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揚州,我來啦!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平山兵工廠庫存的五百支天策槍,還有五百支燧發槍,都被運送到威海衛來了,楚中天率領的火銃一營九百多士兵,還有毛承福的騎兵一營,都開始了換裝。

大量的火藥,炮彈,引線等等彈藥裝備,都源源不斷地送達威海衛的港口,然後裝船上,兵工廠這兩個月生產出來的產品,基本上都被搬空了。

與此同時,軍情局的情報人員,也開始向南直隸滲透,提前摸清楚情況,以掌握最爲確切的情報,爲整個突襲計劃做準備。

其實南直隸也有一些情報人員,但根據李養性的說法,貌似也就四個人,其中有三個都在淮安府,盯着那裡明軍的動向,畢竟淮安府和山東接壤,和安東衛的距離也不遠,另外一個在南京,對揚州的情況壓根就沒有什麼瞭解,所以才需要加派人手。

總之,力求做到萬無一失,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揚州城,然後將那些鹽商連人帶財產,一起搬空。

正在天策軍緊鑼密鼓的準備作戰的時候,孔有德來到了劉公島上面,主峰旗頂山腳下的一部分區域,建立了一片軍營,不過周圍都是高高的城牆,嫣然是一座小城,顯得有些與衆不同。

這處軍營裡面,此刻正有四百多人進行着訓練,他們訓練的東西和普通的天策軍明顯不同,一部分人在進行鐵炮的訓練,另外一部分則在用武士刀進行劈砍。

而且這些人的穿着打扮,行爲習慣,都很像是倭寇一樣。

沒錯,這些人就是一個月前,天策軍抓到的倭軍俘虜,不過他們現在已經是天策軍的了,也是孔有德此行的目的。

當初將他們俘虜之後,孔有德可不侷限於讓他們去挖礦,雖然當免費的勞力很不錯,但他想到了更大的用途,那就是把他們轉化過來,收歸己用。

當時對俘虜進行了一遍篩查,其中有差不多八百多人,基本上沒有犯下罪行,有過罪孽的孔有德是斷然不會要的。

然後孔有德就讓黃桂中負責,將他們運送到劉公島,然後建立起這麼一座軍營,將他們轉化吸收。

最開始,便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罪行,知道天策軍饒恕他們不死,是孔有德格外開恩,現在黏在他們罪孽不那麼深重,可以給他們贖罪的機會,那就是加入天策軍,爲天策軍效力。

如果不願意加入,將會和其他俘虜一樣,被送到礦山,船廠,鹽場當一輩子的苦力,知道老死爲止。

這一招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幾輪下來,他們就有些心動了,不過還是沒有多少人選擇加入,他們僅僅只是有這個想法罷了。

孔有德之所以花這個力氣改造他們,並不是看重他們的戰力,他們的戰力其實也就那樣,不然也不會被天策軍速度的擊敗,最後要麼打死要麼俘虜。

要讓他們達到和天策軍一樣的水平,所耗費的資源其實不比重新招募要來的少,有那閒工夫還不如招募普通百姓,至少語言方面沒什麼問題,而且忠誠度更高,更省事。

孔有德需要的,正是他們的身份--日本人。

他早就考慮到,等到和朝廷和談之後,再想幹點什麼事情,比如像這次進攻揚州的計劃,直接亮明旗號,肯定會有有所顧忌,甚至可能導致跟朝廷再次翻臉,所以就得想個解決的辦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栽贓嫁禍,假扮成其他的勢力,把自己的干係撇清楚,到時候再去半點什麼事情,那可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有了這些倭軍士兵,到時候直接假扮倭寇就好。

當然了,不是你說倭寇就是倭寇,起碼得留下一點證據啊。

這不,現成的倭寇就在這,只要讓他們加入,到時候直接用他們打頭陣,操着倭寇,滿口倭語,一副倭人打扮的軍隊衝上來,不是倭寇是什麼?

整個改造過程,雖然不簡單,但沒有孔有德想象中的那麼複雜,不到十天的時間,就改造了這六百多人出來。

其實,他的思維還停留在抗戰時期的日軍,認爲這些倭軍俘虜都是誓死不想,效忠天皇的,殊不知此時的日本根本不存在什麼民族思潮。

他們是長州藩的人,其他的藩國對於他們來說,其實就和其他的國家沒什麼區別,在他們眼裡,大明,朝鮮,和肥前藩國,薩摩藩沒什麼區別。

黃桂中讓他們知道,現在已經沒辦法回去了,孔有德慈悲爲懷,不忍太多殺戮,願意收留他們,並且給他們機會贖罪,簡簡單單的幾招下來,效果已經很明顯了。

而最終的大殺招,就是米飯,沒錯,就是米飯。

天策軍的待遇一亮出來,頓頓都有米飯,而且還管飽,一天之後,原本有些猶豫的倭寇,就直接選擇加入了,相比於他們以前的日子,現在的日子簡直就是天堂。

根據其中給一部分倭軍士兵所說,在他們的家鄉,連武士吃飯的時候,都要把碗裡的每一粒米舔乾淨,不能有絲毫的浪費,要知道一般的武士可是有數個或者十幾個農民供養的。

他們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錢有勢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窮困中勉強維持。在江戶時代的一個笑話說:“小武士的家裡除了被子和鍋,還有一塊大石頭,因爲當他感到冷的時候,可以舉石頭取暖。”

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開革,或是主公的財政困難必須削減人手,低級武士們就只能成爲浪人,有的便去爲黑社會之類的勢力作打手,成爲“用心棒”。

有些武士連這種活都找不到,成爲浪人的武士就四處流浪,成爲不安定因。爲了避免國內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認或慫恿浪人的對外武裝侵略,這也是爲何嘉靖年間倭患嚴重的原因之一。

連身爲低階貴族的武士生活都如此窮困,他們這些原本就是農民的足輕,過的日子就更不用說了,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現在只要加入天策軍,就能夠一天吃三頓,每一頓都能吃飽,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於是,除了少量不願意加入的,一共七百五十人加入了天策軍,被重新編成了一個營,名字直接就被叫做東洋營,不過從什長到千總,都是從其他各營抽調的,保證對這支部隊的完全掌控。

來到軍營之後,孔有德直接上了圍牆,這些倭軍士兵也都按照要求排成了隊列,感激的看着上面的孔有德,這些天的生活,可以說是他們過得最幸福的日子,雖然。

“東洋營的戰士們,現在你們已經成爲了天策軍的一員,享受到的天策軍享有的待遇,那麼也要承擔相應的任務!”

“現在,本將軍要率軍出征,你們作爲原本的罪人,現在本將軍麾下的戰士,洗刷自己的罪孽,證明自己的時候到了!”

“告訴本將軍,你們有沒有膽量,隨我上陣殺敵?”

孔有德說了一大通,旁邊的翻譯直接將這番話,通過日語複述了一遍,將孔有德的意思傳達下去。

“誓死追隨主公!”

“誓死追隨主公!”

“誓死追隨主公!”

一時間,整個營地都響起了一遍吼聲,不知情得人根本就想不到,這些人居然是原本的倭寇。

這樣的洗腦過程,孔有德已經進行了不止一次,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而且效果非常好。

他們原本都是底層的小人物,和登萊那些窮苦百姓一樣,只要你對他們好,對你忠誠並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原本的效忠對象,已經在孔有德的口中,變成了一些邪惡的罪人,不值得他們爲之效力,通過長時間的洗腦,這種映像深入心底。

隨後,便是對作戰行動的安排,讓他們之前做好準備,到時候隨軍出征。

孔有德爲了讓他們拼死效力,還許下了許多好處,比如立功可以升官,增加待遇,如果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選擇退出天策軍,回到長州與家人團聚,還能帶走之前通過軍功獲得的財產。

有了這些承諾,他們的積極性頓時高漲,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兒,自然也會想念家鄉,有些人還憧憬這,如果能夠帶着大量的財富回到家鄉,到時候會是何等的榮光。

其實,孔有德整編他們,還有另外一層用意在,那就是間諜。

將他們的忠心培養起來,到時候就可以派遣他們回去,獲取日本的情報,土生土長的日本人,露餡的可能性會小很多,當然這都不是現在需要召集的事情。

處理完東洋營的事情後,就是最後的準備階段了。

揚州雖然在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但畢竟離着入海口還有些距離,而且很有可能遭遇明軍大部隊,所以火力必須得弄得足夠強大。

爲此,除了留下必要的防衛力量,威海衛軍港的火炮,基本上都被裝上了戰船,整支艦隊的火炮數量,已經逼近兩百門了,其中有二十六門紅衣大炮,如果發動齊射,那場面是何等的壯觀。

至於軍隊方面,這一次出動的人員數量很多,差不多有六千人的規模。

除了擴編到一千五百人的水師全部跟隨行動,還有楚中天率領的九百多火銃兵,樑丘的五百炮兵,張東和的步兵二營一千五百人,還有毛承福的五百槍騎兵,還有擴編到六十人的特種小隊,也就是狙擊手部隊,將全部跟隨行動。

毛承福的槍騎兵雖然需要戰馬才能發揮出足夠的作用,但孔有德並不準備攜帶,到時候搶一些戰馬就是,就算沒搶到也沒什麼關係,反正揚州城的位置,有沒有都一樣,他需要的是天策軍的精準打擊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東洋營的全體,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人員,比如從海盜裡面挑選出來的,原本就是應天府的人,還有隨隊的工匠,技術人員等仍,加起來已經超過六千人了。

戰船方面,除了當初在雞鳴島海峽內交戰的時候,撞在一起的二號福船和沙船損失太嚴重,沒辦法修好,只能將火炮卸下來,船體肢解當做材料外,其餘的海盜船基本上都修好了。

一共三艘蓋倫船,一艘大號廣船,一艘卡拉克船,兩艘二號福船,十二艘沙船,九艘三號福船,加起來是二十八艘戰船,將全部出動,參與此次突襲行動。

當然,這麼大的陣仗,孔有德可不會只是去解決那些鹽商,當然還會惦記着他們的資產,那些鹽商無不是身價不菲,到時候能搶過來的都搶過來,

十二艘沙船,其實就是當做運輸船來使用的,到時候爭取把能帶走的都帶走。

這些個該死的揚州鹽商,居然敢擋着老子賣鹽,這是想斷老子的財路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們曉不曉得?

揚州,我來啦!揚州鹽商們,我來啦!

經過了三天的忙碌和準備,七月八日夜間,孔有德率軍出發了。

二十八艘戰船,五千餘將士,還有大量的火炮彈藥,從威海衛軍港出發了。

之所以選擇在夜間,就是避免被朝廷的情報人員發現,達到奇襲的目的,直到這個時候,衆將領才知道他們的行動目標,無一部隊自己打人的瘋狂想法感到驚訝。

不過他們只是驚訝,哪怕孔有德帶着他們去打南京,甚至打北京,他們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的。

一天之後,船隊來到了膠州灣外面,然後派了一條沙船,去浮山千戶所。

之前安排譚倫清掃鹽梟,並且讓他把抓到的鹽梟進行審問,知曉南直隸情況的都送到浮山千戶所,儘可能的是情報變得完整,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收穫。

很快,那艘沙船便帶着十來個鹽梟,回到了編隊,接下來將會有軍情局的人員對他們進行審問,將他們知道的所有情報都問出來。

離開浮山千戶所後,整個船隊轉變航向,直接進入深海,殺向長江口的方向。

第530章 走馬上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478章 水師的初戰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630章 引誘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298章 槍騎兵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320章 槍戰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89章 大換血第498章 又中計了地661章 撤軍第748章 火攻第827章 炮營教做人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452章 上當了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324章 炮兵叛亂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107章 白蓮聖母第808章 警告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744章 決意南征第774章 馬尼拉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539章 物理層面消滅他們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479章 知恥而後勇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234章 又一次突襲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715章 結束第476章 逆風航行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274章 海島第226章 旅順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808章 警告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560章 彭曉冬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198章 軍港和造船廠第428章 大獲全勝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354章 貴人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226章 旅順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197章 放權第355章 徐光啓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
第530章 走馬上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478章 水師的初戰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630章 引誘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298章 槍騎兵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320章 槍戰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89章 大換血第498章 又中計了地661章 撤軍第748章 火攻第827章 炮營教做人第251章 聞所未聞的軍隊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452章 上當了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324章 炮兵叛亂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107章 白蓮聖母第808章 警告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744章 決意南征第774章 馬尼拉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539章 物理層面消滅他們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479章 知恥而後勇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234章 又一次突襲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715章 結束第476章 逆風航行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274章 海島第226章 旅順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808章 警告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560章 彭曉冬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198章 軍港和造船廠第428章 大獲全勝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354章 貴人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226章 旅順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197章 放權第355章 徐光啓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