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可持續發展

張弘斌也沒想到,普通的一次科學院的巡查,居然可以同時見證兩個歷史時刻。

既然有兩個,自然也會有‘是否有更多驚喜’的想法。誰知道逛了科學院一圈,除了讓各部門的科研人員多了幾分羞澀以外,暫時沒有發現更多的實驗成果。

無奈之下只能揪着張恬的耳朵回到了皇宮,也不需要自己說些什麼,張恬就被後.宮的嬪妃們來了場批鬥大會。不管是她親孃也好,還是姨娘也罷,都是輪番上陣,有意思的是批鬥的那些話居然都沒有一句是重複的,彷彿不這樣都顯得自己沒文化一般,看得旁觀的張弘斌都有點想給張恬求求情了。

在風口浪尖的張恬更是招架不得,只能不斷告饒,最後直接給哭了出來,這才被饒了一次。

只是張弘斌卻是無語的看着那微微翹起的嘴角,暗道:這丫頭不去當奧斯卡影后簡直是浪費……

“父皇,兒臣向您請安了!”如往日的慣例,在張靖的帶領下,一幫小屁孩來給張弘斌請安了。

華夏是一個講孝義的國家,皇室既然是天下所有者,也是天下最高貴的一個家族,自然要給下面的人一個模範形象的。故而不僅僅是張靖等人每天都要過來請安,就連張弘斌也是每天都要定時向兩位老人問安,以盡孝道。

看着下面滿滿的一堆小屁孩,張弘斌也是很欣慰。雖然還沒有孫子,但看着兒子那麼多,還那麼健康,心裡總是比較舒服的。尤其長子張靖和次子張才二人,一個擅長軍事,一個擅長治民,奈何前者明明是太子卻不喜歡當太子;後者難得封了王,卻打定主意要回來當宅男,怎麼看都有點不務正業的意味。

相對而言,其他幾個小屁孩卻是可愛了許多。他們這個年紀暫時還沒有太多的煩惱,而且也基本上都是庶出,故而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很難成爲儲君,更別說他們的母親的背景也不太好,天下的輿論也不會支持他們當儲君。故而,看樣子什麼九龍奪嫡的,玄武門之變,靖難之類的皇族慘劇,相信不會發生在自己家族了。

作爲父親,張弘斌還是按照慣例,簡單抽查了一下他們的作業。作爲皇子皇女,自然會有老師教導功課,每天的功課也會由教師專門彙報上來,自己需要的就是了解一下是否跟得上教學進度。

結果和預料的一樣,由自己被優化過的基因影響下生出來的孩子,哪個不是先天優秀品?在學習這方面,這些孝子和他們的大哥二哥一樣聰穎,只是按照個人興趣的不同,偏向於文武之事而已。

考覈了他們,自然就要輪到最重要的儲君,以及剛剛回來當宅男的越王。說起來,越王雖然是去國了,但越王的王號還是保留了,這小子如今依然享受藩王的待遇,除了不能有軍權以外,在長安也算是一個特權階級。

張靖的考覈其實沒什麼,主要還是測試或者引誘他對儲君的愛好和興趣,進而讓他乖乖做好自己的位置。身爲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卻不好好當儲君,這本來就是個大問題。

然而,這次試探依然失敗了,張靖雖然沒有說不做儲君,但看得出來,他對儲君之位依然沒什麼興趣。張弘斌也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奈何他真的不希望出現什麼奪嫡的情況。

“父皇,實際上這儲君之位的價值真的不大。要知道我國的皇室待遇,遠遠低於別的國家,尤其在權力方面更是如此。既然含金量還比不得一些商賈或者官員,那成爲一個皇帝本身就不會有太多人去爭逐了。”張才一語道出關鍵。

“但不能否認的是,父皇的改革非常有效。自此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就算出現了昏庸無能者,又或者專斷獨行者,至少都不再擔心會因爲他們的關係,而導致改朝換代了。”張靖慌忙說到。

“我說你們兩個,好歹都是皇子好不?給你們兩個選擇,要麼張靖給我當儲君,要麼你張纔給我當儲君!”張弘斌不爽了,直接下了最後通牒。

“老哥,你是長子,交給你了!”張才拍了拍張靖的肩膀,“父皇,最近兒臣對一篇文章很感興趣,這篇文章說的是社會要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珍愛環境,珍愛那些可再生資源。只有保護好這些資源,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繼續利用它們發展和生活下去。聯繫到最近有別的文章說,黃河兩岸伐樹造田的情況嚴重,在缺乏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導致黃河之中的泥沙越來越多。兒臣也不想繼續蝸居在家中,打算討個旨意,去治理一下黃河,不知父皇可否應承?”

張弘斌聽聞,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上輩子也是常說黃河的植被被破壞得嚴重,水土流失非常厲害。難得如今還沒有後世那麼嚴重,若是能夠及早治理或許還有救也說不定。

“也好,我稍後就給你旨意,你回去先準備準備好了!”張弘斌擡起頭來說到。

“遵旨,兒臣這就回去準備!”張才立刻一溜煙就做了。

“父皇……”張靖幽怨的看着張弘斌。

“你弟弟都讓給你了,就收下唄!”張弘斌笑了笑,他也知道之前張纔是故意轉移話題。

“是……”張靖雖然有點鬱悶,鬱悶之前自己都還沒有來得及說些什麼,但此刻卻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只能應承。

待到張靖離開後,張弘斌才意識到,自己似乎漏掉了什麼。

仔細想了想,這纔想到,自己之前聽了張才的那番話,對於寫出那篇論可持續發展文章的人很是好奇。畢竟這年頭大部分的科技都還沒有出現,大部分的土地還沒有開發,當然大部分的植被也沒有被破壞。大部分的人只想着讓周圍變得更加繁華一些,大家也幾乎沒有想過環境的問題,但沒想到居然有人發現了這點,而且還提出了這個觀點。

於是,張弘斌找來了張琉,讓他找到這篇文章的出處,然後看看到底是誰寫的。

半小時後,張琉表現出了出色的執行力度,很快就拿着文章來到了張弘斌的面前。

這篇文章來自最主流的日報,能夠刊登在這上面的估計也有那麼幾把刷子。再看名字,張弘斌笑了。

只見上面赫然寫着三個字:顧炎武。。

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
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