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槍打出頭鳥

得知德川家光居然出動超過十三萬軍隊,孔有德有些驚訝,不過也僅僅只是驚訝,並沒有太過擔心。

當初朝廷派了十三萬軍隊,其中十萬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邊軍,關寧軍,一樣被他打的最後議和,成功割據山東。

現在幕府又來十三萬軍隊,孔有德還真沒太放在眼裡,這些軍隊甚至連內地明軍的水平都比不上,畢竟太平日子過久了,軍隊的戰鬥力必定下降不少。

兩次大阪之戰後,德川幕府將豐臣政權,以及效忠於豐臣秀賴的最後十萬軍隊消滅,到現在也有快二十年了,戰力必然下降不少,按照長州藩的軍隊戰鬥力,孔有德還真不怎麼擔心。

更何況,退一步來講,萬一真的打不過,直接撤退就是,以幕府的水軍,想要阻止,無異於螳臂當車。

至於德川家光這樣的反應,他也能理解,雖然他滅長州藩滅的很輕鬆,只用了一天就把毛利秀就給杆爬下來,看起來長州藩很弱,但那是對於天策軍來說的。

對於日本衆多的大名以及德川幕府,長州藩可從來都不是什麼軟柿子。

在原本歷史上,長州藩一直都是不聽話的典型,和薩摩藩一樣,時不時地搞一波事情。

幕末時期,美帝用艦隊敲開日本國門之後,倒幕運動興起,長州藩便第一個跳出來的,要‘尊王攘夷’,幹掉德川幕府,爲此出兵入京都攻打皇宮禁門,準備號召全日本的大名,一起討伐德川幕府。

然後德川幕府聯合二十多家大名出征長州藩,與此同時,英、美、法、荷四國列強,應幕府的請求,以及爲了自己在日本的利益着想,組成聯合艦隊從海上進攻長州藩。

這場戰爭,用腳趾都都能猜到結果,長州藩的水軍迅速戰敗,陸戰更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等到列強艦隊開到萩城外海,準備炮擊萩城的時候,長州藩最終向幕府屈服。

不過長州藩可沒就此消停,戰爭結束後,繼續摩拳擦掌,準備再幹一番大事業,不到兩年時間,便和薩摩藩結成‘薩長同盟’,向英國購買武器,改革軍制,建立了一支新式陸軍,準備再度與幕府開戰。

看到長州藩這麼不聽話,打服一次沒幾年又出來蹦躂,這麼打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於是德川幕府再打一次,一次性解決這個出頭草,準備將長州藩徹底消滅掉,發動第二次徵長戰爭,爲此德川幕府糾集30家大名的兵力。

結果這一次,情況有點不一樣。

沒有了列強的聯合艦隊幫助,長州藩和薩摩藩從歐洲購買的軍艦,輕易擊敗幕府海軍,控制了瀨戶內海的制海權,而後長州藩的新式陸軍,更是吊打幕府軍和被徵集而來的各家大名軍隊,數戰皆勝,幕府軍敗退大阪。

眼看以薩摩軍和長州軍爲首的倒幕軍所向披靡,各家大名紛紛倒戈,甚至連御三家之一的水戶藩都選擇中立,倒幕軍乘勝追擊,一路打到了江戶附近。

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投降,政權回到天皇手中,而後開始明治維新,走上軍國日本的道路。

事實上,孔有德第一個拿長州藩開刀,不僅僅是爲了報現在的仇,還有未來的仇。

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磨難太過深重,而這些都跟長州藩離不開關係,日本的近代陸軍組建,很大一部分是靠長州藩和薩摩藩來完成的。

畢竟他們是倒幕運動的中堅力量,聲名顯赫,戰功卓著,戰鬥力最強,兩藩把持着新政府的人事和政策選擇,不過長州藩側重陸軍,海軍則落入了薩摩藩的掌控。

甚至還因爲薩摩藩和長州藩戰鬥的權力鬥爭,引發了日本的海陸軍之爭,鬧出了不少笑話,比如陸軍引進德國發動機技術,仿製成功並裝備在陸航戰鬥機上上,但就是不給海軍,海軍也很有骨氣,又去找德國人買了一次技術,然後自己開始仿製,用在海航戰鬥機上,搞得就像是兩個不同國家的軍隊一樣。

山縣有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明治政府派到歐美各國考察軍事後,雖然長州藩建立了自己的新式陸軍,但比起歐洲國家,還是差得遠。

意識到軍隊差距太大,於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能力都用在了改革軍制上,他要把日本軍隊也打造成歐美國家那樣的強兵勁旅,大大加快了日本陸軍近代化進程,而後的日本陸軍,基本上都是被長州藩出身的人所掌控

山縣有朋和田中義一,更是在在豐臣秀吉‘大陸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了較爲完善的侵略中國計劃,並且開始實施,而這兩人,都是出身長州藩,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爲侵華出謀劃策的高層,都是出身於長州藩的。

所以,滅掉長州藩,也算是孔有德作爲後世人,發泄內心憤怒的一種方式。

至於如何應對幕府的反攻,孔有德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那就是主動進攻,先拿下廣島藩再說。

淺野光晟的廣島藩,就挨着長州藩的石見國和周防國,也是幕府大軍進入長州藩的必經之路,最爲重要的是,對於這場戰爭,他的態度相當積極。

槍打出頭鳥,誰讓他淺野光晟願意當這個出頭鳥呢。

廣島藩現在的地盤,包括安藝國全部和備後國的西部,以前都是屬於長州藩的地盤,關原合戰後,毛利輝元被德川家康懲罰,剝奪安藝,備後,石見,出雲四國地盤,還有伯耆、備中和伊予部分領地。

而後在關原合戰中立下大功的福島正,則成爲第一人廣島藩的藩主,擁有備後,安藝兩國領地,但隨後因爲其私自擴建領地,被幕府沒收封地,轉封給淺野長晟,也就是現任藩主淺野光晟的老爹。

根據斥候偵察到的情況,淺野光晟得到德川幕府的命令後,積極備戰,德川幕府只要求他出兵一萬,但他卻主動要求增加兵力,準備調動一萬五千兵馬,參與這場大戰。

既然淺野光晟如此積極,孔有德自然不會讓他的努力白費,趁着德川家康的大軍正在朝大阪地區集結,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繼續西進,跟他先過過招,先幹掉這個積極分子再說。

倒是德川家光向荷蘭人求助,引起了孔有德的注意,荷蘭人跟德川幕府的關係一向不錯,如果德川幕府再給出一些合適的條件,荷蘭人有很大的可能北上協助德川幕府。

暫時還不必太擔心,目前最近的荷蘭艦隊,應該還在大員,一來一回,再加上戰爭籌備的時間,差不多也要大半個月,而在此之前,天策軍已經拿下廣島,可以安心與北上而來的荷蘭艦隊作戰。

隨後,孔有德開始進行佈置,準備海陸並進,攻打廣島藩。

長州藩的防務,陸地上的攻擊行動,以及對戰俘的後續處理,則全權交給鄭蘊負責,他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孔有德的認同,這事兒交給他問題不大。

在此之前,他雖然是朝鮮的兵判,相當於大明的兵部尚書,但實際上權力並不大,原本李琿只是讓他負責協助天策軍,只給了龍虎營和羽林衛兩支軍隊,一萬人。

這倒不是李琿對他不信任,而是下面的將領對他不信任,李倧突然倒臺,李琿上位,雖然他們對此表示接受,但拍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瞭解的人來統軍,下面的將領也是心裡沒底啊。

上頭派了一個領頭的,大家都不清楚這人水平怎麼樣,怎麼可能放心的跟着他走,萬一被帶溝裡,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但這些天朝鮮軍隊在長州藩所向披靡,一路攻城略地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對馬,九州以及朝鮮本土的將領們也都蠢蠢欲動了,這樣的好事兒,他們都想着摻和一腳。

而且戰事的順利,也讓李琿的威望得到了不少提升,他下達的調兵命令,底下的將領們也不再是陽奉陰違,藉故拖延了,紛紛請戰,要去日本收拾倭寇,爲朝鮮死難的百姓出氣。

這樣一來,九州和長州以及對馬的朝鮮軍隊,全都歸屬了鄭蘊調遣,他這個兵判纔算是實至名歸。

所以,拿下萩城之後的幾天的時間裡,鄭蘊手頭的朝鮮軍隊已經高達兩萬人,除了龍虎營和羽林衛的八千人外,其餘的都是從九州,對馬,還有朝鮮本土增調而來的軍隊,對馬海峽內的運兵船絡繹不絕。

兩天後,運送葉赫軍團北上的戰艦,也都順利完成了運送任務,安全返回,來到了萩城海面。

他們在回來的的途中,按照孔有德的命令,順道攻佔了左渡島,隱岐島等數座島嶼,這些島嶼都是幕府天領,上面的駐軍不多,又沒有任何防備,戰鬥過程相當順利。

而張大虎則在孔有德的命令下,將分散各地的突擊隊四個營集結到萩城,鄭蘊也遵照命令,將樸凱的羽林衛,調派至萩城,協助天策軍的海上進攻行動。

一番整備過頭,這一萬多軍隊,陸續登船,啓程開往廣島。

經過兩天的航行,艦隊繞過本州島的最西端,然後通過下關海峽,進入瀨戶內海,來到了廣島港外。

這一路上,只遭遇了兩次敵人水軍,一次是幕府天領長崎港的水軍,不過只是十艘船組成的偵查部隊,在下關海峽北邊與天策海軍遭遇,一次地方大名的水軍主力,一共七十多條船,不過和長州水軍一樣,噸位都不大,在天策海軍通過下關海峽之後不久,迎面撞上的。

幕府的那支偵察部隊,根本沒有浪費時間,作爲前鋒的韓鬆分艦隊,在主力抵達的時候,就已經全滅了幕府的十艘戰船,兩艘擊沉,其餘的都打得投降了。

倒是第二波敵船,讓天策軍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些戰船不是一個藩的,而是由府內藩,高鬆藩,佐伯藩三個藩的水軍一起組成的艦隊,他們按照德川幕府的命令,準備開往長崎集結。

所以戰鬥一開始,這三支水軍就發現雙方實力不在一個檔次,根本沒得打,於是立馬散夥,各回各家了,孔有德不得不分出一半的戰船,分頭追擊,浪費了半天的時間。

不過好在他們的船速度都不夠快,最終全部被擊沉或者俘獲,沒有漏網之魚。

至於沿途遇上的那些漁船,孔有德根本沒有搭理他們,根本構不成威脅,哪怕有廣島藩的漁民,他們也不可能在海軍抵達廣島港之前,回去通風報信,畢竟漁船怎麼可能跑得過戰艦。

海戰結束後,作爲前鋒的韓鬆分艦隊,先於主力艦隊進入港口。

在主力艦隊抵達江田島的時候,韓鬆通過旗語發回港口內的信息,文登號的旗語兵隨即彙報彙報“大人,廣島藩的水軍戰船,基本都停泊在港口內,加上漁船和商船,差不多有兩百艘,最大一艘與二號福船相當!”

“傳令下去,準備戰鬥!”

徐文儀淡定的說道,這場戰鬥,孔有德已經全權交給他來處理了。

各艦隨即開始準備戰鬥,繞過江田島之後,港口內的情形,已經盡收眼底。

廣島港內的船隻,在韓鬆率領分艦隊出現的時候,就發現了情況,現在正忙着備戰,但看到天策海軍主力艦隊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這些戰艦,很顯然不是普通大名能夠擁有的,如果是幕府的水軍,肯定會提前告知他們,讓他們提前準備迎接。

再聯想到明朝聯軍攻克長州藩,且他們廣島藩的軍隊已經西進,與敵人發生激戰,一些腦袋靈光的,頓時就猜到了這支艦隊的歸屬,毫無疑問這就是天策軍的艦隊。

徐文儀一邊觀察着廣島港和廣島城的佈防,一邊對麾下戰艦進行安排,以六艘文登級爲首的四十餘艘戰艦,在海面上依次排開,擺成一條線,側舷對準了港口。

在戰列線快要完成的時候,突然有一艘廣島水軍的戰船離開港口,打着一面大大的白旗,向海軍戰列線靠攏過來。

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743章 返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642章 追擊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798章 潰敗第十三章 真的是鼠疫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223章 廷杖第786章 首戰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355章 徐光啓第298章 槍騎兵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137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211章 死戰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90章 完美復刻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436章 勸降信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663章 對策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735章 投降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298章 槍騎兵第793章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868章 包圍圈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817章 出山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712章 將計就計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321章 大手筆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01章 全完了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171章 能幹的秦致遠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267章 煙臺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331章 後手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
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743章 返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642章 追擊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798章 潰敗第十三章 真的是鼠疫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223章 廷杖第786章 首戰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355章 徐光啓第298章 槍騎兵第263章 徐元永目標的猜測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137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742章 一海不容二主第211章 死戰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90章 完美復刻第505章 真當我是軟柿子?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436章 勸降信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663章 對策第864章 梟雄會面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五十一章 攻打陵縣城第735章 投降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298章 槍騎兵第793章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868章 包圍圈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817章 出山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712章 將計就計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321章 大手筆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801章 全完了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171章 能幹的秦致遠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841章 四面合圍完成第267章 煙臺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331章 後手第273章 哪來的韃子?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