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

而孔有德帶着三萬餘大軍增援,就讓皇太極沒辦法強攻錦州等城池,就算能攻下來,師勞疲敝,肯定會給援軍以可乘之機。

後來又在圍繞着長嶺山展開的大戰中消滅了近四萬敵軍,皇太極實力大損,士氣大跌,又要面臨近在咫尺的天策軍援軍,倘若鐵了心的進攻錦州,被天策軍來一波側翼突襲,恐怕就是全軍潰敗的下場了。

所以,只要繼續耗着就行,在等一個多月,海冰消融,以現在整合了鄭芝龍集團後的天策海軍,一次性就能再向錦州投放五萬軍隊,到時候皇太極就更沒得打了。

不過,對峙和僵持,並不代表雙方相安無事,每天看着對面的營地,期間也有大量的小規模戰鬥,和試探性進攻。

尤其是雙方偵騎之間的交鋒,最爲激烈,雙方都想要遮蔽對方的視野,又都想獲取對方的安排部署,尋找戰機,所以到處都活躍着雙方的偵騎和斥候。

不過,這方面依舊是天策軍佔優勢,武器方面的優勢,能讓他們處於先手位置,除非是被敵人伏擊,否則在敵人抵達能夠展開攻擊的距離之前,就殺傷了敵人一半的兵力,敵人要麼撤走,要麼給天策軍造成少量傷亡而後全軍覆沒。

而皇太極,看着每天都有數十人乃至上百人的斥候傷亡,也心塞不已,而他們斬獲的天策軍偵騎,卻寥寥無幾,士氣已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此外,雙發之間一些小規模的試探和戰鬥,天策軍也基本上處於優勢一方,孔有德還藉此機會,孔有德還把招募訓練了半個月的新兵,也編入受損較爲嚴重的幾個營,然後隨同老兵們一起參加對韃子的小規模戰鬥,在此期間迅速成長起來。

無論是長嶺山之戰的失敗,還是這些小規模衝突的失利,都讓皇太極沒辦法繼續這麼耗下去,否則海路暢通之後,以天策軍這無數次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實力,後續的增援兵馬抵達,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戰爭天策軍的機會了,整個大金國,會一點一點的被天策軍蠶食殆盡。

但長嶺山之敗,讓他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要與天策軍展開決戰,就必須要有充足的兵力。

所以,長嶺山之戰後,他就不斷從後方增兵,十四歲以上的餘丁,全部被拉過來了。

皇太極原本計劃的決戰時間,是二月十日左右,到時候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後方能調動的兵馬全部調動過來,一鼓作氣,消滅天策軍。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展開,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來。

首先便是阿巴泰的背叛,這是讓他始料未及的,他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這個同父異母的七哥,鑲藍旗的旗主,居然會背叛大金國,成爲第一個背叛大金的高級將領。

一開始他還以爲是自己弄錯了,或者這是天策軍的反間計,但多方確認,甚至看到了阿巴泰所寫的討逆檄文,纔不得不相信這一事實。

去年十一月底,孔有德增援錦州的同時,東江軍團第二師在師長吳克金的率領下,從旅順口登陸,然後直撲金州衛城。

駐守金州衛城的阿巴泰率軍抵擋,但很快就被天策軍攻破,而後阿巴泰昏迷被俘,吳克金便着手對阿巴泰的勸降工作。

雖然一番思想工作下來,阿巴泰並沒有立即被策反,但內心已經動搖了,加入天策軍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又有巴雅爾泰,福田康夫這些先例在,雖然嘴上嚴詞拒絕,但內心何嘗不想再去闖蕩一番。

不過並沒有大金國將領歸順天策軍的先例,他的子女妻妾又在瀋陽,加上其他的一些顧慮,所以沒有答應。

吳克金也沒勉強,知道這種事情不是一時半會能決定的,也就給了阿巴泰時間繼續考慮,而他自己便率部一路攻城拔地,得利贏城,紅嘴堡,歸福堡,旋城,欒古關,蕭家島關,黃骨島堡,復州衛城,永寧城等城池,接連被吳克金攻下。

期間,不少阿巴泰的老部下,都被生俘或者斬殺,吳克金還專門把這些俘虜,或者首級,送到阿巴泰面前讓他過目,一點一點的摧毀他的自信心。

天策軍在長嶺山大敗後進軍,擊斃多鐸,俘虜杜度的消息,也傳回了瀋陽,雖然皇太極極力封鎖消息,以免引發後方動盪,但當時部分潰兵並沒有被收攏,而是一股腦的逃回了大後方,加上一些其他的渠道,自然而然的被潛伏在瀋陽的天策軍獲取,加上一些俘虜的供述,雖然沒有直接得到天策軍大勝的消息,但基本已經確鑿。

這一點,阿巴泰最開始是不願意相信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俘虜承認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阿巴泰纔不得不相信,連多鐸都被天策軍殺了,杜度也被俘虜,足以證明天策軍的實力。

這個時候,阿巴泰其實已經徹底動搖了,加入天策軍,日後飛黃騰達,絕對比在這當一個俘虜要強,但他還是不敢跨出這一步。

而讓他最終下定決心歸順天策軍的,便是在蓋州衛城,見到了自己的妻妾子女,他們是被天策軍潛伏在瀋陽的情報人員,花了巨大代價才轉運到蓋州衛城的。

就在正月初十,阿巴泰公然宣佈皇太極的二十七大罪狀,首要其中的皇太極身爲大明臣子,對於對於父親努爾哈赤背叛大明的行爲非但不制止,反而助紂爲虐,在努爾哈赤死後依然背叛大明,不思悔改,其罪人人得而誅之。

其他的罪行還有很多,比如逼死庶母,不顧倫常,殘殺大明百姓,攻伐大明屬國朝鮮等,阿巴泰就像是一個大明的酸文人一般,一條條列舉了皇太極的罪狀,好似自己就是大明的衆臣一般。

此外,還寫了一封討逆檄文,號召遼東的百姓軍民,一同討伐皇太極這個背叛大明的亂臣賊子。

阿巴泰的背叛,讓皇太極差點氣的吐血,去年他在天策軍手上連連戰敗,自己沒有降罪於他,反而給他機會,他卻是這麼報答自己的。

此外,這件事情引起的波瀾,讓後金國內產生了不穩的現象,一些漢人得知這個消息,紛紛向逃奔蓋州復州金州一線,重回大明治下,雖然留守兵馬極力鎮壓,但這樣的事情屢禁不止,一直都有發生。

當然,阿巴泰的背叛,短時間內還不會造成太過嚴重的直接後果,但草原上的消息就不一樣了。

從十二月底,就陸續有草原上的小部落頭領,或者留守的統領前來求援,說他們收到天策軍的襲擊,根本無法抵抗,兵將被殺,部衆,牲畜,財產被略多,還有敖漢和扎魯特兩個投靠天策軍的部落協助,一路走來蒙古各部生靈塗炭。

那些得到消息的漠南蒙古諸部頭領,得到消息之後紛紛來找皇太極哭訴,請求帶兵回去救援自己的部落,或者請皇太極派遣八旗精兵前往馳援,這種時候,皇太極正忙着籌集兵力決戰呢,哪還願意繼續分兵。

但耐不住奈曼,巴林,阿魯科爾沁,烏珠穆沁等幾個蒙古頭目苦苦央求,皇太極也知道不把他們安撫下來,其他蒙古部落也會人人自危。

我們帶兵來幫你打仗,結果自己家被人端了,你非但不發兵救援,還不讓我們回去增援,還想讓我們繼續爲你賣命?

爲了防止有其他蒙古部落效仿敖漢和扎魯特兩部,擅自率軍回到草原,皇太極不得不召集漠南蒙古各部頭領議事,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們現在的局勢,紛紛無法分兵,否則就無法消滅天策軍,等到擊敗天策軍之後,到時候一定給他們各部充足的補償。

更何況,草原那麼大,各部都還有些留守兵馬,而天策軍和敖漢扎魯特部也就四五千騎兵,肆虐不了多久。

好不容易安撫住了蒙古各部,一個更壞系的消息傳來,漠北的車臣汗,還有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三部,與天策軍結盟,盡發十五萬騎兵,趁着漠南蒙古兵力空虛,發動奇襲,準備一掃漠南蒙古。

科爾沁部和札賚特、杜爾伯特三部都傳來了求援消息,確實有數萬蒙古騎兵襲來。而且遠在右翼的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也派來了求援兵馬,遭受數千漠北蒙古騎兵的進攻。

這麼多部落同時帶來這個消息,皇太極知道不能等下去了,必須要儘快發動決戰,否則再拖延下去,哪怕他能隱瞞消息,但蒙古騎兵打到錦州的時候,可就是腹背受敵的情況了。

其實,這也是左文飛耍的小計謀,土謝圖部和札薩克圖部隔得太遠,想結盟也來不及,而且未來還可以用來制衡車臣部,所以就沒去聯絡。

但南邊的皇太極不知道啊,所以他就跟車臣汗商量過,讓一部分騎兵,假裝成漠北另外兩部的騎兵,讓皇太極誤以爲整個漠北蒙古都與天策軍站到了一條戰線上。

這一點,確實把皇太極給唬住了,漠南蒙古到處都在受到攻擊,而且敵人兵力也不少,各部都有,就算沒有宣稱的十五萬,六七萬總是有的。

而留守的那些漠南蒙古各部兵馬,在絕對兵力優勢面前,根本無法抵擋,紛紛潰敗,漠北騎兵就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還好這之間兩千多裡的路程,爲他們提供了一些時間,按照時間推斷,他們的前鋒最少還需要十天,主力應該在半個月室內抵達,只需要打十天之內擊敗天策軍,便能掉過頭來,對付這些背叛大金國的叛徒。

沒錯,在皇太極眼中,這就是背叛,早在老奴士氣,漠北蒙古三部都是向大金國派出使者,表示臣服了的,現在卻跟天策軍結盟,那就是背叛。

於是皇太極便召集各部將領,開始計劃對天策軍的總攻,力求一戰而定。

望着賬內衆人,皇太極平靜的說道“我大金國自父汗起兵,反抗明廷暴政,已有十七載,期間我大金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路皮進展嗎,攻城略地,先敗明軍,再破朝鮮,又兩度擊敗苛待草原諸部的林丹汗,使其遠遁,我大金國乃是天命所歸。現如今,雖兩度敗於天策軍之手,但並未傷我大金根基,這天策軍雖強,卻不可能戰勝我大金國!”

緊接着他又冷笑着說道“這孔有德自知無法正面擊敗我大金軍,所以才玩起了陰謀詭計,派出部分騎兵劫掠草原,意圖擾亂我軍心,然而這又如何?只要我大金軍殲滅孔賊所部,而後調兵消滅草原上的天策軍,再攻克錦州城,義州衛城,這天策軍必然如當年白桿兵,戚家軍,灰飛煙滅。”

鑲黃旗旗主拜音圖連忙附和道“大汗聖明,我大金軍天下無敵,必能一戰擒殺孔賊,全殲其部!”

這拜音圖是皇太極的堂弟,也就是努爾哈赤四弟巴雅喇的兒子,之前不過是鑲黃旗的甲喇章京,杜度的被俘,讓鑲黃旗旗主的位置空了出來,一番明爭暗鬥之後,經過皇太極決定,落到了他的頭上,算了撿了個大便宜,所以對自己這個堂哥很是感激,支持他的一切決議

皇太極卻扭頭對多爾袞說道“十四弟,你有什麼好的提議,儘管說!”

‘老奸巨猾’多爾袞暗罵了一聲,但還是出列道“大汗,經過這兩個月來的不斷補充,我大金軍滿漢蒙各旗,再加上那些好衣奴才,現如今兵力高達二十萬,近三倍於天策軍,即使去掉包圍金州衛城,錦州城等城池的兵馬,可用於與孔賊決戰的兵馬,起碼也有十二三萬,三倍於孔賊,如此巨量的兵力,必須要一處寬闊的戰場,否則兵力優勢難以發揮出來。”

“哦?那依十四弟之間,何處應當成爲決戰的戰場?”皇太極不動聲色的說道。

多爾袞在腦海中,將整個錦州地區的地形地貌在腦海中回想了一遍,然後開口道“長嶺山,毛家嶺以西,女兒河以南,大勝堡,煙墩山以東,東青堡,大興堡以北,這一片方圓三十餘里的大平原上,除了少量丘陵之外,盡是一馬平川的曠野,極爲適合我大金軍的騎兵奔馳,是決戰的理想地點!”

第560章 彭曉冬第669章 硬碰硬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693章 衍聖公第728章 燃燒的廣島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718章 蝦夷地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98章 槍騎兵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298章 槍騎兵第817章 出山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584章 擴軍整編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295章 再次攻城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868章 包圍圈第321章 大手筆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402章 上當了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459章 水雷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512章 投降第689章 新年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156章 第二個耿仲明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671章 必然和偶然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633章 朝鮮國王要御駕親征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231章 變數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59章 水雷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81章 多爾袞是女真奸第三十八章 山東巡按王道純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262章 論功行賞第358章 審問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399章 武器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四十八章 孫元化的煩惱第668章 來借錢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116章 新年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606章 戲耍吳三桂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171章 能幹的秦致遠第765章 利益交換
第560章 彭曉冬第669章 硬碰硬第692章 商業法令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693章 衍聖公第728章 燃燒的廣島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718章 蝦夷地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98章 槍騎兵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298章 槍騎兵第817章 出山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584章 擴軍整編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295章 再次攻城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868章 包圍圈第321章 大手筆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402章 上當了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260章 舉起手來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593章 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459章 水雷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512章 投降第689章 新年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156章 第二個耿仲明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671章 必然和偶然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633章 朝鮮國王要御駕親征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638章 不計傷亡的強攻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231章 變數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59章 水雷第8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81章 多爾袞是女真奸第三十八章 山東巡按王道純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262章 論功行賞第358章 審問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399章 武器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四十八章 孫元化的煩惱第668章 來借錢第717章 退位讓賢第897章 崇禎的糾結(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116章 新年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606章 戲耍吳三桂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171章 能幹的秦致遠第765章 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