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三月十五,尉氏之戰結束後半個月,參與大戰的天策軍,順利控制了整個河南,以及湖廣的襄陽府。

而從遼東出發的葉赫軍團,東江軍團,已經分別從古北口,西峰口,大同一線入關。

明軍的邊軍部隊,根本擋不住這兩個軍團的進攻,永平府已經被拿下,而許爾顯,則對大同展開了進攻。

趁着楊嗣昌調集太原地區的明軍北上增援大同府的時候,潛伏在太行山一邊多的山地軍團第三師,在軍團長張東和的率領下,出其不意的向太原發動了進攻。

此時山西的兵力,一部分被牽制在南邊的潞安,慶陽,沁州等地,防備天策軍的北上,另一部分被集中到了大同一帶,抵擋許爾顯的進攻,太原的兵力相當空虛,只有不足一萬五千人。

其實,這些兵力用來固守太原城,撐到主力回援還是可以的,但楊嗣昌的傲慢害了他。

一開始,張東和根本沒有亮出天策軍的旗號,還是用的假扮流寇的旗號--真武大帝,楊嗣昌覺得這只是普通的流寇在趁機搞事情,不值一提。

畢竟,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天策軍的主力和範景文的明軍主力,都在河南地區展開對峙。

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中原地區的小規模流寇,本來還能艱難求生,但遇到了天策軍和範景文的新軍這兩個神仙,根本就沒有容身之地,不說別的,單單一條跑路速度,他們都趕不上。

期間天策軍和明軍之間只有小規模的戰鬥,但夾雜在中間的流寇日子就難過了,範景文連高迎祥的闖軍都滅了,更不在乎那些流寇,遇到了就往死裡打,就當是給擴充之後的新軍實戰練兵。

而天策軍擴張地盤會推行土改,直接剝奪了流寇的生存土壤,對於這些流寇,願意歸順的可以讓他們做良民,不願意歸順的直接幹掉。

於是,他們就只能往山西跑,而楊嗣昌麾下的山西明軍,則主要防着天策軍北上,只要這些流寇不打上門來,他們也不會費心費力的去圍剿。

如此一來,對於突然殺出來的‘真武大帝’張東和,他根本沒當回事兒,畢竟南北兩側的天策軍威脅更大。

於是,張東和便一路吸納弱小的流寇勢力,一路向太原挺近,等到楊嗣昌反應過來,想要帶着兵馬回援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楊嗣昌在寧武關坐鎮,防止東江軍團繞道南下,太原城內羣龍無首,兵力又只有區區一萬五千人,而張東和的第三師,本就有兩萬人的規模,加上一路吸納流寇,發展到了五萬人的規模,雖然這些流寇沒啥戰鬥力,但壯聲勢還是可以的。

於是,在張東和的猛攻之下,短短兩天,太原陷落。

隨即張東和打出天策軍山地軍團的旗號,周邊各州縣可以說是不戰而降,中原三十萬明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們都知道了,主力肯定會北上,北邊也有天策軍從草原殺過來,現在太遠又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天策軍給攻下了,他們還打個屁,還不如投降算了。

得知太原被攻陷,楊嗣昌急忙從寧武關回援,意圖奪回太原城,而張東和則按照孔有德的指示,就呆在太太原周圍不動,牽制住楊嗣昌手裡的明軍。

此時,在開封修整了半個多月的孔有德,也已經完成了戰俘的處理工作,一部分被編入天策軍各部,增加兵力,老弱都被裁汰,有家的各回各家,沒家的等待土改完畢,發放土地。

三月十七,孔有德親自率領第五軍團,外加一個炮兵師,一個騎兵師,度過黃河,北上進攻山西。

此外,第四軍團和一個騎兵師,直接進入關中地區,與丁山所部的山地軍團第二師,進攻陝西其他地盤,孔有德給他們的命令是,兩個月內拿下陝西全境。

而軍中資歷最老的程希孔,則帶着他的第三軍團,以及剩餘的兩個炮兵師,沿着宜城--荊門--荊州的路線,向湖廣推進,配合徐文儀的海軍艦隊,劉宇的山地軍團第一師,消滅盧象升所部,目標也是控制湖廣全境。

而拿下了南直隸的獨立軍團各部,配上幾個營的海軍突擊隊,向浙江沿線推進。

可以說,天策軍現在是全面進攻,各路開花。

嚴格說起來,孔有德到現在的一切戰略部署,都跟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朱元璋在擊敗張士誠和陳友諒後,所佔據的地盤也不過是南直隸,江西,湖廣,外加半個浙江,但養精蓄銳之下,卻可以多面出擊。

鄧愈從襄陽進攻河南,楊景,周德興,張彬從湖廣南部攻打廣西,朱亮祖攻打福建,湯和,廖永忠攻打浙東,陸仲亨攻打廣東,當然還有最爲精銳的常遇春,徐達兩部,展開北伐。

朱元璋能做到如此程度,是在養精蓄銳十餘年,又經歷數次大戰擁有了一批足夠強大的軍隊之後,以碾壓之勢迅速平定江南半壁。

天策軍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尤其是海貿和鹽的輸血,也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

範景文的三十萬明軍一敗,再也沒有任何單股的一股明軍,有能力抵擋天策軍的進攻了,現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展開進攻即可。

當然,在江西南邊的贛州府,吉安府一線,還有李自成的三萬多兵馬。

那還是去年年初,當時高迎祥率部從大洪山出山後,從凌天手裡買到了天策軍支援的各色武器和小型戰船,高迎祥便派遣侄兒李自成順着長江南下,進入鄱陽湖,吸引從襄陽南下的盧象升主力。

高迎祥便藉此機會繞道隨州,棗陽,一鼓作氣拿下襄陽,進而控制南陽盆地,盧象升得知消息後急忙救援襄陽,從而放棄追擊李自成。

而沒有了盧象升的追擊,江西的明軍根本奈何不了李自成,他手裡有戰船,有火炮,在溝壑縱橫的江南之地也如魚得水,接連攻州破縣。

看到舅舅在南陽盆地站穩腳跟,他也萌生了佔下一塊地盤高發展的心思,於是就將目標瞄準了贛南地區。

大明開國以來,贛南地區都是早飯次數最多的地方,位於戶福建,廣東,湖廣和江西的交接地帶,窮山惡水出刁民,各省之間又沒有統籌管轄,造反勢力總能在各省之間流竄,所以大明朝廷特地設立了贛南巡撫,負責維持贛南的穩定。

李自成來了之後,便迅速擊敗了當地的明軍,將贛州府,吉安府收入囊中,並且還意圖向福建,廣東,湖廣東南部擴張,不過沒有像高迎祥那樣,得到天策軍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支持,李自成的擴張速度有限。

不過這一年來,他還是發展到了三萬多人的兵力,雖然對外擴張難度不小,但周邊的明軍也難以將其剿滅。

當然這只是對於普通明軍來說,現階段天策軍的攻擊任務還不包括江西,再讓他逍遙幾天也無妨。

就在孔有德率軍進入山西,準備將山西全境收入囊中的時候,北京城內此刻卻是一片愁雲慘淡。

雖然已經是初春時節,萬物開始復甦,但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恐慌之中。

尉氏大戰的戰敗,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山東的天策軍北上進攻直隸,目前戰線已經推進到了天津衛一線,遼東的天策軍像韃子一樣繞道草原,從西峰口浦口而入,攻佔永寧府。

山西的太原也被天策軍攻陷,還有另外一支天策軍在進攻大同,可以說是整個北直隸都處於四面被圍攻的狀態。

此外,天策軍切斷了大運河,使得京城的糧價飛昇,雖然崇禎皇帝早就提前開始了屯糧,但京城一百多萬人口,豈是那麼容易餵飽的。

經過一個冬天下來,京城的糧價翻了差不多三倍,若不是朝廷還掌控着北直隸,恐怕京城早就斷糧了。

而北京城頭的明軍士兵,也都各個無精打采,將武器抱在懷裡,蜷縮在角落,初春的風還帶着一些寒冷,恰好又碰上陰天的話,一陣風颳過來讓人直打冷顫。

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日子已經習慣了,整個冬天都是這麼熬下來的,剛開始還擔心天策軍隨時可能兵臨城下,但時間久了,也就麻木了。

而紫禁城內,也是一臉哀愁,不但崇禎皇帝和皇子公主,後宮嬪妃們愁容滿面,那些宮女太監也無不是一臉愁容。

現在天策軍各部是步步緊逼,而朝廷的守軍也只能節節抵抗,但即使如此,戰線還是一退再退,尤其是南面,來攻的天策軍不過區區兩萬人,但京營外加天津衛一線的五六萬人,愣是沒辦法擋住天策軍的進攻步伐。

北邊就更不不堪了,只能固守薊州,遵化,密雲,通州,香河,武清等主要城池。

崇禎皇帝不止一次下令,讓祖大壽調遣關寧軍主力入關,配合朝廷的兵馬,東西夾擊永平府內的天策軍,爭取先將他們幹掉。

然而,祖大壽卻以種種理由推脫,就是不出兵,讓崇禎氣的發瘋,卻拿祖大壽一點辦法都沒有。

崇禎雖然各種瞎操作不斷,但基本的局勢還是能認親的,範景文全軍覆沒之後,天策軍已經不可阻擋了。

天策軍的戰略很明顯,遼東,山東,河南全部被天策軍收入囊中,現在天策軍在北直隸的攻勢放緩,卻派出一部兵馬繞道草原進攻大同,一部奇兵攻佔太原,河南的一部分主力正北上進攻平陽,潞安,很明顯就是爲了堵住所有朝廷可以逃走的道路。

現在的局勢,可比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糟糕多了,當時雖然皇太極也有十萬大軍,在京畿地區肆虐,一度進攻北京城,但朝廷陸續從各地調集了數十萬大軍前來增援,甚至從四川趕來的兵馬都抵達了。

當時只需要固守,皇太極他們來的主要目的也是爲了劫掠財富和人口,在京畿地區根本無法久留,最後他們只能選擇撤退。

但現在,天策軍要的是政權。

孔有德也已經明確寫信給他了,只要崇禎皇帝願意禪讓,孔有德不但可以保全皇室的安全,還可以將崇禎皇帝封爲宋王,而且是有封地的那種實權藩王,就像多爾袞一樣,可以帶走全部的官員和京營駐軍,只要他能帶的走的話。

對於這樣的條件,崇禎皇帝非常的糾結。

理性告訴他,現在朝廷已經完全沒有了對抗天策軍的實力,但他身爲一國之君,最後卻落得漢獻帝一般的下場,他卻是非常不甘心的。

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782章 誅心之語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23章 主公,別來無恙!第199章 人多力量大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785章 傾國之戰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174章 大炮都是錢砸出來的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482章 戰鬥徹底結束了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268章 張普成投誠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35章 談判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68章 包圍圈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236章 劉澤清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十四章 袁崇煥有錯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702章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769章 用火銃的騎兵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94章 膛線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477章 遇敵第733章 伏擊戰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189章 大換血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14章 先消滅劉國柱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64章 慶功宴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196章 死局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723章 主公,別來無恙!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507章 吳三桂全軍覆沒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727章 西班牙大方針也不好使了第64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782章 誅心之語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23章 主公,別來無恙!第199章 人多力量大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785章 傾國之戰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174章 大炮都是錢砸出來的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482章 戰鬥徹底結束了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268章 張普成投誠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35章 談判第296章 明朝版的坦克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68章 包圍圈第一百章 朱萬年送糧草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236章 劉澤清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十四章 袁崇煥有錯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702章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769章 用火銃的騎兵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691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194章 膛線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477章 遇敵第733章 伏擊戰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423章 告一段落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189章 大換血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第292章 完美的包圍圈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414章 先消滅劉國柱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64章 慶功宴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196章 死局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723章 主公,別來無恙!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507章 吳三桂全軍覆沒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727章 西班牙大方針也不好使了第64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