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

三月十八,庚辰日。

大明天子率文武百官及宗室人等,駕臨故都北京城。

崇禎十七年,甲申年,就在這一天,李闖攻佔了京城。

多年之後,崇禎皇帝的太子又在同一日回來了。

很顯然,這個日期是經過特選的,具有重要意義。

進城之後,沒有做任何停留,天子及天子儀仗直接進到宮中,直奔乾清宮而去。

乾清宮已經成爲大行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梓宮,他們的槨闕就停斂在這兒,已有不少時日了。

所有人等全身披重孝,以復隆天子爲首,手撫大行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槨闕慟哭失聲傷痛欲絕。

崇禎皇帝的這四位骨血全都親身經歷過甲申國變,後來遠走江南,歷經磨難終於恢復了江山社稷,這份心情很容易理解。

而且,哭慟乾清宮本就是帝王葬禮的一部分。

任憑復隆皇帝長平公主等人哭了近一個時辰,旁邊的文武百官陪着哭泣不止,然後纔在司禮官的唱和聲中上前相勸:

“萬歲龍體要緊,千萬保重。”

“國事沉重,萬歲保重龍體,千萬不要哭壞了身子。”

如此這般,歷經四哭四勸之後,皇帝及諸位殿下這才止住了悲聲,但卻不能閒下來,因爲還有更加的重要的一個程序:告太廟。

大明朝的江山傾覆,崇禎皇帝以身殉國,如今社稷光復大明存續國祚綿延,必然要祭告大明朝的歷代先皇,把這番情形告訴給列祖列宗……

其實,乾清宮和太廟早已經過了一次浩劫:當年李闖撤走的時候,曾經放了一把大火,將宮闕燒損了很多。後來清廷入駐,曾經修繕過一次,不久之前朝廷朝江南調撥銀錢,又專門重新修繕佈置過一番,雖然還是沒有恢復到從前的景象,卻也勉勉強強可以湊合着用了。

哭慟乾清,祭告太廟之後,還要親巡皇陵,就是去看一看大行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寢陵是不是符合規格。

因爲時間倉促的緣故,寢陵其實還沒有完工,不過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是一定要做的。

遵照傳承了千百年的禮儀和固有的傳統,一套又一套程序走下來,已經是第七天了。

正式的祭唁過後,確定最終發喪的日期,還有各地官員和宗室的祭祀活動,一轉眼就又過去了旬日光景。

接下來纔是葬禮的重頭戲,但那些早就有了固定的流程,只要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也就可以了。

雖然給崇禎皇帝的諡號和廟號早已確定下來,還得走一走“廣詢天下”的過場,做出一副和衆人商議的樣子來。

等到大事基本完成之後,已到了四月下旬,馬上就要進入五月份了。

“李侍講,”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復隆皇帝暫居鍾粹宮,這是當年他做太子之時住過的地方:“如今北都光復天下初定,李侍講居功至偉。”

“臣受先皇託國之重,怎敢居功?”

“有功就是有功,這是不消說的。”

“臣已命李紹並楊樹林二人西征,去剿滅盤踞西北的豪格部。同時啓四千火器新兵繼續北伐及大旗軍五個主力營繼續北伐……”

所說故都已經光復,但距離天下太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盤踞在西北一帶的豪格雖已經是秋後的螞蚱,終究還有幾分實力,那是一定要剿滅的。

所有人都對西征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爲豪格早就成了落水狗,大旗軍趕過去定然會如同秋風之掃落葉,一定會輕而易舉的剿滅豪格殘部。

這是因爲豪格一直在打仗,不僅是在和地方上的大軍法激烈交戰,還在和由川蜀如秦地的闖軍和大西軍在打。

豪格早已時日無多,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本着牆倒衆人推的精神,早已成爲衆矢之的,大旗軍趕赴過去也就是清理一下局面而已。甚至不需要多少兵力,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相對於西北方向上的豪格,北伐纔是重頭戲。

四千火器新兵,再加上五個營的大旗軍老底子,還有部分近年來歸附過來的“王師”,一萬四千多人馬,早已越過長城深入草原去打仗了。

雖然很多人都建議走山海關那條線,一舉蕩平兩遼,徹底清除還在關外的僞清,但李吳山卻極力反對這種方式,而是一力主動由正北方向爲突破口,先掃平蒙古,然後再堵死僞清。

無論的北邊的北邊的蒙古還是東北的僞清,早已大不如前,完全就是風雨飄搖的狀態,到底應該怎麼打,本就不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而且這事本就是大旗軍的首尾,沒有人會在軍事問題上和大明第一戰神李吳山頂牛兒。

先伐蒙古再平兩遼的戰略就這樣順順利利的開始執行了。4444

“這征戰之事,還是應該多聽聽李侍講的意思。”復隆皇帝似乎不想在這問題上繼續深入下去,而是用一個比較生硬的方式轉過了話題:“當年就是在這裡,李侍講給朕上過課程,如今再臨故地,怎也不讓人唏噓感嘆?”

“但年先皇大行之前,曾對李侍講鄭重囑託,也對朕萬千叮嚀,言及要對李侍講之言悉聽悉從之,朕順先皇之意,果然光復我煌煌大明,想來也是天意。”

當初崇禎皇帝臨死之前,曾經囑咐過我,說你李吳山是大大的忠臣,一定要我對你言聽計從。我就是按照先皇的囑咐去做的,什麼事情都聽你的,什麼事情都依着你,果然就光復了大明朝。

這也足以證明,你李吳山李侍講確實是個大大的忠臣,對我本人和大明朝都是有恩的。

“有功則賞。”復隆皇帝站了起來,卻又坐了下去,故意拿捏着帝王的沉穩氣度,不過還是顯露出了一絲不怎麼自信的樣子:“議起李侍講之功,衆人都說可以封王,朕卻以爲不妥……”

“我朝素無封異姓王的例子,就算是有也是追封的哀榮,實在不適合實封。”復隆皇帝說道:“朕以爲,加個太保銜還是可以的,李侍講以爲如何?”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怎敢……”

“這裡沒有旁人,李侍講就不必那這樣的客套話搪塞朕了,就憑你李侍講的功勞,裂土封疆都不算過分,朕也不能只拿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糊弄人,”復隆皇帝面帶微笑,只不過他的笑意顯得有些不那麼自然:“朕有多大的家底,你李侍講是清楚的。你想要什麼只管說,只要是朕能給的出來,就絕不會吝惜。朕還想與你做君臣的千古典範,希望與你同始終呢……”

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十章 大比賽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七章 姐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
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十章 大比賽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七章 姐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