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

固安城外,軍營,中軍帳。

多爾袞的臉色陰沉,看着前方的豪格,還有一直都沒有擡頭的嶽託。

儘管嶽託如今是貝勒的身份,但多爾袞絕不會小看嶽託,畢竟嶽託曾經也是親王,而且排名還在多爾袞的前面,只是因爲某些事情被皇太極降格爲貝勒。

“豪格,嶽託,我們必須統一認識,下一步作戰究竟往什麼方向,總是分兵不行。。。”

按照輩分算起來,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嶽託是代善的兒子,兩人都是多爾袞的晚輩,儘管豪格與嶽託的年紀比多爾袞還要大一些,所以多爾袞可以直呼他們的名字。

多爾袞剛剛說完,豪格梗着脖子開口了。

“十四叔,我以爲分兵作戰完全可行,當初我們從牆子嶺和青山關進入關內的時候,不也是分兵作戰嗎,一直到通州,兩路大軍纔會合。。。”

嶽託依舊低着頭,沒有開口說話。

多爾袞嘆了一口氣,不得不再次的解釋。

“皇上令我等入關作戰,分兵進入關內,是爲了讓大軍的行動更加迅速,讓明軍猝不及防,可進入關內了,我們依舊分兵作戰,肯定不合適,我認爲下一步進擊天津,我們必須統一出擊,不能夠繼續分兵作戰。。。”

豪格再次搖頭,走到了桌案前面,指着地圖開口了。

“我覺得分兵作戰完全可行,我們在通州剿滅了十多萬明軍,歸順的明軍達到了六萬人,我們的總兵力接近十七萬人,這麼多的兵力,分兩路進軍天津和山東等地,完全可行,而且我一直覺得,我們必須進擊山東,拿下山東濟南之後,接着進攻登州和萊州。。。”

豪格說到這裡的時候,嶽託終於擡頭了。

大清國商議作戰部署,很多時候都會爭得面紅耳赤,當年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等人,爲了重要的作戰部署,也曾經與皇太極爭論,甚至大吵大鬧,不過這種爭論是有好處的,讓決策者能夠清楚諸多的利弊,最終做出決定,所以豪格提出不同意見,多爾袞儘管氣憤,但也要耐心的聽下去,耐心的做出解釋。

豪格多次提出進擊登州和萊州,其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這也是多爾袞最爲擔心的。

登萊新軍的戰鬥力不用質疑,肯定是強悍的,至少強於大明其他的軍隊,登州和萊州是登萊新軍的根據地,從多爾袞等人獲悉的情報來看,登州和萊州是異常富庶的,如果大軍能夠拿下登州和萊州等地,獲得鉅額財富的同時,也能夠給予登萊新軍毀滅性的打擊。

從這一點說,豪格的建議是不錯的。

但多爾袞遠比豪格謹慎,而且從政治成熟程度來說,多爾袞也遠遠強於豪格。

多爾袞想的很實際,去年的遼東之戰,多鐸和阿濟格慘敗,十萬大軍損失六萬,儘管這裡面有多鐸和阿濟格指揮的重大失誤,但這也說明了,登萊新軍的戰鬥力是不一般的,此次入關作戰,要說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和登萊新軍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換位思考,多爾袞認爲,吳宗睿一定會做好所有的部署,登州和萊州,乃至於山東濟南等地,必定戒備森嚴。

如果大軍不能夠快速拿下濟南城池,甚至陷入到登萊新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那就危險了,多爾袞麾下的確有十七萬大軍,但其中七萬人是剛過歸順的明軍,如果遭遇到登萊新軍強悍的狙擊,那些歸順的明軍會不會臨陣倒戈。

多方思考之後,多爾袞否決了豪格的提議,一直不同意進擊山東。

但多爾袞內心也是蠢蠢欲動,此次作戰,明軍不堪一擊,讓他對登萊新軍的戰鬥力產生了懷疑,遼東之戰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因爲糧草的缺乏,以及漢軍的臨陣倒戈,還有多鐸與阿濟格指揮方面的失誤,如果登萊新軍真的沒有那麼強悍,那麼放棄進攻山東,將成爲多爾袞最大的失誤,也是不可原諒的失誤。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多爾袞沒有最終決定。

按照大清國的規矩,多爾袞是主帥,一旦做出決定,豪格與嶽託都是要遵照執行的。

一直低頭的嶽託擡頭了,讓多爾袞的心裡動了一下,他知道,在作戰部署方面,嶽託強於豪格,看的也更遠一些。

“嶽託,說說你是什麼意見。”

嶽託看了看豪格,終於開口了。

“我覺得,可以分兵進攻山東,我們可以派遣斥候,偵查山東的情況,大軍拿下天津之後,兵分兩路,一路朝着德州進發,讓明軍覺得我們的目標是德州,另外一路直逼濟南,發起對濟南城池的強攻,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濟南。”

“至於說是不是進攻登州和萊州,目前沒有爭論的必要,待到我們拿下了濟南,後面的作戰部署就很好決定了。”

嶽託說的很簡單,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嶽託說完之後,多爾袞沒有馬上開口,走到了地圖的前面。

看了足足五分鐘的地圖,多爾袞扭頭看着嶽託。

“嶽託,如果分兵,你認爲該怎麼分。”

這一次,嶽託沒有猶豫,馬上開口了。

“睿親王和豫親王率領十一萬軍士,佯攻德州,我率領其餘的六萬軍士,進攻濟南,我統領的六萬大軍之中,可安排四萬漢軍。。。”

多爾袞看着嶽託,豪格也扭頭看向了嶽託。

嶽託這是承擔了所有的責任,按照大清國的規矩,作戰勝利能夠得到賞賜,作戰失敗必定遭受到懲戒,遼東之戰失敗,多鐸被免去鑲白旗旗主之位,阿濟格被禁足接近半年的時間,這還算是皇太極手下留情。

如果嶽託作戰失敗,因爲是分兵作戰,責任完全由嶽託承擔。

迎着多爾袞和豪哥的眼神,嶽託再次開口了。

“德州距離濟南不到三百里地,沿途也就是平蔡和禹城兩座城池,如果我進攻濟南不利,睿親王和豫親王可以領兵馳援,我們此次作戰部署,最爲主要的目的是拿下濟南城,至於說德州,我認爲不必進攻,一旦我們拿下了濟南,德州不攻自破。。。”

豪格連連點頭,多爾袞也微微點頭。

從作戰勇猛方面來說,在大清國,嶽託排名在他們之前,這是諸多滿人權貴都認同的。

“嶽託,你的這個部署很好,只是你僅僅領兵六萬,其中還有三萬漢軍,我覺得不妥,我看這樣,你領兵十萬,主攻濟南,我和豪哥領兵七萬,佯攻德州。。。”

多爾袞還沒有說完,豪格擺擺手。

“六萬軍士足夠了,我們決不能暴露作戰意圖,如果我領兵太多,繞開德州進攻濟南,作戰意圖必定暴露,明軍就會在濟南城集結,再說了,我們還要進攻天津城,拿下天津城之後,開拔到天津尚有一段距離,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行考慮如何分兵,如何瞞過明軍。。。”

多爾袞和豪哥同時看向了地圖。

嶽託的作戰部署,的確不錯,如果大軍能夠瞞過明軍,在拿下天津城之後,直取濟南城,那麼接下來的作戰部署就很好安排了,可以繼續往東進攻青州、登州和萊州,也可以往南進攻南直隸,這兩處地方,都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

終於,多爾袞開口了。

“嶽託,你的建議很好,我看就這樣,至於說我們的作戰部署是不是會暴露的問題,我覺得不用過多擔心,拿下天津城之後,我們不用分兵,大軍朝着德州的方向開拔,等到明軍在德州一帶集結的時候,再行分兵,明軍大都是步卒,我們是騎兵,速度上面他們是趕不上我們的,再說了,明軍如果願意在野外和我們作戰,我們求之不得。。。”

多爾袞說出這些話,確定了作戰部署。

豪格的臉色有些不好看,這次作戰與他沒有多少的關係,佯攻德州由多爾袞指揮,進攻濟南由嶽託指揮,他不過是陪襯,不過多爾袞確定下來作戰部署,豪格也不好反對。

豪格的臉色,多爾袞當然看見了,作爲大軍的主帥,多爾袞必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關係,做出最好的安排。

“既然作戰部署確定下來,我們馬上就行動,明日就朝着天津城的方向開拔,我們的目標是天津城池,沿途的城鎮不用理睬。”

“豪格,進攻天津城池的戰鬥,就由你指揮,需要多少的兵力,計劃多長時間攻陷天津城池,你好好考慮。。。”

豪格楞了一下,臉上露出了笑容,抱拳對着多爾袞開口了。

“十四叔,給我五萬人足矣,我保證三天之內拿下天津城池。”

嶽託看了看臉上帶着笑容的豪格,沒有開口說話。

。。。

豪格離開中軍帳之後,多爾袞看着嶽託開口了。

“嶽託,進攻天津城池,你覺得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什麼。”

嶽託略微思索,跟着開口。

“睿親王,我覺得拿下天津城池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明軍的戰鬥力太弱,根本守不住天津城池,只是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我覺得需要派遣斥候前去偵查,弄清楚天津城內到底有多少的明軍。。。”

多爾袞笑着點頭。

“不錯,我們還可以派遣部分的漢軍,進入天津城內,成爲我們的內應。”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三十五章 旁觀?楔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十章 趕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三十五章 旁觀?楔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亨利其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十章 趕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