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風水輪流轉

青州城外,一小隊騎兵飛馳進入明軍大營,旋即被警衛攔下。

與值守的軍官交談幾句後,爲首的一個和軍官便被帶入高起潛的營帳。

見到高起潛,便下跪道“監軍大人,大事不好啦,昨天夜裡,濟南城被叛軍偷襲,守軍防備不及,城池被叛軍攻破!”

高起潛正在對着地圖研究着什麼,聽到這個消息一拍而起,用尖銳的嗓音怒道“休敢胡言亂語,如今叛軍都在萊州府,如何越過青州府攻陷濟南?”

他確實不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青州府北半邊已經被收復,叛軍想要悄無聲息的過去根本不可能,要是從南邊繞道,又要經過兗州府,但依然沒有相關消息,他對這個消息很是不相信。

不料這個百總卻着急的說道“大人,末將說的都是實話啊!末將是標兵參將沈廷諭麾下百總,奉沈參將之命前來彙報軍情,昨夜的戰事末將也親歷了!子時過後,城內突然有多處起火,兵營附近也有發生了火藥爆炸!

而後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叛軍騎兵,從南門攻了進來,敵軍騎兵太多,足足有四五千人,我軍又毫無防備,抵擋不住,只得從西門撤退,濟南城就此失陷!

我等開始還不知道這支兵馬的來歷,但他們入城之後,便大量張貼告示,宣佈他們是天策軍的兵馬!”

聽他這麼一說,有了事情大致的來龍去脈,高起潛倒是有些相信了,雖然還有諸多無法理解的地方,但事情剛剛發生,相信會有後續消息遠遠不斷地送來。

旋即有臉色一沉,冷冷道“此時本官知道了,你來的時候,可曾同其他人提起過?”

這個百總也是嚇得一顫,連忙辯解道“此時衆人,除了彙報監軍大人,末將並未跟任何人提起!”

聽到這,高起潛就稍微放心了一些。

他擔心的就是這個百總把濟南城失守的消息散播出去,要真是這樣,必定又是對軍心的又一次重大打擊。

看來這個百總很識時務,如果他真的宣揚開了,高起潛也不介意治他一個‘叛軍奸細’的罪名,把這件事情壓下去。

他鬆了口氣道“很好,你奔波三百餘里前來報信,相信也累着了!先下去歇着,記住不要跟任何人提起此事,待會總督大人會招你來問話!”

雖然濟南的丟失,讓他很是吃驚,但他並沒有如同劉宇烈那般,受到巨大打擊,甚至暈厥過去。

更何況,濟南的丟失,對於現在的戰事,並無太大影響。

大軍的後勤糧草,都是兵部直接調撥的,用不着濟南這個府城從中調度,丟了也就丟了,只要不要這個消息擴散開來,打擊士氣,對於平叛戰事幾無影響。

高起潛還是沉得住氣的,其實也不是他有多大本事,而是沒有太多包袱。

他是個太監,也就是皇帝的家奴,除非皇帝要他死,其他時候他基本上都是高枕無憂的,哪怕這十餘萬大軍全軍覆沒,只要他能夠逃出去,這事兒就跟他沒多大關係。

總之,只要皇帝還信任自己,還有用得着自己的時候,多大的過錯都不會有問題,更何況他頭上還有個劉宇烈,出了事兒他背鍋就是。

而劉宇烈則不同,他要負責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首先就是要把叛軍和白蓮教徹底剿滅,而且還要儘可能快的完成此時,要是拖的時間長了,或者出現什麼範府,楊鶴就是他的下場。

不過高起潛也算是爲他這位知己着想,吳襄所部全軍覆沒,已經讓劉宇烈深受打擊,如果再讓他知道濟南城被拿下,以他目前的狀態,說不定真會一命嗚呼,駕鶴西去。

到時候沒人坐鎮,關寧軍和邊軍,京營,地方兵馬的矛盾也會激化,不說能不能剿滅叛軍,能不起內訌就不錯了,自己想要進司禮監的希望,也會因此破滅。

所以他一直在替劉宇烈穩定軍心,包括把吳襄所部全軍覆沒的罪責,全部歸咎於譚明遠臨陣脫逃,炮擊又軍,致使軍心大亂,午時在轅門將其斬首,現在又將此事瞞下來。

當然,這些事情並不能瞞住多久,但只要能夠在明天之前拿下青州城,就算這些事情被公開,影響必然也不會那麼大了。

沒錯,高起潛想的就是和毛承福一樣,偷襲青州,爭取一天之內拿下青州城的控制權。

他也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現成的條件,因爲和當初孔有德毫不費力的攻下青州一樣,現在青州城內也出現了第二個‘朱之裔’,想要反水投誠。

嚴格來說是兩個人,就是山東白蓮教的五大頭目中的兩個--王好達王好飛兩兄弟。

就在今天清晨,從青州的縋出一人,打着白旗靠近靠近營地,被巡邏的士兵抓獲,說是談判使者。

後來這人便被送到高起潛的大帳,表明了來意,即使替王好達兩兄弟充當使者,願意獻城投降,只要朝廷饒恕他們的罪責,然後給他們封賞個官職,最起碼得是副將。

當時高起潛很懷疑他們是使詐,但想着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也就敷衍了事,表示他們至少得派出一個夠級別的人來,談判才能進行下去,跟他一個小嘍嘍沒得談。

卻沒有想到,王好飛居然自己出城來談判了,通過抓獲的白蓮教俘虜辨認,此人真是王好飛本人。

高起潛怎麼都想不到,他們居然真的是想投誠,而且誠意還這麼做,直接就派了王好飛來當人質。

事實上,王好飛他們兄弟倆,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想投誠,不爲別的,就爲了能夠活下來。

當初祖寬所部,尤其是吳三桂這個前鋒給他們造成的心理打擊,現在還沒有磨滅,一萬人伏擊一百多人,結果被殺的潰散而逃不說,王好達自己都差點成了俘虜。

可以說,他們對關寧軍已經是畏懼如虎,就說樂安成功擋住祖寬的攻擊,如果不是換了王林的兵馬去,以他們兄弟倆麾下的兵力,估計撐死也就擋住第一波攻擊。

這次來的都是關寧軍,邊軍,京軍,跟青州城的地方兵馬不在一個檔次,不是他們能都抗衡的。

而如此恐怖的明軍,這次卻來了十多萬,雖然在王林和天策軍手上折損了四五千人,但根本不影響大局。

他們也知道,天策軍確實能打,至少比他們能打多了,

繼續撐下去,破城只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再想活命,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再加上這段日子,他們的本部四萬兵馬,已經只有一萬多人了,其餘的不是被關寧軍消滅,就是逃跑了,他們在白蓮教內部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徐詩銘王林一派,通過樂安之戰的勝利,極大的增強了威望,他們離着教主這個位置是越來越遠了。

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讓人爲冒着殺頭的風險搏一搏,現在這個利益明顯不是他們的,也沒必要爲之奮鬥了。

索性不如降了,不但能夠保住性命,還能混個一官半職。

王好達兄弟倆有誠意,高起潛自然也不會藏着掖着,直接開誠佈公的談判。

對於他們要求的兩個副將位置,明顯是不可能的,不過高起潛可以保證他們做到遊擊位置上,爭取一把,參將也不是不可能。

隨後就是雙方的互相講價還價,不過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王好達兄弟倆打開城門投降,麾下近萬人士兵歸順,戰後可以保證一個參將,一個遊擊,底下的士兵可以留下兩千,其餘都放還回家。

談妥這件事情後,高起潛纔跟劉宇烈說,倒不是他想架空劉宇烈,而是爲了照顧他,照顧這個難得跟自己一個太監合得來的文官。

劉宇烈經受了昨天的打擊,現在還沒徹底緩過來,這事兒如果還沒定下來就跟他說,他自然會很高興,說不定身體也能恢復如常,但如果之後又出現什麼岔子,一喜一悲說不定能要了他的命。

果然,當高起潛帶着王好飛來到他的營帳,同時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劉宇烈的身體明顯好了許多。

甚至決定親自上陣,指揮這一次突襲青州城的行動。

當天夜裡,劉宇烈親自督戰,率軍來到青州的西門外。

子時三刻,西城門和商量好的一樣,被徐徐打開,與此同時,城頭的吊橋也被放了下來。

“殺!”

劉宇烈一聲令下,兩萬大軍便打起火把,朝着西城門涌入。

西半邊是王好達的防區,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他的嫡系兵馬,自然也都服從命令,按照他的指示,爲入城的明軍放開道路,同時頭上纏着紅布條,免得被誤殺。

由於有王好達的配合,明軍迅速的控制了西門周圍的區域,旋即開始向其他幾個城門的方向突擊。

徐詩銘和侯八所部兵馬,對此毫無防備,直接就被殺的四散而逃,各種火器的響聲,喊打喊殺聲,痛苦嘶嚎聲,兵器碰撞在一次的聲音,響成了一片。

侯八是個聰明人,看到西門附近沒有戰鬥,明軍入城的行動很順利,就猜到了多半是王好達兩兄弟反水了。

咒罵了幾句,他就開始組織撤退行動,雖然城內還有七萬多人,但城外的明軍比他們還多,現在王好達那一萬人也反水了,西門也被明軍控制,沒有城牆作爲依仗,他們根本打不過。

這次攻城的兩萬明軍,是副將金國奇和祖大樂率領的關寧軍,他們跟這些白蓮教的兵馬沒有任何糾葛,所以殺起人來也沒有絲毫的猶豫,但凡有當道的一律格殺,無論是百姓還是白蓮教軍。

而侯八和徐詩銘,也開始組織兵馬節節抵抗,但收效甚微,他們壓根就沒有做好打巷戰的準備,士兵更沒有這樣的戰鬥素養。

手下的兵馬,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體力體格,戰鬥技巧,都遠遠不如關寧軍,經常是在一處街口組織四五百人的防線,被關寧軍百來號人就衝開,殘兵四散而逃。

經過小半個時辰的激戰,明軍已經順利的攻擊到了北門的位置,北城門被打開,吊橋被放下,更多的明軍涌入進來,白蓮教的抵抗越來越沒有用。

與此同時,明軍還朝着東門和南門的方向攻擊,意圖將白蓮教主力全殲在這青州城。

徐詩銘原本駐守在南門,看到局勢大爲不利,整個青州城一半都被明軍拿下,打下去就是全軍覆沒。

於是果斷率軍從南門撤退,南門外由於地勢原因,根本無法駐紮太多明軍,所以徐詩銘的兵馬出城之後,受到的阻擊並不算大,徐詩銘指揮着自己的親兵衛隊,一舉突破了明軍的封鎖,然後繼續向南撤退。

而侯八就沒這麼幸運了,他本身守在北門,離着南門的距離太遠,期間又不停地與明軍發生激戰,很多道路不通,同時四散的潰兵也爲他的撤退造成了阻礙。

最終,他帶過來的三千多人,被五千明軍包圍在濟南知府他們附近,雙方展開激烈的交戰,但終究寡不敵衆,經歷過一個時辰的浴血奮戰,全軍覆沒。

而徐詩銘率領的近兩萬人,有一萬六千人順利的青州城南邊四十里的臨朐,和這裡的兩千兵馬匯合,立刻利用峽谷地形,還有處於巨洋河上游的優勢,組建了防線,防止明軍乘勝追擊。

其餘的近萬兵馬,不是掉隊就是被明軍的追命趕上,或死或降服。

黎明時分,青州城的戰鬥也基本接近尾聲。

城內七萬多天策軍,除了逃跑的徐詩銘部一萬六千人,還有從其他地方逃跑的兩三千人,其餘的五萬多人,或死或降,青州城重回明軍手中。

當徹底收復青州城,一切都已成定局之後,高起潛纔將濟南城失手的消息,告知劉宇烈。

獲知這個消息,劉宇烈先是一愣,但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彷彿丟掉的只是一座小縣城一般。

這一天來,他想的很多,也想開了。

事在人爲,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他就不信叛軍真的是不可戰勝的,只要能解決叛軍,相信自己的那些擔憂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246章 輪戰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11章 抵達登州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441章 造反專業戶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十四章 袁崇煥有錯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774章 馬尼拉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735章 投降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560章 彭曉冬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465章 打基礎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697章 千里躍進伏牛山第322章 小賭局第359章 大明律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十八章 軍議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348章 科學的魅力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866章 決戰開始第864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199章 人多力量大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324章 炮兵叛亂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248章 城外來了一夥騎兵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876章 大閱兵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627章 投降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434章 狡猾的範景文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33章 投降?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306章 騎兵戰鬥結束第193章 改進燧發槍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748章 火攻第十二章 恐怖的營嘯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633章 朝鮮國王要御駕親征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八十四章 士氣第787章 接戰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876章 大閱兵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765章 利益交換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
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246章 輪戰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11章 抵達登州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441章 造反專業戶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十四章 袁崇煥有錯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774章 馬尼拉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735章 投降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560章 彭曉冬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465章 打基礎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697章 千里躍進伏牛山第322章 小賭局第359章 大明律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十八章 軍議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348章 科學的魅力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866章 決戰開始第864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199章 人多力量大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324章 炮兵叛亂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248章 城外來了一夥騎兵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876章 大閱兵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627章 投降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434章 狡猾的範景文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33章 投降?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306章 騎兵戰鬥結束第193章 改進燧發槍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748章 火攻第十二章 恐怖的營嘯第八十三張 焦慮的王道純第633章 朝鮮國王要御駕親征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八十四章 士氣第787章 接戰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876章 大閱兵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765章 利益交換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