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稱帝無底線

張弘斌稱帝,建立華夏人民共和國,對於共和國的百姓來說,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但是對於其他勢力來說,卻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

尤其對於華夏原本的朝代大明來說,就是一件彷彿嚥了一隻蒼蠅一般讓人噁心。至少,當大明崇禎皇帝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硬生生把整個御書房砸了個稀巴爛。當時就算是黎落,也只能默默的站在一旁,省得觸了黴頭。他知道,這個狀態下的崇禎,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和神經病人沒什麼區別,完全不能控制住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幹了些什麼。

也就是說,就算被打了,也只能算是白打了。

黎落又不是受,沒必要上前找虐。

“呼呼……”崇禎總算是消停了下來,從發作到結束花費了一個多時辰。

“愛卿,我要攻打僞朝!”崇禎明確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不行,至少二十年內我們沒辦法攻打僞朝。”黎落搖了搖頭,給出了一個讓人絕望的數字。

二十年,自己只怕都有孫子,甚至孫子都可以打醬油了。崇禎接受不了這個數字,哪怕他知道這個數字已經是最保守的情況,但他依然不能夠接受這個數字。

前些日子他改革,商稅和農稅的構成進行了調整,甚至取消了遼餉。遼東那些將領會不會抗議已經沒什麼意義,畢竟這遼東已經平靜,後金已經退回到了盛京周邊,而且如今在崇禎眼裡,張弘斌更可惡一些。

奈何,商稅的改革,今年剛剛出現了一些成效,但成效不大。

人治社會充滿了各種無奈,如何保障官員廉潔就是一個最大的難題。但如今崇禎已經失去了天下士子的心,想要招募一批合格的士子那是千難萬難。本來再過幾個月,大明籌措的新式科舉就要開始,到時候或許可以錄取一批可用之才,但誰知道偏偏在這個時候,先是長安出現神蹟,哪怕是人爲的,但能夠創造出那個效果的那也是人間真神級別的了。隨後張弘斌更是藉助這次神蹟的餘威,宣佈建國,正式和大明平起平坐。

還別說,這下子天下士人多了一個選擇,只怕幾個月後的科考……崇禎已經不敢繼續想下去。

最糟糕的是,張弘斌給出一個通牒,問大明要不要贖回秦良玉和馬祥麟。這其實很廢話,但也是張弘斌給大明出的一個難題。

兩人是大明一等一的忠烈,就算大明其他地方宣佈自立,秦良玉依然幫大明守住了四川。只可惜路途漫漫,大明沒辦法有效的提供幫助,只能派人去提供技術指導,奈何還是輸給了當時的僞秦。一門兩忠烈,死了還好,奈何被俘虜,而且還被帶來詢問:“要不要贖回去?”

若是要贖回去,大明要支付相當於一年的稅金,若是還要維持基本開銷的話,至少要五年的稅金。換言之相當於大明免費幫僞朝工作五年,一分錢都收不到,最多就是餓不死。

但若是不贖,那隻怕臣子們就要心冷了。如此忠烈大明居然都能不顧其生死,那麼自己這些並非忠臣的,大明豈會在乎生死存亡?爲了以後不被犧牲掉,索性投敵賣國,壞事做盡算了。到時候毀掉的不僅僅是崇禎的信用朝廷的名譽,甚至百姓只怕也會被這些官吏折騰得死去活來,一個不好直接給反了。

所以,大明要贖回兩位將軍。還好黎落表示,最多三年,他會把市舶司經營好,只要有商船開始下海,開始營運,開始收稅,那麼三年內不僅可以還清贖金,還能夠略有贏餘,以後每年的稅金都會不斷提高起來,大明將不會缺錢。

崇禎聽聞,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和僞朝的使者,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協議,終於是換回了兩位將軍。秦良玉心灰意冷,自然是解甲歸田了,唯有馬祥麟還瞎了一個眼睛,外表讓人不太喜歡,但他的勇猛還是可用,倒還可以在前線效力。不過待遇,比起以前當土司的時候可是差了許多。值得慶幸的是,比大明以前的武官要好得多。

如今崇禎麾下不僅有北直隸、遼東、山東和河南四省,稅收經過調整也獲得了提高。奈何欠下了天價贖金,至少今年沒辦法動彈,至少他沒錢補充軍需品,更別說戰時薪俸。

明年稅收若是不計較撕破臉皮的話,倒是可以發動戰爭,但不知道爲什麼在聽了秦良玉的遭遇之後,崇禎甚至黎落都提不起攻打僞朝的心思。

“二十年?”崇禎要緊牙根。

“二十年,如今我們經過技術改革,已經出現了開花彈,剩下的就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問題。當然還有冶煉金屬的技術也急需提高,但目前我們可以應用在技術改革方面的銀子很少……”黎落嘆氣。

就算奮起直追,按照黎落的估計,要追上華夏人民共和國也得二十年。這二十年的前提,是對方別又出什麼幺蛾子,天沒亮又搭乘火箭飛速提升了十幾倍。如今電燈的出現,已經讓他手足無措,他甚至擔心一輩子都追不上。

那麼,建立一個同盟,或者互不侵犯的條約如何?當年諸葛亮都說天下三分,如今二分天下應該不足爲過。但歷史的三國最後歸晉,故而這個想法實在是缺乏底氣。

崇禎見黎落實在是沒辦法,也只能探口氣,暗道:朕忍了!

卻不想這個心思剛剛落下還沒有着陸,一個錦衣衛迅速來到了殿前。先是看了看周圍愣了一下,隨即看到自己的長官黎落,那表情彷彿就是有話要說。但是又看了看崇禎,似乎有什麼顧忌。

黎落無語,只能看了看崇禎,他相信,這一定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說吧……現在朕什麼都能夠承受得了!”崇禎算是豁出去了。

“據南方的探子回報,獨立的各個省份,紛紛出現了稱帝的情況。原本扶植了大明王爺當傀儡的地方政權,撕開面子將王爺族誅之後,建國稱帝;流寇勢力之中,張獻忠在貴州建立大西國,曹操在湖廣北部建魏國,老回回在湖廣南部建宋國。闖王李自成則不滿現狀,南下廣西了。”錦衣衛番子戰戰兢兢的彙報到。

好吧,原本一個華夏兩個皇帝也算是夠亂了。誰能夠想到,張弘斌稱帝之後還沒有幾天,這天下原本名義上還是大明治下的,這下子算是通通丟掉了那塊遮羞布,紛紛稱帝了!

“後金那邊情況如何?”黎落隨口問了句,不知道是不是轉移話題。

“後金沒有動靜,依然以部落自居。”番子據實回答。

“若是這個敗軍之將還敢稱帝,那這皇帝也太不值錢了。”崇禎也不知道是氣到極致還是怎麼的,居然笑了。

說來也是,崇禎那是正統大明皇帝這姑且不說;張弘斌好歹也利用了神蹟,爲自己的稱帝鋪路;可地方政權算什麼貨色,要人望沒人望,要威嚴沒威嚴,這樣的貨色居然也好意思稱帝?再說流寇那邊,那麼點地盤就稱帝,那感覺不是說‘我覺得有資格稱帝了所以我稱帝’,而是‘TMD張弘斌這個賊首都能夠稱帝,我英明神武爲什麼不能稱帝’,於是就選擇稱帝了……TNND這算什麼跟什麼啊?

算了,這年頭,稱帝都沒底線了……

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
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