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討論新鹽政

謀反的前後經過,很快就被黎落調查清楚,不出所料,果然是封建舊勢力對權力的不滿造成的叛亂。

明明是犯上作亂,居然還好意思說是革命,這人怎麼能夠無恥到這個地步?

但這樣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主要就是開民智、處理整頓封建舊勢力,扶植新勢力的一系列手段。而這一系列手段的基礎,就是足夠的金錢。很不巧,大明如今還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沒那麼多的餘錢。

崇禎有點醒悟了,或許沒有清算和整頓舊勢力,以及開啓民智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就是財政的不足。自己繼承的大明彷彿就是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兒,自己尚且嗷嗷待哺,如何對百姓進行反哺?

“我真的很好奇,相比我們,那傢伙完全是在廢墟建立的帝國,爲什麼財政收入卻那麼高……”崇禎鬱悶了。

或者說,羨慕某個勢力,總是有花不完的錢,到處在用優秀的鋼鐵製造鐵路……當然鐵路的價值他也知道,奈何一則大明沒有技術,二則也沒有那麼高的鍊鋼技術,三則缺乏足夠的燃料,所以除了乾瞪眼也沒什麼辦法。

“在初期還沒有建國以前,他主要是使用自己家商隊賺到的錢。說到底,就是他背後那個神秘勢力的扶植,使得他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裡,拿出別人前所未見的好東西,進而換取大量的初期資金。再加上當時陝西已經沒有成規模的,可以與之抗衡的舊勢力,在把剩下閒散的勢力通過商會合作的形勢拉上戰車之後,改革變得更加的快捷,也更加的徹底。有了初期的積累,後期的整治也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更別說,他隔一段時間就拿出大量的好東西,不僅僅是商品,還有更優秀的技術。這些技術促使那些反感的,以及觀望中的勢力,也融入到了他開拓出來的線路上,因爲他們賺取到的錢,比以往還要多得多,尤其光明正大這點,也讓他們用的放心。

最後一點就是社會地位的問題,他一開始就確定軍工立國的基本原則。提高了商人、工人和軍人的社會地位不說,最重要的是開設了大量的學校,確保每年都有足夠的學生。也就是說,士紳可以不理他,他也可以不理士紳,因爲他有足夠的後備人才,不想當官的話別人自然會補上,沒什麼好擔心的。

但若是膽敢反抗,或者有不軌的心思,已經獲得了直接利益的各個階層,會直接把剛萌生出一丁點苗頭的傢伙給滅掉。說到底,就是舊勢力被完全孤立,成爲了帝王、二黨和人民的 對立面。再加上輿論的引導,使得他們不管做什麼,都不沾大義,又給不出更好的利益,所以除了妥協就只能乖乖等着家族被沒落而已。”黎落分析到。

說到底,還是錢啊……

崇禎嘆了口氣,此刻大明財政難得纔好上一些,卻也經不住那麼多的開銷……只能等一兩年再慢慢普及了。

“說起來,臣剛剛在他那裡購買了大規模曬鹽法的技術。通過這個技術,在山東開設若干個鹽田專門用於曬鹽,經過簡單過濾加工之後出售給大江南北,應該也可以獲利不少。同時也順便把鹽政給改改,以前那套讓江浙的鹽商富得流油,每年賺的錢何止六七百萬,卻只擠出二十幾萬作爲鹽稅上交,着實是可惡。”黎落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立刻彙報到。

“那愛卿覺得,新的鹽政應該怎麼改?”崇禎也表示贊成。

鹽商欠修理不說,而且後期當流寇進入中原之後,他們還停止了運送,若非鞭長莫及,崇禎真想直接全給抄家。

“經過新技術製造出來的鹽,都是上等的雪鹽。不過張弘斌那裡似乎也有特殊渠道可以買到大量的鹽。而他們那裡的鹽同樣是雪鹽,價格卻只是我官鹽的十分之一。微臣也看過,這個技術曬鹽的話,鹽的產量可比以前提升數十倍之多,到時候海鹽只怕就算十個倉庫都未必裝得下。按照微臣的意思,最好也直接按照現有官鹽的十分之一價格出售比較好。”黎落考慮了一下之後說道。

“這樣豈非虧得要死?”崇禎有點不爽,南方那幫傢伙官鹽賣得那麼貴,直接賣那麼賤豈非虧死?

“非也,實際上這樣纔好。過去我們的鹽政就是定價太高,所以使得私鹽氾濫。若是我們賣出一石的官鹽,私鹽卻出售了十石,那麼最後十一石鹽,我們其實只賺了一石的錢,平均下來甚至十分之一的錢都不到。更別說,私鹽本身就不產生任何稅收,對大明財政來說,本來也是一種損失。

哪怕我們賣的是雪鹽,但百姓需要的是活命的鹽,而不是高級的雪鹽,所以他們寧可買粗製濫造的私鹽,也未必會買精製的官鹽。

再則,若是我們賣得便宜,百姓就有多餘的錢買別的東西,甚至會拿鹽來醃製肉類和魚類。如此一來,不僅商業會被搞活,最重要的是也帶動了幾個產業的活力。到時候,商業稅那邊返回來的稅收,可比我們高價賣鹽要划算得多。”黎落非常認真的分析到。

若是以前,崇禎真的不懂這種經濟學的理論。奈何近年來爲了追趕共和國,可是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不說精通,好歹黎落的一番話,不至於聽不明白就是了。

不,他卻是聽得非常明白!降低鹽稅不僅可以把私鹽擠出食鹽市場,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商稅的獲得。一來一去,最終受益的自然就是大明政府。

“詳細的辦法,給朕寫一份奏摺,明日拿去給國會商議……對了,順便選舉出一批新的執政黨吧,畢竟這次的事情,有不少國會議員被淘汰了。順便的,給他們一次警告,下次再有什麼不規矩的想法或者行爲,直接解散執政黨另外組建國會好了!”崇禎非常堅定的說道。

“實際上,這點方面,臣也有別的考慮……陛下,經過審訊,才發現如今的黨派劃分並不合理……共和國是二黨一帝三權並立,而我們這裡其實嚴格意義上,只是一黨一帝並立。畢竟在別人的眼裡,我們廠衛其實到底還是陛下您的爪牙,所以本質上是沒什麼變化的。對手只有陛下一個,又不能和以前內閣一樣分出幾個派系互相攻擊,到頭來吃虧的還是陛下。”黎落非常認真的說道。

“給我寫個奏摺吧……我累了……”崇禎搖了搖頭,示意黎落離開。

黎落知道,造反的事情,多少還是給崇禎帶來了一些改革陰影。此刻他除了告退,繼續糾纏下去完全沒有好處。

必須要儘快處理好這些事情,讓陛下重拾改革的信心!

黎落捏緊了拳頭,行禮告退。

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5章 暗流在涌動
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5章 暗流在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