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

率領大軍追擊張獻忠進入河南汝州之後,楊嗣昌麾下的軍士已經非常疲憊,更加關鍵的是,河南已經被流寇攪得天翻地覆,很多地方官府根本拿不出來足夠的糧食,楊嗣昌只能睜一眼閉一眼,任由麾下軍士沿途劫掠百姓,以獲取足夠的糧草。

遼東邊軍的軍紀本來就不好,這一路上他們放肆的劫掠百姓,毫不收斂,鬧得天怒人怨,要不是楊嗣昌有着內閣大臣的身份,地方官府早就聯名向皇上和朝廷彈劾大軍了。

楊嗣昌知道,麾下大軍的蹤跡流寇一清二楚,沿途他已經感受到了農戶對於流寇的支持,對於官軍的痛恨和反感,這讓楊嗣昌異常的感慨,他終於有些明白了,完全靠軍事上面的鎮壓,不可能徹底剿滅流寇,如果朝廷不作出一些改變,地方官府不知道體恤百姓,造反的流寇還會一波又一波的出現。

張獻忠領着麾下的流寇剛剛進入到汝州,沒有停歇,馬上折返進入汝寧。

楊嗣昌面臨尷尬的局面。

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圍攻洛陽府城,羅汝才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進攻南寧府城,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則逃竄進入了汝寧府,這三路力量最爲強大的流寇,都集中到河南行省,若是不能夠及時的剿滅其中一路流寇,恐怕河南要徹底亂套。

其他各路流寇也會借勢壯大力量,將整個的中原攪得天翻地覆。

究竟該去追擊哪一路的流寇,或者說該要去進攻哪一路的流寇。

楊嗣昌首先想到的是馳援洛陽府城,進攻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汝州州城距離洛陽府城不過兩百多裡地,大軍晝夜兼程行軍,最多三五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洛陽府城。

不過楊嗣昌最終否決了這個想法。

楊嗣昌不蠢,他已經察覺到了張獻忠的用心,張獻忠撤離四川之後,一路馬不停蹄,從四川進入湖廣,從湖廣進入河南,抵達汝州之後,絲毫不停留,馬上折返進入汝寧府,這明顯是引誘楊嗣昌率領大軍進攻李自成或者是羅汝才。

流寇之間出現這等相互算計的情形,楊嗣昌感覺到高興,如果各路流寇真的是鐵板一塊,聯合起來,憑着楊嗣昌麾下的兵力,根本無法戰勝,不過楊嗣昌也沒有特別高興,他很清楚,不僅僅是各路流寇之間是如此,朝廷也是一樣,官員之間的相互傾軋,有時候比起流寇之間的算計還要厲害。

經過了認真的思考,楊嗣昌決定進軍南陽府城,圍攻正在攻打府城的羅汝才。

理由很簡單,與李自成、張獻忠比較起來,羅汝才屬於實力最弱的,如果能夠快速剿滅羅汝才這一路的流寇,對於其他各路的流寇,震懾巨大,再說了,楊嗣昌壓根不相信李自成能夠攻陷洛陽府城。

楊嗣昌的行營就在洛陽府城,高大堅固的城牆留給他的印象很深刻。

當然,楊嗣昌的動作要快,務必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敗或者剿滅羅汝才及其麾下的流寇,爾後轉頭馳援洛陽府城,圍剿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如果楊嗣昌達到了目的,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徹底穩定中原的局勢。

做出決定之後,楊嗣昌沒有耽誤時間,馬上率領大軍朝着南陽府城的方向開拔。

。。。

五天之後,楊嗣昌麾下的大軍快要抵達南陽府城的時候,一個令他絕不敢相信的消息傳來了,洛陽府城被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攻陷,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抓獲斬殺,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留下書信後上吊自殺。

楊嗣昌不敢相信消息是真實的,馬上派遣軍士前往開封府城和洛陽府城,徵詢消息是不是準確,大軍則原地駐紮,等候情報。

一天之後,令楊嗣昌絕望的消息傳來了,洛陽府城的確被李自成攻陷了,福王朱常洵不僅被李自成斬殺,且身上的肉被割下很多,被流寇做成了“福祿宴”,而流寇之所以能夠攻陷洛陽府城,是因爲守衛城池的軍士內訌。

楊嗣昌瞬間變得六神無主了。

福王朱常洵與皇上之間的關係,楊嗣昌很清楚,洛陽府城被流寇攻陷,將要帶來什麼樣的震撼,楊嗣昌更加清楚。

以內閣大臣兼任兵馬大都督已經有一年多時間,楊嗣昌率領大軍南征北戰,與流寇無數次的交手,本以爲流寇很快能夠別剿滅,中原的局勢很快能夠穩定下來,誰知道流寇的勢力愈發的壯大,態度愈發的囂張,河南不少的城池被流寇攻陷,地方上的百姓支持流寇,仇視各級官府和朝廷大軍。

出現這樣的局面,楊嗣昌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嗣昌想到了前任五省總督熊文燦,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楊鶴。

隱隱的,楊嗣昌明白了爲什麼會出行這樣的局面,爲什麼朝廷派遣了諸多精明睿智的大人出任五省總督,卻總是無法徹底剿滅流寇,反而令流寇的力量愈發的壯大起來。

根源還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的各級官府。

可惜,這背後的根源,絕非楊嗣昌一人可以解決的,說的不客氣一些,若是皇上和朝廷不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不管是誰負責剿滅流寇的任務,都會以失敗告終。

整整一天的時間,楊嗣昌獨自在州衙的廂房,什麼人都不見。

。。。

秦良玉進入廂房的時候,看見臉色發青、頭髮花白的楊嗣昌,嚇了一跳。

“大人這是怎麼了。。。”

楊嗣昌看着秦良玉,無奈的搖搖頭,眼神裡面帶着絕望。

“秦將軍,洛陽府城被攻陷,福王殿下被流寇斬殺,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絕望自盡,這些消息,您都知道了吧。”

“大人,下官知道這些事情,洛陽府城失陷,不是大人的責任,是守衛城池的軍士譁變,下官覺得,越是這樣,大人越是要振作起來,大軍距離南陽府城已經不遠,流寇羅汝才正在進攻南陽府城,大人率領大軍馳援南陽府城,打敗流寇,震懾其他各路囂張的流寇,纔是正事啊。。。”

楊嗣昌臉上浮現出來苦笑的神情。

“秦將軍,這些我都想過了,洛陽府城被攻陷的消息,想必張獻忠和羅汝才都知道了,我們若是率領大軍馳援南陽府城,你覺得李自成和張獻忠會眼睜睜的看着嗎,特別是李自成,麾下有數十萬流寇,攻陷洛陽府城之後,他們查抄了福王殿下的府邸,獲得了大量的財富,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如果這兩路流寇都撲向南陽府城,你我能夠抵禦嗎。。。”

秦良玉愣住了,看着楊嗣昌,說不出話來了。

“秦將軍,你帶着麾下的白桿兵,馬上離開汝州,回到重慶去,要是我預料不錯,張獻忠很快就會離開河南,進入四川去,張獻忠一直都想着攻陷四川的重慶府城,爾後進攻成都府城,洛陽府城被李自成攻陷之後,中原的局勢已經出現了重大的變化,這是張獻忠最好的機會,我們不能夠讓張獻忠得逞。”

秦良玉不由自主的搖搖頭。

“大人,下官和白桿兵離開了,你怎麼辦啊。”

“明日我領兵前往開封府城,李自成攻陷了洛陽府城,其麾下的流寇士氣高漲,很有可能進攻開封府城,現如今他們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有着足夠的本錢攻打開封,我不能夠讓李自成的陰謀得逞了。。。”

秦良玉略微的思忖了一下,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這就去準備,明日一大早離開汝州,回四川去。”

“也好,秦將軍多攜帶一些糧草,此去四川路途遙遠,消耗的糧草頗多,汝州距離開封府城不是很遠,我不需要太多的糧食。”

。。。

一天之後,楊嗣昌和秦良玉分別率領大軍,離開汝州,楊嗣昌率領麾下大軍前往開封府城,秦良玉則率領白桿兵回到四川去。

楊嗣昌給皇上和朝廷寫去了請罪的奏摺,勉強打起精神,率領大軍前往開封府城。

又過了五天,大軍快要抵達開封府城的時候,楊嗣昌再次得到令他徹底崩潰的消息。

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攻陷洛陽府城之後,並未歇息,而是分兵前往南陽府城,聯合羅汝才攻陷南陽府城,南陽府城知府等衆多官吏被斬殺,封地在南陽府的唐王朱聿鏌,被李自成和羅汝才斬殺,唐王府的所有財富,被李自成和羅汝才瓜分。

連續兩座重要的城池被流寇攻陷,連續兩個朝廷的王爺被流寇斬殺。

楊嗣昌徹底垮了,他知道,自己不管怎麼解釋,都無法推卸自身的罪責了。

楊嗣昌堅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如果率領大軍馳援南陽府城,則羅汝才與李自成聯合起來作戰,自己麾下的軍士,包括秦良玉麾下的軍士,都有可能遭遇到滅頂之災,爾後流寇依舊能夠攻陷南陽府城。

所不同的是,楊嗣昌麾下的兩萬多軍士保全下來了,他們即將進入開封府城,守衛城池,抵禦流寇的進攻,而秦良玉回到四川去,也能夠護衛重慶府城和成都府城。

這一夜,楊嗣昌營房裡面一直都有亮光,翌日,親兵推開營房門的時候,發現楊嗣昌七竅流血,伏在桌案上面,早就斷氣了,桌案上面放着一封信函。。。

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
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九十六章 鐵腕手段(7)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