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朕意已決

“至於糧餉,卻是我這個戶部尚書的職責,然此次平叛,十三萬大軍南征,耗費錢糧近二百萬兩白銀,戶部存銀不到百萬,現山東已被叛軍佔據,漕運不通,江南諸省稅賦難以解送進京,山西河南戰事不斷,同樣需要大量的錢糧,敢問從而來?”

溫體仁不爲所動,依舊反駁道“現在三邊總督洪承疇,漕運總督楊一鵬,已經率軍進入東昌府,擊敗兗州府的叛軍,重新打通運河,並不需要太多時間!等到各地兵馬和稅賦遠遠不斷北上,殲滅叛軍不在話下!”

說起來,溫體仁和陳於廷反對招撫,目的並不一致。

溫體仁之所以如此激烈的反對招撫,並不是他跟孔有德有什麼過節,而時爲了藉此打擊首輔周延儒,周延儒一直在勸說崇禎招撫,而朝廷兩次率軍出征,都以失敗告終,無疑證明溫體仁是對的。

而他覬覦首輔的位子,就得想辦法讓崇禎相信,周延儒不行,而山東的叛軍,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在他看來,孔有德區區幾萬兵馬,之前只佔據登萊,現在也不過佔據大半個山東,想要真正擋住朝廷的進攻,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把叛軍剿滅,就能證明周延儒招撫的策略是錯誤的。

以當今聖上的秉性,乾的好對你笑臉相迎,要什麼給什麼,幹得不好,惹得他升起,一刀宰了便是,袁崇煥,楊鶴,

而陳於廷的原因就複雜多了,主要是崇禎元年的入閣廷推上,發生了不少事情,對周延儒很是嫉恨,他倒不是想推倒周延儒,坐上收復的位置,純粹是看不得周延儒日子好過。

雙方的爭論仍在繼續,崇禎這個時候完全充當一個看客,看着雙方你來我往的交鋒,眉頭緊皺,但沒有打斷雙方,只要他們不在這御書房打起來,就讓他們繼續爭論好了。

沒多久,王承恩走了進來,附在崇禎身邊耳語幾句,崇禎緊鄒的眉頭舒緩了一些。

王承恩退下之後,崇禎閉上雙眼,彷彿在冥想什麼,朝臣的爭論卻沒有就此停息。

“好了,都別爭了!”

終於,崇禎出面,打斷了他們的爭論。

他現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從年初開始,這樣的爭論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單單是山東叛軍這一件事情,幾乎所有的大事,這些朝廷總是要爭上一番。

但問題是,兩邊說的都很有道理,在它看來,兩邊都有道理,他也拿不定主意,究竟該怎麼選擇。

還記得年初,他綜合了剿撫兩方的意願,搞了個剿撫並用的法子,派張國臣去招撫,派劉宇烈率軍去對叛軍施壓,不過隨後換成了範景文,爭取以最小的代價,平息這次山東的叛亂。

結果前期倒是挺順利,招遠之戰大敗之後,局面變得比之前還糟糕,隨後又是兩個月的爭論。

然後在七月,他才重新下定決心,趁着建奴遠征林丹汗歸來,需要時間休養生息的契機,一次性調集十三萬大軍,對白蓮教和山東叛軍發動雷霆一擊,一舉肅清山東的亂局。

至於結果麼,就是現在這樣,山東被佔去大半,僅剩下東昌府和兗州府的少數城池,南北直隸都被天策軍拿下一些城池,山海關又被天策軍渡海突襲攻下,也就有了今天的會議。

聽了這麼多,崇禎也煩躁了,現在他已經拿定主意了。

正如侯恂所說,現在就算去剿,拿什麼剿?不說錢糧的問題,單單就是軍隊,暫時也沒辦法騰挪過來,

不過,他也有所顧慮,畢竟朝廷和孔有德打了快一年了,孔有德真的願意談判嗎?在這個過程中,他的野心會不會膨脹起來?會不會不顧朝廷的招撫,而後跟建奴聯合?

此外,招撫孔有德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後續情況,比如山西和河南的流寇,會不會看到孔有德被招撫,從而認爲鬧得足夠兇,朝廷就會同樣的招撫他們?

而剛剛王承恩回來稟報的消息,讓他放下了這個顧慮,決定招撫。

王承恩現在是東廠提督,雖然在崇禎元年,剛剛登基的朱由檢腦子發熱,把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削弱不少,但後來還是明白這些纔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又漸漸地加強了廠衛的權利。

而王承恩從小就在信王府長大,忠心自不必說,所以崇禎就把讓他提督東廠,而且駱養性的錦衣衛也受東廠管轄。

根據錦衣衛和東廠安插在各地的密探回報,之前派去招撫叛軍的兵部主事張國臣,回來了,而且是從山海關回來的,大搖大擺的打着天策軍談判使者的旗號,現在已經到了通州了。

也就是說,孔有德肯定也是想談判的,不然這個時候犯不着派人來談判,只需要跟皇太極聯合,前後夾擊錦州和寧遠,整個關寧防線唾手可得。

看着衆人,崇禎緩緩開口道“諸位臣工說的都很在理,但現在大明困難重重,實在不宜再起站端!而孔有德雖率部兵變,但實屬畢自寅逼迫過身,朕身爲一國之君,萬民之主,實在不宜過於苛責,理應給予孔有德一個改革自新的機會!”

這一次,崇禎也是打定主意,要跟天策軍談判了,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則真的要亡國了,無論如何,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在是哦。

“朕意已決,諸位臣工就不要再爭了!”

“現在的議題是,派誰去跟孔逆談判,以及談判的條件!”

看到崇禎不打算再改變主意,溫體仁,陳於廷等人也不再堅持。

崇禎的脾氣他們瞭解,一旦拿定主意,怎麼勸說都不會更改。

與此跟皇帝據理力爭,最後得罪皇帝,還不如想想其他法子,試着通過不同得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且,侯恂,張鳳翼說的那些困難,他們多少也知道,甚至在內心,他們也覺得短期內想要戰勝天策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不過不願意在嘴上認輸,被人壓一頭罷了。

崇禎開口了,也算是給他們一個臺階下,而且繼續爭論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們索性也就吭聲了。

不過這個談判的人選,他們還是要爭一爭的,隨後,雙方又開始了打嘴仗。

整個會議,從早上開始,一直到夜幕時分才結束,崇禎也是搞得精疲力竭。

……

崇禎五年十二月六日。

距離拿下山海關,已經大半個月了。

隨着朝廷與天策軍的正式談判開始,戰事也基本平息下來,雖然偶有小規模的交火,但大戰已經很少見了。

八天前,孫承宗下令尤世威進攻撫寧,尤世威率領一萬兩千明軍,進攻只有一千人防守的撫寧城,李福依靠三艘戰船在撫寧城外的護城河佈防,以及撫寧城上的火炮,殺傷千餘明軍,尤世威被迫撤退。

這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此外在長城沿線,雙方也爆發了一系列衝突,不過交戰雙方兵力都只有不到千人,而且都以明軍的撤退告終。

山東的戰事,也基本平息,青州城一線的明軍仍舊被包圍,東昌府和濟南府的少數幾個城池,也還在明軍手中,毛承福和白雲龍也停止了進攻,河間府的明軍,因爲奔赴通州,遵化,薊州等地加強防務,也停止進攻,雙方保持相對和平。

雙方雖然偶有交火,但規模都不大,一般也就幾十人,上百人的次數都不多。

此外,寧遠南邊的覺華島,也毫無懸念的被拿下,畢竟沒有什麼抵抗力量。

原本關寧軍是有一支規模不小的水師,但在天啓六年的寧遠之戰時,因爲正值嚴冬,港口封凍,戰船也被困住,努爾哈赤在寧遠城吃了大虧,就選擇從結冰的海面攻上覺華島。

而沒有大海的阻隔,島上的明軍根本擋不住韃子的鐵蹄,而後覺華島被攻佔,那些戰船也落入韃子手裡,努爾哈赤發現沒辦法帶走這些船,就一把火燒了。

此後,關寧軍的水師也沒有機會重建,其中原因很複雜,只保留了一些小船,另外從天津和登州水師劃撥了十來艘戰船,不過最大也就是二百噸的三號福船。

而八月份的時候,韃子水師曾經派遣十艘戰船試探性攻擊過,雙方激戰一場,韃子水師退去,韃子兩艘船被擊傷,覺華島的水師戰船被擊傷四艘。

李明達帶着艦隊殺過去,直接就把關寧軍殘存的這點水師給消滅乾淨,畢竟他們想跑都沒地方跑,然後順利佔領覺華島。

而跟朝廷的談判,依舊是秦致遠在負責,這傢伙算是天策軍資格最老的文人,而且能力也很強,雖然有些臭毛病,但無關大雅,甚至對於這個時代,都說不上是缺點。

不過談判的進度,讓孔有德有些不滿意,朝廷的條件還是太苛刻了,比如讓天策軍退出南北直隸,山海關,以及山東的西三府,僅保有原東江鎮的地盤,還有登萊青三府。

這是孔有德沒辦法接受的,他的底線是讓出運河沿線,以及南北直隸的地盤,山海關讓出來也可以,但是得拿錦州和寧遠來交換。

雙方只能一點一點的討價還價,而孔有德則有些等不及了,濟南,青州,兗州,東江這些地盤都等着重新建設呢,不到徹底穩定下來,這些事情都沒辦法開戰。

所以,他決定再敲打敲打,讓崇禎認清局勢。

孔有德早早的就起牀了,先是在山海關巡查了一遍,便帶着警衛營來到石河口,這裡被改造成了一個臨時港口。

張華也早早的等在這裡,水師的戰士們也都在忙碌的準備着,不過看樣子已經接近尾聲,快要出發了。

“準備的怎麼樣了?”

“大人,再有半柱香的時間就差不多了!”

孔有德點了點頭,繼續在臨時碼頭巡視着,跟各船的船長聊聊天,等着準備工作結束。

“按照原計劃,出發!”

全部準備完畢後,隨着孔有德一聲令下,三十餘艘戰船紛紛起帆,逐漸駛離臨時港口,轉道西南。

對於這次行動,一直都是處於保密狀態,除了徐文儀和張華,李明達,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這次是去哪。

但隨着的時間的推移,航向逐漸明確,不少腦袋靈光的士兵,都猜測到了這次行動的目標,那就是天津水師。

他們的猜測沒有錯,孔有德這次,就是奔着消滅天津水師去的。

雖然天津水師沒有主動招惹天策軍,但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大家都懂,渤海雖然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也就這麼大點,可容不下三支水師。

韃子水師和天津水師,遲早都要解決的,現在孔有德決定有限消滅天津水師,至於韃子水師,暫時還不着急。

韃子的水師,只能依靠耿仲明帶過去的那四十多艘船,不過跟東江水師和天策軍水師交戰數次後,已經只剩下不到十五艘船了,因爲沒有造船技術,規模只會越來越小。

他們現在完全被打的不敢出港口,對天策軍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威脅,啥時候去消滅都行,孔有德甚至準備等新一批的水兵訓練出來,拿韃子水師給他們當實戰訓練的標靶。

而天津水師不一樣,以前的規模就不小,只不過幾個將領都是窩囊廢,最高將領天津總兵王洪,新城鎮一戰賣了楊御藩,平度的時候又賣了鄧玘,不過最後還是被天策軍給抓到了,現在整在劉公島刻苦訓練呢。

而水師三個參將之一的孫應龍,中了耿仲明的計策,率領全部戰船和絕大部分水軍士兵,到萊州灣和耿仲明共商大事,結果一上岸就直接被耿仲明殺掉了,然後艦隊就歸耿仲明瞭,經過一系列波折,就被耿仲明帶着逃跑,成了現在的韃子水師。

雖然戰船損失殆盡,水兵也所剩無幾,但天津可是有造船廠的,材料不缺,工匠更不缺,這才大半年的時間,就下水了十多艘船。

現在是朝廷沒有重視水師的發展,經歷了此次渡海突襲山海關,崇禎也會意識到水師的重要性,必定會投入更多資源,建造更多戰船,天津水師無疑是首選。

第563章 真香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186章 禁逃令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360章 過失殺傷人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399章 武器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642章 追擊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817章 出山第520章 壓着打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223章 廷杖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458章 一千三百萬兩第697章 千里躍進伏牛山第884章 納土納島大海戰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653章 山海關第711章 抵達釜山港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497章 上當了第778章 回程,戰爭再起第274章 海島第194章 膛線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375章 槍騎兵的戰場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80章 必須先剿滅響馬賊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242章 夜襲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560章 彭曉冬第十三章 真的是鼠疫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344章 威海衛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365章 遼民李漢三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576章 這個仇一定要報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298章 槍騎兵第561章 火器專家畢懋康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460章 鏈彈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
第563章 真香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186章 禁逃令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360章 過失殺傷人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399章 武器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642章 追擊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817章 出山第520章 壓着打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223章 廷杖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458章 一千三百萬兩第697章 千里躍進伏牛山第884章 納土納島大海戰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653章 山海關第711章 抵達釜山港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497章 上當了第778章 回程,戰爭再起第274章 海島第194章 膛線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375章 槍騎兵的戰場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80章 必須先剿滅響馬賊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242章 夜襲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560章 彭曉冬第十三章 真的是鼠疫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344章 威海衛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365章 遼民李漢三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576章 這個仇一定要報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298章 槍騎兵第561章 火器專家畢懋康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460章 鏈彈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