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利益交換

行轅官廳內,按察使沈猶龍率先誇讚道“早就聽說侯爺麾下全是百戰精兵,人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啊!區區數日,便將爲禍福建數月的紅毛賊寇清繳一空!依我所見,侯爺當屬首功!”

這一桌上,除了巡撫鄒維璉之外,就是沈猶龍職位最高了。

這漳州城畢竟只是個府城,巡撫衙門在福州城,哪怕戰事緊急,也不能所有人一股腦的都跑到這漳州城來,於是就留下左右布政使和部分官員在福州,處理日常的政務。

孔有德抱拳道“沈大人過譽了,此戰首功,當屬撫臺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孔某如何敢貪此等天功勞。孔某不過一介武夫,若非撫臺和諸位大人高瞻遠矚,提前料到紅毛海寇還有援軍,聯繫我天策軍助戰,恐怕賊寇的奸計就得逞了!況且,撫臺大人不避炮火,親臨海澄,坐鎮指揮,此等氣魄,孔某也好生佩服啊!”

孔有德這話就說的很明白了,這一戰的功勞,就白白的給他鄒維璉了。

但鄒維璉也不傻,孔有德把這潑天的功勞送給自己,不可能是沒有任何訴求的,現在鄭芝龍被他們收復了,紅毛被他們打跑了,他們肯定不僅僅滿足於此。

甚至他自己都認爲,如果孔有德打算繼續造反,憑藉這次帶來的三四萬兵馬,橫掃整個福建真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他現在能跟自己把酒言歡,說明還不想站到朝廷對立面,至少現在還不想。

只是不知道,這孔有德的胃口究竟有多大,所以還得試探“侯爺過獎了,侯爺能親自上陣,本撫只是統籌戰局,本就是分內之事!”

孔有德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撫臺大人真乃人中龍鳳,居功而不自傲,高瞻遠矚,爲我大明殫精竭慮。若天下官員都如撫臺大人一般,爲大明江山嘔心瀝血,我大明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幅內憂外患的局面。尤其是那張孝仲,身爲封疆大吏,卻大肆斂財,任人唯親,致使武備廢弛,丟城失地,弄得治下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此等惡官,人人得而誅之!”

“哦?此話怎講?”

提到張孝仲,鄒維璉頓時來了精神,同時也有些莫名其妙,這個時候提他幹什麼。

這孝仲,便是現任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張鏡心的字。

年初,熊文燦升任副都御使兼兵部右侍郎,總理五省軍務,全面負責圍剿流寇之後,這張鏡心便接替了熊文燦的位置。

孔有德一臉疑惑的問道“難道撫臺大人還不知道廣東發生的事情?”

“本撫確實不知,還請侯爺細細說來!”鄒維璉也是一臉懵逼。

孔有德一臉自責到“說起來,這件事情孔某也有責任啊。此戰,孔某雖率軍擊敗賊寇援軍,但初來乍到,於海況不熟,未能全殲賊寇,致使少數賊船逃入廣東海面。原以爲賊寇只是殘兵敗將,不足爲慮。卻不曾料想,賊寇進入廣東之後,區區數百散兵遊勇,居然大肆劫掠,甚至一度攻陷廣州城!”

然後又極爲氣憤的說道“此事,他張孝仲難辭其咎!

鄒維璉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變急促了,急忙問道“竟會有此事?此等大事,侯爺斷不可道聽途說啊!”

孔有德正中的說道“此事絕無半點虛假,相信最多三五日,撫臺大人也會收到從廣東傳來的消息。”

鄒維璉在大明的官員中雖然不是出類拔萃的那一部分,但能爬到巡撫這等封疆大吏位置的人,自然都不是狠人,很快就明白過來了,這孔有德是打算把他推到兩廣總督的位置上啊。

他沒辦法繼續保持鎮定,萬萬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情等着自己,看孔有德的樣子,他知道自己已經能夠穩穩的坐上兩廣總督的位置了。

雙方就此達成利益交換,天策軍協助鄒維璉登上兩廣總督的位置,把按察使沈猶龍推上福建巡撫的位置。

作爲回報,對於天策軍在廣東和福建海域的活動,以及商貿往來,他們當然得提供庇護。

天策軍還會分出一部分兵馬,繼續打着鄭芝龍的旗號,駐紮在廈門島和金門島,平潭島等一系列島嶼,遼寧商號也會進駐福建和廣東各府。

當然,這往後的海上貿易,他們福建和廣東官場,也能分到一杯羹,至於多少,就看他們的表現了,這方面天策軍掌握着主動權。

搞定福建官場之後,後續的一些列規劃就鋪開了。

鄭家的那些水手和士兵,除了一些不願意離開家鄉的,不遠繼續參軍的,身體條件不達標的,其餘的審查合格之後,都被編入了天策海軍和陸軍各部。

以後,他們就是天策軍的人了,而鄭家的那些戰船,以及俘獲的福建水師戰船,自然也成了天策海軍的囊中之物,分別編入各支主力艦隊之中。

按照當初約定好的條件,鄭芝龍成爲了新成立的天策海軍第六艦隊總指揮,不過得到了山東,纔算是正式生效。

而鄭芝虎以勇武著稱,被調入陸軍,成爲獨立軍團第三師的師長,不過暫時麾下只編制了兩個營,一部分是從鄭家的那支鐵甲軍中抽調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從陸軍的其他幾個營抽調一部分。

鄭芝豹的生意頭腦不錯,被安排進了遼寧商號,以後將商號負責南直隸和浙江的貿易,並且給他所負責區域收入百分之一的份子。

而鄭芝鳳在兵事上面造詣不深,第一次就被天策軍全殲,第二次在月港又被全殲,他自己也有了心理陰影,按照他自己相當文官的意願,孔有德給了他一個藤縣知縣的位置,反正山東孔有德說了算,他能力不錯的話,孔有德不介意給他升升官。

此外,鄭家其他的一些人,也都被安排了一定的職位,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位置,如果他們表現出了相應的能力,也會得到正常的提拔。

不過讓鄭芝龍有些奇怪的是,孔有德對他的長子福鬆,以及施大瑄的兒子施琅卻特別好。

不但將兩人收爲義子,親自培養,還以他們的名字命名了其中兩艘在建的文登級戰艦,說是建成之後,就是他們兩人的座艦,只受他們二人的調遣。

這就讓鄭芝龍摸不着頭腦,當說是當質子吧,施大瑄的兒子有當質子的資格?

而且孔有德對他們的態度,就像是對自己的親兒子一般,要不是鄭芝龍知道孔有德在崇禎四年以前都沒離開過大明北方,更沒到過日本,他甚至都懷疑兒子是不是親生的。

此外,東番島的開墾計劃,也被提升了議程。

東番島上的原住民有不少,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三五十萬肯定是有的,荷蘭人這十多年來,已經征服了一部分,現在天策軍取代了荷蘭人的位置,這一部分被征服的原住民,基本就算是當做遺產被接受過來了。

不過相比於總量,這些還是微不足道的,將他們納入天策軍的統治不是一件輕易就能辦到的事情。

所以,孔有德決定效仿後世的經驗,成立生產建設軍團,一個集工、農、兵、學、商爲一體的軍團,完成對東番島的控制。

按照規劃,這個軍團名字就叫東番生產建設軍團,平時負責開墾土地,建立直屬於軍團的農場,同時也負責對原住民部落的征討。

軍團長暫時由第九軍團二師師長劉分擔任,他之前的任務是駐守崇明沙,擴建軍隊,肯定土地,同時防備明軍的攻擊,和生產建設軍團的任務比較相似,只不過後者更爲複雜,工作量更大罷了。

而師長的位置,則由林子丹來擔任,熱蘭遮城外的那一戰,他打的確實不錯,功勞足以升任師長之職。

根據孔有德的打算,生產建設軍團的前期人員,是直接抽調一個大隊的突擊隊,再從陸軍抽調一個大隊。

後續的人員來源就多了,一是傷退的軍人,天策軍的傷退軍人一部分被安排去了治安隊,一部分去了稅警總隊,隨着以後的戰事擴大,傷殘士兵很定會越來越多,也可以安排一部分到生產建設軍團來。

二是囚犯,山東廣東福建的囚犯不少,只要不是死刑,都可以廢物利用,三是從大明內地移民,這年頭土地兼併嚴重,天在不斷,活不下去的人很多,移民難度不大,再者就是從東番原住民裡面吸納一部分。

此外,這個軍團兼有行政功能,到時候還會運送一批政事堂的學生,以及一些有經驗的基層文官過來,協助完成工作。

當然,這只是初期規劃,孔有德也只是知道後世的建設兵團大概是個什麼樣子,自己也沒有親身參與過,到底效果怎麼樣,還需要一步一步的看,而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調整,爲此孔有德給予了劉分很大的自決權。

基本搞定這些之後,接下來就是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了。

九月二十八日,孔有德率領第一第五艦隊,從月港和廈門港起航。

來到外海之後,艦隊迅速轉向西南,全速前進。

這次的目標,是香港島。

根據韓鬆發回來的消息,他們一路尾隨追擊劉香艦隊,劉香先是逃入南澳島修整,但被韓鬆輕易擊潰,擊沉和俘獲戰船九艘,劉香殘部繼續逃竄。

最終,劉香逃到了新安縣的香港島,進入其中修整,不過韓鬆沒有繼續進攻,強攻的話也能打得過,但沒辦法全殲,如果有漏網之魚,以後徒增麻煩,所以向孔有德彙報。

香港島在先秦時期就有人居住,秦漢時期先後歸番禺縣和博羅縣管轄,後來又陸續歸寶安縣,東莞縣管轄,明初則成爲廣州府,新安縣的轄區,一直到‘一鴉’之後租借給英國。

此時的香港島上,根本不像是後世那種國際大都市,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巖、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總人數也就三四千人。

新安縣對香港島的管轄很薄弱,畢竟能耕種的土地不多,所能獲得的稅收也沒多少,也就成爲了海盜們停泊與駐紮的地方。

尤其是隆慶開海之後,海盜活動就日益頻繁,規模也日漸增大,但新安縣卻有心無力,想要管沒那個能力。

究其原因,還是衛所廢弛,外加香港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地方軍隊想要跨海進剿,難度相當大,甚至人數都不一定有海盜多,去了就是送人頭。

最後還得上報廣州府,由廣州府派水師增援,等到援軍來了,海盜得到消息早跑了,這出兵的軍費還得新安縣來出。

所以,只要海盜不上岸,他們一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多管閒事。

而劉香作爲混跡大洋十餘載的大海盜,自然也在這香港島安排了部分人手,可以作爲臨時巢穴。

事實上,這香港島還有海盜們的羣衆基礎,島上的漁民本就是靠海吃飯的,見到海貿的利潤巨大,自然也想投身其中,哪怕有殺頭的風險,但利益的驅使下,自然不缺膽大的。

島上的人,基本都同各個海盜勢力有聯繫,海盜們的戰利品需要銷贓,同時也需要補充食物,淡水,物資,情報,島上有不少人都成爲了海盜們的白手套,以漁民的身份替他們前往陸地交易,按比例獲取一定的收益。

其實不單單是香港島,很多沿海的島嶼都是這種情況,劉香這次帶來的人多人也對,那些小島沒辦法容納,就只能來到這香港島修整。

對於孔有德親自率軍出征,徐文儀和郭懷一都覺得有些大題小做,他們中隨便一個都能親自滅掉劉香。

但孔有德看重的,恰恰是香港島本身,英國佬當年要租借地,不要其他的地方,偏偏要香港島,不就是香港島的地理條件優越嗎。

一方面有着深水香港,可以停泊大型戰艦,另一方面位於珠江出海口,商貿條件便利,這麼好的一個地方,天策軍豈能放過。

至於劉香,現在已經是窮途末路,消滅他費不了多大事兒。

第518章 孔有德的煩惱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467章 張國臣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896章 大勢已定(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七十章 炮戰第399章 武器第289章 爺孫局第355章 徐光啓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54章 追擊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507章 吳三桂全軍覆沒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788章 擊潰,遇伏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764章 慶功宴第323章 炮擊到天亮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301章 釣魚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840章 左良玉大敗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731章 外籍軍團擴編第387章 簡筆畫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738章 賭一把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808章 警告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744章 決意南征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834章 婚禮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366章 探查民情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834章 婚禮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868章 包圍圈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527章 宋統殷第872章 前往瀋陽第497章 上當了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77章 陷入僵局
第518章 孔有德的煩惱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467章 張國臣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896章 大勢已定(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180章 收穫徐文儀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七十章 炮戰第399章 武器第289章 爺孫局第355章 徐光啓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54章 追擊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507章 吳三桂全軍覆沒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788章 擊潰,遇伏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六十一章 這是個作死少年?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764章 慶功宴第323章 炮擊到天亮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301章 釣魚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840章 左良玉大敗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731章 外籍軍團擴編第387章 簡筆畫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289章 不情願的吳安邦第738章 賭一把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808章 警告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744章 決意南征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834章 婚禮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366章 探查民情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834章 婚禮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868章 包圍圈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527章 宋統殷第872章 前往瀋陽第497章 上當了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77章 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