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

“高迎祥的確厲害,我還是低估他了,按照他的計劃,就算是不能夠攻陷廬州府城,也能夠有巨大的收穫,而且還能夠給皇上和朝廷造成巨大的壓力。”

吳宗睿看着桌上的地圖,禁不住發出了感慨。

吳宗睿原來以爲,高迎祥、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有可能從潁川、霍丘和壽州的方向,進攻廬州府城,這樣做穩妥一些,想不到高迎祥的膽子大的出奇,居然兵分三路,一路從霍丘和壽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一路從和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一路從滁州的方向發起對廬州的進攻。

要知道,和州與滁州緊靠着南京,如果這兩個地方的州城失陷,對於南京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到時候,新任的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一定會抽調重兵護衛南京。

拿下了和州與滁州的州城,對於流寇來說,同樣是巨大的鼓勵和振奮。

任誰都不會想到,高迎祥等人的目標是廬州府城。

吳宗睿甚至預計,如果和州州城與滁州州城被流寇攻陷,範景文甚至可能抽調廬州的軍士前來護衛南京,而呂維祺這樣的決定,新任漕運總督劉榮嗣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屆時,廬州府城的守衛,一定頗爲空虛,更加易於攻打。

這就是高迎祥厲害的地方。

吳宗睿自忖,他都想不到這一點。

難怪明末的農民起義軍,能夠徹底推翻大明王朝。

有些史料分析,是因爲農民起義軍的運氣太好,因爲每次流寇遭遇到朝廷大規模進攻的時候,流寇都會在遼東或者關內作亂,這也算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主要的原因。

吳宗睿覺得,農民起義軍之所以能夠壯大起來,最終推翻大明王朝,還是因爲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不斷的成長,有着足夠的睿智,在他們的領導之下,農民起義軍所向披靡,反觀朝廷大軍,士氣低迷,傑出的將領一個接着一個的隕落,加之內訌,不失敗纔怪了。

廖文儒、劉寧和喬明俊等人沒有開口說話,默默看着地圖。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吳宗睿還從來沒有如此的表揚過哪一個朝中的文官和武將,想不到第一個獲取到吳宗睿表揚的,居然是流寇的首領高迎祥。

廖文儒等人,對於吳宗睿有着盲目的崇拜,將吳宗睿形容爲世上的第一人,他們絕不會反對,而且舉雙手贊成。

“好了,高迎祥的籌謀很不錯,既然他和李自成準備領兵進攻滁州,那我們就在滁州好好的會一會他們,這樣也不錯,我曾經是滁州的知州,想不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回到滁州去,我們的態度依舊明確,不管流寇有幾路大軍,我們單獨進攻其中一路,其餘的兩路不去管他,我們的目標就是高迎祥。。。”

衆人依舊沒有說話。

“從明日開始,大軍朝着滁州的方向行軍,晝伏夜行,秘密行軍,決不能暴露蹤跡,決不能讓流寇有絲毫的察覺,也不能讓沿途的衙門察覺,大軍分爲前軍和中軍,前軍兩萬人,由廖文儒負責指揮,中軍三萬人,由劉寧負責指揮,我跟隨前軍行軍,前軍和中軍十五日之內,務必抵達滁州。”

“此番作戰,若是泄密,讓流寇察覺,則我們所有的計劃付諸東流,保密在第一位,廖文儒,劉寧,非常時刻,你們可採取一切的措施,南直隸各地,官道頗爲熱鬧,商賈、百姓絡繹不絕,好在正月的時候,流寇攻陷了鳳陽府城,這一帶略微的蕭條了一些,但朝廷各路大軍在這一帶佈防頗爲嚴密,所以我們需要繞過鳳陽府城,取道臨淮,進入到滁州。”

。。。

吳宗睿說的很嚴肅,廖文儒等人也聽得很仔細,所謂的採取一切措施,就是說在行軍的路上,如果遇見了大規模的隊伍,可以隨時的扣押,跟隨大軍行進,如果遇見了可能泄露消息之人,則可以無情的斬殺。

不到非常時刻,沒有誰願意採取這等的手段。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開口了。

“大哥,如果遇見了南京京營的軍士。。。”

“我說過了,非常時期,可以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周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次異常艱難的行軍。

。。。

天黑了,前軍和中軍同時開始了行軍。

廖文儒、喬明俊和吳宗睿騎馬並排,馬蹄已經包裹了厚厚的布巾,套上了馬轡頭,保證戰馬不發出任何的聲音。

“喬明俊,你親率斥候,前去偵查,流寇進入滁州,有兩條路選擇,第一條線路是取道臨淮進入滁州,第二條線路是取道定遠進入滁州,如果流寇取道臨淮進入滁州,則會從來安的方向發起對滁州州城的進攻,如果流寇取道定遠進入滁州,則會從鳳凰山的方向發起對滁州州城的進攻。”

“你必須偵查清楚,流寇究竟從什麼方向進入滁州,且要迅速稟報,以便大軍做出安排部署,切記,獲取到情報之後,以最快的速度稟報。”

“我預測,流寇很有可能選擇從定遠的方向進入滁州,經過鳳凰山發起對滁州州城的進攻,這條線路距離近一些,更加的隱蔽和突然,如果流寇選擇從來安進入滁州,則和我大軍行軍的路線一致,他們需要快速拿下來安縣城,否則消息很有可能泄露,導致他們進攻州城出現困難。”

“高迎祥的確聰明,滁州州城與和州州城,防禦力量薄弱,根本沒有辦法應對流寇大規模的進攻,而且這一帶駐軍很少,歷來都是由南京京營負責防禦的,到時候南京京營軍士都抽調回到南京去了,滁州州城與和州州城的防禦力量就更加的薄弱了。”

“可以預料,流寇就算是對和州州城與滁州州城發起進攻,南京京營也不會馳援,他們害怕流寇聲東擊西,等到他們馳援和州與滁州的時候,突然進攻南京。”

“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大人,有過領兵作戰的經歷,且功勳卓著,由他來駐守南京,可保萬無一失,不過,如果流寇進攻滁州與和州,範大人是絕不會派兵馳援的,他需要守衛南京,如果南京失陷,那麼範景文大人唯有自刎向皇上和朝廷謝罪了。”

。。。

廖文儒和喬明俊再一次的沉默,這是他們第二次聽見吳宗睿讚譽高迎祥了。

二人略微有些緊張,登萊新軍這一次作戰的目的,就是徹底打敗高迎祥,且需要斬殺或者生擒高迎祥,兩人知道吳宗睿作戰的風格,擒賊先擒王,如果不能夠斬殺或者生擒高迎祥,則不能夠算是作戰取得勝利。

高迎祥麾下有近四萬的大軍,還有李自成輔佐,斬殺或者生擒高迎祥,的確困難。

喬明俊領取了任務,沒有耽誤時間,率領三十名斥候,立刻出發了。

大軍繼續朝着臨淮的方向行軍。

“文儒,快一天時間了,你幾乎沒有怎麼說話,是不是感覺到緊張和壓力了。”

“大哥,我的確有些緊張,主要還是擔心生擒和斬殺高迎祥的任務難以完成,要說打敗流寇,肯定沒有問題。。。”

“不用擔心,文儒,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只要我們做好部署,高迎祥就算是神仙,也會被我們拿下,高迎祥的確厲害,可惜他遇見了我,只能怪他的命不好了。”

廖文儒扭頭看着吳宗睿。

火把的照耀之下,吳宗睿臉上傲然的神色格外醒目。

這一刻,廖文儒忽然有了自信,大半天時間了,他光是想到了高迎祥的厲害,卻沒有想到自家大哥天下無敵,只要按照吳宗睿的部署作戰,高迎祥肯定是死路一條。

“大哥,您放心,剛剛是我想多了,此戰一定生擒高迎祥。”

吳宗睿笑着點點頭。

其實吳宗睿也有一絲迷信的心理,這一次的作戰,他沒有想着生擒或者斬殺李自成,歷史上的高迎祥,崇禎九年七月被陝西迅速孫孫傳庭生擒,最終被押解到京城,凌遲處死。

也就是說,吳宗睿此戰斬殺或者生擒高迎祥,只不過將歷史的進程稍稍提前了一些,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

如果斬殺或者生擒李自成,那就是巨大的變動了,日後的農民起義軍究竟會朝着哪個方向發展,吳宗睿也無法預測了。

有些時候,也要相信上天自有安排。

。。。

劉寧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廖文儒有些奇怪,雖然前軍和中軍一同出發,但中軍因爲有紅夷大炮等輜重,速度自然慢一些。

“劉寧,你來幹什麼。”

“大人,屬下有一個建議,憋不住想說了。”

“有什麼建議。”

“登萊新軍進入宿州,南京方向和漕運總督府已經知道了消息,這一路行軍,想要絕對保密,屬下覺得難度太大,大人是否可以給南京和漕運總督府寫去信函,要求他們統領的大軍,固守城池,不要在外面遊蕩,這樣登萊新軍行軍就順利很多了。。。”

吳宗睿看了看劉寧,讚許的點頭。

“不錯,劉寧,你的這個建議很好,若是我們行軍途中,遇見了南京京營的軍士,或者是漕運總督府管轄的軍士,還真的有些不好處理,若是給他們寫去信函,要求他們固守城池,倒是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二十章 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二十章 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