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皇子們開局

澳大利亞,後世最重要的鐵礦產地。

這裡有最豐富的鐵礦,甚至海南和越南的鐵礦,都處於這條礦脈的末端,就這樣也是數一數二的優質礦石。

最重要的是,在這裡設置據點,很快就能夠抵達夏威夷羣島,然後經此前往美洲。而最棒的是,澳大利亞在1606年纔剛剛被人發現,但也僅僅是被發現而已,最多在這上面立個碑,算是表達一下主權意識,實際上本土還沒人來佔領。 這片大陸,要到1770才被英國人發現,並宣佈這是英國的土地,1790年之後,纔開始陸續進行移民。此刻這片土地上,出了原始的土著以外,沒有別的文明存在。甚至於土著文明算不算文明,這還是兩說的。

島上沒有別人佔領的跡象,這點已經由探險部隊的人證實了,而且島嶼的面積很大這點也得到了確認。

放着那麼一個沒有被人佔領,資源豐富的土地不要,是不是太浪費了?

張弘斌或許因爲來自未來的關係,所以淡定一些。但是他還是敏銳的發現,所有的國會議員,甚至那些民衆代表們,呼吸瞬間就變得急促了許多。

“大家似乎對這個島嶼,很感興趣?”張弘斌輕輕敲了敲桌子,然後擡頭看向衆人。

大家沒有回答什麼,但看他們那不好意思的樣子,就完全可以猜得到他們此刻心裡到底想的是什麼。

“那好,我知道大家都很感興趣,畢竟開疆擴土也是歷代君王的夙願。但話又說回來,我們要讓誰去那麼蠻荒偏遠的地方駐守?又應該,移民多少個百姓過去?若是大量少數民族移民過去,但對方卻直接在那裡復國或者獨立怎麼辦?還有最最關鍵的一點,我們還有多少餘力可以分人出去?”張弘斌非常冷靜的,給大家分析到。

這彷彿就是一盆冰水,直接把所有人熊熊燃燒的貪慾,給徹底澆滅了。

張弘斌說得對,此刻佔領了臺灣和海南島,共和國的軍力人力都有些疲軟,甚至連東南亞如今都沒辦法出兵佔領,何況是暫時還沒什麼開發價值的澳大利亞?

“教育部,把公務員考試,從三年一考變爲一年一考,而且要提前一個月預報名。我們共和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不是一年一考的話,只怕人才會跟不上需求量。

同時,緬甸行省人口的移民進行得怎麼樣了?臺灣和海南島既然已經收歸了我們所有,那麼我們必須要守護好這兩個地盤,缺人可不行。今明兩年,兩地必須要把最基本的防禦工事建立妥當,同時還要修建至少一座軍港。

最後,鼓勵百姓生育,有五個孩子的,可以獲得政府5000元(銅幣)的補助,而且孩子的上學費用可以適當減免。記住,我們華夏的人口在別人的眼裡是很多,但是在我的眼裡,還是太少了!”張弘斌卻是在別的方面,提出了幾點要求。

國會議員們開始討論,覺得他的話不無道理,於是也自然是順利通過,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剩下的就是比較機密的討論環節,這個時候那些民衆代表們,也不得不被請離。整個國會,只剩下張弘斌和國會的一衆議員,剩下的所有話,都將是s級機密,泄露出去會被誅九族的。

“最後,是商量一下對付大明的問題……大明的人口已經上去了,北直隸、遼東、山東和河南四個地方已經慢慢恢復了繁榮,社會安定性也得到了保障。他們既然已經幫我們建設得那麼好,我們沒理由不接納這份禮物不是?

所以,最遲後年,我國將對大明發動進攻,詳細部署以及詳細的準備工作,各位要妥善處理好。但我要強調的是,從現在開始到開戰爲止,所有人必須要保守這個秘密,千萬不要讓大明發現我們的軍事意圖,否則我們這次進攻,會出現難以彌補的傷亡!”張弘斌確認沒有外人,而且內衛也發來信號說可以說話了,這才非常鄭重的對所有人說到。

“遵命!”國會的人,自然知道這個保密原則。

若是泄密的話,會真的被誅九族,這可不是鬧着玩的。說到底這秘密一旦泄露,要麼準備多時的戰鬥突然被取消,這不僅僅是浪費資源,還讓人覺得憋屈!若是這樣的情況還要打,那麼在對方有所防備的情況下,天知道會讓戰損提高多少倍,或許在很多人的眼裡,士卒的生命不過是戰報裡面的一組數字,但對於張弘斌來說,人命就是人命,原本可以犧牲一百人的,到最後變成犧牲五百人,那麼誰來給那四百人負責?

如何攻打大明,這是一個大命題,不僅僅需要國會的人從共和國的實際,以及今明兩年的情況走向預測進行分析,還需要軍部的人從武器的更新換代,到新戰術的投入使用等等進行討論。

對於這種又臭又長的討論,若是以前張弘斌會參與進來,但如今他只需要回去休息就可以了。

等他們討論好,會派人給自己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到時候自己再確認便可。

好不容易回到家裡,三個小屁孩卻是圍着自己團團轉,詢問澳大利亞的事情。這本來不是什麼值得保密的事情,索性張弘斌就對他們描述了那個地方的情況。

“父皇,是不是以後我們還要派人去那裡進行發展的?”張才突然問了句。

“是啊,也就是三四年後,或許會開始派人過去進行發展。如今共和國的人口、軍力都有點窘迫,不能支持大規模的移民和駐軍。說到底,我們國家的建立,都是在地廣人稀的地方,也就是四川和山西人口多一些,其他幾個地方几乎沒什麼人,幾年下來倒也有不少新生兒,奈何就幾年,孩子都還沒有長大呢。”張弘斌苦笑着說到。

“若是,帶上五百名民兵及其家屬,到澳大利亞定居,一邊在那裡建設新家園,一邊在那裡進行駐守,是否就沒問題了?”張才繼續提問。

“這個的確是可以,但你爲什麼會那麼問?”張弘斌好奇的問到。

“父皇,我要去澳大利亞當藩王!”張才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單膝跪下對張弘斌請求到。

“你小子,你今年才六歲啊!”張弘斌笑罵到。

“我已經六歲了!”張才挺了挺身子,似乎這樣會顯得更高一些,但在張弘斌眼裡這不過是一種賣萌行爲。

“你爲什麼想去那裡?”張弘斌比起訓斥,他更想知道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學習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但我從來沒有實踐過。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套完美的體系和規矩,先不說實現我的治國理念,且說就算我要當官,也要按照這個規矩,在十八歲考取公務員之後,才能夠開始進入政府工作。

但是若是在藩國,一切都是白紙,甚至父皇你也許諾了,會給藩王自由行使軍政權力。所以我去那裡,纔是實現我個人報復的一個機會!若是做得好,日後我會回到本土,爲本土的繁榮富強,爲我共和國的強盛而奮鬥。若是失敗了,至少也不會影響到本土。所以父皇,請允許孩兒去吧!”張才非常懇切的說道。

都說張弘斌不喜歡一個少年老成的傢伙,但是沒辦法,他兩個兒子智慧太高,成長得太迅速了。別人十八年的知識經驗積累,他們五年就完成了。此刻他們的心智和理論知識,根本不亞於一個十八歲的成年人。甚至老大張靖的武力,居然已經可以曹變蛟相當,繼續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似乎的確有些不太妥當了。

但是想到五歲的人,就要遠離父母,去到一個偏遠而且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的地方,張弘斌真的很擔心。

“這樣好了……你去向你爺爺、奶奶和媽媽進行解釋,若是他們允許你去,我會安排五百名民兵陪你一起去的!”張弘斌決定,把皮球踢給別人。

實際上誰都看得出來,他已經是同意了張才的建議。

張纔得到了張弘斌的承諾,立刻笑着跳着,跑去後院去磨兩位老人去了。至於他的母親,不到今晚七八點,只怕是不會在研究所回來的。

“父皇,我也要去軍中磨練一下!趁我還年輕,我想要掌握好軍中知識,這樣省得以後你安排我處理政務了,我對軍事方面一竅不通,被人誤導或者欺瞞了都不知道,那樣豈非虧大了?”張靖也不消停,單膝跪在了張弘斌的面前。

“胡鬧,你才六歲!”皇二子也就算了,誰知道這太子也開始鬧起來了,張弘斌自然有點不高興了。

“李叔叔不也七八歲就隨着父皇東征西戰嗎?再說,如今是熱武器時代,我居中調度不上前線,安全自然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再說……啓蒙讀物也好,進階讀物也罷,可以看的書孩兒已經看完了,孩兒又不想當個研究者或者學者,沒必要一把功夫全部沉浸下去吧?至於運動什麼的,年紀大的不肯與孩兒玩,年紀小的又玩不過孩兒,如今孩兒不去當兵,不去治政,還能幹什麼?難道學習那些紈絝子弟,吃喝嫖賭?”張靖依然沒有屈服,據理力爭。

不得不說,張弘斌被直接噎了個半死,若是這小子學習別人吃喝嫖賭的話……估計不僅張靖會被直接亂棍揍死,自己只怕也要被張老爺子追幾條街暴打。哎,有幾個天才兒子,也未必就是好事啊……

“和你二弟一樣,找你爺爺他們說去,若是他們同意了再說!”張弘斌指了指後院。

張靖點了點頭,起身告辭,迅速朝着後院跑了去。

“爹爹……”當張恬單膝跪在張弘斌面前的時候,張弘斌覺得自己差不多要崩潰了。

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
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