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

盛京,濟爾哈朗接到了皇太極的命令之後,馬上請來了代善和多鐸等人,共同商議如何執行皇太極的命令。

皇太極的命令很明確,拖住吳宗睿以及登萊新軍,待到皇太極率領大軍歸來之後,收復蓋州、永寧和復州等地,一舉剿滅進犯的登萊新軍。

命令明確和簡單,可是如何執行這個命令,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佔領蓋州的登萊新軍,並未發起新的進攻,而是固守蓋州,距離蓋州不遠處的連雲島,亦被登萊新軍佔領。

駐守耀州和海州等地的軍隊,主要是滿八旗之中正紅旗和鑲紅旗的軍士,大貝勒代善爲旗主,其次還有蒙古左右營的部分軍士,登萊新軍攻陷蓋州以後,代善已經加強了對耀州和海州的守衛,防禦登萊新軍發起對耀州的進攻。

皇太極領軍遠征漠南蒙古,濟爾哈朗留守盛京,負責日常事務,兩年前皇太極領軍征伐漠南蒙古的時候,濟爾哈朗隨同大軍開拔,且立下了戰功,不過這一次,他留守盛京。

這是皇太極的信任,濟爾哈朗很明白。

按說執行皇太極的命令,也不是那麼複雜,留守盛京的濟爾哈朗,代表皇太極直接下達命令,要求駐守海州和耀州的正紅旗軍士和鑲紅旗軍士,以及蒙古左右營的軍士,對蓋州發起進攻,同時分兵收復永寧和復州等地,收復連雲島,就可以徹底困住蓋州的登萊新軍。

可惜濟爾哈朗無法下達這個命令,如果是皇太極,很容易下達這樣的命令。

登萊新軍攻陷蓋州、永寧和復州等地,損失最大的就是正紅旗,正紅旗的城守尉阿斯哈、牛錄額真葛巴泰先後陣亡,正紅旗損失軍士接近一千三百人。

正紅旗軍士總兵力不足萬人,這個損失,對於代善來說,是有些沉重的。

這個時候,命令正紅旗和鑲紅旗承擔進攻和圍堵登萊新軍的任務,有些說不通。

何況濟爾哈朗本就是鑲藍旗的旗主,爲什麼不派遣鑲藍旗軍士承擔進攻的任務。

還有多鐸的鑲白旗,同樣可以承擔這個任務。

濟爾哈朗不是沒有思考過,最好的辦法,就是抽調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和鑲藍旗的軍士,聯合組成一支大軍,圍堵大明的登萊新軍,但這牽涉到指揮的問題,由誰來指揮這一路聯合的大軍,如何分兵、如何作戰、誰承擔進攻和圍困蓋州的任務,誰承擔進攻和收服永寧和復州的任務等等。

這可不是濟爾哈朗一個人可以決定下來的事情。

更何況代善是當年的四大貝勒之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滿人的權貴之中,親近代善的人還是不少的,濟爾哈朗如果強行的下達命令,恐怕爲皇太極樹敵。

。。。

進入屋內的代善,臉色很不好,阿斯哈是正紅旗的一名驍將,作戰勇猛,其麾下的將士,個個身手不錯,想不到全軍覆沒,至於說葛巴泰,作戰頗爲勇猛,知道察言觀色,代善對其印象也還算是不錯。

兩名將領全部被登萊新軍斬殺,損失近一千三百名將士,這口氣代善咽不下去。

滿八旗憑着實力說話,以前地位遠遠不及代善的多爾袞和多鐸,因爲正白旗和鑲白旗力量的壯大,逐漸有了話語權,而正紅旗和鑲紅旗,這些年的發展速度有些慢,加上皇太極的打壓,在滿八旗之中,實力逐漸的落到了後面。

代善雖然臣服了皇太極,但是他不想眼睜睜看着正紅旗和鑲紅旗的力量被逐漸的削弱。

滿八旗力量的壯大,依靠的是不斷的征伐,不斷的獲取人口和錢財,這些年,下五旗之中的正白旗、鑲白旗和鑲藍旗,不斷的參與征伐,立下了不少的戰功,劫掠了大量的錢財和人口,其力量逐漸壯大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正紅旗和鑲紅旗,更多時候承擔了守衛城池的任務,其力量自然無法壯大。

這肯定是皇太極的安排,代善也是無可奈何。

守衛城池,雖說力量難以快速的壯大,但守成足足有餘,能夠輕鬆的獲取到錢糧,讓代善萬萬想不到的是,明軍居然敢於從復州和永寧方向發起進攻,讓正紅旗蒙受損失。

看着站起身來的濟爾哈朗和多鐸,代善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的笑容。

“濟爾哈朗兄弟,多鐸兄弟,你們都來了,看來我是來遲了。”

“哪裡,哪裡,二哥,您來了就好,多鐸兄弟也是剛剛到。”

代善的資格是最老的,儘管濟爾哈朗代表皇太極決定盛京的大小事宜,但也不會在代善的面前擺出什麼資格和架子。

“濟爾哈朗,大汗有什麼命令嗎。”

聽見代善主動說及,濟爾哈朗連忙從桌上拿起了皇太極的敕書,遞給了代善。

代善也沒有客氣,打開之後,認真看起來。

多鐸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此次征伐漠南蒙古,他沒有隨軍征伐,鑲白旗的軍士亦是留在了遼陽和盛京一帶,後來得知皇太極率領大軍入關,多鐸有些憤懣,誰不知道入關作戰,能夠劫掠大量的人口,獲取到大量的錢財。

剛剛代善還沒有來的時候,濟爾哈朗已經透露了皇太極的敕令,多鐸沒有開口說話,這樣的作戰任務,他可不想主動接受。

滿八旗的軍士驍勇善戰,悍不畏死,對外作戰的時候,齊心協力,可是內部絕非鐵板一塊,誰都知曉實力的重要,對外作戰有可能遭受重創,但也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充實力,而且還能夠得到皇太極以及朝廷的照顧,對內就不一樣了。

代善放下了敕書,看了看濟爾哈朗和多鐸。

“不知道濟爾哈朗兄弟是怎麼計劃的。”

濟爾哈朗看了看多鐸,很快開口。

“二哥,我是這樣考慮的,護衛盛京的任務,依舊是鑲黃旗負責,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以及鑲藍旗,各自抽調一部分的兵力,兵分兩路,一路圍攻蓋州,困住駐守蓋州的大明登萊新軍,一路繞過蓋州,直插復州,盡全力拿下復州,堵住登萊新軍後撤的道路,同時,圍攻蓋州的這一路大軍,需要拿下連雲島,阻斷登萊新軍從海上撤退的道路。”

“至於領兵作戰方面,我想,由我率領一路大軍,圍攻蓋州,拿下連雲島,將駐紮在蓋州的登萊新軍死死的困住,多鐸兄弟率領一路大軍,直插復州,拿下復州城池,阻斷登萊新軍後撤的道路。”

“不管遇見什麼情況,兩路大軍都必須要固守待援,等到大汗率領大軍歸來,大明的登萊新軍,肯定被完全剿滅。”

。。。

濟爾哈朗的這個安排,的確是不錯的,不過這裡面有幾個問題,其一是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和鑲藍旗,各自抽調多少的軍士,其二是濟爾哈朗指揮一路大軍圍攻蓋州,盛京由誰來主持。

濟爾哈朗剛剛說完,代善就考慮到這些問題了。

兩路大軍圍困大明的登萊新軍,爭取全殲登萊新軍,這當然是代善願意的。

“濟爾哈朗兄弟,我認爲這樣的安排很好,只是濟爾哈朗兄弟負責盛京的所有事宜,離開盛京前往蓋州,有些不合適,我看還是由我率領一路大軍,征伐蓋州,拿下連雲島。”

“至於說抽調兵力,正紅旗和鑲紅旗願意抽調八千軍士,參與此次的征伐。”

濟爾哈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代善說的如此的直接,出乎他的預料,其實他不大可能率領大軍出征,畢竟盛京需要有人留守,不管是代善還是多鐸,都不大合適。

“二哥的建議很好,正紅旗和鑲紅旗抽調八千將士,鑲藍旗亦抽調四千軍士。”

一直沉默的多鐸,不得不開口了。

“二哥和濟爾哈朗兄弟都說了,那鑲白旗也抽調四千的軍士。”

濟爾哈朗點點頭,站起身來。

“一共是一萬六千將士,我看分爲兩路大軍,一路大軍一萬人,圍困蓋州和拿下連雲島,一路大軍六千人,直插蓋州,阻斷登萊新軍的後撤之路,二哥率領一路大軍圍困蓋州,多鐸兄弟率領一路大軍,直插蓋州。”

“鑲藍旗抽調的四千人,其中兩千人歸二哥指揮,另外兩千人歸多鐸兄弟指揮,如此兩路大軍的兵力也定下來了。”

“情況有些緊急,我估計大明登萊新軍遲遲沒有對耀州發動進攻,是不是想着儘快的撤離,故而兩路大軍的行動需要快捷,不能讓登萊新軍從容的撤離。。。”

濟爾哈朗還沒有說完,代善就點頭了。

“濟爾哈朗兄弟說的不錯,多鐸兄弟,我看大軍明日就開拔,你看如何。”

多鐸點點頭。

“二哥說的是,明日大軍開拔,這樣大明登萊新軍猝不及防,一定被死死的困住。”

。。。

代善和多鐸離開了,濟爾哈朗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很清楚,今日的商議,不算很成功,代善率領的一路大軍,一定會死死的困住蓋州,可多鐸率領的一路大軍,是不是會全力的進攻復州,那就說不定了,且復州和蓋州之間,還有永寧城池,稍有疏忽,登萊新軍就能夠殺出一條路,撤回到旅順島或者登州去。

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三十章 嚴師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
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三十章 嚴師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