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

皇太極一臉的興奮,看着威武行進的大軍。

征伐漠南蒙古異常的順利,察哈爾部落被打的幾乎崩潰,投降之後完全歸順了後金,獻出大量的馬匹,還有部分的人口,皇太極可沒有客氣,將察哈爾部落權貴之中反對後金之人幾乎斬殺殆盡,扶持起來效忠後金的察哈爾部落權貴。

二次征伐察哈爾,皇太極明白了治本的道理,察哈爾部落之人是殺不完的,唯有掌控和籠絡部落的高層,讓其爲自身賣命,纔是最佳的選擇。

遺憾的是,此番的征伐,沒有獲取到太多的錢糧,蒙古部落可沒有那麼富裕。

可不要小看此事,八旗子弟跟隨出征,沒有軍餉,就連戰馬軍械都是自己準備,他們唯一的錢糧來源,就是戰鬥之中劫掠,搶到的錢糧,包括人口等等,大部分都是歸於自身的,也正是因爲這樣,八旗子弟作戰異常的勇猛,作戰勝利之後,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錢糧,還可以得到升遷,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地位。

征伐漠南蒙古的戰鬥雖然取得完勝,可是作戰還是很辛苦,沿途幾乎都是一望無垠的沙漠和草原,偶爾能夠看見幾個蒙古包,多一些的就是放牧的羊羣,對於渴望錢財的八旗子弟來說,這些東西根本看不上眼。

“報,大汗,前方就是涼城,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馬背上的皇太極,眯起了眼睛,朝着南方的地方看去。

涼城和土城的正南方,就是大明的大同,那裡駐紮有大明的軍隊,情報顯示,領兵的是大明兵部左侍郎、三邊總督洪承疇,此人有些能力,作戰勇猛,是大明朝廷的重臣。

皇太極早就想着入關作戰的事宜了,上一次入關作戰,還是崇禎二年底,轉眼過去了五個年頭,期間八旗子弟沒有大規模的入關作戰,除開大淩河城之戰,其餘都是在遼東小打小鬧,取得一些零星作戰的勝利。

大軍安營紮寨的時候,多爾袞、豪格和阿濟格等人都來了。

決心已定的皇太極,看着衆人,語氣平靜的開口了。

“十二弟,十四弟,豪格,我們平定了察哈爾部落前旗、中旗與後旗,完成了作戰的任務,不過我覺得,我們尚沒有完成全面的作戰任務。”

“已經到了六月底,大明關內的糧食就要豐收,我想諸多的八旗子弟,應該要進入關內去好好的看看了。”

“多爾袞,阿濟格,你們率領正白旗的軍士,迅速趕赴張北和崇禮一帶,從大明的宣府方向展開進攻,其餘軍士,跟隨我從大同方向展開進攻,豪格,你爲先鋒。”

“從我們獲取的情報來看,大明朝廷正在竭盡全力剿滅流寇,他們的大部分兵力,主要分佈在山西與河南一帶,關內的力量必定空虛,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你們記住了,作戰務必速戰速決,入關之後,兩路大軍回合的地點,暫時確定在渾源州,若是作戰的情形有所變化,我會派遣親衛告知你們。”

。。。

多爾袞、豪格與阿濟格的臉上,都帶着興奮和嗜血的神情,入關作戰意味着什麼,他們當然明白,特別是多爾袞,其麾下的正白旗軍士,近段時間已經是苦不堪言,連續作戰卻沒有多少的收穫,不要說下面的軍士頗爲困窘,就算是他這個正白旗的旗主,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出來作戰,輕車簡從,不可能攜帶太多的物資。

皇太極看着衆人的表情,頗爲滿意,這些年遼東地方發展很快,八旗的人數也是大幅度增加了,八旗子弟無論男女,平時爲民,戰時爲兵,遇到出征的命令,抽調青壯組成軍隊,參與作戰,因爲連續作戰的勝利,每到南征大明的時候,各旗男丁都是踊躍報名,希望加入到大軍之中,取得戰功的同時,還能夠獲取大量的錢財與人口。

作戰命令下達,多爾袞和阿濟格隨即率領正白旗的軍士朝着張北的方向急行軍。

皇太極率領的大軍,一夜歇息之後,也準備要出發了。

豪格率領的先鋒部隊,一共三千人,都是抽調的軍中精銳,他們需要從豐鎮的方向展開進攻,打通進入關內的道路,讓大軍能夠順利的入關作戰。

選擇從豐鎮方向展開進攻,這是皇太極親自確定下來的。

豐鎮方向駐紮的是大明大同左衛的軍士,這一帶的防禦力量稍微薄弱一些,明軍駐守的長城很是破舊,八旗子弟在攻城拔寨戰鬥方面,不是特別的擅長,這兩年還好擁有了紅夷大炮,攻城拔寨的戰鬥稍微順利了一些,皇太極可不想麾下的八旗軍士付出太大的傷亡。

“豪格,我給你一天的時間,拿下豐鎮,打通進入關內的道路,讓大軍能夠順利進入關內作戰。”

“父汗,兒臣半天時間就能夠拿下豐鎮,讓大軍順利進入關內。”

“不可輕敵,明軍已經有所準備,大同到宣府一帶,都有防禦。”

皇太極的提醒,豪格沒有聽進去,雖然臉上的神色恭敬,內心卻不以爲然。

皇太極也不會特別的囑託,畢竟明軍的戰鬥力太過於孱弱了,他知道,當八旗大軍展開進攻的時候,明軍最多稍稍的抵抗,有些時候甚至不會抵抗,轉身逃離。

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豐鎮一帶駐紮的明軍,數量不是很多,可以預見,豪格領兵攻擊的時刻,就是駐守長城的明軍開始逃離的時刻。

多爾袞和阿濟格也是發狠了,大軍不到卯時就出發了。

多爾袞和阿濟格在大淩河城之戰中,都立下了大功,不過那一次的戰鬥,多爾袞麾下的正白旗軍士,也有一些損失,且大淩河城之戰,軍士沒有得到太多的錢糧,當時打開城門投降的大明錦州總兵祖大壽,得到了皇太極的善待,而且皇太極嚴令大軍不可屠城,將歸降的祖大壽以及明軍軍士全部編入到漢軍之中。

這一次的入關作戰,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多爾袞明白,此番作戰,不僅僅能夠得到大量的錢糧,還可以劫掠大量的人口。

這些被劫掠的漢人,全部都會成爲正白旗子弟家中的奴隸,身強力壯之人,可以成爲包衣,自動成爲正白旗之中的人口。

後金的八旗,其實力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人口越是衆多,錢糧越是衆多,則實力就越強悍,正白旗與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無法比較,但是在下五旗之中,實力還是超前的,增強實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多參與作戰,多取得勝利,多劫掠錢糧和人口。

此番征伐漠南蒙古,多爾袞其實想到了入關作戰,察哈爾部落的前旗、中旗就在大同和宣府的北方,距離不是很遠,降服了察哈爾部落,回頭進入關內作戰,獲取到錢糧和人口,削弱大明王朝的實力,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進入關內作戰,可以再一次的增強正白旗的實力,多爾袞豈會放走此次的機會。

“十二哥,我率領五千軍士,組成前軍,從萬全方向展開進攻,打通進入宣府的道路,你率領後軍,與我在萬全會和。。。”

阿濟格有些着急,看着多爾袞開口了。

“十四弟,你是主帥,要統領大軍展開進攻,這先鋒自然是我的事情。。。”

多爾袞擺擺手。

“此事就這樣定下來了,大軍兩日之內抵達張北,稍作休整,隨即展開進攻,我已經命令軍士,每人攜帶三天的熟糧,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張北,我們如此大規模的行軍,必定引發明軍的戒備,所以攻下萬全,打開入關的通道,至關重要。。。”

多爾袞自然不會讓阿濟格成爲先鋒。

阿濟格作戰勇猛,拿下萬全肯定沒有問題,且明軍戰鬥力孱弱,不過多爾袞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譬如說攻陷萬全之後,蒐集錢糧的事宜,萬全畢竟是明軍的駐地。

皇太極命令豪格爲先鋒,順理成章,豪格畢竟是皇太極的兒子。

阿濟格就不一樣了。

兩路大軍從大同和宣府的方向準備發起進攻了。

兵部左侍郎、三邊總督洪承疇,一直都是嚴密戒備,當後金韃子展開對漠南蒙古進攻的時候,洪承疇甚至請旨讓遼東邊軍進駐大同宣府防線,幫忙防禦。

洪承疇很清楚,漠南蒙古緊靠着大同和宣府的方向,後金韃子隨時都會展開對關內的進攻,所以務必做好相應的防禦。

洪承疇同樣知道,想要依靠大同和宣府的駐軍,抵擋後金韃子的進攻,可能性是不大的,包括遼東邊軍在內的朝廷大軍,已經有了深深的恐金症,不管軍士做了如何充足的防禦,野外作戰都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

洪承疇唯一期盼的,就是後金韃子征伐漠南蒙古之後,大軍班師回到遼東去。

可惜的是,洪承疇的想法完全落空了,皇太極不會按照他的想象作戰。

崇禎七年七月初五,皇太極和多爾袞率領的兩路後金韃子,分別突破了大同和宣府方向的長城,開始進入關內作戰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四章 圍屋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四章 圍屋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