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密會的背後

合併,爲什麼不合並?人總是羣居動物,只要能夠合自己胃口的,就喜歡抱團。

在過去,不抱團的人幾乎都被大自然淘汰了。人沒有爪牙,就算有腦子,沒有人幫忙也打不過老虎豺狼。

如今橫在大明和大順面前的,就是共和國這頭巨獸。以前看不出來,如今算是明白了,別人真要不計後果的打的話,只需要三萬人馬,只需要四面開花毀滅式的戰爭,前後不需要半年的時間,就能夠把他們給殺絕了。

別人爲什麼沒有那麼做,就是因爲大家都是華夏人,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了,需要更多更多的華夏人去佔領。扶植本土的土著那是傻x才幹得出來的事情,別人強大的只會想辦法脫離自己的控制而已。但華夏的人口很多嗎?上億倒是有,但是真的分攤到各地,甚至到海外那就捉襟見肘了。

張弘斌一方面通過輿?論,引導一部分百姓移民到他那裡,然後經過短期的培訓之後,輸送到外地。這個過程其實也在不斷的剝奪大順和大明的有生力量,畢竟人口代表着稅賦,代表着勞動力,也代表着生產力;其次也通過經濟的手段,不斷的蠶食大明和大順的經濟,使得兩者不得不在經濟上依附他,進而一步步變成依賴。真正到了那一天,距離和平演變其實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甚至,只是喊喊口號就完事了。

魏國大吧?甚至還吞掉了大西國,給人的感覺就是它應該可以和共和國抗衡。但隨着事情的不斷演變,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別人一早就已經被共和國給吞掉了。沒有直接下手,主要還是藉助魏國的這個名號,來乾點共和國不想下手的髒活。

看看如今的魏國,在士紳地主階級的嚴重已經是完全臭掉了,不少自耕農也是沒有好臉色。本來佃戶或者無產階級會高興纔對,奈何別人開設工廠的大部分都是共和國來投資的工廠,然後經過一系列的上崗培訓,這些工人們就變成了共和國的死忠份子,堅持維護着工廠的利益,因爲那也是他們的利益,歸根結底那就是維護共和國的利益。

大魏什麼都沒有得到,甚至經濟也完全被共和國把持。只要共和國願意,大魏政府就可以直接破產,到時候官員得不到俸祿,士卒得不到軍餉,甚至還要維持着嚴格的社會監督制度。這樣的情況下,傻x纔會留下來,跳槽纔是王道。

所以,羅汝才已經翻不了身了,乖乖退位,然後把大魏併入共和國,纔是他人生最後的一步好棋。運氣好,可以出仕或者當個大資本家,運氣差點,也可以當個寓公。好歹,不會因爲朝代的變更而喪命。

別懷疑,要知道就算是逐鹿天下的失敗者,身死道消之後也還是免不了被一番折騰的。後金的祖墳就被大明給挖掉了,努爾哈赤和黃臺吉的骨頭被挫骨揚灰的,這種事情報紙是不會登的。

大魏爲什麼那麼容易就被吞了,說真的大明和大順也想不明白,一則保密好,二則黎落放了水,最後就是大順的情報系統到底還是太渣了。

那好,別人的情況搞不清楚,好歹搞清楚自己的情況好了。

敵人就在那裡,武力奈何不了別人,玩經濟那是直接找虐,那就抱團取暖,好歹沒有被各個擊破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這勢力大了,人多錢多能夠玩的手段也就多了。爲什麼非得在經濟上找虐?以中原和江南龐大的生產力和經濟實力,什麼花樣玩不出來?

就是這樣的考慮,崇禎選擇妥協,其實他也知道,在大範圍來說,自己這個皇帝的權力已經下降到了一個比較低的程度,哪怕再低一些,其實也是無關痛癢,只要最基本的底線沒有丟掉,大明這個金字招牌沒有被換掉,那麼他可以妥協很多事情。

李自成也有自己的心思,一則他需要藉助大明來完成改革,畢竟大明提供的資料連宋獻策也不能否認。李自成知道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小驛卒出身,書讀過一些但絕對不是學富五車。其實如今這個時代,學富五車也不過是學渣一個。

這樣的前提下,要自己看清楚什麼政治經濟的脈絡什麼的,那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沒有出錯或者出現什麼大問題,那就是老天爺保佑。至於自己麾下的那些文臣,在建國之後想方設法收回他們投靠自己的那些投資,並且獲取盈利還來不及,如何會認真的幫助自己搞改革?要知道,沒有改革的情況下,他們上下其手的手段才豐富,他們擁有的權力才高。

二則就是想辦法,吞掉大明。不想當皇帝的造反者不是好造反者,一個不想當華夏霸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當了皇帝的李自成,會甘心只當一個佔據東南一隅的小軍閥?若是一天不能夠橫掃四合,蕩盡八荒,這皇帝當得也沒滋味。

大明要合併,可以!但是合併之後會發生什麼事請,他不負責,手段什麼的,總是會有的。

他這點小心思黎落和崇禎也知道,但不會說出來,沒野心的人當不了皇帝,李自成當了皇帝野心就不會笑。他想要當九州霸主,崇禎何嘗不想要恢復大明千萬裡江山?手段嘛,到底誰高誰低,這誰也說不清楚。或者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需要辯證高低的手段,只有失敗者和成功者。

合併,不過是各取所需,這就是雙方一早定下來的基調。

但就算是各懷鬼胎的合併,動起來也是非常的迅速。雙方先是在邊境撤軍,然後第二天就迅速進行軍事整編。

李自成立刻不當皇帝,到達北京當議長去了。雙方的軍政人事也在不斷的調動,完全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說實在的,這番動作在外人看來,雖然知道雙方合併都是短期內製定下來的,但看着他們這番行動,給人的感覺卻是兩人似乎是蓄謀已久似的。

張弘斌也不是瞎子聾子,自然是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個消息。

然後最多就是笑一笑,朝着角落的張琉比了一個拇指。

張琉笑了笑,隱入黑暗之中。

兩人密談,自己的確是不知道,他們做的的確是非常的隱秘。但是合併這種事情,卻是從一開始,就是在自己的主導下,一步步進行下去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第三方給予的壓力,已經危害到自身的危險。那麼在這種高度的精神緊張下,第一方和第二方就會選擇抱團。

新政權有江南之財,自己卻是有大量可以提供財富的海外領地;對方有人口,自己有鐵楸;對方有才子,自己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對方有大量的軍人,自己則有先進的武器。

自己有先進的經濟制度,對方沒有;自己有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方沒有;自己有着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商品,對方也沒有。手段誰都有,對付一個合併了的國家,有時候說不得比各個擊破還要簡單。

合併的背後,自己纔是幕後黑手。

只是,似乎大明和大順,還沒有看明白……

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28章 必敗的一仗
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28章 必敗的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