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

海面上,一艘商船出現在,逐漸的靠近碼頭,當駐守碼頭的登萊新軍水師戰船發出警告的時候,商船上面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大旗上面寫着“明”,一面大旗上面寫着“金”。

在登萊水師戰船的監控之下,商船靠岸,一名壯漢從商船上下來,臉上帶着謹慎的神情。

登萊新軍水師營營指揮使牛犇上前去了。

“我是登萊新軍副將牛犇,你是什麼人,到海島來有什麼事情。”

壯漢連忙對着牛犇抱拳。

“我是都督同知、寧遠總兵金國鳳,專門來拜會吳大人。。。”

“哦,你是金總兵,可有身份令牌。”

牛犇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他的眼裡只有吳宗睿,此時此刻就算是皇上站在他的面前,也不會引發他多少的感情。

金國鳳倒是沒有耍大牌,掏出了隨身攜帶的令牌,他這個都督同知乃是從一品,論品階比牛犇高了太多。

牛犇接過令牌,仔細看了看。

“金總兵,隨我來,大人在城池之中。。。”

朝着城池方向走去的時候,金國鳳的眼睛一直都在左右看,沿途有太多忙忙碌碌的人,他們或者扛着木材,穿梭碼頭和城池之間,或者是小跑,手裡還拿着諸多的物件。

覺華島荒蕪十年時間了,一直都沒有誰光顧,遼東的百姓和商賈,所剩無幾,駐守寧遠城池的軍士,壓根不會來到覺華島。

從山海關到錦州,四百多裡,都是一片荒涼,大片肥沃的土地拋荒,幾乎看不見多少的百姓和商賈。

曾幾何時,這裡是交通樞紐,數不清的百姓和商賈來往其間,自萬曆年間努爾哈赤開始造反,幾十年的時間過去,遼東這片肥沃的土地,逐漸變得荒涼,而喪身這片土地的軍士和百姓,數不勝數,以前遼東邊軍實行軍屯制度的時候,沿途的耕地都是種植了糧食,一片繁忙的景象,可自天啓年間開始,數年的動盪,已經沒有百姓在這裡種植莊稼了。

遼東所有的錢糧開銷,都需要朝廷供給,一旦朝廷缺乏錢糧,遼東的駐軍就會出現異動。

。。。

進入城池,金國鳳再一次被忙碌的情形所震驚。

前方有數人,正在對着一片被毀損的房屋指指點點。

“金總兵,你在這裡稍等,我去稟報大人。”

金國鳳點點頭,站立在原地,依舊看着四周忙碌的情形。

很快,一名穿着白色錦服年輕人走過來,年輕人的身邊,跟隨幾個人。

金國鳳的腦子有些發懵,他從走過來的年輕人身上,感覺到了上位者的氣息,年輕人身邊跟隨的幾個人,則是展現出來了銳氣和殺氣,監視周遭的一切,這可是金國奇熟悉的氣息。

“本官就是吳宗睿,你是金國鳳總兵嗎。”

金國鳳連忙對着吳宗睿抱拳行禮。

“下官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寧遠總兵金國鳳,拜見大人。”

金國鳳的態度異常的恭謙,臉上帶着尊敬的神情,吳宗睿不僅僅是薊遼督師,更是領兵部尚書銜,督查院右副都御史,且被敕封爲太子少保,手持尚方寶劍,他這個從一品的武官,在吳宗睿的面前真的不算什麼,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也許就是下一個毛文龍。

“不必多禮,聞名不如見面,金總兵在遼東名聲赫赫,崇禎二年,寧遠兵變,唯有你麾下的一營軍士,按兵不動,沒有參與到兵變之中,當年的大淩河城之戰,你所率領的一營將士,自始至終參與作戰,沒有出現軍士潰逃的局面,殊爲難得。”

金國鳳擡頭,看着吳宗睿,神情間寫滿了詫異。

吳宗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金總兵,其實你我之間還有不一般的淵源,崇禎五年的時候,你的胞兄金國臣和金國奇率領大軍,馳援登州和萊州,平定登萊叛軍,那個時候我是青州知府,參與了平定登萊叛軍的作戰,期間得到了金國臣和金國奇的幫助,至今難忘。。。”

金國鳳連忙再次抱拳行禮。

“下官剛剛也準備說到胞兄金國臣和金國奇,他們現在與下官一同駐守寧遠城池,今日下官專門乘船來拜見大人,金國臣和金國奇還在寧遠城內固守,防止後金韃子偷襲。。。”

“哦,原來如此,金國臣和金國奇,現如今都是寧遠副總兵,想不到與你一同固守寧遠城,很不簡單啊。”

“不敢,下官和胞兄金國臣、金國奇,遵照皇上的旨意,固守寧遠城池,防止後金韃子的進攻,時刻提心吊膽,聽聞大人來到了遼東,胞兄金國臣和金國奇,異常高興,他們佩服大人之神勇,下官固守寧遠城池之時,聽聞大人率領登萊新軍,在京畿之地大敗後金韃子,更是敬佩,大人來到遼東,一定令後金韃子聞風喪膽,遼東可以完全穩定下來。。。”

金國鳳這番話,明顯是經過準備的。

吳宗睿不以爲意,身爲薊遼督師,太子少保,他聽到的恭維話語已經很多了。

“金總兵,關外八城,現如今能夠固守的有哪些地方啊。”

“回稟大人,下官認爲,關外八城,如今能夠固守的也就是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了,廣寧城被後金韃子佔據,右屯已經被毀,無法恢復,其餘塔山、杏山、松山和前屯,城池不是特別堅固,無法有效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

吳宗睿點點頭,沒有開口說話。

金國鳳擡頭看了看吳宗睿,繼續開口。

“錦州城由都督同知、錦州總兵祖大壽,錦州副總兵祖大樂、組大弼、祖寬固守,山海關由山海關總兵吳襄和副總兵吳三桂固守,關外其餘城池,守衛的軍士人數不多,如果遭遇到後金韃子的進攻,這些城池的軍士,來不及撤離就會固守,一般情況之下,都是撤離到錦州、寧遠以及山海關,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

吳宗睿微微皺眉,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藩鎮。

遼東的藩鎮,產生於萬曆年間,以祖家和吳家最爲明顯,其次就是金家,這些家族長期生活在遼東地區,統領軍隊,因爲後金韃子的步步緊逼,遼東祖家、吳家和金家所率領的大軍,作用愈發的重要,他們麾下的遼東邊軍,大都由遼東漢人組成,戰鬥力強悍,逐漸成爲大明王朝最爲驍勇的軍隊,也成爲抵禦後金韃子的主力。

遼東邊軍驍勇善戰,但缺點也明顯,那就是缺乏紀律性,自由散漫,這樣的缺陷,在戰場上是致命的,大淩河城之戰,以及崇禎十四年的松山之戰,這種散漫自由的缺陷表露無遺,所謂驍勇善戰的遼東邊軍,一旦遭遇到後金韃子更加猛烈的進攻,無法堅持,往往一鬨而散,導致了數萬大軍甚至是十餘萬大軍的徹底潰敗。

遼東邊軍的另外一個巨大的缺陷,就是搶奪百姓財物,甚至是奸**女。

這一點,在祖大壽和吳襄統領的遼東邊軍之中,表現特別突出,相比較來說,金國鳳統領的遼東邊軍,稍微的好一些。

因爲遼東邊軍勇猛,作戰的時候能夠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不管是統領遼東邊軍的袁崇煥、孫承宗,還是洪承疇和盧象升,都只能容忍遼東邊軍的巨大缺陷。

吳宗睿肯定不會容忍遼東邊軍如此巨大的缺陷,更不會容忍遼東存在藩鎮。

金國鳳的稟報,讓吳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

看樣子,他出任薊遼督師,統領遼東的一切事宜,不僅僅需要對付後金韃子的進攻,還要徹底整頓和改造遼東邊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餘各鎮調往遼東固守城池的軍士,肯定是受到了遼東邊軍軍士的影響,紀律不會很好。

當然,這裡面也有客觀存在的情況。

多年來,遼東一直都是衆人談虎色變的地方,後金韃子數次的進攻,導致這裡成爲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地,駐守這裡的軍士,隨時都有可能喪命,這些軍士神經時刻緊繃,無法徹底放鬆下來,時間長了,必定麻木,對於生死看的淡了,及時享樂的思想就會擡頭。

如果想要徹底扭轉遼東邊軍存在的缺陷,最好的辦法,是首先穩定遼東的局勢,將籠罩在軍士頭上的死亡威脅徹底消除。

可惜吳宗睿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他必須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清除遼東邊軍存在的缺陷,不管是祖大壽還是吳襄、吳三桂,都不能夠縱容麾下的遼東邊軍軍士亂來,否則吳宗睿不僅僅是懲戒亂來的軍士,還會懲戒祖大壽等人。

。。。

看見吳宗睿一直都沒有開口,金國鳳有些惶恐,不知道是不是說錯了什麼。

金國鳳惶恐的表情,吳宗睿看見了。

“金總兵,我剛剛上任,還有很多情況需要熟悉,登萊新軍將士暫時駐紮在覺華島,可以督促城池的修復和構建,等到覺華島的城池修復的差不多了,再行前往寧遠,有關遼東的局勢,你回去之後,整理出來一份詳細的文書,我給你三天的時間,三天之後,我希望能夠看到這份詳細的文書。”

“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已經成爲遼東的三個角,目前的情況之下,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我聽聞都督同知祖大壽,自大淩河城之戰後,一直都固守錦州,哪裡都不去,看樣子還在爲大淩河之戰的失利而自責,你抽時間到錦州去,告訴祖大壽,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想那麼多,待到機會合適,我會前往錦州,代表皇上和朝廷看望他的。”

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十六章 乞丐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十六章 乞丐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六十章 吉榜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
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十六章 乞丐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十六章 乞丐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六十章 吉榜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