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剿撫並用

周延儒能這麼快爬到首輔的位置,迎合皇帝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至於替天子、替朝廷、替國家多做一點事情,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如果在能迎合崇禎的心意的同事做一些好事,他是不會介意的,但如果兩者衝突,他會毫不遲疑的爲了保住自己的權位,選擇前者。

所以,後來史料中對他的評價:“懷私植黨,罔恤國事”

“陛下,不知這摺子是何人所上的?”周延儒開始試探性高的詢問道,這份奏摺是抄件,他無法判斷出是何人能所寫,只能套取一些信息,在做判斷了。

崇禎有些猶豫,想到剛剛還跟畢自嚴所說不能讓第三人知道,這要是說出來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麼,但看着眼前自己最信任的周延儒,還是決定說實話“這份摺子乃是畢尚書所上!”

聽到是畢自嚴所上的摺子,周延儒不由得鬆了口氣,他很清楚畢自嚴雖然頗得崇禎的信重,但在朝中卻沒有多少奧援,像放棄寧遠諸堡壘,遷徙數十萬遼民兵將入關以節省軍費這麼大的舉措,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豈是區區一個畢自嚴就能搞定的?

也不想想當初毛文龍是怎麼死的,明面上是袁崇煥矯詔斬殺的,但真正的原因可是有很多的,要弄死毛文龍的並不單單是一個袁崇煥。

袁崇煥的確是心高氣傲,他短短五年時間就從正七品的知縣,坐飛機一般連升十二級,做到正二品薊遼督師,說他小人得志可能有些過了,但肯定有這樣的心態,第一次召見東江諸將的時候,毛文龍不給他面子,加上毛文龍對他的命令一直都是陽奉陰違,未免會讓他心生怨恨。

但這些不足以讓袁崇煥冒險私自斬殺毛文龍這麼一位手握重兵的正一品武將,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後援,根本不敢這麼做,而他的後援,就是遼西將門以及部分文官集團。

從天啓末年開始,朝廷每年的遼餉都在四百萬兩以上,大部分用於遼西的防務,但是真正用到防務上面的連一半都沒有,甚至只有三分之一,其他的當然是被各級官員瓜分了,這部分文官就和遼西將門組成了利益集團,這叫有福同享。

但東江不一樣啊,這裡完全是毛文龍一個人說了算,毛文龍又完全不鳥他們,他們無法從中獲取利益,吃獨食可不是個好習慣,偏偏怎麼示意着毛文龍都不搭理他們,這讓他們如何能人。

既然你毛文龍不願意做一條聽話的狗,那你還是當一條死狗好了,能把你毛文龍解決掉,然後換條聽話的好狗坐鎮東江,我們這些大明的棟樑自然又可利益可分了,至於東江會不會亂起來,這麼一座重鎮會不會因此土崩瓦解,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於是,就是這種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毛文龍被殺了,他被殺的原因最重要的不是什麼子虛烏有的‘與後金議和’,而是‘爾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人臣無將,將則必誅,二當斬。’

從袁崇煥給毛文龍編的罪名排序都能看出來,你不孝敬我們,還不願意當條聽話的狗,該殺。

對於毛文龍的死,周延儒沒什麼同情的,因爲當初他也有參與,死了一個毛文龍對大家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但是就目前這個摺子而言,他當然是反對,得罪一個人總比得罪一羣人好,而且每年的遼餉他也有份子,犯不着和自己過不去不是。

不過他還是選了一個連畢自嚴都不得罪的說法“陛下,微臣果然是畢老先生,微臣方纔看這份摺子,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溢於言表,畢老先生忠貞之心值得讚揚啊!”

本就有些心動的崇禎,聽到周延儒這麼說,急忙問道“那周先生是贊同這個他提議?”

周延儒卻笑道“陛下!畢尚書上雖然一心爲了朝廷,但從這份摺子來看,仍有一些問題尚未考慮周全。

遼西兵將不下十萬,眷屬百姓加起來部下六十萬,若要盡數遷回關內,田土廬舍皆捐棄於東虜,關內短時間很難獲取如此多的土地用於安置他們,一旦這些眷屬心生怨恨,對士氣打擊極大。”

“這倒也是!”崇禎點了點頭,正如周延儒所說的,假如真像畢自嚴所說的收縮防線,放棄寧遠等突出的城池,那麼隨之入關的七十萬遼西百姓就是個大問題了。

這些人基本和遼兵都有親屬關係,在遼西都有田產房屋,可以自耕自食,但回到關內後就成爲了一無所有的流民,若不他妥善安置,稍有不慎便會激起一場大規模的民變。

這些遼民若是發生民變,就不是陝西那種級別的民變了,而且也不是陝西那種遠離京輜的地區。

“陛下,眼下西北民變尚未平定,若是遼西再鬧出些事情來,那後果可不堪設想,以微臣所見還是持之以靜吧!”

崇禎有些心動的念頭還是被周延儒打消了“那就依周先生所言吧”

頓了頓,又問道“周先生,還有一件事,徐從治的那份奏摺,朕看了你的草擬,不甚明瞭,還請周先生爲朕解惑!”

一般的奏摺最先是送到內閣的,隨後才呈遞給皇帝,身爲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周延儒自然知道這份關乎西北大局的奏摺,他甚至還記得上面的票擬。

票擬就是內閣成員在奏摺上的初步批覆,隨奏本一同進呈上去,供皇帝參考,若是皇帝覺得沒問題,就會按照這個票擬,批覆上奏之人,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內閣的票擬都會通過,這種方式也能給皇帝減輕不少負擔。

此時崇禎再次單獨提出來發問,顯然是希望得到進一步的回答,或者有存疑的地方。

“陛下,微臣的看法還是如票擬一般,單純的剿或撫都不宜用,應當剿撫並用,才能順利解決山東亂局!”

崇禎還有有些疑惑,於是問道“這剿撫並用是個什麼章程?周先生但說無妨。”

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88章 崇禎真的瘋了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454章 追擊第624章 風水輪流轉第663章 對策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877章 秀肌肉第373章 天策軍第331章 後手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803章 轟炸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477章 遇敵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404章 範景文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02章 慘敗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109章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519章 連夜進攻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478章 水師的初戰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368章 速戰速決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786章 首戰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803章 轟炸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六章 商河縣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899章 大結局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364章 不後悔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659章 山地營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896章 大勢已定(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672章 多爾袞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515章 破城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72章 前往瀋陽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527章 宋統殷第773章 臣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800章 賭徒心態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427章 排隊槍斃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466章 大澤山第436章 勸降信第257章 不能拈輕怕重第274章 海島第151章 鹽場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
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88章 崇禎真的瘋了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454章 追擊第624章 風水輪流轉第663章 對策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877章 秀肌肉第373章 天策軍第331章 後手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803章 轟炸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477章 遇敵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404章 範景文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02章 慘敗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109章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519章 連夜進攻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478章 水師的初戰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368章 速戰速決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786章 首戰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803章 轟炸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六章 商河縣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899章 大結局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364章 不後悔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659章 山地營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896章 大勢已定(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672章 多爾袞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515章 破城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72章 前往瀋陽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527章 宋統殷第773章 臣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800章 賭徒心態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427章 排隊槍斃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466章 大澤山第436章 勸降信第257章 不能拈輕怕重第274章 海島第151章 鹽場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