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盛京將淪陷

第二天,隨着天色開始濛濛發亮,兩封戰報也來到了盧象昇和孫傳庭的面前,

這是另外兩支部隊的戰報,他們也打開了關隘並將其奪下,但奈何他們的戰損似乎比自己這裡要重得多,

看完了戰報,盧象昇甚至不由自主的看了看下首處等待命令的諸將,當他看到閻應元和金聲之後,眼神裡面多出了一些別樣的情緒,說來也是,若非兩人當機立斷,而且也多虧了閻應元的強悍戰鬥力,否則只怕就算關隘打下來,損傷也不會比其他兩個戰線要低多少,

都說如今進入了熱武器時代,個人的勇武已經沒什麼用處了,實際上按照盧象昇的理解,其實如今還是在冷兵器和熱武器的交替過度時代,冷兵器未必沒有實用的地方,熱武器的威力也還沒有發展到極致,所以一名驍勇善戰的將領,依然是軍隊賴以致勝的關鍵之一,

不過這種猜測,也只限於大明幾個相鄰的地方勢力,至於那個最大也最兇悍的鄰居,這個猜測是否也說得過去,盧象昇也不敢肯定,畢竟共和國的火器,太先進太可怕了,

順便清點了一下繳獲,得到的結果卻是讓盧象昇和孫傳庭有點意外,

滿清的火銃,完全具備了大明最先進火銃的基本特點,甚至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局部改造,雖然不是什麼大工程,但這些小變動,使得火銃更順手,填充更方便,射程和射速也多少得到了提高,可以說,就先進性而言,滿清的火銃居然比大明的還要先進一些,

至於火炮就更不用說了,火炮也是在大明最先進科技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的改造,比起火銃變化要小,但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大明的火炮可以射一次的情況下,滿清的火炮居然可以發射兩次,

到底是什麼,讓滿清居然有了那麼先進的科技,盧象昇和孫傳庭互相對視一眼,心中都是拔涼拔涼的,

一個被認爲比他們落後千萬倍的蠻夷部落,居然有了比大明還要先進的科技,這自然讓他們有些接受不了,一開始或許以爲是共和國提供的技術,但轉念一想又不對,共和國對蠻夷那是處於一種不支持但也不直接反對的位置,只要對方不和自己作對,那麼就能夠維持中立態度,但說到刻意資助某個蠻夷勢力的話,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實際上他們卻不知道,問題還是出現在他們大明的身上,

滿清在華夏依然有不少的間諜,只是藏得更深,更加的隱秘,所以就算是錦衣衛也查不出來,最重要的是,這些間諜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大明最先進的火器技術給偷出來送到滿清手中,之前因爲大明的舊勢力沒有根除,所以貪污腐敗的情況無法遏制,只要有錢,這些間諜還是很幸運買通了主管官員,得到了這些圖紙,

得到圖紙,甚至得到了顆粒火藥的配方之後,交給倭國俘虜的火器工匠進行仿造甚至改進,由於倭國階級下層的那些工匠們沒有收到儒家思想影響,再加上地方大名們也希望有更好的武器,爲此甚至可以給出賞格甚至賜予武士身份,故而倭國的工匠都是拼了命的研發火器,如今有了大明的先進火器圖紙,他們很快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了改良,

經過幾個月的研究,不僅順利改良了火銃和火炮,而且還發明瞭鐵模鑄炮的技術,使得滿清可以非常快速的製造出大量的火炮,如今唯一能夠阻止滿清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的鐵礦補給問題,這玩意不僅遼東缺乏,蒙古缺乏,朝鮮和倭國同樣缺乏,就算他們想盡辦法弄到了不少的火藥,沒有足夠的鋼鐵鑄造火銃和火炮也是一大致命傷,

但話又說回來,若是滿清武裝了大量的火器,那麼在彈藥炮彈不缺乏的情況下,只怕大明此番北上,真的是凶多吉少,結果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滿清在戰場上,就陷入了被動,

說到底,到了熱武器戰爭的時代,國家的資源財富底蘊就顯得更加的重要起來,滿清比不上現階段的大明,就算他們佔據了那麼多的地盤,其結果還是沒辦法和大明相比,這纔是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

三支部隊在第二天下午兩點開始啓程,在第二天抵達了匯合點,

三師匯合,結果發現三萬人變成了二萬四千多,只爲了攻下滿清的三處關隘,這代價是不是大了一些,誰也說不準,畢竟往後基本上都是一片坦途,幾乎沒什麼重要的是關隘可受,滿清的都城瀋陽,就在明軍的打擊範圍內,

然而要說完全沒有屏障那也是說笑的,或許這幾乎沒怎麼開發過的東北森林和荒山野嶺,就是滿清最後的屏障,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到底會不會利用這最後的屏障,

很可惜,滿清不會,他們此刻也沒有更多的部隊,

今年他們也有戰鬥計劃,那就是把朝鮮半島全部打下來,大軍都已經出發了,而且隨着滿清在倭國的戰果越來越大,滿清又投入了一批部隊在倭國,故而本土防禦反而有點下降,

只是看着那麼多的火炮可以用來防禦,而且炮彈子彈也不缺乏,故而留下五千人駐守本土,以爲這就沒事了,說到底,前線幾個重要的關隘,不是還有上萬民士卒在鎮守麼,

誰知道,大明不宣而戰,結果就是在一天內打下了三個重要關隘,滿清還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已經就要抵達了盛京瀋陽,而且已經開始進行排兵佈陣,只等着一舉打下這個滿清國都,

求援,大軍一方面深入朝鮮腹地,一方面則在倭國本土根本回不來,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朝鮮的部分可以趕回來,只怕大門的火炮早已把瀋陽變成了一片廢墟了,

之前,滿清守將鰲拜接收了三個關隘的守軍,把守城的部隊擴張到了八千人,奈何八千人守衛一個國都級別的城市,兵力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哪怕這個國都,實際上比一個省府城市還不如,

“旗主,我們該怎麼辦,”鑲黃旗旗人來到鰲拜的面前,此刻他也希望能夠聽聽這位年輕的旗主有什麼高見,

“還能怎麼着,先固守,依靠我們的火炮優勢,優先對對方的炮兵陣地進行轟炸,對方沒有了火炮,就如同一直沒有了牙齒的老虎,我們只需要固守待援,甚至適當在夜晚發動奇襲,有八成的機率可以支撐到我方援軍的回援,到時候前後夾擊,定可一戰勝之,”鰲拜也算是一個打仗的天才,他自然知道如今滿清的火炮威力,遠勝大明,

這樣的優勢不去用,那纔是他的傻x了,

盛京的城牆並不算高,主要是建築材料不夠,不過不要緊,居高臨下的局勢依然不變,難得的是滿清的火炮射速比大明的要快得多,更別說用鐵模鑄炮之後,產量也隨之提了上去,

可以說,現在正對着大明陣地的火炮,足足超過了八十門,而大明的火炮則只有五十七門,其他的分散了二十門左右在其他兩門那裡進行掩護射擊,當然若是有機會,自然還是要把盛京的城門給轟開的,

“射擊,”眼看對方開始排兵佈陣,鰲拜當即下達了炮擊的命令,

炮兵匆匆進行裝彈射擊,只是落點卻是千奇百怪,一百發裡面有一發可以命中大明陣地……似乎都是蒙的,

“這算怎麼回事,”鰲拜大吼一聲,一把揪住鑲黃旗旗人的衣領,

“旗主,我們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大炮,也不缺炮彈,但擅長打炮的,都被調去倭國和朝鮮,剩下的最多隻是會如何開炮,但如何精準的擊中敵人,他們卻是沒有經驗啊,”旗人無辜的回答到,

這不奇怪,別說滿清,大明也沒有專門的射擊理論書籍,他們哪裡知道什麼彈道學,什麼物理理論什麼的,

他們能夠射擊精準,主要還是依靠大量的射擊堆出來的經驗,可如今滿清把熟練的炮手都給調到了前線,後方這裡剩下來的,能夠會開炮就不錯了,別直接把自己給炸了,那就是功德一件了,

“該死的,我大清的都城,只怕就要會在你們手中了……”鰲拜捂着臉,一副痛苦的姿態說道,

“沒事的,只要打多幾炮,我們的人會很快熟練的,”旗人慌慌張張的說道,

“但願吧……”鰲拜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

很快,隨着第二次第三次炮擊的進行,的確炮手們也開始慢慢有了感覺,奈何對方又不是吃素的,陣勢擺好之後也是陸續開炮回擊,其結果就是滿清的城牆和城門遭受到了一輪劇烈的轟擊,

有死亡的,有連人帶炮一起炸掉的,也有幸存下來的,

滿清的後續士卒立刻把新炮推了出來,同時繼續投入到了戰鬥之中,奈何,他們也是打炮新手,

幾輪下來,城門終於是隨着一陣好似哀嚎一般的聲響,轟然倒地,

城門大開,盛京陷落在即,

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
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