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挖義軍牆角

大捷,說來也有點開玩笑的因素,此刻在陝西還有能夠和救世軍正面對抗的部隊嗎?

就連最能征善戰的洪承疇,都怕得跑到別的地方去剿匪了,整個陝西完全就是一個不設防的區域,張弘斌若是想要,甚至有可能只是派一個人過去吆喝一聲,對方就開城納降了。當然,不能小看明朝官員的節操,大明沒有覆沒,這幫傢伙守起城來也是奮不顧身的,只是苦了那些被徵調的百姓。

隨着大部隊的陸續迴歸,這一次的征討也就相當於告一段落。

本來按照曹文詔的意思,只需要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和三千精兵,他可以把陝西都給打下來。不過張弘斌的意思卻是讓他們打到現在這個階段就可以了,至少他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接收那麼大的地盤,總不能任其自生自滅吧?

這其實也是開掛的後遺症,人才累積不足,最重要的是前期發展太快,以至於名聲還沒有徹底打響,讓天下書生多一個選擇就打下了偌大的地盤,在這樣的情況下直至對方反應過來爲止,以一貫的傳統思想,又有誰會想到前來投靠張弘斌?於是直至張弘斌拿下了西安府,結果麾下拿得出手的文人依然非常窘迫。

不否認,這和他新設置的行政機構也有很大的關係。若是按照以前,一個縣令就三四個官員可以搞定,那麼他那數千人的公務員分散下去,別說陝西,就算多一個山西都夠用。

可同時也沒辦法忽視的是,經過新的行政機構的組建之後,每一個州縣的辦事效率都提高了三倍以上。冤錯案減少了兩倍,地方收入平均提高3.7倍,治安情況也日趨良好,政治清廉程度有明顯提高。

爲此,人才不足就不足吧,沒有一個穩定而且日趨繁榮的大後方,哪裡有資源去對外繼續征戰?要知道,就算是超市系統裡面的商品,也是需要銀子去購買的。

“辛苦了,各位勇士!”張弘斌爲了表示對軍隊的敬意和厚望,親自出城十里相迎。

“保家衛國,乃我等職責!”這句話其實是非常公式化的回答,就和‘爲人民服務’一個意思。

“好了,我也不矯情了,各位一路風塵僕僕,拼死搏鬥才換回我救世軍如今的無上榮光。我僅作爲救世軍的首領,你們的統帥,向你們道聲謝謝!”張弘斌朝着所有的將士鞠了一躬,“好了,別兒女情長的,讓長安的百姓看看,我救世軍的勇士是如何凱旋而歸的!”

哪怕知道是一種公式化的東西,但看着張弘斌朝着他們鞠躬,所有的將士都不由得動容,至少在前面看到這一幕的,都沒有能夠冷靜下來的。畢竟在古代,尤其是封建時代,階級意識是非常強烈的。張弘斌作爲首領,對他們這些士卒行禮,這就如同和皇帝握手一般,說不得有些人這輩子都不洗那隻手了。

激動,榮譽,最終變成整齊的腳步,沉穩的步伐,一步步的朝長安城走了過去。

大道兩邊,百姓夾道歡迎,不少家中有人蔘軍的,紛紛過來,只想看看自己是家人是否平安歸來。若是看到,則是激動的歡呼起來,若是沒有看見,則是心中惴惴不安。

“張弘斌這賊首重兵事,卻有開國皇帝的風範。如今看來,皇上疏於軍事的培養,卻是偏向文人多了一些。若是一般的情況下,好歹也算是一箇中興之主。但是在如今這個情況下,若是沒有太祖爺和成祖爺的魄力和見識,大明可就有點危險了。”人羣之中,徐光啓對身邊的幾個兒子說道。

“爹,既然張弘斌又王者氣息,而且侄女也嫁給了他,不若我們……”徐驥試探着問了句。

這些天在火器作坊,他接觸到了前所未見的火器種類,最重要的是因此擴寬了對火器的理解。說句實在話,這段時間他已經一股腦兒沉迷在火器的研究之中,若非這次被老爹抓出來,只怕還關在研究室裡面。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們幾個還未出仕,該怎麼選擇,那是你們的事情。但老夫乃是大明的進士,一身榮耀都是大明朝給的。老夫,卻是不能夠看着大明就這樣敗落下去啊!”徐光啓遺憾的搖了搖頭。

徐驥知道老爹倔強,既然已經決定了的事情,自然不會再改變的了。爲此,除了一陣嘆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同一時間,在進城的隊伍之中,卻是有三個生面孔。

“雙禮,你的見識最高,你對救世軍怎麼看?”其中一個軍官看了看身邊的同僚。

“強軍悍將,難得的是救贖大當家的重兵,沒有大明那些文人的酸腐,其氣勢也像極可以成大事的人!”名叫雙禮的軍官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我覺得吧,當今天下,也就只有救贖大當家的,纔有資格問鼎天下!”第三位軍官評論道。

“不管如何,我們三個降將,很快就會有機會和他面對面的,到時候再仔細看情況便是。”雙禮笑吟吟的說道。

果然,在當晚的慶功宴上,所有的將領都來到了宴會現場。

酒宴有酒有肉,豐盛程度只怕都不亞於國宴級別的。對於一直生活在赤貧線上的三名降將看來,這是多麼的高大上。最讓他們驚訝的是,所有的將領都沒有表現得太激動,彷彿這種級別的宴會,是很普通的級別一般。這不由得讓他們感慨:都說救世軍富裕,如今看來果然是富庶!

“你們三個,就是在陣前起義的將領?”張弘斌的目光已經看向了他們。

“降將馮雙禮(郝搖旗)(袁宗弟),見過大當家的。”三人齊齊出來,單膝跪下。

馮雙禮本是邊軍將領,有意思的他的出場是以邊軍剿匪部隊,其實是南下打草谷部隊小隊長的身份,與救世軍碰面的。結果不用想,他們小隊全滅,他卻是主動帶着本部人馬投降了。此刻這位還聲名不顯,但按照原本的歷史,他是張獻忠的五軍都督之一。

郝連忠,原本爲軍中搖旗手,故而又名叫郝搖旗。本來是李自成的麾下的大將,不過此刻他還沒有投靠李自成,反而是另外一夥賊寇下屬。實際上按照內衛的資料,這位已經投靠了李自成,此番是以別的賊寇作爲掩護,試着留在陝西當一顆釘子,奈何在與救世軍對戰時的生死關頭,這位選擇了投降。但總的來說,他的忠誠度還有待觀察。

袁宗弟,這位也是李自成的麾下大將,當然是原本的時空。此刻他卻是自己組織了一夥賊寇盤踞在平涼府,本來並不打算後和救世軍作對,但是救世軍卻是不會允許任何不聽話的勢力在自己的地盤裡面,尤其是一夥賊寇。結果很顯然,袁宗弟連同他麾下的郝搖旗兩人,都投向了救世軍。

“你們若是真心效忠於救世軍,那麼不管是榮譽、權力、金錢還有名聲,我都可以給你們。但若是你們膽敢背叛,又或者陽奉陰違,暗中勾結外人圖謀不軌的話,我會讓你們死得非常悽慘,更重要的是,我會讓你們成爲萬劫不復的歷史罪人,讓所有人唾罵!”張弘斌非常嚴肅的說道。

“定當爲救世軍流盡最後一滴鮮血!”這個時候不表忠,更待何時?

張弘斌也不會相信別人的一面之詞,忠誠,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同時,內衛的工作也不能忽視。

“聽聞還有一位先生,在你們去延安府的時候,主動說要投靠我救世軍?”張弘斌轉頭看向李定國。

“草民汪兆麟,見過救贖大當家的!”在李定國身邊的汪兆麟卻是立刻起身出列。

好吧,張獻忠的麾下,未來大西國政權的左丞相。按照古代左爲上的規矩,這位是最大級別的丞相。由此也看得出,要麼他非常會拍張獻忠的馬屁,要麼就是真的有真才實學。不過就算會拍馬屁,沒有真才實學的話,只怕張獻忠也未必看得上他。可以說,他絕對是一名閣老級別的人才,哪怕如今或許還會有些不成熟。

“汪先生之名,救贖也是略有耳聞,也可以算是百聞不如一見。汪先生不需要多禮,閣下的才華,本人還是知道的。在我這裡,我不會虧待了任何一個有才華的文人,至少在我們這裡,人情世故和潛.規則所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的稀少,所以只要你真的有才華,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張弘斌笑眯眯的對他說道。

“願爲救世軍與大當家的效犬馬之勞!”汪兆麟心喜,卻還是非常從容的叩謝到。

一次出征,收穫四位歷史名人,更別說還打下偌大的地盤,張弘斌對此真的很滿意。

這一夜,所有人都喝的很高興,張弘斌也是盡興而歸,回到了自己的房中,然後在徐慧的伺候下,進入了夢鄉。

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40章 觀念的衝擊
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40章 觀念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