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

都說人多好辦事,科考結束,各個州府城鎮的政府機構得到了最大的補充,開始正常運轉。早些時候被迫實行的軍管,總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

至於新的公務員業務不熟練的問題,這點倒還不需要太擔心,畢竟各部門主事的都是有經驗的前任考生。

而且他們面對的不是已經自成規則的老城鎮,乃是剛剛飽經災禍兵亂的白地。在空白之中重建,比在原有規則之中徐徐修改要容易得多了。經驗差一點也無所謂,畢竟能夠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預備公務員學校又堆滿了將近三萬名新生,他們都是在落榜的考生之中選出來的預備役公務員。原本張弘斌是打算過兩年再舉辦一次公務員考試的,奈何如今征服整個陝西已經開始拉上議程,那麼新佔據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新一批的官員,這可是時不我待的東西,故而事先準備一下,省得到時候又得大規模軍管。

大淩河之戰,讓張弘斌對後金多有不滿,但同時也發現了一條新的財路,那就是軍火買賣。

後金在火器方面吃虧,提出用物資或者金錢交換一批火銃,張弘斌同意了。按照初級型號的自產火銃,配合最原始的鉛彈和比較落後的火藥配方進行搭售,價錢比正規途徑的成本價還要便宜三成,真正的良心價。

其實只有火器作坊的人,才知道這玩意的價錢,通過統一標尺和流水線裝配工藝加速之後,這樣的初級產品,其成本不超過十兩銀子,但卻以二十兩的銀子出售。當然,這樣質量過關而且威力不俗的火銃,在大明沒有三四十兩銀子只怕都打造不出來,後金那邊就更不用說了。

五千杆這樣的火銃直接賣了出去,換回二萬匹馬,奈何合格的軍馬只有五千多匹,後金也不是傻子……不過沒關係,反正這種自產火銃,尤其還是初型的,救世軍的士卒那是看都不看一眼的。

目前張弘斌手中最先進的自然是系統出產的魯秘銃,其次是‘沐氏崇禎三年式五型’。前者主要裝備在主戰部隊,後者則是裝備給地方武裝民兵,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回爐報廢的存在,甚至報廢都屬於虧本的範圍。

自第一批火銃出售之後,拿破崙炮也賣了出去,用的是落後的火藥和實心彈,開花彈自然是不會出售的。拿破崙炮或許威力比不上紅夷大炮,但優勢在於便於攜帶,對於後金來說卻是最適合的火炮,尤其他們也沒有多少鑄炮的工匠,現有的那些,都全力打造紅衣大炮去了,但火炮部隊總不能就只要紅衣大炮吧?拿破崙炮卻是一種不錯的補充。

後金購買火器的消息,也經過大明的錦衣衛,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中。

奈何皇帝也沒錢,再加上自己可以生產,只能當做沒有聽到過。不過地方的軍隊尤其要和流寇和韃子交戰的新軍和邊軍,其將領卻是偷偷和商會進行磋商,秘密購買了不少火銃和火炮。

wωw ☢TTkan ☢C○

尤其是遼東的邊軍,他們購買的量那才叫做大,直接購買了上萬杆火銃,上百門大炮。想來,上次火器的應用讓他們打了一場勝仗,這點使得他們開始重視火器的投入使用,同時對朝廷打造的那種火器,徹底是不放心起來。

若是放心,何必要千里迢迢,和一個反賊勢力交易?

救世軍出售火器的消息,同樣爲流寇和其他勢力所知,結果西藏也罷,遠一些的阿拉伯地區也罷,甚至暹羅這樣的東南亞國家,也想方設法弄一些火炮回去。畢竟,比起紅毛販賣的那種火炮,張弘斌的火炮不僅輕便適用於他們的地形,重要的是價格和相對便宜許多,不買回去當核子彈一般擺放起來作爲威懾之用的,那就是純粹的傻X。

很多人都嘲笑張弘斌,居然把那麼重要的火器都拿出來販賣,但唯有少數聰明的,纔會知道,張弘斌只怕手裡面有更好的火器,否則自然是不會輕易把這樣的利器出售。

只是張弘斌的火器作坊,在早些時候經歷了一次搶劫,使得這裡的防衛變得更加的森嚴,甚至所有的工匠上下三代都被查探過,家人親友甚至還得到內衛明裡暗裡的保護,使得別國的間諜根本無從下口。

至於自己研發,很多人悲催的發現,自己造的還不如買的便宜,而且質量也差。從實用性來說,從張弘斌這裡購買火器,遠遠比自己造火器要划算得多。在這個年頭,自主研發什麼的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

他們也不想想,若是和張弘斌開打,他停止出售火器給該國,在國戰這個必然的持久戰背景下,根本不具備自行生產火器的己方,到底能夠在張弘斌的火器打幾下,支撐多久?

公元1631年六月,救世軍開始對陝西剩餘的地盤進行出征,出動了五萬人馬分散成若干部隊,四處征討。實際上到了這一步,已經沒必要打硬仗了,在陝西這裡,已經沒有膽敢和救世軍作對的勢力。或者說,不少的百姓,還希望救世軍早日到來,解救他們於危難之中。

到了七月下旬,陝西全境已經落入了張弘斌之手。

張弘斌自此也不再是一個小小的反賊,開始具備了稱王的資格,若是膽子大一些,直接稱帝也沒什麼不可以。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的臣子,上書請張弘斌稱帝,至少也要稱王。從文書的來源可以看出,都是剛剛考上公務員的那批考生,這幫傢伙打算藉助勸進的這個名頭,在張弘斌的面前混混臉熟而已。至於成不成功,他們原本不抱任何希望。成功了,自然有他們的一份功勞;若是沒成功,那一切照舊他們也沒有任何損失。

“媛媛,你說我到底是該稱王呢?還是不稱王呢?”張弘斌苦笑着向朱存媛詢問到。

這小丫頭有着未來的知識,甚至她這段時間對政治的學習也有很大的進步,作爲一個政治顧問那是絕對夠格的。

“就算沒有稱王,難道您就不是陝西王了?我們可不是流寇,而那些大一些的流寇,比如高迎祥、王嘉胤之輩,也在一步步脫離流寇,朝着逐鹿中原的勢力發展。若是他們率先稱王稱帝,到時候和他們見面,我們是否會低他們一兩頭?再則,你打算讓那些從一開始就跟着你,看好你的部下們,等到什麼時候?”朱存媛想了想回答到。

答案已有,已經沒必要再深入討論了。

八月初,張弘斌登臺祭天,正式稱王,號曰秦!

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
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