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宅男!

因爲下午還要繼續遊覽,午飯時王石頭只是帶他們找了家路邊館子隨便湊合了一頓——當然在史可法他們眼裡已經是不錯的酒樓了。不過到了晚上時,忙完公事的王璞又已經在瓊州府最好的酒樓訂下了一桌,專爲老同學接風。

想想看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作爲瓊州府這邊的地主,老同學過來他王介山必然是要做東請客的,先前登陸時那場接風宴乃是公務,以他們的關係肯定還應該有一場私宴。更不用說史可法幫忙把他的家人帶過來,就算是致謝也少不了單請這一頓。

果然到了一見面時王璞就連聲道歉,說今日本該專陪老友一天的,只是臨時被一堆瑣事纏住不得脫身,只能待晚間事了再過來。

史可法這邊自是連道不妨,幾人相攜入席。這種正式場合要講究規矩,什麼小跟班兒書童都不能上桌了,乖乖和車伕到隔壁小桌吃去。史可法身邊那位幕僚師爺倒是有資格,不過僅僅三人卻也不能成席,所以王璞又請來了張陵和周晟兩位同僚作陪,好歹湊成一桌。

若是按照大明本土文貴武賤的規矩,文官請客多半是不會邀請武人的,更不用說最爲明朝大臣所痛恨的錦衣衛。不過在海南島上,他們這幾個都算是對大明忠貞不二的典型了——王璞沒邀請現在已經成爲他上司的程葉高,以及地位已經差不多要和他平行的嚴文昌,因爲他覺得那兩位雖然還披着大明的官袍,但其實應該算是短毛的人了。

既然號稱瓊州府最好的酒樓,菜色當然不會差。當天的主菜是一整隻大海蟹,光一條蟹腿就足有小孩子胳膊那麼長。蒸熟了被盛在大銀盤子裡,用兩個人才擡上樓來,張牙舞爪往衆人面前這麼一放,別說一直在北方的史可法和幕僚師爺兩人被嚇一跳,就連常住廣州,對於海鮮並不陌生的周晟也有點疑惑:

“這東西能吃嗎?”

能不能吃當場就得以驗證——酒樓有專門的服務人員帶了工具上來,在把整隻海蟹給客人“驗明正身”以後,他們當面就將那隻螃蟹剔肉挖黃,放到小銀碗中,拌上薑絲老醋供客人享用。

史可法起初還有點疑惑——他是河南開封人,做了官兒以後先是在西安,後是在京城,這輩子都沒靠近過海邊。以前雖然吃過螃蟹,卻從沒見過這麼大隻的。那些服務人員動作熟練,用工具把蟹肉蟹黃掏乾淨以後剩下的殼子居然還是能擺成一整隻螃蟹模樣,品相整齊的擺在餐桌旁邊,看起來依舊很是威猛。

不過那蟹肉雪白晶瑩,蟹黃赤紅如火,看起來倒是極其誘人,旁邊又有張陵王璞等吃過的人介紹說此乃美食,於是史可法還是夾了一筷子,放到嘴裡眯上眼睛含了半天,方纔搖頭晃腦道:

“果然美味……”

之後便是大快朵頤,史可法在山莊裡這段時間也吃過不少海產品了,不過山莊的餐廳裡頭再怎麼精細畢竟只是大鍋菜,跟外頭酒樓拿來待客的招牌名菜不能比——當然價錢也不能比。飯後史可法悄悄找到自己的小跟班兒,讓他向王石頭打聽了一下這桌海鮮宴的價錢,果然比一般酒樓的宴席貴了不少。以大明本土的物價水平,通常一桌酒席差不多就是一兩銀子,檔次高的還有二兩,四兩,達到八兩標準那就是頂級豪門宴了,但王璞這一頓隨隨便便就吃掉二十多元,摺合十多兩白銀呢。

不過王璞現在也不是在乎那點小錢的人了,史可法見他飯後丟給侍者的小賬就直接是一個銀元,這讓他頗爲感慨——聽說王介山當初讀書時可是不折不扣的窮人,每天煮一鍋粥都要分成三頓吃。

即使在考上了舉人,進士之後,因爲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得到實缺,本人又不肯去鑽營,就也還是兩袖清風。幸虧大明朝有這麼一項不成文的規矩——某人只要中舉之後就會有人主動帶着田地房產過來投獻,要求充作他的僕役,目的是爲了藉助這位舉人老爺的身份規避明帝國那足以令人傾家蕩產的賦稅與徭役。

對於這種投獻過來的人,新鮮出爐的舉人老爺並不能真正將其視之爲奴才——搞不好人家的財勢還要大些。不過可以接受那些財產上的饋贈,以此解決經濟上困難,也算是互利互惠了。當然如果這位舉人老爺尚未成婚,那麼有錢人家往往就會以其它方式拉關係——例如招女婿……

王璞當初也是受惠於此,從投獻人那裡取得一些資財養活家人,但他本人帶個小書童在外頭奔波候缺還是很艱苦的,那時候自己條件比較好,還經常接濟於他。沒想到今天卻也能出手如此大方了。

只是聯想起先前王石頭所說,這瓊州府初次爲短毛所破時王介山的舉動……才短短兩三年工夫,就能讓一個甘心爲大明死節的忠臣主動把家人統統接到這裡接受短毛的統治;讓一個清廉如水,從不妄取一文的名士也能夠在這種高檔酒樓請客吃飯,並隨手扔出半兩銀子作爲小賬……這瓊州府的風氣還真是容易影響人啊。

只是在史可法心中,卻始終有一種很不對勁的感覺,白天看到那條水泥路,聽小石頭得意介紹自家馬車的時候就已經隱隱有點感覺。等到一行人飯後閒聊時,高坐於樓臺之上,看着全城那如同滿天繁星般的點點燈光,連街道上都用油燈高高掛起照亮,這種感覺就愈發的明顯。

思慮良久,終於找到這種不和諧感來自何處,史可法禁不住搖搖頭:

“可惜啊,真是可惜!”

“哦?憲之先生爲何可惜?”

旁邊張陵恰好聽到,拿着茶杯走過來,卻見史可法以手點着下面的路燈道:

“就說這些燈吧,置於街上雖是能爲行人照亮,可一晚上要白白耗費多少燈油啊。行人走在道上,月朗星稀之時自可看見路面,若是怕黑自己帶個燈籠也就是了麼,何必如此靡費。”

說到順處,見王璞和周晟也走過來聽他議論,史可法便朝好友道:

“介山,吾有一言,不得不發——此處確實富裕,已是不下於京師,江南。可奢靡之風卻更要超出一倍不止。以吾今日所見,這瓊州府中衣食住行,竟是無一不精。如此稍有積蓄便耽於享樂,縱有成就,怕也是有限得很。”

見王璞面有不解之色,史可法咬咬牙,又指了指他停在樓下的馬車:

“介山,白日承蒙你派車接送,果然是非常舒適。可是爲這道路,車馬,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在吾看來卻是過於浪費了——修建硬質道路所用的灰泥,人工,若是拿來起造房子,不知能庇佑多少寒士;而這些馬車下面據說都是上好鋼鐵,若拿來打製武器,不比僅僅供人乘坐舒適要重要得多麼!”

眼見今晚主客忽然把話說得這麼直接,周晟和張陵兩人都有點吃驚,但王璞倒沒生氣,反而顯出一種心有慼慼焉的表情:

“憲之,眼下你的想法,看法,正和我當初剛剛接觸到那些短毛所作所爲時的觀感完全一個樣。那時候在我看來他們的行爲也是完全的莫名其妙,盡幹一些稀奇古怪的勾當。不過時間長了你就能知道,這些人從不幹沒好處的事情……無論建造房屋還是製造武器,他們都有更多更好的材料與技術,與修路造車並不矛盾。”

說到這裡時,旁邊張陵和周晟臉上都顯出會意笑容,顯然是深有同感。

“但你有一點說得不錯——那些髡人確實耽於享樂。你在這裡所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他們爲了自己的享受而發展出來,他們只是不介意讓我們一起分享而已。”

“照這麼說,短毛豈不是都一羣鼠目寸光,胸無大志之輩,竟也能開創出如此局面?”

史可法不能置信道,王璞忽然哈哈一笑:

“你說他們胸無大志?——還真是說對了。其實憲之你只要在這裡稍微待久一點就能體會到了,以他們的能力,當真想要有所進取的話,所佔之地肯定遠遠不止當前這三島。向朝廷謀取個威海衛也壓根兒不用費那麼大週摺……事實上,直到今天,我也沒弄明白這些短毛爲何肯接受朝廷的招安,他們其實根本不怕跟朝廷敵對。”

“什麼?介山你可是爲招安他們出了大力的!”

史可法大驚道,王璞苦笑一下,攤開手:

“那只是因爲他們自己想要這麼做而已——這麼說吧,憲之,在我們這幾個熟悉他們的人看來,這些短毛的所作所爲,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說是非常的高明,有時候也非常大膽——比如當初以區區三十來個人就趕來奪佔瓊州府,而且還獲得成功。”

“但是總體而言,他們在對待外部的策略上是極其保守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我大明內陸的錦繡江山壓根兒就不在乎,只想窩在這邊境島嶼上過他們自己建立起來的好日子。爲此還專門有個詞是形容他們自個兒的……叫什麼來着?”

王璞摸着腦袋冥思苦想,卻是對短毛更熟悉的張陵張汝恆幫他說了出來:

“……宅男!”

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七二九 新瓊州(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喬遷之喜(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長的一日(中)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四十章 名義問題七二二 陳濤的婚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孿生機構和釘子戶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德的策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了,大明天使(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代桃僵(下)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五百零五章 白燕灘的慌亂(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臨時工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五百零二章 捲土重來的西班牙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較量:步兵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三十章 烏龜流佈局&DKP規則?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打開了局面啊!第四百零九章 第二次碰面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上途中(上)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要求(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三百五十九章 福威(上)七五五 京師的混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章 初到貴境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傑克的建議(下)第五百八十章 貴客臨門(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八十四章 近戰操典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三百六十八章 走馬取登州(四)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七章 培訓完本感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七十五章 大明朝的第一起強制拆遷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六十一章 時代的碰撞(下)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進貢(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走馬取登州(九)七九一 亡命衝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車中談話(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謀劃(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畫樓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俺們那溫柔的一刀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七八一 前哨戰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二十六章 “喜慶”的紅色
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七二九 新瓊州(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喬遷之喜(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長的一日(中)第七十章 同樣的白旗,不一樣的下場第四百四十章 名義問題七二二 陳濤的婚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孿生機構和釘子戶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德的策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了,大明天使(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代桃僵(下)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五百零五章 白燕灘的慌亂(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臨時工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零五章 看來是太閒了……第五百零二章 捲土重來的西班牙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較量:步兵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三十章 烏龜流佈局&DKP規則?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打開了局面啊!第四百零九章 第二次碰面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上途中(上)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第六百八十一章 兒童營(上)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要求(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三百五十九章 福威(上)七五五 京師的混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一章 初到貴境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傑克的建議(下)第五百八十章 貴客臨門(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八十四章 近戰操典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三百六十八章 走馬取登州(四)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七章 培訓完本感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第七十五章 大明朝的第一起強制拆遷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六十一章 時代的碰撞(下)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進貢(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走馬取登州(九)七九一 亡命衝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車中談話(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謀劃(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畫樓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師(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俺們那溫柔的一刀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七八一 前哨戰第二十五章 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二十六章 “喜慶”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