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

大軍在在英山集結了兩天左右的時間,這期間,吳三桂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到湖廣,繞道羅田縣直撲黃州府城。

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黃州府城周遭的蘄水、鄂城和大冶等地,都加強了警戒,部署了不少大西軍的軍士,羅田縣的周遭也出現了大西軍的斥候,四處偵查,數萬大軍想要不知不覺的進擊黃州府城,難度很大,幾乎不可能。

綜合各方面情報分析,大西皇帝張獻忠很有可能就在黃州府城,親自指揮剿滅鄭成功與高傑兩路大軍的戰鬥,若是大西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就能夠完全平定南方的局勢,這樣的情形張獻忠不可能不明白,反過來說,如果登萊新軍能夠直撲黃州府城,拿下張獻忠,則大西朝廷的問題,四川與湖廣等地的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登萊新軍在完全掌控中原的基礎之上,控制湖廣和四川等地,則處於福建的隆武朝廷與鄭氏家族,就成爲了甕中之鱉,此次爲了配合湖廣的戰鬥,皇上已經下旨,令登萊新軍水師暫時停止對福建沿海的進攻,駐紮在臺灣島,水師目前的任務,就是逐漸的控制福建與廣東沿海的海上貿易,減少鄭氏家族的收入,削弱鄭氏家族的實力,爲登萊新軍全面進擊福建做好充足的準備。

兩天時間過去,吳三桂醒悟過來了,他發覺根本沒有神不知鬼不覺進入湖廣的辦法,數萬大軍想要隱蔽行蹤,完全不可能,那麼最好與最有利的辦法,就是加快行軍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黃州府城,讓可能在黃州府城的張獻忠來不及撤離。

一天之前,吳三桂獲取了最爲重要的一份情報,大西軍出動了近三十萬的軍士,分兩路作戰,一路正在大冶與蘄州一帶作戰,試圖徹底剿滅鄭成功部,一路前往韶關作戰,試圖徹底打敗高傑部,這說明張獻忠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徹底打贏這一戰。

正是這份情報,讓吳三桂徹底下定決心,命令大軍結束脩整,火速出擊,進入湖廣。

三十萬大軍,對於大西朝廷與張獻忠來說,絕非小數目,就算是察覺到異常,感覺到了危險,張獻忠也輕易不會撤離,放棄三十萬大軍,畢竟這是張獻忠無法承受的損失。

這就意味着,只要吳三桂的動作夠快,就能夠包圍黃州府城,能夠包圍可能隱藏在黃州府城的張獻忠。

當然,吳三桂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是不少,在大冶和蘄州一帶作戰的大西軍有十多萬人,他們隨時都可能轉回頭馳援黃州府城,還有遠在韶關作戰的李定國,也有可能不管不顧掉轉頭馳援黃州府城,那樣兩路大西軍會和,其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人,實力強悍,吳三桂可不敢率領八萬登萊新軍將士貿然迎戰近三十萬大西軍軍士。

身後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吳三桂略微的拉了一下繮繩。

“稟報大帥,剛剛送來的情報。。。”

大軍離開了英山,正在朝着羅田縣的方向疾馳而去,這個時候,除非是緊急的情報,否則不會有如此急促的馬蹄聲。

吳三桂拉住繮繩的同時,告訴身邊的傳令兵,命令大軍快速行軍,不得遲疑。

“南京來的情報,張東濤率領的大軍,在黑風巖設伏,生擒了指揮大西軍先頭部隊的李定國,完全牽制了進攻韶關的十萬大西軍軍士。。。”

吳三桂的眼睛驀地瞪大了,要不是還在馬背上,他肯定會上前去盯着斥候好好問一問。

張東濤率領的大軍打敗李定國率領的先頭部隊,還生擒了李定國,這是天大的好消息,對於吳三桂來說,前往韶關進攻的十萬大西軍軍士,已經不可能回來馳援黃州府城了。

這就最大幅度減輕了吳三桂的壓力,就算是進擊鄭成功的十餘萬大西軍軍士回援,他相信自己也是能夠應對的。

“知道了,從現在開始,來自於南京和韶關方面的情報,務必第一時間稟報,不得有絲毫的延遲。。。”

斥候打馬飛奔而去之後,傳令兵按照吳三桂的命令,緊急通知斥候營剩餘的斥候,悉數來到官道右邊的山坳之中。

吳三桂打馬進入山坳之中,看着正在等候的諸多斥候,面容嚴肅的下達命令。

“大軍已經朝着羅田縣的方向而去,根據你們斥候營偵查到的消息,大西軍有不少的斥候,正在羅田縣的周遭偵查,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徹底剿滅這些四處偵查的大西軍的斥候,同時務必生擒其中幾個斥候,詢問清楚黃州府城的情形。。。”

“你們要記住,張獻忠很有可能就在黃州府城指揮戰鬥,所以你們偵查的重點,就是弄清楚張獻忠究竟是不是在黃州府城內。。。”

“如果你們無法從大西軍斥候那裡獲取到準確的消息,就想方設法進入黃州府城,弄清楚黃州府城內的情況,我知道這項任務的難度很大,可是這牽涉到我們作戰方案的最終確定,所以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採用什麼樣的手段,都要弄到最爲關鍵的情報。。。”

諸多的斥候散去之後,傳令兵帶着大軍之中游擊將軍以上的軍官,也來到了山坳之中。

吳三桂依舊沒有下馬,看着諸多的軍官,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你們都是大軍之中的精英,也是我最爲信任之人,諸多軍士是不是能夠很好的執行軍令,就看你們的,最近幾天的時間,我聽到了一些議論,你們之中有人頗爲着急,認爲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攻陷黃州府城,打敗大西軍,就能夠徹底解決湖廣的所有問題。。。”

“這樣的想法不能說是錯誤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我以爲,越是大戰來臨之際,越是需要冷靜應對,皇上一再囑託屬下,作戰的時候不可焦急,不可冒進,我希望你們記住。。。”

“剛剛有兩個最爲重要的情況,其一是在黃州以及韶關一帶作戰的大西軍軍士,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人,其中十萬人前往韶關作戰,由李定國指揮,留在黃州府周遭的大西軍軍士,接近二十萬人,至於說鄭成功率領的十萬軍士,現如今正在不要命的朝着江西的方向撤離,想要讓鄭成功幫助我們,沒有可能性。。。”

“其二是張東濤將軍率領的大軍,打敗了李定國率領的先頭部隊,生擒了李定國,完全拖住了韶關方向的十萬大西軍軍士,黃州府城周遭的近二十萬大西軍軍士,其中十五萬人追擊鄭成功作戰,目前戰鬥正在持續之中,如果沒有特別緊急的情況,這十五萬大西軍的軍士,是不會撤回到黃州府城的。。。”

“這也就意味着,我們面對的是不足五萬的大西軍軍士,且這些大西軍的軍士,分佈在黃州府城、鄂州和大冶等地,至於說黃州府城內駐紮有多少大西軍的軍士,我想斥候很快就能夠獲取到準確的情報。。。”

“還有最爲關鍵的一點,張獻忠很有可能就在黃州府城內。。。”

吳三桂說到這裡的時候,所有軍官的臉色都變化了,如果張獻忠真的在黃州府城內,那麼他們攻陷了黃州府城,就意味着能夠生擒或者斬殺張獻忠。

吳三桂看了看衆人,語氣平淡的開口了。

“或許你們認爲這是最爲重要的情報,我也是這樣看的,不過我們未必能夠生擒或者斬殺張獻忠,要知道張獻忠身經百戰,與大明軍隊鏖戰十多年,每每遇見危險都能夠化解,所以想要抓住他沒有那麼容易。。。”

“大西軍分佈在黃州和韶關等地有近三十萬軍士,我們圍攻黃州府城,就算是不能夠生擒或者斬殺張獻忠,也不要緊,我們逼迫張獻忠倉皇撤離黃州府城,轉過頭就可以對這近三十萬的大西軍動手了,只要我們能夠徹底打敗這近三十萬的大西軍,就重創了張獻忠,接下來,我想皇上一定會下旨,令大西軍全面進攻湖廣和四川等地,徹底剿滅張獻忠和大西軍了。”

“諸位,你們應該明白身上的責任,所以說,進攻黃州府城的時候,你們務必傾盡全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拿下黃州府城,只要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黃州府城,我們就佔據了完全的主動,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從容的對黃州府城周遭的大西軍動手了。。。”

離開山坳,吳三桂擡頭看了看湛藍的天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壓根沒有想到,自己會承擔如此重要的作戰任務,這一戰對於大吳朝廷和皇上意味着什麼,不需要多說,只要能夠徹底剿滅張獻忠和大西軍,穩定南方的局勢指日可待。

這一次作戰,吳三桂很有可能與張獻忠直接對招。

吳三桂有着充足的自信,皇上在湖廣全面佈局,不僅間接調遣了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進入湖廣作戰,還調遣了張東濤率領數萬大軍進入湖廣作戰,這已經最大程度上面分散了張獻忠和大西軍的力量。

絕佳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吳三桂絕對不會浪費。

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
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