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

盧象昇最後帶着六萬精銳離開了平陽府,狼狽逃回了澤州。

一番整頓,好歹是穩住了局面,而張弘武也有自己的考慮,所以並沒有立刻進攻澤州,雙方就這樣進入休戰狀態。

這一次進攻秦國,盧象昇也未嘗沒有足夠的收穫。一則他奪回了澤州,而且固守這裡不給秦軍進入;二則奪得了一批火銃和手雷,甚至轉輪手銃也得到了一些,都送回了北京。這些火銃比最初崇禎奪得的那一批還要先進得多,若是能夠仿造出來,明軍的戰鬥力很快就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盧象昇很快得到了聖旨,讓他固守澤州,伺機攻打秦國,甚至騷擾一下也好。不過隨着聖旨來的,是一位名叫高起潛的宦官監軍,這位的到來到底會讓戰爭發生怎麼樣的化學變化,這個時候秦國和盧象昇本人都還不得而知。

張弘武那邊,自趕走了盧象昇之後,他加快速度收羅地方逃散的俘虜。

半個月過去,好歹是捕獲了數千,剩下的似乎早在散開的時候,就秘密想方設法回到了澤州。如今他們在盧象昇的庇護下迅速恢復建制,使得盧象昇這次的損失多少得到了些彌補。

洪承疇沒有官復原職,不過看在他陣前帶頭暴動的份上,且放在盧象昇麾下充當副將,頂滿桂的職位。至於滿桂,大明也試着營救了幾次,奈何都失敗了。或許是洪承疇的關係,使得對於高級將領的看護和押運變得更加的嚴格了。

在確認再也沒有任何四散的俘虜可以捕抓之後,張弘武下達了一個震驚天下的命令。

那就是,把俘虜到的盧象昇麾下二萬部隊,以及到處追捕捕抓到的今晚俘虜,盡數坑殺!

是的,坑殺,也就是活埋。

自先秦白起之後,如此大規模的活埋,似乎已經不多見了,儒家也未必沒有好處,至少使得這類‘失德’的事情少了許多。若是誰幹了,不僅要成爲天下最大的罪人,這輩子也別指望再升遷,說不定爲了平民怨,還得直接免職。

但是張弘武不怕,他在《救世軍週刊》上發表了一份文章,這是他這輩子唯一的文章。

“我自幼不通文筆,唯愛練武學習兵法。不懂禮義廉恥,卻也懂得做人的道理。自認掌權以來,也非擅殺之人,奈何如今卻不得不揮下屠刀,坑殺三萬餘俘虜。

俘虜者何也?戰爭之失敗者也!既然已經投降,既然已經成爲俘虜,那麼自然要接受勝利者的安排。然坑殺之俘虜,大部分卻是在押送的過程中,驟然暴動殺戮我大秦士卒之人。暴動之後,毅然加入明軍,投入到與我大秦的戰爭之中,如此無恥之人,我前所未聞!

今夕他們又成爲了我的俘虜,我難道還能夠相信他們?萬一在押送的過程中,他們再次暴動,再次殺害我們大秦的將士,又有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再則,他們難道就不該爲之前他們的這個行爲,付出點代價?!

是的,他們必須要死,至少我看起來必須要死!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天下人知道一件事情:俘虜,就該有俘虜的樣子,既然膽敢暴動,那就別怪我大秦心狠手辣!我大秦不是那種爛好人,也不是不求回報的慈善家。我們優待任何付出安排的俘虜,卻不會姑息任何反抗我們的俘虜。我們善待我們的子民,優待我們的士卒,卻不會把仁慈送給任何膽敢與我們戰鬥,與我們對抗的勢力,不管是什麼勢力!

我要用三萬人的生命,向天下人宣告,我大秦不是軟柿子!我要向天下人宣告,我大秦的刀子同樣鋒利!”

文章發表,自然是譭譽參半。軍方認可張弘武的說法,覺得既然身爲俘虜卻驟然暴動殺害押送他們的士卒,那麼如何能夠保證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大秦到底要爲這些俘虜,付出多少大秦兒郎的生命纔算夠?!

文人卻有不少腐儒,依然拿着孔孟仁義禮儀之說評判張弘武的濫殺。在他們看來,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如此不人道的行爲就是值得評擊的事情。不排除,有些人打算以此來揚名。

所有人都看向張弘斌,所有人都看向了張弘斌這個大秦的所有者。

畢竟張弘武,是他的二哥,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包庇自己的哥哥的。

或者說,大家都在看,看看張弘斌如何來處理這件事情。

他們等到了,等到了張弘斌的一次公開會議。不僅僅是所有軍政高層參與,而且會議地點還選在了露天廣場,藉助了大量的傳聲工具,讓周圍的所有的百姓,都聽到了自己的宣判。

“咳,現在開會,全場肅靜!”張弘斌還沒有來,專門有主持人上來先說了一句。

所有人聽着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先是好奇這主持人是不是練了什麼神功,居然可以讓說話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隨即很快就發現了奧妙,居然是一個個類似喇叭花一樣的東西,掛在了他們的四面八方,聲音就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最後很快就聯想到了長安商會,這個聯合商業體不多時就會有不少好東西傳出來,這說不定也是商會的某個商品,不過還沒有出售過就是了。

大家能夠那麼快的適應這種擴音器,張弘斌也是苦笑不已。

眼看大家都安靜了下來,他就直接來到了臺上。

“大家好,我是張弘斌,也就是我大秦的秦王。在場的有不少應該還沒有見過我的,這次也算是初次見面。”張弘斌對着麥克風,以溫和的語氣對所有人先來了句開場白。

鼓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鼓掌成爲了一種比較常見的行爲。若是有人細查,會發現這也是張弘斌引領的。

“很好,大家的熱情我也收到了。這次會議,我打算說兩個議題,一個是關於火銃的保密情況問題;另外一個,則是我二哥張弘武坑殺三萬敵軍俘虜的問題。現在,我先說說我哥哥的問題好了,相信大家都非常關注這點。”張弘斌掃了掃人羣,

“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往小了說,二哥說得沒錯,既然能夠暴動第一次,那麼難道就不能夠暴動第二次,身爲俘虜沒有身爲俘虜的自覺,若是不嚴懲,下次別的俘虜有樣學樣,我大秦還有沒有安寧之日了?而往大了說,我二哥今天可以坑三萬,明天是不是也會殺上三十萬?如此下去,豈非也是人心惶惶?別跟我說什麼道德問題,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原則上這是軍事範疇的領域問題,和道德沒什麼關係。當然,道德也是軍法的制定標準之一,這點我還是承認的。”

張弘斌看了看人羣,這個時候不少人都在交頭接耳,顯然在消化他之前那番話。

“軍法,是約束軍人的法則。嚴格遵守軍法和軍事條例是一個合格軍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按照秦軍基本軍法,優待俘虜是我們制定的基本準則。故而按照這個準則的話,二哥張弘武就反了軍法,要依法處理。然而這次卻是特例,是軍法和軍事條例裡面所沒有的情況。然而俘虜的暴動,也的確給我們大秦帶來了一定的損失,最大的損失就是我們一直保密的火銃,流落了一批到大明那邊。再則若真的嚴格處理這件事情,豈非真的給那些俘虜一個榜樣,以至於日後他們不斷暴動,那我們大秦還有好日子過?

故而,我判定這是一次特殊的軍事行爲。作爲這個行爲的發起人張弘武,我判定他原則上沒有任何錯誤。但波及的範圍有點大了,有一批還是剛剛俘虜自盧象昇部隊的士卒不是?所以,我要取消他將軍的職銜,扣除一年的薪俸,同時讓他返回軍校學習,考覈過關才能夠安排就業,以上就是我對他的處置。我也很民.主,覺得這個處置可以的話,請舉手!”張弘斌最終是給出瞭解決的方法。

放眼望去,先是軍方的人全部舉手,隨即不少行政人員也是紛紛舉手。最後就是所有的百姓舉手,或許有人不打算舉手,但是在那麼多人舉手的情況下自己不舉手,顯得太格格不入,無奈只能舉手。

“那好,這件事情自此就告一段落,一切按照之前所言實施,不允許再有異議!”張弘斌點了點頭,“現在,我們來說說火銃保密情況的事情,相信也有不少人迫切想要聽聽!”

很快,議題就改變了,或者說,關於張弘武所作所爲,已經不需要繼續討論了。

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68章 共和國反擊
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68章 共和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