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返程

進入姬路城後,預想中的混亂並沒有發生,雖然能看到一隊隊的士兵巡邏,但商販們已經敢上街做生意了,這讓鬆平信綱很是詫異。

原以爲,明軍攻下姬路城後,肯定會大開殺戒,但看樣子並沒有太大變化,讓他一度以爲,姬路城並沒有失陷一般。

很塊,鬆平信綱就被帶到了城北的一處商館內,他被搜身一番,沒有發現隱藏的兵器後,便被要求獨自一人進去,隨從的武器也都被收繳起來,被帶到另外一個地方。

進入屋內,只看到上首坐着一個約莫三十來歲的年輕人,此外就是一個身材魁梧,配有武士刀的壯漢,再無其他人。

這讓他有些疑惑不解,接見他的應該時大明瀋陽侯,山東總兵孔有德,看着場面不像啊,地點沒安排在姬路城最爲豪華的天守閣就算了,身邊就只有一個護衛,就算是個五百石的旗本,也不至於這麼寒顫吧。

看到他四處打量,魁梧壯漢大喝一聲“鬆平信綱,見到侯爺還不行禮?”

聽到這句日語,鬆平信綱有些詫異,再加上那把武士刀,他隱隱的明白了這個壯漢的身份,但並沒有表現出敵意,而是恭順的雙膝跪地,磕頭道“在下幕府老中,鬆平信綱,叩見瀋陽侯大人!”

“既然你帶着誠意來的,那麼看來今天這事兒應該能了結了!這場戰爭的開端,想必你們也清楚,去年五月,長州藩大名毛利秀就,勾結海盜劉香,出兵五千進攻我大明山東登州府,雖然被我大明軍隊全殲,但依舊給我大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九月,對馬藩大名宗義成,悍然派兵進攻我大明藩屬國朝鮮之釜山,雖被擊退,但未見幕府認錯賠償,並交出罪魁禍首宗義成,皇帝震怒,遂命我,大明瀋陽侯,山東兼東江總兵孔有德,率軍征討日本。

按照原本的計劃,是直搗江戶,將德川家光生擒,押回京城,獻俘闕下,梟首示衆,傳首九邊,不過我大明崇禎皇帝陛下,慈悲爲懷,不忍造太多殺孽,爾等又承認錯誤,幡然悔悟,所以才下旨讓本侯爺與你等和談,機會只有一次,爾等須珍惜,切莫步了毛利秀就的後塵!”

充當翻譯的福田康夫,將孔有德這番話翻譯給鬆平信綱,也算是爲這次的和談定下了基調。

總而言之,大明出兵進攻日本,是因爲長州藩勾結海盜入侵大明在線,後對馬藩又悍然進攻大明的藩屬國朝鮮,大明軍隊是來找場子來的,而不是來侵略的,是正義的行爲。

原本是準備把你們徹底幹掉的,但現在給個機會和談,你們要把握住,不然德川家光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鬆平信綱唯唯諾諾的說道“侯爺所言甚是,確實是我幕府管理不嚴,致使長州藩和對馬藩不尊號令,隱瞞幕府,擅自偷襲大明上國與朝鮮,此舉形同叛逆。然叛賊毛利秀就已死,宗義成也被我幕府重臣板倉重昌生擒,不日便可交與侯爺處置!”

鬆平信綱這話說得就很巧妙了,首先就把鍋全丟給了宗義成和毛利秀就,襲擊大明和朝鮮完全是他們私下乾的事情,這兩件事情跟幕府沒有半點關係,甚至都不知情,幕府頂多有個監管不力的責任。

“本侯權且相信你們所言,但淺野光晟率軍進攻長州藩,太田資宗率領六萬兵馬,阿部忠秋率領戰船六百餘艘,進攻我大明軍隊,又作何解釋?”

鬆平信綱連忙解釋道“侯爺,這些都是誤會。當初傳回來的情報有誤,說是大明傾國來攻,我們……”

孔有德打斷了他的話“好了,本侯不關心這之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但數戰下來,給我大明軍隊,還有藩屬國朝鮮的軍隊造成大量傷亡,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場戰事的善後方案,都在這了,這是由我大明皇帝陛下親自責令內閣斟酌,初步議定的條款。你們簽下這份條款,這場戰爭,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其實這就是孔有德自己搞得一份合約,不過還是得扯上崇禎皇帝的虎皮,要是讓鬆平信綱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割據山東的小軍閥,他們說不定還真敢繼續打下去。

第一條便是日本稱爲大明的藩屬國,地位等同朝鮮,天皇去帝號,以後只能稱爲日本國王,並且需要大明皇帝的冊封,每次需派出使者朝貢。

這一條其實孔有德並不在意,不過既然是以崇禎的名義辦事兒,就得搞得像樣點,作爲大明的皇帝,肯定是要對這些事情在意的,不能在這方面漏破綻。

其二,目前大明所攻佔的所有土地,都將以戰爭賠款的形式,成爲大明的新領土。

其三,廢除年初頒佈鎖國令,允許所有大明商船,自由來往日本通商。

其四,除了割讓領土之外,其餘的戰爭賠款,需要以白銀和黃金的方式支付,日本還需要額外賠償大明五百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限一年內付清。

看完這些,鬆平信綱睜大眼睛說道“孔侯爺,在下可是一片誠心來和談的,您爲何要如此咄咄逼人?且不說這五百萬兩白銀能不能拿出來,就算能拿出來,也不是一年可以湊出來的啊!”

孔有德摸着下巴說道“倒也不是不能商量,這一年讓你們拿出五百萬兩白銀,確實有些難度,那本侯就擅自做主,把一年的期限改爲三年。再多,本侯爺就沒有這個職權了,單單爲了這一點,本侯爺就已經冒了很大的風險。”

“侯爺,作爲戰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毛利秀就已經身死族滅,屬地被貴軍佔領,宗義成的藩地也已經被貴軍控制,他本人也被我幕府老中板倉重昌逮捕,數日便可押赴姬路城,交與侯爺。兩個罪魁禍首的領地,都可交與大明,但其餘領地,還望大明能夠歸還!”

孔有德怒斥道“你們當這是在買菜,還討價還價?這些都是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豈是我一個小小侯爵所能違逆。

況且,你以爲這些只是這一次戰爭的賠償?壬辰倭亂纔過去三十多年,難不成你們已經忘了?當時我大明兩次擊敗你們侵略朝鮮的兵馬,時任福建巡撫許孚遠以及太僕寺少卿張文熙都曾提出遠征計劃,調動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四省的水師,直接進攻日本。

萬曆二十六年,皇帝正式批准了遠征日本的計劃,以廣西總兵童元鎮熟識島情,朝廷任命其爲統帥,主持進攻日本,結果因爲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全部撤出朝鮮,大明內部又發生動亂,才最終作罷。原以爲爾等知錯能改,卻沒想到一犯再犯,我大明皇帝忍無可忍,纔對爾等進行懲罰!”

這話就說的很直白了,就是你們以前惹事兒,沒好好教訓你們一頓,都是我們大人大量,給你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結果你們依舊不知好歹,又開始惹事兒,不好好教訓你們一頓,讓你們張張的長次記性,以後還要惹出亂子。

“侯爺,這豐臣秀吉乾的事情,與我們不相干啊!”

“我可不管這麼多,皇帝陛下怎麼吩咐,我就怎麼辦事,你們唯一選擇,就是接受這個條款,別無他法!”

鬆平信綱硬着頭皮說道“孔侯爺,如果我們不籤呢?”

孔有德笑着說道“不籤?那就繼續打下去唄,到時候新賬舊賬一起算,我會將情況如實稟報皇帝陛下。

只要你們不能在一個月內擊敗我明朝聯軍五萬兵馬,將我們徹底趕下海,一個月後,就會有第二批遠征兵馬抵達,至於是三萬,五萬,十萬,還是三十萬五十萬,就不是我區區一個侯爵能夠決定的了。到時候,戰場上見分曉。”

聽到這些,鬆平信綱沉默了。

孔有德說的沒錯,大明地大物博,人多資源更多,別的不說,單單那些被稱爲文登級的大型戰船,一艘船的火力,就遠遠超過所有地方大名,幕府都難以與之抗衡。

而這樣的戰船,大名還有多少艘,他們如何與之對抗?

持續七天對大阪城的炮擊,讓他對這些龐大的戰船產生了發自心底的恐懼,

倘若大明皇帝真的下了決心要滅掉他們,以幕府現在的實力,能夠抵擋得住嗎?

大明的土地,百姓,財富都數十倍於日本,倘若繼續增兵,徵調三五十萬兵馬不是沒有可能,他們有能力阻擋嗎?

當年豐臣秀吉徵朝鮮,出動二十萬兵馬,明軍在朝鮮的兵馬就沒超過十萬人,他們依舊不能取得進展。

現在大明的實力遠勝於當初,僅僅只有不到兩萬明軍,加上兩三萬朝鮮軍隊,就勢如破竹,一路從長州藩殺到但馬和播磨,全殲了長州藩和廣島藩的兩萬餘兵馬,以及太田資宗的六萬多大軍,水軍也全軍覆沒。

現在,他手裡的兵馬只有七八萬,而且現在士氣低迷,就算大明不再繼續增兵,以孔有德手裡的大明和朝鮮五萬軍隊,他能不能擋得住都不一定。

更何況,現在德川政權的內部,也不再是鐵板一塊了。

隨着阿部忠秋和太田資宗的被俘,六個老中,只剩下四個了,權利的平衡已經被大破了,就像當年前田利家的去世,打破了五大老的平衡,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不對付,內部矛盾激化,最後分成兩派,決戰於關原。

太田資宗帶去的幕府天領駐軍和尾張軍,三萬多人被消滅,幕府的直屬力量被削弱了不少,而且這連續的戰敗,已經讓幕府威信大降,那些有野心,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損失的大名,比如島津家,細川家,伊達家這些有實力的外樣大名,肯定已經在蠢蠢欲動了。

當初德川政權怎麼奪位的,鬆平信綱清楚地很,不就是豐臣政權的直屬軍隊,在跟大明和朝鮮的作戰中損失太大,而德川軍並未登陸朝鮮,基本沒收到什麼損失,所以才能異軍突起,關原合戰之後奠定了霸權的基礎。

倘若現在幕府繼續跟明軍打下去,實力進一步削弱,大明再支持一下這些有些心的大名,德川家難免重蹈豐臣政權的後塵。

思慮許久,鬆平信綱還是作爲幕府的代表,簽下了這份條款,蓋上了印章。

隨着鬆平信綱帶着這份合約回到大阪,大阪的駐軍開始陸續撤退,這場戰爭,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了。

對於德川幕府是否會毀約,孔有德並不在乎,合約這東西,說白了就是雙方誰也不能幹掉對方的情況下,暫時先坐下來談判,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條件,形成的紙面文書,爲的就是積蓄力量,下次再戰。

他現在要忙着收拾鄭芝龍,而且長時間的作戰後需要修整,戰爭物資消耗也比較多,所以才暫時停戰,跟他們和談,否則他還真打算一口氣打到江戶去。

同樣的,之後幕府必定會重新整備兵馬,打造火炮,訓練軍隊,然後再打一場。

相信這一天不用太久,最多不過三年時間,德川幕府肯定會撕毀這份合約,那就是徹底滅亡日本的時候了。

就算他們不主動撕毀,孔有德不介意‘幫’他們撕毀。

合約簽訂後,大阪聚集的七八萬幕府軍,除了留守的一萬幕府直屬兵馬,其餘各家大名就各回各個家了。

現在,以播磨國跟但馬國爲界,整個本州島的西南端,都成了天策軍的地盤了,此外,對馬,左渡,隱歧,蝦夷地等地也被天策軍收入囊中,包括石見銀山,左渡金山這些能夠直接出產貴金屬的地方。

當然,朝鮮人跟着鞍前馬後的,孔有德吃肉的時候,也沒忘了給他們留了點湯,肥前和筑前北部的一小片地盤,直接被劃給了朝鮮,對此,李琿樂的眼睛都合不攏了。

留守這新佔領地盤的任務,被孔有德交給了外籍軍團第二師的師長賀光文,歸他指揮的兵馬,除了麾下的三個營外,還有突擊隊的兩個營,此外,還有鄭蘊留下協助防守的一萬朝鮮兵馬,加起來有兩萬人負責防務。

七月十五日,孔有德率領着龐大的艦隊,起航返程。

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726章 槍打出頭鳥第400章 成交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663章 對策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659章 山地營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732章 自信的阿部忠秋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161章 殺雞儆猴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122章 張燾部潰敗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812章 試探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454章 追擊第769章 用火銃的騎兵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479章 知恥而後勇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626章 一場表演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189章 大換血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459章 水雷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352章 衛生條例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461章 雙島第738章 賭一把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836章 尾聲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524章 向圓嘟嘟學習第666章 打白旗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261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773章 臣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293章 守城戰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716章 釜山條約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399章 武器第九十章 前後夾擊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68章 徐文儀的來歷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404章 範景文第231章 變數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850章 多爾袞勝出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186章 禁逃令
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726章 槍打出頭鳥第400章 成交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663章 對策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659章 山地營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732章 自信的阿部忠秋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161章 殺雞儆猴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122章 張燾部潰敗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812章 試探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454章 追擊第769章 用火銃的騎兵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479章 知恥而後勇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626章 一場表演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189章 大換血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459章 水雷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352章 衛生條例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461章 雙島第738章 賭一把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836章 尾聲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524章 向圓嘟嘟學習第666章 打白旗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261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773章 臣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293章 守城戰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716章 釜山條約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399章 武器第九十章 前後夾擊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68章 徐文儀的來歷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404章 範景文第231章 變數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850章 多爾袞勝出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186章 禁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