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

畢竟一個至少有一億五千萬人口的帝國,打一個人口百萬的野蠻政權,優勢不要太大。

然而大明朝廷卻做不到這些,大明朝走多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弊病太多了,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想要從內部改良,基本上是沒可能了。

江南的富商大戶們醉生夢死,北方的災民卻沒有粒米充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現在大明朝的現狀。

其實朝廷也不是沒想過調運江南的糧食,用於賑濟西北的災民,從而讓流賊沒有了發展壯大的基礎,然後大明朝廷根本做不到,因爲稅收出了問題,導致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糧來做這些。

大明朝一年的稅收不過四五百萬兩銀子,但這不能說明大明朝很窮,相反,大明朝仍舊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富有的國家,然而,但財富到不了朝廷手中。

大明朝的百姓很窮,朝廷也很窮,但那些富商可以點都不窮,尤其是江浙一帶的海商們,暫且稱之爲江浙財團,那些人隨便抄一戶,就能搜出百八十萬兩銀子,就算是搜出大明朝一年的稅收也不奇怪。

但大明朝廷,卻無法從他們的身上,獲取任何稅收,想到這,孔有德又回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當年北伐初見成效,常凱申就敢無視蘇聯的壓力,翻臉不認人,兄弟相殘。

要知道當初蘇聯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不僅提供了大量辦學所需的軍事裝備和武器,還資助了大量的現金作爲經費,甚至還有大量的軍事顧問,帶來了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和技術。

而他之所以敢翻臉,就是因爲有了江浙財團的支持,從而不擔心是去蘇聯這個外部援助。

江浙財團之所以支持他,就是因爲雙方達成了協議,我們出一部分錢給你,就當是上交的保護費,但你要保證我們的安全,保證我們的財產和生命不受到損害,還能過着孫傳芳主政時期模樣的生活。

然後光頭哥就同意了,依靠着江浙財團提供的大量金錢和物資,組建和可擴充軍隊,大量製造購買武器,準備實現自己的雄圖霸業。

孔有德覺得,現在的情況和那個時候幾乎是一模一樣,只不過江浙財團支持的人,換成了東林黨罷了。

江浙財團爲東林黨提供經濟支持,而東林黨則要手中的權利,在朝野中的影響力,爲他們的商業利益提供庇護,兩者相輔相成,持續壯大,但損害的確實大明朝廷的利益。

萬曆年間,大明朝還能在江南一帶收取商稅,三十稅一,就算各種偷稅漏稅,每年還是能有百萬兩以上的商稅可以收取,然後東林黨發展壯大後,則以‘與民爭利’的藉口,將商稅也給取消掉了,大明朝連這點稅都沒法收起來了。

“不與民爭利”的理念主張,原本是用來對抗統治者橫徵暴斂、驕奢淫逸,是有正面作用的。

但東林黨提出這個理念,可不是爲了百姓着想,其實還是爲了他們自己和支持他們的江浙財團。

他們所說的‘民’,指的不是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指那些富商們,他們就是民的代表,這取消商稅對普通百姓沒半點好處,相反卻讓朝廷財政雪上加霜,西北出了災荒,朝廷連賑災的錢糧都拿不出來。

就像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國家一般,阿三自己也以此爲豪,不明所以的人還真以爲是這樣,很羨慕他們,甚至鼓吹他們有多好,但搞清楚個‘民’指代的是什麼之後,就會發現真實情況卻完全相反。

孔有德還記得,前世有個大學同學,受公司安排,去印度分部呆了一段時間,因爲工作關係,曾經有一次受邀去當地一家大戶人家赴宴,邀請方一個婆羅門(最高種姓)的家庭。

那家主人自豪的宣稱,他們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後來也說道,他們家是當地影響力最大的家族,連當地的警長,鎮長見了他們都需要匍匐下來親吻鞋子,就算是市長見了他們也得客客氣氣的。

那個同學很不解的問道,爲什麼會這樣?難道他們家有個

結果主人說道“我們家的影響力無與倫比,這一帶一萬多人,都遵從你給我們的號令,因爲我們家是最尊貴的!選舉的時候,我說把選票投給誰,他們就會按照我說的,將選票投給受選人!這些官員想要在下一次選舉中勝出,肯定不想失去這一萬多票啊!”

據那個同學所說,當時聽完他就明白了,印度確實是民主國家,選舉也確實是民主選舉,就像雅典是最早的民主城邦國家一樣,只不過這個民主‘民’嘛,卻和國人想的不是一個東西。

東林黨的那個主張,和印度的民主,何其的相似啊。

這樣就導致,財富流落在民間,由於越有權、越有錢的人賺錢越容易,所以這些財富會迅速向少數權貴富豪手裡集中,形成“國窮民窮豪強富”的局面,導致社會不穩定。

可能也有一些官員,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危害,想要改變這種情況,讓大明繼續回到正軌上,然而比起更加龐大的既得利益羣體,他們的分量根本不夠。

這樣的事情,清廉如水海瑞就一直在做,擔任浙江淳安知縣和江西興國知縣,就曾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

後就任應天巡撫,不但興修水利,還嚴厲打擊土地兼併,但凡是被富豪兼併的土地,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甚至連告老還鄉的前任內閣首輔徐階,海瑞都不給面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官場生涯仍舊是屢受朝中大臣排擠,萬曆皇帝屢次要重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無奈之下任命海瑞爲南京右都御史,即使這樣,海瑞也沒有消停。

但事實上,海瑞同這種貪污腐敗,土地兼併鬥爭了一輩子,在他死後,一切又恢復了原樣,那些被奪回來的田地,再次被地主士紳重新多回去了。

能做到海瑞這個程度的,沒有幾個,所以大明朝內部現在是問題重重,想要內部改良,完全沒戲。

這也更加堅定了孔有德的決心,另起爐竈的決心。

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311章 勸降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668章 來借錢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395章 進山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110章 就怕步楊鶴的後塵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406章 分歧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630章 引誘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466章 大澤山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771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669章 硬碰硬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729章 斷後路第399章 武器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 259章第715章 結束第797章 大汗也老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499章 難道還有埋伏?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632章 軍議第864章 血戰第512章 投降第288章 大軍壓城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348章 科學的魅力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224章 軍屯和鹽引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399章 武器第270章 韃子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716章 釜山條約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454章 追擊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735章 投降第五章 糧草是個問題第六章 商河縣第873章 重新當狗第22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01章 釣魚第十八章 軍議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118章 初戰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806章 戰果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755章 排隊槍斃
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311章 勸降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668章 來借錢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395章 進山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110章 就怕步楊鶴的後塵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406章 分歧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630章 引誘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466章 大澤山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771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669章 硬碰硬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729章 斷後路第399章 武器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 259章第715章 結束第797章 大汗也老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499章 難道還有埋伏?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632章 軍議第864章 血戰第512章 投降第288章 大軍壓城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348章 科學的魅力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224章 軍屯和鹽引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399章 武器第270章 韃子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716章 釜山條約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454章 追擊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735章 投降第五章 糧草是個問題第六章 商河縣第873章 重新當狗第22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01章 釣魚第十八章 軍議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118章 初戰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806章 戰果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755章 排隊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