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對等戰鬥

當時的大環境是,時間已經眼看進入八月份,按是秋收的月份。在這個期間裡面,所有的糧食纔剛剛入庫,不管是否經歷過旱災,多少都會有一些收成。

爲什麼三支部隊要在這個時候南下,其實也是覺得這個時候南下,獲得補給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董博文的軍隊率先南下,目的一則是搶先奪取來自農村和鄉鎮的糧食補充自己。第二個目的則是消耗掉一批炮灰,同時練出一批精銳。這次率先發動攻擊主要還是這些炮灰,就要快吃到他的老本上了。

大軍南下,繞過黃龍山脈自平原地帶下來;而張弘斌部則是自同州北上,剛好來到董博文南下的必經之路上。

雙方的距離不過十里,哨兵正在發揮作用。

有意思的是,當哨兵彙報發現敵情,並且把見到的情況彙報上去的時候,董博文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按照這一帶的地形,至少可以有三種計謀可以使用。一個自然是伏擊,一個是火攻,最後一個則是誘敵深入配合伏擊使用。畢竟這一帶是草原地帶,植被枯黃但好歹比較高而且幹。前面一些則是一座森林,至少會經過一座森林。故而按照董博文的用兵謀略來看,至少有三種計謀可以用。

然而對方卻是什麼都沒有用,只是平平靜靜的列陣在那裡等待,似乎打算正面與自己交戰。

恩,這很正常,畢竟對方是一羣流寇而不是正規軍。就算僥倖能夠攻打下澄城縣,也得付出慘痛的代價。而如今屁股還沒有坐熱,卻遇到了這這三家圍剿,救世軍的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只是讓董博文想不明白的是,按照探馬的彙報,張弘斌所在的地方挖出了數條壕溝,他們就躲在壕溝裡面。若非外面也有探馬,只怕官軍方的探馬都要過去看看情況了。

“算了,不過是打算藉助壕溝的便利,躲避我們的弓箭罷了,說穿了不值一提。他們甚至還忘記了,若是我們靠近,自上而下的長槍突刺,就能夠要了他們的小命!”董博文開始爲救世軍的愚蠢而發笑。

“三兒,你帶先鋒部隊去會會救世軍!”董博文對身邊的一個軍官喊了句。

“是!”董三兒那是董博文的族人,更是心腹愛將,已經不止一次充當先鋒了。

這一刻,他就帶着五千新軍,在完全沒有弓箭配合的情況下,朝着救世軍所在的壕溝殺了過去。

張弘斌或許知道,這年頭戰壕戰還沒有出現,同時也不太適用於射程不算遠的弩箭和弓箭。不過那也只是針對這個時代的武器而言,他所購買的冷兵器,都是按照未來的製造工藝來製造的。無論是材料還是結構都比這個時代先進得多。

別的不說,只說弩箭的八菱結構,最有效的降低風牆阻力,同時也增加了殺傷力。同時弩箭利用滑輪技術,使得上弦變得非常省力,而最高射距也達到了二百步,哪怕是換算成二百米的距離,配合着其連發裝置,完全就是這個時代最合格的排隊槍斃武器。

這一次,張弘斌可是帶足了五千這樣的弩兵部隊出來,剩下的纔是近戰的步兵,而且大部分都是用於輔助和保護這些弩兵的存在。

眼看敵軍的先鋒部隊殺來,測距員在一點點的計算距離,同時不斷喊着:“三百步……二百二十步……二百步!”

聽到二百步這個關鍵詞,張弘斌也就下達了射擊的命令。當然,對方僅僅出動了先鋒軍,故而僅僅是最前面的一派壕溝的弩兵進行射擊。在這之前,弩兵已經完成了上弦,並且對手中的弓弩進行最後的檢查。

確認號令無誤,第一排戰壕裡面的弩兵開始射擊。他們露出了上半身,趴在壕溝邊上對遠處的敵人進行射擊。他們有不少都是新軍,出於緊張或許甚至忘記了瞄準,或者放開手中的扳機。這就使得原本可以控制的箭矢,毫無節制的朝着敵人那裡發射了出去。

每一個箭匣裡面有十發標準弩箭,隨着扳機的扣動,這十發弩矢會第一時間發射出去,每一發的間隔大概是一秒鐘。實際上到底是如何做到如此迅速而且標準的把十發弩矢發射出去的這點,張弘斌也不太明白,或許只能留着分解了連發弩的工匠去思考了。

在發射的過程中,比如第一發和第二發的過程中,士卒鬆開手中的扳機,那麼這一次射擊就只能發射出一支弩矢。若是不鬆開就會一直髮射直至十發盡數發射出去爲止。沒有發射完畢的情況下,需要重新上弦才能進行二次射擊。

可以說,這是有着連發和單發弩雙重功能的弩矢,絕對的戰爭利器,至少在冷兵器時代,以及熱武器初期階段最可怕的戰場利器。

“都TMD沒吃飯是不是?訓練的時候都是怎麼訓練的,到了戰場上就忘記了?”負責充當督戰隊和親衛隊頭目的王二火大了,立刻踢了踢一個亂放箭的救世軍士卒。

很多人都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犯錯在先。

“好愣着幹什麼,敵人就在前面,打完了箭匣的立刻給我換箭匣,沒有打完的立刻上弦!第二縱隊,你們還愣在那裡幹什麼?”王二再次大罵。

這下子大家開始活絡起來了,第一縱隊退回去重新上弦或者更換箭匣,而第二縱隊則是第一時間接替第一縱隊,朝着前方還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敵軍進行射擊。

或許是有了第一縱隊的經驗,第二縱隊很少有人犯錯,就算犯錯了,也是隨着第二縱隊退了回來更換箭匣。

與此同時,第一縱隊已經上弦或者更換箭匣完畢,於是第一時間取代第二縱隊進行射擊。這一次,卻是再也沒有人犯錯,他們也的確丟不起這個人了。

兩支縱隊,以二連射的方式進行輪番射擊,箭矢彷彿源源不斷一般射入敵人的陣中。從一開始的胡亂射擊到後面的簡單瞬間瞄準射擊,兩個縱隊的成長速度非常的快,而敵人士卒的損傷也在不斷加大。

到了最後,眼看死亡了將近二分之一的士卒之後,就算董三兒再怎麼要求士卒上前,他們也不肯上前了。

“將軍,末將無能……”董三兒只能帶着人馬返回隊伍之中。

“這事不怪你,只能說對方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強弩?”董博文也是非常不明白。

但是他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官給的那些情報,果然不能夠完全相信。以後若是再有類似的情報,必須要保持一定的戒備心理了,否則那可就真的是大傻X了。

“將軍,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董三兒再問。

“還不簡單,大軍壓上去,同時讓我們的弓弩手做好反擊的準備。對了,讓藤牌兵在前面,這樣多少可以抵擋一下對方的弩矢。”董博文也不是一個軍事白癡,他自然知道如何應付。

大軍立刻壓了上去,超過二萬二千的士卒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壓了上去。不得不說,和大紅狼那次不同,那次是大紅狼麾下主戰的士卒其實根本沒有數千人,而眼前卻是實打實的二萬二千青壯。

“第二第三壕溝,做好射擊準備。擲彈兵,五十步做好擲彈準備!”張弘斌下達了戰鬥命令。

消息被穿了下去,第二和第三序列壕溝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與此同時,一名士卒匆匆離開了戰場,朝着後方跑了過去,也不知道是怯戰逃跑了,還是另有用途。

不管如何,董博文麾下的弓弩手也開始了回擊。當然,不可能有強弩,至少董博文還裝備不起強弩,手中倒是有不少的弓箭,奈何一個出色的弓箭手需要至少兩年以上的培養。現階段,他也只能夠依靠拋射和密集射擊來增加殺傷力。

然而面對這樣的拋射,救世軍只需要在壕溝下面拿起擋箭牌就能夠輕鬆抵抗,完全沒有任何壓力。甚至弩手還可以依託在擋箭牌下面,繼續朝着敵軍進行射擊。

不過這次和上一次不同,不再限制射擊數量,而是直接把一個箭匣的弩矢全部發射出去。

三個序列壕溝發射出去的弩矢,那完全是鋼鐵的洪流,但凡膽敢檔在這前面,就沒有能夠活下去的可能性。

這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殺,源源不斷的鋼鐵洪流不斷的奔襲而來,不過三分鐘的時間,就導致董博文麾下將近六千人的傷亡。很多還直接被射成了刺蝟,那樣子嚇得後面的士卒都開始恢復冷靜了。

是的,他們在戰鬥前,本着捨生忘死的奮鬥精神,只希望可以獲得一個活路。

但是如今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要靠近對方,只怕要付出很多人的生命才能夠辦到。而這個很多人裡面,絕對不包括他們大部分的炮灰軍。這就意味着,他們必然是去送死的存在。

直接和對方拼命,那自然是沒什麼大不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爲了活命或許還有一拼的機會。但是若是明知道會死還去拼命,那就是下.賤了。這個世界沒有誰是傻瓜,在面對這樣強悍的弩箭洪流的情況下,更多的士卒選擇丟盔棄甲,然後慌慌張張的離開軍隊。

大不了回鄉當個農民,或者大不了逃到別的地方過日子,也好過把命葬送在這裡。

一個人的逃跑引得更多人的逃跑,更別說如今逃走的人就非常的多,轉眼整支軍隊除了精銳部隊以外,其他的都差不多逃跑了。而這個時候,董博文的部隊已經壓到了五十步的範圍。

迎接他們的,是自戰壕之中飛起,然後落入他們陣地之中一大堆的鐵塊。

還沒有等他們抱怨誰那麼缺德亂扔垃圾,只見手中的鐵塊突然發出一陣亮光,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大規模的爆炸,隆隆聲和火光的聲音,都在刺激着每一個人的神經。

更別說,第一輪的爆炸之中,董博文直接被炸翻在地,一隻腳被直接炸沒,主要還是身下的馬匹爲他承擔了最大限度的爆炸傷害。不過如此一來,大明的軍隊卻是羣龍無首,真正亂成了一團。

遠處,久候的步兵終於是自預定埋伏地殺了出來,這是張弘斌的決定,那就是若是這裡造成的傷害過小,那麼就以運動戰的方式,且戰且退到埋伏圈裡面,由這些埋伏起來的步兵進行伏擊。不過很顯然,根本用不到第二方案。

僅僅是第一輪的攻擊,已經讓這而二萬多人徹底崩潰。

或許應了一句話,那就是:這本來,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鬥。

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21章 各地的響應
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21章 各地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