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國分川會戰(2)

邊上的增田盛次猶豫了半響,對長宗我部盛親,勸說道:“盛親大人,現在濃霧瀰漫,十步之外不能視物。對於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足輕而言,他們心中會不由自主的產生恐懼感。依在下看,等這濃霧散去,再發起進攻好一些吧!”

增田盛次頓了頓,接着說道:“有了這段時間休息,可以讓武士多鼓勵一下足輕,士氣怎麼樣也會恢復一些!”

增田盛次的計策是好的,現在唐繼光麾下士兵火器銳利,火銃連綿不絕的。而日本弓箭射程哪怕拋射也只有區區六十步左右,而火銃射程達到八十步。更別提現在唐繼光修建了類似屋頂斜坡的遮掩物,拋射殺傷力被削弱到最低,比起直射而言還要弱。

“不行!”長宗我部盛親稍微猶豫了一下,立刻重新堅定決心。臉色堅定的反駁了增田盛次的勸說。

長宗我部盛親是一個有能力的將帥,同時也是一個自負的將帥。這次戰鬥他花費了不少心思,而且堪稱得意之作。從天時到地利,再到人和,長宗我部盛親都做的堪稱完美。但現在卻因爲唐繼光的鐵炮,而將霧氣之利放棄,長宗我部盛親怎麼甘心呢?

這不等於向所有人說,我長宗我部盛親不如唐繼光嗎?佔據如此先手都被唐繼光破了自己的計策,叫長宗我部盛親的自尊心如何承受得了?

“繼續進攻!讓弓足輕出戰!帶上竹盾!我就不信唐繼光如此厲害!帶上竹盾!我就不信唐繼光的鐵炮連竹盾都可以射破!”長宗我部盛親黑着臉,有些咬牙切齒的說道。

增田盛次嘴脣動了動,但見長宗我部盛親態度如此堅決,最後還是沒有將話說出來。畢竟長宗我部盛親頗得豐臣秀賴信任,而且已經是坐擁數十萬石的大名。再加上這次出戰以長宗我部家的士兵佔據數量最多,自己麾下只有幾千人而已,死的也是長宗我部家的士兵。

增田盛次也要再三考慮一下,這樣做和長宗我部盛親關係惡劣的影響,值不值得。

而除了增田盛次外,就只有京極忠高一人並非是長宗我部盛親的家臣,不過京極忠高當初是從屬德川幕府的。在戰敗後,如果不是自己母親(其實沒有血緣關係)常高院淺井小初是茶茶的妹妹,恐怕早就被減封了。

不過即使如此,京極忠高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特別是大靠山茶茶和唐繼光私情爆發後,京極忠高更是夾緊尾巴過日子,那裡敢去觸長宗我部盛親的黴頭呢?

長宗我部家的家臣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不給長宗我部盛親面子了。如此一來再也沒有人有其他異議,長宗我部盛親這會真的下死力了。而且爲了防止有人偷奸耍滑,長宗我部盛親這次動用的都是譜代家臣。分別是吉田內匠、佐竹親直、桑名一孝三部士兵出戰。

其中佐竹親直不僅僅是譜代家臣,更是長宗我部家的一門衆,他的正室是長宗我部盛親的妹妹。正因爲如此,這次進攻,也是以佐竹親直爲主。佐竹親直負責至關重要的中路,吉田內匠則負責左路,桑名一孝負責右路。

從出動兵力上就可以看得出長宗我部盛親的決心了,之前的試探性進攻,只是派出了三千人。而現在卻是之前的兩倍,四千名弓足輕和二千名長槍足輕。如果不是弓足輕的大弓不能夠滲泡在水中,要不然弓弦會鬆軟,適合弓足輕涉水渡河的地方少了,恐怕長宗我部盛親派出的兵力更加多,不會只有區區六千人。

這這些士兵這次都是有備而來,都帶上竹盾涉水渡河。竹盾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盾牌,而是日本特色防具。

將砍伐來的竹子破開,削成細長的竹條片子,再用繩索將之捆綁成比碗口略微細上兩圈的圓柱形。再用木條、竹子等將圓柱形的竹子連接起來,成排狀,有些類似木排的樣子。大概七八個圓柱形的竹子團便可以製成一個竹盾,竹盾之間有間隙,可以讓弓足輕鐵炮足輕從容和敵人對射。

堅硬而不缺乏韌性的竹子,對上火銃的防禦力非常大,哪怕是重型火繩槍也頗爲吃力。跟別說用竹條片子捆綁爲一團,甭說重型火繩槍了,就算是輕型火炮對上,恐怕也有些吃力。

不過竹盾也有缺點的,那就是笨重,一般也就是攻城纔會用到。如果是尋常野戰,那裡有時間讓你製作竹盾呢?

言歸正傳,有了竹盾相助後,佐竹親直、吉田內匠和桑名一孝三人也有底氣不少了。麾下弓足輕聽到出戰的命令,也沒有那麼多牴觸了。六千大軍浩浩蕩蕩的分作三個方向發起進攻,冰冷的河水再次沸騰了起來,哇啦啦的聲音大作。

不過長宗我部家的士兵依舊不輕鬆,雖然四國是亞熱帶季候風氣候,但河水的寒冷也不會因此差得太多。冰冷刺骨的河水,如同錐子一般刺入骨頭中,讓長宗我部家的士兵叫苦不迭,陣型也有些散亂。幸虧在水中,如果是陸地上,可就是騎兵發起衝鋒的好時機了。

而就在長宗我部盛親發起進攻的時候,唐繼光也沒有無所事事。唐繼光看着十多名在自己旁邊忙碌準備的士兵,臉色凝重的問道:“都準備好了沒有?”

“已經快了!請大人稍等!”這十多名身穿白袍的工匠一邊工作,一邊回答。不過他們並非是用日本話來到回答,而是帶着幾分鄉音的南直隸官話,顯然是明國人。

“嗯!我知道你們也很忙碌,但敵人已經再次發起進攻了!”唐繼光沒有多說,他知道這些工匠知道他的意思了。工匠並沒有回答唐繼光的話,不過工匠的動作,明顯都快了一絲,那種緊張的氣氛更加濃郁。

唐繼光轉過身來,拿起望遠鏡注視山下的戰況。雖然濃霧瀰漫,但戰況還是隱約可以看到的,只是沒有之前看的那麼清楚就是肯定的了。最讓唐繼光不爽的是,還得經常擦積累在鏡片上的霧水,這讓唐繼光經常會錯過一些相對比較重要和精彩的戰況。

……國分川東岸……

“放!”高大鎬經過第一波進攻後,信心更足了,這次的命令聲音中,充滿了自信。

火銃兵立刻用肩膀定住槍柄,扣動扳機,身體往後晃了晃。

“砰!砰!……”爆豆般的槍聲連綿不絕的響起,如同暴雨那般密集。

不過這回高大鎬有些詫異了,怎麼那聲音有些不對勁的?對了沒有多少聲慘叫聲,還有鉛彈射出後,發出的那一陣略顯沉悶的擊中聲音。盾牌嗎?但盾牌有這個能耐嗎?須知這可不是鳥銃,是仿製穆什克特使火繩槍的重型火繩槍。

“怎麼會這樣的!聽聲音好像對面的土鱉用上了盾牌,只是就算是盾牌,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防禦力的!”高大鎬臉色登時難看了起來。

倒是一名日本武士熟悉日本戰法,有些遲疑的說道:“莫不是竹盾?”

“竹盾?什麼竹盾啊?”高大鎬雖然待在日本的時間不短了,也參加過不少戰鬥。其中就包括大阪冬之陣和彥根城會戰,小的也有筑前國幾個小豪族造反的平定戰。

不過他還真沒有見過竹盾,一來大阪冬之陣當中,攻城戰的只有真田丸攻防戰。但因爲是野戰,德川家軍在行軍途中將竹盾遺失了不少,再加上盲目進攻,導致竹盾並沒有發揮出他的作用。高大鎬恐怕見到了,也不會知道其作用多大。

後來八目町口之戰,並不算是攻城戰,自然沒有裝備竹盾了。彥根城會戰倒算是攻城戰,不過德川家康被唐繼光激的火冒三丈,那裡會想着製造竹盾這等浪費時間的事情呢?剛剛抵達彥根城,德川家康就下令進攻了。

那武士見高大鎬真的不知道,立刻簡單的說了一次竹盾的效用。

高大鎬聽罷,登時臉色凝重。高大鎬下令先暫停射擊,命令後方的神炮總支援。神炮總是唐繼光臨時組建的一總炮兵,把總是阿福的副手,海盜出身,名趙德昌。這趙德昌在領兵上的確有一手,他在得知了高大鎬的求助後,立刻眉頭緊皺。

趙德昌親自來到前線,見高大鎬,道:“高將軍,這事情不好辦!你也知道我們的炮彈落點不大準確,用來對付這等竹盾有些大炮打蚊子的味道。再說,我們炮彈再多,也沒有這些日本土鱉的竹盾多!”

“那用霰彈如何!加上虎蹲炮,數量應該足夠了!”高大鎬聞言,雖然有些不滿趙德昌的不作爲,但他也知道趙德昌的話有道理。這次唐繼光帶來的火炮並不多,一共也就十門二號佛朗機炮,五門一號佛朗機炮,五門八磅臼炮,還有兩門唐繼光從澳門買來的前膛炮。

這兩門前膛炮雖然不是紅夷大炮,但威力也不輕,需用藥二斤,彈重三斤半。

只是無論怎麼說也好,火炮數量也有些少了,一共才二十二門。

不過加上虎蹲炮就不同了,唐繼光按照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每總,也就是五百人左右,下面都準備三門虎蹲炮。即使是唐繼光在日本的士兵也沒有例外,這六千人大概裝備了差不多四十門,加起來數量相當可觀。

但趙德昌還是搖了搖頭,高大鎬有些不滿了,本來因爲硝煙薰得有些發黑的臉色,此刻更是黑的發紫。此刻的高大鎬就如同一座正在醞釀的火山,似乎稍微大一點的動作就會觸發他的噴發。

趙德昌知道高大鎬誤會了,慌忙解釋道:“高將軍我的意思是,爲什麼我們不能夠派出長槍兵去接戰呢?這些倭國土鱉帶着竹盾,肯定行動不防備的!在這水裡面走,你說辛苦不?等他們上岸了,就算不冷的手腳僵硬,動作不靈活也是難免的了。再說我們不是有擲彈兵嗎?到時候再配合擲彈兵相助,何愁不勝利呢?”

高大鎬登時心動了,但他知道這事情重大,一個搞不好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高大鎬立刻讓趙德昌和他手下的一名將領去見唐繼光,將趙德昌琢磨出來的計策給唐繼光說了,讓唐繼光決斷。

唐繼光聽罷,搖搖頭,道:“這個計策很好!高大鎬還是嫩了點!魄力不夠!不過德昌心思靈活,不錯!就按照你們的計策吧!”

“是!”本來有些拘謹的趙德昌聞言,登時鬆了一口氣,喜形於色。

得到了唐繼光命令,高大鎬立刻下令停止射擊了,別浪費火藥和彈丸了。不過卻嚇住了對面的長宗我部家士兵,佐竹親直等人慌忙下令停止前進,原地戒備。沒有辦法,人的名樹的影。再說,如果說之前也認爲有些名不副實,第一撥進攻的失敗就好好教導了他們唐繼光麾下的唐家軍的厲害了,他們那裡還敢有小瞧的心啊。

過了半響,他們見似乎沒有什麼事情爆發,猶豫了一下,佐竹親直還是下令進攻。見佐竹親直的部下再次發起進攻,吉田內匠和桑名一孝也跟着下令進攻。本來只剩下流水聲的國分川再次哇啦啦的沸騰起來,不過這次雖然再次發起進攻,但佐竹親直謹慎了不少,大軍前進的速度並不快。

讓上至佐竹親直,下至無名小兵都感到不解的是,距離東岸已經沒有多遠了,最多也就二十步的距離。但視線穿透霧氣,可以隱約看到,只有一列列木柵聳立在期間,木柵背後似乎並沒有人在。

這讓長宗我部家所有進攻將士心頭都不由自主的籠罩上一層陰霾,壓抑的氣氛使得空氣似乎都變得如同泥漿一般,流動得非常艱難。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佐竹親直難道還能夠下令撤退嗎?佐竹親直唯有硬着頭皮下令全軍加快速度前進。

第303章 背水死戰(4)第356章 引蛇出洞、銃臺第25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第153章 勘合貿易(下)第402章 燦叔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7章 燕返第114章 算計不成。反被算第95章 真田幸村,崩塌了!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44章 李國助的窺視第203章 唐繼光的右臂第67章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第234章 薩爾滸之戰(3)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12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加強烈吧!第80章 玩火自焚第292章 進京第373章 破虜堡大戰(14)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303章 背水死戰(5)第293章 奉聖夫人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231章 日本息兵,遼東煙起第276章 上手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32章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03章 背水死戰(5)第201章 黑田長政第166章 東海錢莊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133章 大戰的序幕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第302章 臨戰第50章 絲綢第225章 國分川會戰(3)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51章 招攬人手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83章 聞香教起義第130章 逼殺井伊直孝第380章 停戰(中)第1章 當海盜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110章 無人能敵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93章 舌戰評定室(上)第243章 斜線陣型第120章 密議(下)第296章 除夕宴第38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3)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90章 說服(上)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407章 漳州海戰2第406章第383章 聞香教起義第244章 震懾第404章 備戰上第255章 炮擊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21章 春意盈盈愛意綿第309章 達成目的第88章 抵達大阪城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345章 後金來使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125章 彥根城第223章 國分川會戰(1)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254章 狼煙起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326章 宣州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228章 國分川會戰(6)第245章 守財奴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284章 馬賊顯影第340章 財源第240章 鎮江大捷(下)第196章 多事之秋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80章 玩火自焚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91章 說服(下)第223章 國分川會戰(1)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75章 破虜堡大戰(16)第198章 大藏卿局的落幕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
第303章 背水死戰(4)第356章 引蛇出洞、銃臺第25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第153章 勘合貿易(下)第402章 燦叔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7章 燕返第114章 算計不成。反被算第95章 真田幸村,崩塌了!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44章 李國助的窺視第203章 唐繼光的右臂第67章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第234章 薩爾滸之戰(3)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12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加強烈吧!第80章 玩火自焚第292章 進京第373章 破虜堡大戰(14)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303章 背水死戰(5)第293章 奉聖夫人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231章 日本息兵,遼東煙起第276章 上手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32章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03章 背水死戰(5)第201章 黑田長政第166章 東海錢莊第378章 破虜堡大戰(19)第133章 大戰的序幕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第302章 臨戰第50章 絲綢第225章 國分川會戰(3)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51章 招攬人手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83章 聞香教起義第130章 逼殺井伊直孝第380章 停戰(中)第1章 當海盜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110章 無人能敵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93章 舌戰評定室(上)第243章 斜線陣型第120章 密議(下)第296章 除夕宴第38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3)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90章 說服(上)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407章 漳州海戰2第406章第383章 聞香教起義第244章 震懾第404章 備戰上第255章 炮擊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21章 春意盈盈愛意綿第309章 達成目的第88章 抵達大阪城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345章 後金來使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125章 彥根城第223章 國分川會戰(1)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254章 狼煙起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326章 宣州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228章 國分川會戰(6)第245章 守財奴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284章 馬賊顯影第340章 財源第240章 鎮江大捷(下)第196章 多事之秋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80章 玩火自焚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91章 說服(下)第223章 國分川會戰(1)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375章 破虜堡大戰(16)第198章 大藏卿局的落幕第31章 神蹟!媽祖之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