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

經過張弘斌舉行的會議,要說大秦的技術就此進入高速公路,那純粹就是扯淡。

任何技術都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最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的一個累積。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許許多多門學科的共同創造下,才能夠在技術領域創造出一個個奇蹟。

當前的大秦,只能說是在華夏傳統的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但對於物理學和化學卻是完全抓瞎。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前華夏的工匠,十個有九個半是文盲,最後半個是半文盲。張弘斌此刻就算是給他們最先進的科技教科書,他們也未必看得懂,學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到頭來禍害的還是大秦本身。

基礎教育,在初中以後普及物理化學,同時第一所科技大學興建起來,第一所理工大學開始奠基,第一所技工專科學院開始計劃。張弘斌知道,一個勢力想要進步,科技是第一要素,科技提升的基礎是人才,人才需要靠培養。

所以,爲了長久的考慮,他必須要大興教育。他也相信,華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只要給人才一個舞臺,人才可以給大秦創造一個時代。於是乎在大秦這裡,教育成爲了政府財政撥款最多的地方,也是管得最嚴格的地方。每年給教育的經費,佔據了財政總收入的35%,比軍事的30%還要多5%。

在大秦,財政撥款最少的是農業領域,畢竟當前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農業產出都足夠大秦的基本消耗。故而在未來的三到五年裡面,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農業方面的投入會是財政撥款最少的一個部門,只有3%左右。

別看這3%似乎很少,但去年也就是始皇曆1851年,財政總收入已經高達一千萬兩,其中外貿部分的收入佔據了大頭姑且不說,本土的財政收入提高卻也是讓張弘斌非常欣慰。沒有了所謂的特權階級,官紳一體化交稅,同時丈量土地,確保不會出現瞞報和漏報的情況。稅收並不高,而且張弘斌承諾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一輩子都不會增加,同時也表示,就算出現了什麼特殊情況,也會召開全民大會公開討論增稅的問題,若是百姓都不答應,那就取消。

得到了保證的世家們,還沒有意識到開民智和輿論控制的重要性,沒有長遠的世界觀和發展觀,認爲張弘斌既然那麼說了,那麼按照他們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力,完全可以做到控制百姓拒絕增稅的要求,到時候一百年一千年都是這個稅率,比大明不知道好了多少。

如此從長遠打算,自然是非常樂意接受這個稅率的。畢竟都上了大秦這條賊船,他們也不希望大秦因爲沒有稅收被大明剿滅。唯有大秦越強大,他們才能夠獲得越大的收益。

去年度,大秦的年收入是一千萬兩白銀,已經接近大明的財政總收入的五分之一。這僅僅是陝西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若是崇禎知道了,只怕又要掀桌子爆發了。最後,必然是趴在自己皇后的膝蓋上痛苦不已,大呼臣子欺我。

也是,一個掌控了天下鹽鐵,而且佔據那麼大片江山的皇朝,年收入纔有五千多萬兩,甚至更少。這想想,也是夠悲催的一件事情。奈何大明的政治環境已經崩壞如斯,崇禎就算想要力挽狂瀾,只怕臣子們也不樂意。那些佔據了鹽鐵專利,中飽私囊的宦官們只怕也不會願意的。真正逼急了,崇禎那可就真的是孤家寡人,落得不好又是他老爹老哥的下場。

一千萬兩白銀,其中3%就是三十萬兩白銀,而且陝西的農業規劃和初步投入已經完成,正處於反哺的階段暫時不需要理會。山西太原府和平陽府也隱隱參照陝西的農業經營模式,所以也不需要大規模投入,唯有西川保寧府那邊的投入大一些,三十萬兩也的確足夠

畢竟,大秦的政治監督制度非常嚴密,在充分調動三十萬兩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應付一府之地的農業前期投入。

政治上暫時沒什麼問題,張弘斌的目光自然也就投入到了對山西晉商的處理方面。

內衛被完全調動了起來,挨家挨戶隱秘的調查其犯罪記錄。不得不說不愧是偷偷私通外國的奸商,自我危機意識非常嚴重,故而護衛和崗哨也比一般人要多得多。

饒是這樣,內衛還是想盡辦法混了進去,並且還是拿到了張弘斌需要的證據。

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上了檔次的大商人,比如喬家、常家和曹家都有明顯與後金來往的記錄。大量禁止販賣的物資,通過他們源源不斷的運到了後金那裡。同時,三家的家丁和下人,也充當了後金間諜的角色,爲後金攻略大明充當馬前卒,勘探地方防務、確認地方地理環境什麼的,他們都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託福,山西境內甚至一些周邊地區的情報,後金都能夠第一手得到。甚至有些時候後金南下,他們還協助後金騙開城門,幫助他們攻城略地。可以說,在所謂的滿清時期,晉商就是用同胞的鮮血,染紅了自己頭上的官商帽子。不外乎古代官商,被稱之爲紅頂商人。

扣除這三個最大的商人,其他的商人多多少少也和後金有所糾葛。這也是,大環境如此,不投入進去必然會被排擠。再則他們也不是真正的獻媚後金,而是和後金做生意。也不需要多麼諂媚,只需要把後金需要的物資賣過去,按照正常的市場價進行交易,就是最好的獻媚。

這些物資成爲了後金的軍事物資,成爲了他們的馬刀,成爲了他們的弓箭,甚至成爲了他們的火炮和炮彈。最終,這些東西直接朝着大明的百姓頭上揮舞過去,製造出一起又一起的血案。

想到這裡,若說張弘斌對晉商一點恨意都沒有,那簡直對不起體內那濃厚的漢人血脈。

出擊,內衛和山西駐軍在第一時間出擊。

其結果是喬家、常家和曹家被第一時間控制住,所有家丁被囚禁起來,所有商店和房產被查封。現階段,張弘斌還沒有要第一時間處決他們的意思。他要讓所有人知道晉商的嘴臉,他要讓全天下的商人引以爲鑑。要說一些不好聽的,那就是他要站在道德最高處,批判這羣賣國賊,而不是秘密的將這些商人的財產中飽私囊,省得被人說閒話,也搞得自己治下的商人戰戰兢兢的。

別的不說,在查封這幾家商人的時候,陝西和山西,甚至保寧府的商人在得到消息之後,也開始誠惶誠恐起來。生怕張弘斌是缺錢了,纔在這三家頭上動刀子的。自古政府都有宰肥羊的習慣,天知道他們三家是不是被宰的肥羊?若是大秦也有宰肥羊的習慣,天知道什麼時候會宰到自己頭上……想到這裡若說可以無動於衷,那純粹的笑話。

還好,張弘斌在週刊上公開發布了這三個家族的一些罪名,同時表示會公開宣判審理。若是在場的人覺得這些人命不該絕,那麼他可以放過這批人。同時,公佈了宣判大會舉辦的時間。

所有人都覺得很好奇,這秦王殿下怎麼和別的掌權者不同,什麼事請都那麼看中百姓的看法?

算了,說不得別人秦王殿下就喜歡這一口,也別去計較那麼多,到時候去看看這所謂的宣判大會就是了。

懷抱着這樣那樣的心思,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大會的舉辦。

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59章 我要回家啊
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59章 我要回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