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

孫傳庭率領大軍離開潼關,朝着洛陽府城的方向行軍。

宣府總兵官和大同總兵官,明顯有些不情願,他們不明白孫傳庭做出的決定,但也不能夠反對孫傳庭做出的最終決定,只能率領麾下的軍士,跟隨大軍一同行動。

從潼關出發的時候,斥候已經偵察到,五十萬流寇組成的大軍,離開開封府城,朝着洛陽府城的方向行軍,斥候據此判斷,這五十萬流寇,明顯就是朝着陝西而來,準備攻打西安府城,乃至於佔領整個陝西行省的。

孫傳庭認爲斥候的判斷是準確的,所以他命令大軍從潼關出發,快速進入河南境內。

孫傳庭很清楚,自己麾下的十餘萬大軍,直接面對五十萬流寇,想要獲取作戰勝利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有進入洛南的十萬流寇,合起來就是六十萬人,孫傳庭根本無法應對,現在最爲關鍵的就是,李自成親自率領的大軍,真的進攻西安府城,孫傳庭無法應對,所以他必須要進入河南,快速發起進攻,遲滯流寇行軍的步伐,如果能夠將流寇完全留在河南,無法進攻西安府城,那就是最大的勝利。

孫傳庭原來的部署,同樣遭遇到破壞,他本來準備率領大軍,秘密進入河南境內,發起對李自成部的偷襲,通過數次作戰的勝利,達到削弱李自成部的目的,接下來一步步的擊敗李自成,穩定中原的局面。

現在看來,孫傳庭的部署付諸東流了,六十萬流寇進入陝西作戰,作爲五省總督的孫傳庭,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西安府城被流寇攻陷,孫傳庭這個五省總督也就到頭了,其最終的結局不會強於洪承疇。

因爲兵力方面的侷限,孫傳庭不可能率領大軍直接發起對流寇的進攻,那樣不可能獲取作戰的勝利,但又必須將流寇留在河南境內,這個壓力是巨大的。

大軍進入河南,行軍僅僅一天的時間,孫傳庭就下達了就地宿營的命令。

此刻的孫傳庭,已經陷入到煎熬之中,他很清楚,自己率領大軍進入河南的消息,已經不可能保密了,流寇肯定知曉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決定,要麼正面迎戰五十萬流寇,要麼迅速回撤,固守西安府城。

。。。

縱馬飛馳的時候,馬進忠的臉上帶着笑容。

下定決心之後,馬進忠就想着如何離開開封府城,前往陝西投奔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

馬進忠的運氣不錯,他本來是想着試探宋獻策的態度,所以前去拜訪,不管怎麼說,他馬進忠都是當初義軍的掌盤子,投奔李自成之後,在義軍之中都是有不錯地位的,就算是高應登被李自成斬殺,其他義軍的掌盤子,李自成還是很注意,給予這些掌盤子很高的地位,就是不讓這些人掌握實際的權力。

馬進忠拜訪宋獻策的時候,恰好有人送來情報,說是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的朝廷大軍,已經從西安府城出發,前往河南,據偵查到的情報,孫傳庭率領的十餘萬朝廷大軍,已經過了潼關,進入河南境內。

牛金星寫來信函的意思,就是要求宋獻策牢牢的守衛開封府城,不能夠讓朝廷大軍攻陷開封府城,免得攪亂了義軍攻陷西安府城的整體部署。

宋獻策倒是沒有瞞着馬進忠,還與馬進忠閒聊了義軍肯定能夠攻陷西安府城的想法。

得到這個重要的消息,馬進忠內心狂喜,不過他能夠隱藏自身的情緒,絕不泄露出來,與宋獻策閒聊一會之後,他提出來,想要出去散散心,也就是在開封府城四周走走看看,如果有什麼事情,一定及時回到開封府城。

宋獻策沒有猶豫,答應了馬進忠的請求,臨走的時候,還專門提醒馬進忠,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朝廷大軍圍攻開封府城,一定要及時回到軍營之中。

回到營房之後,馬進忠迅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其實在平時,他已經在做相關的準備,將自身擁有的錢財,全部換成了黃金,這樣便於攜帶,其餘的物品,就送給了一些兄弟。

將所有的錢財都清點好了之後,馬進忠用五十兩白銀,買下了一匹烏珠穆沁馬。

這樣的交易,在義軍之中比比皆是,當然,能夠擁有烏珠穆沁馬的,都是老營的軍士,或者是投奔李自成的那些軍官,其中不少人與馬進忠是熟悉的,所以馬進忠能夠買到烏珠穆沁馬,能夠做好物質方向的準備。

該要選擇什麼路徑,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馬進忠與李自成率領的中軍相遇,那一切的準備都是徒勞,所以說,馬進忠必須要避開李自成率領的中軍。

中軍的行軍路線,馬進忠不是很清楚,但他能夠輕易的做出判斷,中軍有五十萬人,唯一的選擇就是走官道,其餘的道路不可能選擇,那樣五十萬大軍根本無法行軍。

判斷了中軍的行軍路線,接下來馬進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一條路線,能夠完全的避開中軍,而且能夠順利的抵達潼關。

此刻的馬進忠,不可能知曉孫傳庭率領的朝廷大軍的行蹤,所以他只能夠選擇前往潼關。

開封府城距離潼關有一千多裡地,憑着一匹烏珠穆沁馬,想要快速抵達是不可能的,馬進忠倒也是不是很着急,他很清楚,中軍的行軍速度不是很快,從開封府城出發,抵達潼關至少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且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的大軍,已經進入河南境內,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一定會做出相應的準備,這樣中軍的行軍速度就更慢了。

從開封府城出發的時候,馬進忠絲毫沒有隱瞞,騎着烏珠穆沁馬出了營地。

沒有人關注馬進忠,誰都知道馬進忠不受闖王李自成的待見,如此情況之下,也沒有誰願意與馬進忠處理好關係。

如此情況之下,馬進忠毫無顧忌的離開了開封府城,前往潼關。

。。。

李自成的神色頗爲肅穆,前些日子斥候前來稟報,洛陽府城方向傳來消息,有大量的朝,廷大軍從陝西計入河南,他馬上命令斥候詳細偵查,斥候還沒有傳來消息,張東濤和李巖的信函到了,信函裡面說及了進入河南境內的朝廷大軍,預計總兵力在十萬以上。

李自成可以完全肯定,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的朝廷大軍,進入了河南。

李自成可不敢小覷,孫傳庭麾下秦軍的戰鬥力,他是清楚的,當初義軍多次與秦軍交鋒,結局幾乎都是慘敗,秦軍的戰鬥力的確是強悍的。

孫傳庭率領朝廷大軍進入河南境內,而且是十多萬的兵力,應該說其目的是明確的,就是想着攪亂整個河南的局面,讓義軍無法安生。

李自成的選擇有兩個,其一是不理睬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直撲西安府城,以最快的速度攻陷西安府城,畢竟孫傳庭進入了河南,其率領的一定是朝廷大軍的精銳,駐守在西安府城的兵力肯定是不多的。

其二是靜觀其變,弄清楚孫傳庭的部署,率領中軍全力迎戰孫傳庭,盡最大的力量打敗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如果能夠打敗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那麼佔據整個的中原,就不在話下了。

牛金星、李過和劉宗敏等人進入臨時中軍帳的時候,李自成已經下定了決心。

還沒有等到衆人喘一口氣,李自成就開口了。

“剛剛接到張獻忠的信函,十多萬的朝廷大軍,已經進入河南了,預計是朝着洛陽府城的方向行軍,我想,他們的主帥一定是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

“前軍和中軍全部都進入陝西,攻打西安府城,河南境內的防禦一定是空虛的,依我看,唯一能夠固守的就是開封府城,其餘的城池,無法抵禦朝廷大軍的進攻。”

“我想過了,我們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長驅直入,進攻西安府城,既然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朝廷大軍進入到河南境內,那麼陝西府城的防禦一定是空虛的,我們可以趁此機會,一舉拿下西安府城,接下來佔據整個的陝西行省。”

“第二個選擇,迎戰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若是我們能夠打敗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那麼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李自成剛剛說完,牛金星抱拳開口了。

“闖王,我以爲,中軍打敗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大軍,是最好的選擇,只要我義軍打敗了孫傳庭,不管是陝西,還是山西,防禦都是空虛的,地方官府絕不敢和我義軍作對,到了那個時候,義軍能夠輕易的佔領陝西行省與山西行省。。。”

李自成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看着牛金星點點頭。

“牛金星說的不錯,以前我們義軍,每次作戰,想到的就是攻陷城池,想到的就是獲取更多的錢糧,可現在不一樣了,義軍已經佔據了河南行省,我們想要鞏固河南行省,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打敗朝廷大軍。。。”

“好了,所有軍士,做好準備,等候命令,我們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就是大明五省總督孫傳庭以及他麾下的朝廷大軍。。。”

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
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