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反賊必須死

現任的錦衣衛指揮使名字叫做徐哲,說起來也是託了魏案的福才能夠上位的。

若是魏忠賢還在位,他就算能夠上位,也沒有任何實權。錦衣衛在魏忠賢當政的時候,是最苦的一個時期,也是最沒有權勢,而且還被處處打壓的一個時期。不過如今好了,魏忠賢倒臺,而徐哲也順利上位。

只是他敏銳的發現,這位新皇帝年紀太小,同時也開始慢慢養長了多疑的習慣。

這不能夠怪皇上,畢竟那麼小就上位,更沒有經歷過太子的皇帝培養,他根本不懂得帝皇學,也不懂得識人用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眼看一次次被下面的人糊弄,當他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他的性格就會朝着多疑的路上越走越遠。

當皇上是一個多疑的性子,那麼作爲皇帝欽軍的錦衣衛,甚至下面的朝臣也未必就能夠一直在某個位置上呆着。甚至於今天或許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二天就被抄家問斬。歷史的教訓讓徐哲非常正視崇禎的多疑性格,同時他也不得不爲自己留一條後路,免得在一棵樹上吊死。

後金他是不會選擇的,那麼他的路子只能是反賊那邊,救世軍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希望。至少,是除了皇帝以外的希望,只是這個希望還太小,他希望可以讓它變得大一些。

在這樣想法的作用下,崇禎至今沒辦法得到陝西的確實消息,至少關於救世軍的消息一直都是隱瞞着的。

但是就在今天,他意識到自己或許瞞不下去了。

徐光啓那傢伙很壞人好事,本來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偏偏他要揭發出來,他難道就沒想過,這玩意就算是被揭穿了,他徐光啓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把朝臣都給得罪了?

算了,此刻他正在面對崇禎,心裡正在計較着要如何作答。

“陝西那邊,真的一點消息都沒有,我是指救世軍那邊!”崇禎開門見山的問到,那似乎是疑問,而是質問。

“直至這個月初爲止,同州那邊一切消息都風平浪靜,救世軍彷彿就成爲了一夥割據在黃龍山的土匪,最多偶爾出來劫掠一下地方鄉鎮,卻沒有對任何縣城下手。”徐哲非常平靜的回答道。

崇禎沒有學過如何識人看人,也不懂得任何心理學,自然是不懂得徐哲這話是真是假的。

“可是徐光啓之前給出的奏摺,難道就是假的不成?”崇禎還是有些相信徐光啓的。

至少,徐光啓給出的奏摺前半部分,給出的一條條資料,看上去就是真的,這絕對不是胡思亂想就能夠寫得出來的,必須是有真憑實據才能夠寫出的東西。

“回陛下,陝西距離直隸這邊有點距離,而且陝西混亂情報送達不便,月初來了一份情報之後,這幾天暫時沒有任何情報,但最新的一期,將會在明後天回來,或許可以看看再議?”徐哲認真的回答道。

“也罷,不管是什麼消息,至少要是同州,涉及救世軍的消息,都給給我送來!”崇禎揮了揮手。

他同樣要相信朝臣和錦衣衛的官方言論,畢竟那麼多人都表示沒有事情,總不能真的是大家一起來欺騙他的吧?

卻不想,徐哲離開之後,也意識到只怕繼續糊弄下去也不太妥當,於是轉了一個彎進入了兵部尚書後院去拜訪。兩人足足談了一個下午,然後分頭行動聯繫自己的人去了。

三天後,由兵部尚書進行奏報,救世軍不甘寂寞終於是跳了出來,並且攻下的澄城縣,殺死了縣令張耀鬥。而錦衣衛指揮使徐哲,也是第一時間把情報彙報了上來,同樣是關於救世軍把澄城縣攻下的消息。

是的,明明已經攻下了同州全境,但在奏報上僅僅彙報說是攻陷了澄城縣。在奏報裡面,甚至表示反賊犧牲了近萬人,這纔好不容易攻入了澄城縣,所謂的亂世軍完全就是一夥賊寇,武器都不齊全。

聽到這個奏報,崇禎就覺得三方的消息有些靠譜了。

徐光啓的弟子臥底在地方勢力之中,故而早些得到消息很正常,但其他的消息大多都是虛構,爲的是引起自己的注意力。畢竟朝臣不都說,徐光啓是譁衆取巧,吸引目光嗎?恩恩,也只能是這樣了。

朝臣和錦衣衛也沒有錯,畢竟之前一切都是風平浪靜,只是如今纔剛剛發動攻擊,消息也是剛剛送來。考慮到陝西距離京城也的確有點距離,那麼一切也的確是說得過去。

那麼,徐光啓雖然沒有錯,但是他爲了爭功故意誇大亂世軍實力的行爲,的確是有些過分,且讓他在登州多反省反省。但也不能夠白白讓他在那裡,給他一個知州的身份,給自己好好看着登州便是。

至於亂世軍,不管是打下了澄城還是哪裡,既然已經開始攻城,那自然已經算不得是一直流寇。至少,它們已經具備了成爲一支反軍的潛質。故而,比起陝北的那些流寇,救世軍已經變得有些可惡了。

既然如此,那就必須要堅定剿滅他們才行。難得按照最新的情報,救世軍犧牲了那麼多的士卒,才把澄城縣打下,想來也是元氣大傷纔對。

“那麼各位愛卿,這亂世軍應該如何對付?”崇禎非常公式化的問了句。

“剿殺,必須要剿殺殆盡!亂世軍今日既然敢攻陷城池,他日誰知道會不會攻城掠寨,成爲大明的心腹大患?”這下子也不需要誰來組織,大家的意見非常的統一。

“那要派誰去剿殺?”崇禎微微一笑。

“陝西新軍已經和陝西流寇作戰一段時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幾個新提拔起來的遊擊將軍已經打出了實力,打出了威名。不弱,派上兩支新軍前後夾攻,或許可以一舉平定救世軍?”首輔出列諫言。

至於後面的朝臣,也是紛紛贊成這個意見。

新軍是由地方官府供應錢糧,調動他們最沒有壓力,而組建的錢也來自內帑,這更是不需要花費戶部半毛錢。再想想那些糜爛的衛所兵,新軍或許纔是最合適的一批戰鬥力。

“那好,現在就給我擬旨,給我調遣兩支……不,三支新軍攻打救世軍!”崇禎大手一揮,完全就是拍着腦袋決定了這條傻X的決定。

“皇上,若是把三支新軍調過去,誰來對付陝北的流寇?”有臣子出面詢問。

“流寇不過是蘚芥之痛,但反賊卻是動亂大明根本的危害,故而不管流寇多麼強大,都可以緩一緩。但是反賊不管其勢力多麼的小,都必須要第一時間除去!”崇禎在這點上面很堅決。

實際上江山就是所有皇帝的逆鱗,是絕對不能夠觸碰的,哪怕是一個螻蟻,也必須爲此付出代價!

“遵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能乖乖領旨。

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了,給陝西那邊發過去一份文件,讓陝西三支新軍,針對救世軍進行剿滅就是了。至於能不能剿滅,那就是他們的事情,要不要去也是他們的事情。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只要沒有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士紳不會去管,也不會去考慮他們若是失敗了,會給大明帶來怎麼樣的危害。

這也是晚明的一個奇葩表現,那就是這個時代的臣子,其實真的很不像是一個臣子。

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
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