李季在頭後邊追邊道:“我到底是你父親!你凡事偏激便罷,從需給我留些情面!往後你去北燕,興許一輩子便回不了孃家了!”
“我在孃家也沒呆過幾年。”阮小幺怪道:“爹爹平日不是很忙?怎有空來與我說話?”
“你!……”李季重重嘆了一聲,“我知道從前對不起你娘,但究竟這是長輩間的事。往事不可追,你也須放下介懷了!”
她終於頓住了腳步,當着幾名丫鬟的面,回過頭來,正看着他,“李季,你敢不敢對天發誓,商婉容的所作所爲,你絲毫不知?”
李季一愣,想來儒雅斯文的面上泛起了一層鐵青,難看至極。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如今商婉容遭了天譴,不知你的下場又會如何?”她道:“我不願與你們沾上瓜葛,也不會爲難李家,你們也莫要再一口一個‘玲瓏’的叫,你不配做我的父親。”
她說完,轉身從容離去,留李季在後頭怔怔看着,不知木立了多久。
坐在回督師府的轎中,阮小幺百無聊賴地比着幾隻塗滿了淺硃色鳳仙的指甲,十指蔻丹,纖纖蔥白,極是好看。外頭隨着幾個丫鬟,都是月娘親挑着指過來的,面容清秀,卻無人比得過主子去,行事也極是穩妥,沒有咋咋呼呼的隨意閒聊、沒有不成規矩的東問西問,惜字如金,沉默安排好阮小幺的每一件事,極是妥帖。
她在轎子中打瞌睡,忽聽外頭丫鬟道:“姑娘,有人在後頭追着叫您。”
阮小幺好奇讓人停了轎,丫鬟便輕柔掀了簾子,當中一個攔住了那後頭的人,道:“這位姑娘何事?”
“我、我……找我們家姑娘!”那少女氣喘吁吁道。
阮小幺出了轎,回頭一看。笑了笑,“柳兒?”
柳兒兩行淚驀地便流了下來,拜倒道:“姑娘,我與珍珠幾人一直在商家苦等,爲何姑娘來了,也不接我們走?”
眼見着旁邊那丫鬟不可查地皺了皺眉。
“你們在商家,便是商家的奴婢,我爲何要接你們走?”阮小幺反道。
“我知姑娘定是惱了我們沒護好雲姨娘,但……”柳兒哭道:“我……奴婢知錯了!求姑娘把奴婢一併帶了走吧!奴婢不想留在商家!”
阮小幺把她扶了起來,緩緩道:“你可知,我要嫁到北燕去了。”
她哽咽着點點頭。
“怎麼,你也想去北燕?”阮小幺笑了起來。
柳兒繼續點頭,“姑娘去哪,奴婢就去哪!”
“我嫁到了扈爾扈,你們也跟着去扈爾扈?”
“是!”
阮小幺看了她一眼,輕聲道:“罷了,我可請不起你們朵顏衛。”
柳兒身子一抖,擦着淚道:“姑娘說什麼?”
“蘭莫派你們來的吧?我從北燕回來這一路,多虧你照顧着,只是如今我要嫁人了,嫁的不是你們主子,我怕他會不高興。”阮小幺道:“莫要與我裝迷糊了,我早就查過你們的底細。”
看似纖瘦的丫鬟猛一擡頭,定定看着她,心神微亂。
“我知道,蘭莫時爲了保護我,但保不住他哪日心血來潮,給我添些亂子。所以還是免了,你們該回哪兒回哪兒去吧。”她道。
“我……”柳兒咬了咬脣,黯然道:“我真的不是什麼朵顏……”
阮小幺卻不聽她再說,轉身回了轎中。丫鬟放了簾子,吩咐轎伕起轎。
柳兒淚眼迷濛看着漸漸遠去的軟轎,似乎還想追上去,卻最終沒有動彈,一點點擦乾了淚,秀氣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時節如流,日夜如水,阮小幺等過了三年,卻恍然覺得,等着成親這幾日突然變得極其難熬。
她有些睡不穩覺,總怕事到臨頭,又殺出個程咬金,每日裡學着月娘的樣兒繡繡花草,有些心不在焉。
月娘看在眼裡,也不說什麼,手把手教她怎樣挑繡、斜繡、壓繡,便如個親出的孃親一般。耐心而細緻。
八月廿一是個黃道的大吉之日,極宜嫁娶。阮小幺一覺醒來,終於等到了這一日。
大清早便有好些個僕婦來爲她梳洗穿衣,個個都是典雅從容,模樣端正,瞧着並不像一般的奴婢家,一問之下,竟都是書香世家的長媳,特意來伺候她出嫁。
一層層的大紅裡衣中衣往身上套,如今雖過了中秋,但正是物燥殘夏之時,熱了阮小幺個夠嗆,穿好最後一件中衣,僕婦們便不再逼她繼續穿着,只這麼到了妝鏡前,慢慢梳頭。
袖口半敞,裡頭一層層往上縮緊,重重疊疊,繡着鴛鴦、綠荷、新柳,單是袖口疊映起來,便織成了一副連理鴛鴦錦繡圖,領襟半偏,紋飾繁麗,對鏡看着,大紅的顏色襯着肌膚雪嫩晶瑩,真如畫中仙子一般。
一名婦人爲她鬆散了長髮,笑着讚歎道:“向來爲大人家的娘子梳洗了這許多次,卻沒見哪個如李姑娘這般好看的,真有傾國之色。”
幾名婦人一齊笑了起來,連帶着阮小幺也鬆了鬆緊張的心情。
在和樂喜悅的氣氛中,一人帶頭慢慢梳起烏黑的發,緩緩道:“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清晨熙照漸漸升了上來,映照着半敞的楞窗,帶着金色的光暈,灑進了明亮秀麗的屋中,將衆人的面容鍍上了一層溫暖的生氣。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幾絲額發被梳了上去,露出了光潔飽滿的額頭,又被細細描畫上了菱花的形狀,像眉間的一顆硃砂痣,映得人光彩如玉,顧盼生輝。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