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

首先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部門是機械組,肖朗和秦石青這兩位負責人充滿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最新進展,把所有人都結結實實震撼了一下子。

——那是一套往復式活塞蒸汽機的初步設計圖樣,甚至還做出了一隻小模型。

在機械專業科目中,蒸汽機原理屬於基礎課程內容。只要是學機械理論的,在學生時代就不可能沒研究過這方面的圖紙構造。肖朗記得自己在大學時代還專門繪製過瓦特蒸汽機的零配件全視圖,當然具體內容早忘了,不過基本原理和大致構造等關鍵性內容,都還有點印象。

有個大略印象就足夠了,與歷史上那些在未知迷霧中艱難跋涉的先驅者相比,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歷史走向——不單單是人文歷史,也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史。他們知道哪種構造方式會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而哪些構想則被證明不行。

他們不需要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他們只要沿着前輩們走出的成功道路筆直向前,直接去摘取那最爲成熟的果實。

——肖朗設計的這臺蒸汽機模型就比歷史上瓦特那臺要先進許多,直接用上了較爲成熟的雙動式構造,也就是後世火車輪船上最常用的那種驅動型。

當他把開水注入那臺小模型,並用碎煤粉加熱到沸騰之後,大家驚喜看到那臺小小蒸汽機果然發出“嗚嗚”之聲,一邊噗嗤噗哧噴着白汽,一邊推動着兩隻並聯鐵輪循環轉動,就好像火車的輪盤。

“不錯不錯……小夥子們還真不賴……”

李老教授笑眯眯把臉湊過去想要看個仔細,卻立即被秦石青拉住:

“您小心些,雖然只是個模型,蒸汽可還是百度高溫,要燙傷人的。”

“既然有了模型,製造出實物估計也用不了多久了吧?”

王若彬很興奮的問道,他已經開始想象建造蒸汽驅動的輪船……不過肖朗卻直接潑了他一頭冷水:

“恐怕不行,還早得很呢——雖然在技術設計上沒有障礙,但我們的工藝和材料方面都跟不上。”

遠遠點了點那臺還在呼嚕呼嚕工作的小蒸汽機上某個構件,肖朗開始解釋:

“比方說這至關重要的汽缸,我是用整塊黃銅直接在電動車牀上車出來的。但實物可是個大傢伙,必須要在鋼鐵廠裡整體澆鑄,一次成型,其材料也要求使用耐高溫高壓的碳素鋼。其他諸如閥門,齒輪,葉片……等等,都要求做得非常精細,才能裝配得起來。用電動車牀加工模型可以保證精度,但如果換成了鑄造……”

說着,他將目光投向旁邊鋼鐵組成員們,負責鋼鐵組的黃建成工程師則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很遺憾,我們的金屬鑄造工藝恐怕還達不到這麼高要求。”

肖朗顯然早就猜到是這個回答,也不失望,反而聳聳肩膀繼續:

“此外密封問題也十分重要,耐高溫高壓的特種橡膠是不指望了,但如果沒有類似的密封填充物,我們的機器用不了多久就會到處漏汽,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無法再維持正常運作……”

剛剛說到這兒,就聽到那臺模型發出一連串嘰嘰嘎嘎的怪音,接着就從各個接縫部位到處噴出白汽來,屋子裡一時間到處瀰漫着白色煙汽,還夾雜着難聞的怪味兒,嗆得大家連連咳嗽。

難怪機械組那幫人先前就把所有人都遠遠攔住,不許大家湊近看,看來早知道這種結局。

“嗯,就像這樣……還好這只是一個模型,泄漏的蒸汽量不大,但如果是實物發生這種故障,就會把附近的操作人員統統蒸熟。”

直到最後水箱漏水澆滅鍋爐,機器自動熄火,肖朗纔不慌不過走過去收拾殘局,放空水箱,然後又把那臺小模型拆解開來,將其內部構造展示給大家看。

“所以,弟兄們,短期內,咱們還只能看看這個模型。不過,既然知道路線,只要耐心走下去,終究會有成果的。”

“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呢?”

旁人很自然這樣詢問道,機械組的兩個頭兒互相看了一眼,很狡猾的同時一攤雙手:

“這要取決於我們的整體工業水平……”

這樣的回答顯然不能讓大家滿意——工業組本身就代表了這批人的最高工業水平,凡是能擺弄機器的,都被併入這個部門了。所有機牀器械,電機燈具也是優先滿足他們,還這樣推託實在不像話。

注意到周圍同伴們的目光,肖朗只好再補充一句實在點的:

“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吧,我們把設計再簡化一些,工藝材料方面再進步一些,兩下里湊一湊,估計就差不多了……”

繼機械組之後,沒幾天,化學組也站出來獻寶了,他們自稱可以解決瓊海號的燃料匱乏問題。

當委員會全部成員都集中到化學組的地盤之後,李靖誠和吳昆得意洋洋拿出兩樣東西放在大家面前:一塊灰呼呼不起眼的石頭,以及一棵貌不驚人的小樹枝。

“這什麼玩意兒?”

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不過搞勘探的黃建成認出了那石頭標本:

“是油頁岩,海南島上油頁岩資源倒挺豐富的,不過含油率不太高……我們能從油頁岩裡頭分餾原油了?”

老黃的疑問讓李靖誠很不爽,雖然他業餘愛好搗鼓炸藥,但畢竟本職工作是在煉油廠麼,對石油化工還是比較熟悉的。

他們沒搞什麼模型,而是直接把全套加工設備給搬來了——也就幾個大肚陶瓷罈子,一堆用馬口鐵卷出來的導管,再加上一些支架之類,當場在院子裡把架勢搭開,現場做給大家看。

——把粉碎成細小顆粒的油頁岩放進陶瓷罈子裡,壇口用帶有導氣管的塞子塞上,並用溼泥密封,然後一邊加熱陶罐,一邊不停轉動罐體,就好像做爆米花那種操作。

於是很快就有氣體從導氣管中排出,在不同溫度的收集罐中逐次冷卻以後就變成了不怎麼清澈的油質物。

李靖誠介紹說本來應該分餾出四種液體,但因爲材料工具實在太簡陋,他們現在只能得到兩種混合油。一種是燃點比較高的重柴油,可以給輪船當燃料用;另一種則介乎於輕柴油和汽油之間,應該可以驅動摩托車或者摩托艇,實在不行,拿來做燃燒彈肯定沒問題。

最後剩在罐子裡的殘渣類似瀝青,瀝青麻絲用來修補屋頂或者造船補漏是極好的材料,如果量大,還可以用來鋪築道路,用途也很廣泛。

這種土法煉油的最大缺點是嚴重污染環境——李靖誠吳昆他們僅僅作個示範,就已經把半個工業區基地搞得異味沖天,不停有人衝上門來抗議。

在此情況下化學組向委員會介紹了另一種環保替代品——那根小樹枝是油楠的枝條。

從油楠樹木質內會分泌出一種淡棕色油質液體,氣味清香,顏色跟煤油差不多,吳昆用棉花蘸了一些點着給大家看:剛放到火苗邊上,就“轟”的一下爆燃開來,其燃燒性能跟柴油差不多。

當地老百姓經常收集油楠的木油拿來點燈,他們直接管這種樹叫“燈油樹”。油楠在海南島上生長挺多的,據說在臨高縣附近就一片樹林,裡面大量生長着野生油楠。

關於提取油料,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樹幹上鑽孔,大約五釐米左右,插入空心竹筒,下面放桶承接,一棵大樹採集一次就能流出七八斤油來,不過採集一次之後要很長時間才能收下一次,否則樹木會枯萎,一株大油楠樹一年可以採集五十到一百公斤油料。

另一種就是直接把樹伐倒,從樹心處會滲出油液來,一次可以採集二三十斤。當然這種方式不能可持續發展,不建議使用。

使用這種天然柴油倒很環保,但也有其缺點——量太少啦。一棵成材大樹一年只能提供一百公斤不到,臨高城周圍野生油楠再多,充其量不過幾百棵,一年才十幾二十來噸,夠瓊海號航行幾次?

也有人想到可否搞人工種植,不過據吳南海回憶說這種油楠樹成材至少要四五年,就算現在立即種上也要四年以後才能成林,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第八十八章 委員會的建立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六百一十四章 讓子彈飛(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色旗飄揚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千名家丁?!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七七七 曹督公的忌諱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風凜凜的新部隊七三六 房地產業的興起(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馬尼拉(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廣州模式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六百六十四章 棋逢對手(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七四三 莊園(三)第八十五章 殺雞給猴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七四三 莊園(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捷”(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衝擊(下)第七十九章 住宿安排,以及兩位船長的初次會面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設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信仰和路線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八十六章 宣言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分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緯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車與路(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五十二章 領導幹部來視察?第一百一十三章 漫長的一日(上)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波較量:炮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擊的畢老頭(中)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七九一 亡命衝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五百一十章 戰俘營(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姻大事(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提案(上)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戰爭,他媽的該死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七一九 新的合作(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謀劃(下)七四一 莊園(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三百四十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脣槍舌劍(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要求(四)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六百零二章 北上
第八十八章 委員會的建立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六百一十四章 讓子彈飛(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李代桃僵(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色旗飄揚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千名家丁?!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七七七 曹督公的忌諱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風凜凜的新部隊七三六 房地產業的興起(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馬尼拉(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廣州模式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六百六十四章 棋逢對手(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七四三 莊園(三)第八十五章 殺雞給猴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七四三 莊園(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捷”(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衝擊(下)第七十九章 住宿安排,以及兩位船長的初次會面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尊德(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設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信仰和路線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八十六章 宣言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分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緯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體上訪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車與路(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五十二章 領導幹部來視察?第一百一十三章 漫長的一日(上)七二四 陳濤的婚事(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波較量:炮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擊的畢老頭(中)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三百三十章 回北京(下)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七九一 亡命衝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五百一十章 戰俘營(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姻大事(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提案(上)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戰爭,他媽的該死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七一九 新的合作(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謀劃(下)七四一 莊園(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三百四十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脣槍舌劍(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要求(四)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六百零二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