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有人要投誠

闡教王的地盤,在吐蕃大軍開拔的第三天,就被國防軍給打了下來。

這裡的可戰之兵被闡教王抽走了不說,闡教王本身也被擊斃,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封地也是亂成一團,國防軍連吹灰之力都沒有花就佔領了這裡,並開始實行軍管。

隨後,兵分兩路,一路向東兵鋒直指朵甘都司,一路直接朝着烏斯藏都司出發。

也就是這個時候,闡教王地盤被國防軍接管,其麾下一萬人馬泡都沒冒一下就被國防軍吃掉的消息,自然是給其他七大王,以及吐蕃王鬆贊洛桑知曉。這位吐蕃王聽說是松贊干布的嫡系子孫,故而被八大王和活佛推舉了起來。實際上誰都知道,他就是一個用來發號施令,但卻沒有兵權的傀儡。

但話又說回來,有個血統高貴的傀儡在上面當擺設也不錯,至少佔了大義。

對於闡教王那麼輕易被打敗的消息,很多人其實不以爲然。誰都知道闡教王完了女人玩孌童,身子早掏空了。那麼遠的奔襲,再加上本來也沒什麼實戰經驗,被滅掉也是正常。但滅得那麼快,多少出乎了大家的預料。

正如同闡教王的想法一樣,很多人都認爲漢人進入青藏高原之後,必然會被高原氣候影響,進而產生高原反應半死不活的。這樣的軍隊就算原本有戰鬥力,此刻也會下降五成以上。一萬大軍若是指揮的好,應該可以造成一定傷害纔對。但結果卻是一點傷害都還沒有造成,就死掉了。

剩下的也不完全是傻瓜,很快就得出了一個道理:國防軍沒有高原反應,或者很可就適應了這裡的高原氣候。最重要的是,他們應該配備了非常厲害的武器或者防具,使得在拼殺的時候,佔了上風。

對於漢人的優秀武器,藏人從來沒有懷疑過,畢竟張弘斌的火器和冷兵器,也出售過一批到這裡。換言之,這次起兵能夠那麼快湊齊武器,張弘斌也是難逃責任。

那些優秀的冷兵器,也是讓西藏人愛不釋手,至少比他們自己煉製的武器好了不少。至於火器,一開始他們拿到手的時候,還感慨那麼好的鋼爲什麼拿來煉製這玩意,畢竟火銃的射程不高這點還是很多人知道的。誰知道在試射之後,就沒有任何意見了,稱讚到:好鋼果然要用在火銃上!

這次十萬大軍裡面,有五千便是火銃兵,甚至還有五百多個火炮兵。火炮是好東西,雖然只能打出二里左右,還是實心彈,但用來嚇唬人還是不錯的。五十門小炮直接打在城牆上,再好的城牆在三次齊射之後也得被轟塌了不可。

不過這五十門小炮,外加七千杆火銃,就花費了他們這些年積蓄的六成,着實讓他們心痛了很久。

再說了,當時吐蕃不是還沒有建國麼?大家因爲領地不同,難免有會有小衝突,沒點硬傢伙總是沒底氣不是?結果你買了他也買,不知不覺那麼個小地方就買了七千多杆火銃,如今想想還有點覺得好笑。

“敵人不好對付,大家收起輕視之心。還有,若只是打算體驗一下戰場的感覺,我覺得最好不要上戰場,否則和死鬼闡教王一樣那就不好了。這次可不是過家家,而是我們吐蕃帝國,遭受到的最嚴酷的入侵。捍衛家園這種艱辛的事情,還是讓專業人手去做好了!”吐蕃王難得非常認真的說了次話。

若是以前,他這樣帶着很強烈命令式的話,一般是沒人聽的,反而會惹人不爽。不過闡教王被殺的事情,多少還是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得他們不得不考慮,親自帶兵的後果。再說,若是真的把士卒都給打沒了,那麼誰來保衛他們的領地?

想到這裡,自然也沒人冒險。原本打算當軍官的幾個法王也紛紛轉職爲文官。

原本各指揮使司的藏族武將,總算是有了出頭之日,紛紛磨刀霍霍,拍着胸膛保證給國防軍一個有來無回!又簡單的進行了一系列的磨合訓練,前後花費了五天的時間,浪費了不少的食物。

不過這樣也不是沒好處,至少士兵更加的統一,紀律更加的嚴明起來,連帶着戰鬥力也獲得了提高。

同樣的五天時間,東路軍在曹變蛟的帶領下,已經殺到了獒烏齊一帶,而西路軍在楊洪的帶領下,也逼近了拉薩。

拉薩不僅僅是大慈法王的駐地,最重要的是這裡是布達拉宮的所在地,班禪和達賴都住在這裡。

和活佛不同,第五代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是一個心懷子民的慈悲之人。不忍看到西藏在班禪和八王的胡鬧下鬧得家破人亡,民不聊生,苦思許久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巧妙的避開了班禪的人,然後派出了使者,來到了國防軍的大營,要求內附投誠,並幫助共和國拿下吐蕃。

這使者其實就是他的一個弟子,本來他和班禪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吐蕃帝國必然要獨立,而且必然要強盛起來。只是達賴是他的老師,一身利益都綁在他的身上,故而不得不過來擔當這次使臣。

本想着隨便囂張幾句,然後回去告訴老師對方不同意就得了。

誰知道來到國防軍的大營,看着那殺氣騰騰的士卒,看着那大量的火銃,尤其是那大口徑的火炮,這名使者直接就萎了,腰桿完全直不起來了。

他也見過吐蕃帝國的軍隊,但和這些軍人比起來,感覺根本就是雲泥之別。他突然覺得,老師或許是對的,這樣的軍隊吐蕃不是對手,強硬碰撞的話,頭破血流的只能是吐蕃。萬一惹怒了對方,殺心一起,說不定就來個大屠殺什麼的,到時候吐蕃就真的完蛋了。

“布達拉宮達賴喇嘛座下大弟子桑吉倫珠,見過見過共和國將軍!”來到楊洪的面前,桑吉倫珠非常客氣的行禮。

“你們活佛不是要自立麼?要大敗我們麼?派你過來作甚?”楊洪眉頭一挑,帶着輕蔑的表情問道。

“非也,我吐蕃有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體系,要造反的是班禪,而達賴一系則一直都是大明最忠實的臣子,一心以吐蕃地區百姓的繁榮富強爲己任,絕無反意啊!”桑吉倫珠誠惶誠恐的說到。

那一瞬間,他感覺到了楊洪的殺氣,那絕對不是那羣只是比劃過但沒有真正戰鬥過的老爺軍可以比擬的。

那感覺,就如同墮入冰窟一般,四肢發冷,呼吸困難。

“詳細說來!”楊洪這才意識到,自己對吐蕃瞭解得不夠全面,也有了聽聽對方說些什麼的想法。

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
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