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建黨那些事

在如今的華夏人民共和國裡面,存在兩個黨,身爲執政黨的人民黨,以及監督黨的共和黨。

一開始,兩個黨派的建立者,也就是何陵和馬玉兩人,都以爲建黨,不過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人拉攏到一起,達到維護黨員利益的共同目的。

事實上在作爲朦朧級別的政黨來說,這的確可以那麼解釋。但是張弘斌可不會允許類似東林黨這種黨派出現,於是把建黨的基本要點,程序一一告知了二人。於是兩人才赫然發現,這建黨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兩人本來就因爲工作的關係忙的要死,那裡還有能夠確實組建黨派的空閒?

於是建立者,兩人依然繼續擔任,但負責真正組建政黨的人,卻變成了別人。

兩人甚至於,連黨主席的身份都沒有掛,只是作爲一個引路人,一個指路人的身份存在。

很巧合的,何陵選擇的他的一個旁系親戚,肖家的小子肖遙。這小子政治頭腦不錯,看問題也透徹,實際上在衆多何家以及何家親戚勢力裡面,肖遙的能力最好,何陵嚴格來說還是肖遙的表舅,所謂的舅甥親,何陵和肖遙走得很近,也打算把他培養成爲自己的後繼者。

自從建黨以來,肖遙給出了不少的建議,後來張弘斌給出了要求,肖遙也能夠很快吸收消化。按照他的意思,人民黨應該堅持站在百姓的立場上,以共和國百姓作爲依託,積極發展民生,進而帶動社會的進步。至於士紳和地主階級,則可以適當改造,從共和國的現狀可以看出,純粹收取地租已經沒什麼出路,應該鼓勵地主投資工商業纔是正道。

同時給出了消費才能夠帶動社會發展的事實,以前有錢就存起來,結果錢其實就相當於一堆廢品,完全不具備價值。不得不說,這廝的想法有點超前,搞得何陵轉述給張弘斌聽了之後,張弘斌還以爲又遇到了一個穿越者。

事實上只能說,何陵給肖遙開小竈開得太超越了,把不少內部翻閱的資料也給透露了一些。也多虧了這次情況,否則張弘斌還不知道有這件事情。何陵也悲催了,被罰了一年的薪水。

至於肖遙的情況,張弘斌的意思:你的黨派你做主,但給我立刻構建起來,相應的黨規也給我制定出來便是!

於是,肖遙成爲了第一屆人民黨的黨魁,開始在幾名老黨員的幫助下,積極發展新黨員。只可惜進度很慢,一則百姓對黨派還不瞭解,二則根據張弘斌的意思,發展黨員必須要嚴格篩選,寧缺毋濫,否則被查出來,他這個君主有權利勒令政黨下臺,甚至解散。

見事情如此危機重重,肖遙這個後生就算再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得履步維艱了。

另一方面,共和黨建黨人馬玉同樣沒時間,畢竟好歹他也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日理萬機也不爲過,哪裡有時間幹這事?於是,自然是要把事情下包出去,尤其他知道自己的敵對黨派人民黨,已經開始下包給了別人。

只是馬玉放眼自己認識的人,有這個能力,而且有空閒的真心不少。剛好,有故人弟子顧炎武來當,當時他的名字叫做顧絳,字忠清(這表字,放在清朝那就是大大的忠臣)。雖然不是親戚,但還是招待了一下,順便考校了一下其學問。誰知道不考還好,一考卻是發現顧炎武天資聰穎,卻是難得奇才!

聊着聊着,索性把建黨的事情拿出來問了問,結果發現顧炎武對建黨也稍有心得,只是他沒有當過官,所以經驗不足,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見識。兩人聊了一個通宵,然後馬玉就把建黨的事情交個了顧炎武。

在分別之前,馬玉鄭重的告訴顧炎武:“天下士紳、地主與文人,乃君王之手腳。天下黎民,乃帝王之身軀。一個人的身軀固然重要,但是沒有腳身軀焉知該如何走路?少了手,身軀又如何覓食抗敵?

若有機會,必須要讓陛下之後,我們共和黨纔是最忠實站在他一邊,最得力的助手。至於黎民百姓,則是一羣有奶就是孃的白眼狼。今天你對他好,他會對你笑,他日別人對他更好,他可以反過頭來咬你一口。養不熟的狗崽子真的要依靠他們的話,有一天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反過來,跳到我等頭上作威作福?所以,人民黨一開始就走錯了路線,我等不好反駁什麼,但這執政黨的身份,我們必須要想辦法爭取過來!”

顧炎武出身於文人世家,本身也算是士紳階級。

故而馬玉的話,也算是契合他的想法。按照他的一起,聯合士紳、地主和大資本家等社會上層人士,至上而下帶動國家繁榮富強纔是正途。而身爲執政黨的人民黨,走的是自下而上的道路,讓顧炎武多少有種看不太習慣的感覺。

不多時,顧炎武也正是擔任了共和黨的第一任黨魁,開始了共和黨的組建工作。

三天後,顧炎武和肖遙再次聚會,這個時候兩人依然是朋友。

“聽說你加入了共和黨?而且,還擔任了黨魁?”肖遙落座,給顧炎武斟了一杯酒。

“老師的故人如此看重與我,我也不好拒絕。話又說回來,你不也是人民黨的黨魁?”顧炎武笑了笑,舉杯致意。

“表舅看重,不好推脫。”肖遙舉起酒杯,和顧炎武碰了一杯。

說真的,這一杯酒,卻也是喝得百感交集。

曾經雙方在茫茫人海之中相遇,成爲了好朋友。雙方對對方的學識和思想都很佩服,但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如今想來才發現,原來是本源思想出現了分歧。

肖遙出身寒門,他見慣了百姓顛沛流離,尤其那幾年陝西災難連連民不聊生,他看得卻也是非常的心痛。從本源出發,他是一個站在百姓陣營裡面,爲他們說話的人。

顧炎武出身士紳之家,衣食無憂思想也基本來自幾個父輩和老師。士紳階級意識已經烙印在了他的骨子裡面,尤其大明的愚民政策,使得百姓總需要一些領頭羊一般的存在,所以顧炎武甚至以士紳的身份爲榮。從本源思想來說,他覺得士紳就是君王手中的工具,用於管理百姓的工具。君王不能夠沒有工具,沒有工具的帝王百姓會不聽話,甚至反噬君王的。

兩人不同的出身,就有了兩個不同的思想。

於是註定了兩人,走向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你我還能是朋友嗎?”肖遙笑了笑問道。

“政治思想和個人交情是不同的概念,公示自然要公辦,但下班之後難道就不要私情了?”顧炎武想了想說道。

“說得有理,正是場合我和你作對到底。但私下,不談工作的情況下,你我是朋友!”肖遙認可這樣的看法。

“爲了友情,乾杯!”顧炎武舉杯。

“爲了友情,乾杯!”肖遙舉杯。

兩個傳奇黨魁的傳奇一生,從今天開始。在公務上,兩人可以吵架甚至打架,但私下卻可以喝酒聊天無話不談。這樣的情況,在整個華夏政黨史,甚至是世界政黨史裡面,也是絕無僅有的情況。

而身爲傳奇君王張弘斌的點評,則是:品格之高潔,當真前無古人。但鬧成這樣,很容易讓人以爲他們人格分裂!

後世,這句話也寫在了共和國的歷史文獻之中,當然春秋筆法自然少不了,後面那句話果斷被和諧了。

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
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