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

“先生,無主土地的清理,截止今年年底,那些全家被叛軍殺害的士大夫家族、鄉紳家族,其原來擁有的土地,全部收歸官府所有,由官府重新進行分配,那些下落不明的士大夫家族和鄉紳家族,其土地由官府暫時保管,想辦法全部租賃出去,那些想着全家搬離登州和萊州的士大夫家族、鄉紳家族,其家族擁有的土地,全部由官府收購,暫時無銀兩支付的,寫下欠條,百姓和農戶家中的土地,則要清理仔細一些,確定家中之人全部被叛軍殺害,纔可收歸官府所有,總之,今年年內,登州和萊州所有土地,必須要清理完畢,春耕時節,所有土地都要耕種,不得荒蕪。。。”

曾永忠快速記下,爾後擡頭。

“大人,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過激了,特別是那些準備要搬走的士大夫家族和鄉紳家族,他們會不會和官府對着幹。。。”

“別管那麼多,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的手段,登州和萊州的土地決不能荒蕪,否則不要說三年,三十年都難以恢復。”

“好的,巡撫衙門馬上下發文書,要求各府州縣遵照執行。”

“嗯,登州府衙的事情,你多關心一些,史大人性格偏軟,有些時候容易猶豫不決,讓那些士大夫鑽了空子,你和史大人說及巡撫衙門決定的時候,儘管強硬一些,不要留有任何的餘地,如此史大人才會完完全全照辦。”

“大人,我明白了。”

吳宗睿點點頭,站起身來。

“先生,登州和萊州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問題,這是致命的,沒有人來耕種土地,什麼都是白說,這些日子我仔細翻閱了以前的黃冊,叛軍作亂之前,登州黃冊有人戶九萬八千餘戶,九十七萬餘人,萊州黃冊有八十一萬餘戶,八十三萬餘人,當然,這個數字肯定會有些誇大,這些年連年災荒,人口數肯定是減少的,官府沒有統計,可是經過了這場叛亂,我想登州和萊州,總人口怕是不足五十萬了。”

曾永忠看着吳宗睿,也是微微搖頭,跟着開口。

“大人,這幾天我最關心的就是人口,大人預計登州和萊州有五十萬人,依我看,怕是誇大太多,能夠有二十萬人,就很不錯了。”

“先生爲什麼這麼說,怎麼人口如此之少啊。”

“大人,我的分析來自於叛軍作亂時候斥候偵查的諸多情報,叛軍作亂的時候,佔領了登州府城,黃縣,平度,招遠,昌邑等城池,控制了登州和萊州絕大部分的地方,叛軍手段殘忍,攻破城池之後,燒殺劫掠,搶走所有值錢的東西,隨意殺人,等同於屠城,叛軍路過的村鎮,雞犬不留,如此情況之下,很多州縣所剩人口寥寥無幾,其他沒有遭遇到叛軍荼毒的州縣,大量的人口逃離,往青州和濟南的方向而去,這其中還有土匪趁機作亂,胡亂殺人,就算是如今,依然有大量的人口往青州和濟南等方向撤離。。。”

吳宗睿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他還是過於樂觀了一些。

登州和萊州如此大的地盤,人口如果不足二十萬,能夠做什麼事情,要知道這個時代,一個地方的繁榮富足,依靠的就是人口,不管是發展農業還是商貿,沒有人口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大人,巡撫衙門是不是下達文書,禁止人口繼續往外遷移,這樣還能夠保住一些人戶。”

“不用,想走的我們用強留住沒有意思,我看這樣,從皮島、旅順、寧遠甚至復州等地,大量吸引遼東漢人前來耕種土地,官府擁有大量的土地,以此來吸引遼東漢人前來,讓他們到登州和萊州耕種土地,三年之內,他們不需要繳納田賦,收到的糧食全部都歸自家所有,其次,命令廖文儒和劉寧,加快剿滅土匪的步伐,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徹底剿滅登州和萊州境內的土匪。”

。。。

人口問題,關乎一個王朝的興盛,後金韃子屢次進入北直隸一帶劫掠,不僅僅掠奪財富,還大量的搶奪人口,導致北直隸不少地方出現赤地千里的情形,城池以外幾乎看不見人戶,而後金因爲人口大量增加,其國力逐漸增強,如若不然,憑着在遼東極寒地方的後金民族,壓根不可能有大規模的發展。

吳宗睿非常清楚人口的重要性,所以,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規模吸引人口的問題,偏偏登州和萊州沒有吸引人口前來的任何優勢。

遼東漢人前往登州和萊州的步伐也在放緩,後金的皇太極,正在想方設法改變漢人的地位,同時,登州和萊州的原住民,對於遼東漢人存在一定的歧視,導致不少的遼東漢人,寧願留在遼東遭受後金韃子的欺凌,也下不了決心到登州和萊州。

“先生,以巡撫衙門的名義下發告示,不管是遼東漢人,還是其他地方的民衆,只要願意到登州和萊州,各級官府立即予以黃冊登記,同時在耕種的土地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幫助,若是條件極爲困難的百姓和農戶,官府可以想辦法予以扶持,助其度過難關。”

“巡撫衙門的告示,要想辦法送到皮島、寧遠乃至於復州等地去,我相信,只要有人來到登州和萊州,知道我們官府說話算數,就會有人源源不斷的來到登州和萊州。”

史可法來到巡撫衙門的時候,吳宗睿正在苦思如何增加登萊人口戶數的問題。

吳宗睿點名讓史可法到登州出任知府,有自身的想法,史可法爲人正直,算得上清廉,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優柔寡斷,做事情不乾脆,遇見重大的事情難以決斷,往往貽誤和喪失機會,而形成這樣的性格,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史可法老好人的思想作祟。

這正是吳宗睿需要的人才,從出任登萊巡撫的那一天開始,吳宗睿就有自身的打算,他所做的有些事情,肯定是不符合朝廷規矩的,如果換做其他人擔任登州知府,情急之下很有可能向皇上和朝廷寫奏摺彈劾,但史可法不會這樣做,史可法也許會提出異議,但最終會以服從大局的方式執行。

至於說盧發軒,和吳宗睿的關係很好,一定程度上也明白吳宗睿的想法,出任萊州知府,能夠執行吳宗睿所做的任何決定,而且還能夠制衡萊州總兵楊御蕃。

在登州和萊州這種不毛之地做事情,吳宗睿最爲需要的是上下一心。

只要各級的府州縣衙門,都按照巡撫衙門的要求做事情,那就不擔心登州和萊州發展不起來。

吳宗睿畢竟是穿越之人,在如何發展經濟方面,比起其他人有着天然的優勢。

“大人,這清理土地的事宜,下官覺得激進了一些,是否可以緩緩,那些士大夫家族和鄉紳家族,就算是遭遇叛軍的殺戮,應該還有人在外地爲官,或者在外地做事情,府州縣衙門若是將他們的土地全部收繳,一旦他們回到登州和萊州,必定找官府理論,如果引發太大的爭執,對於大人不利啊。。。”

“寬之兄,你的擔心有些道理,可我必須要這樣做,這些日子,巡撫衙門大致清理了登州和萊州現有的人戶人口,預計人戶不足三萬,人口不足二十萬人,若是登州和萊州不能夠大規模的增加人口,那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登州和萊州剛剛遭遇劫難,外面說起這裡,都是不寒而慄,官府沒有足夠的優惠條件,誰會到登州和萊州,如此情況之下,巡撫衙門必須要下定決心,採取非常規的手段,創造足夠好的條件,才能夠吸引大量的人口前往登州和萊州,給予土地就是最好的辦法,至於說這樣做,很有可能引發外界的反彈,甚至遭遇彈劾,我是無所謂的,只要能夠讓登州和萊州發展起來,一切責任我來承擔。”

聽見吳宗睿這樣說,史可法連忙站起身來,抱拳稽首行禮。

“大人的話語,讓下官慚愧,下官只是想到了清收土地可能引來麻煩,卻沒有想到登州和萊州等地的發展,這是下官的失職。。。”

“寬之兄萬萬不要這樣說,有這等的擔憂是正常的,今日寬之兄既然來了,那我就明說了,今後登州府衙按照巡撫衙門的要求所做的任何事情,由巡撫衙門承擔一切的責任。”

“這可不行,事情是下官做的,怎麼能夠讓大人來承擔所有責任。”

“寬之兄,你不用多想,我說過了,登州和萊州遭遇叛軍的荼毒,幾乎是赤地千里,你我被皇上和朝廷賦予重任,到這裡來做官,就是讓登州和萊州重新煥發生機,若是我們畏首畏尾,總是爲自身的前途考慮,導致登州和萊州遲遲不能發展,那就是我們的罪過了,辜負了皇上的信任和朝廷的重託,你說是不是。。。”

史可法滿臉通紅,站起身來,再次抱拳稽首。

“大人的話語,下官記住了,今後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做事情,大人放心,下官知道怎麼做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十六章 乞丐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二十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十六章 乞丐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二十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