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

“啪。。。”

吳宗睿將手中的信函仍在了桌上,一臉的憤懣和無奈。

“洪承疇如此的調兵遣將,如何剿滅流寇。”

站在旁邊的廖文儒和喬明俊,感覺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吳宗睿爲什麼突然發火。

吳宗睿扭頭,看清楚了廖文儒和喬明俊的表情,無奈的笑了笑,此時的他才明白,自己是在用穿越者的眼光看待洪承疇,要求難免太高了一些。

內心裡面,吳宗睿卻不完全這樣認爲。

洪承疇是明末最爲著名的將領之一,一度成爲了大明朝廷的王牌,一邊要負責剿滅流寇,一邊還要負責抵禦後金韃子,崇禎十五年的松山之戰,就是洪承疇以薊遼總督的身份統領的。

史書記載明末最爲著名的兩大將領,一個是洪承疇,一個是盧象升。

既然是明末最爲著名的將領之一,那麼對於任何的戰爭,就應該有預見性,古今中外的名將,莫不是如此,只知道因循守舊,或者只知道拼命的廝殺,不可能被歸爲名將系列。

洪承疇的眼光不長遠。

農民起義軍攻陷了中都鳳陽,雖然士氣大振,可諸多首領內心是彷徨的,他們知道犯下了大忌,觸怒了皇上和朝廷,必將迎接狂風驟雨般的進攻,所以他們會採取快速移動的方式,避開朝廷大軍的進攻,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的實力。

作爲朝廷大軍的統帥,洪承疇應該明白這一點。

鳳陽之戰後,朝廷投入剿滅流寇的大軍,總人數達到了八萬人,其中洪承疇統領的有三萬人,盧象升統領的有兩萬人,曹文詔統領的有一萬多人,其餘就是河南、山東以及四川等地抽調的兵力,憑着這些兵力,不說完全徹底剿滅流寇,至少能夠給予流寇沉重的打擊。

洪承疇的部署,依舊是老一套,讓盧象升、曹文詔等人分別在湖廣、山西等地堵住流寇的去路,自己率領大軍追擊和剿滅流寇。

這樣的作戰方式,看起來完備無缺,流寇遭遇重兵包圍,還有洪承疇率領的大軍追擊,好像沒有多少的出路,最終肯定被剿滅。

但是這等完備的作戰部署,存在於地圖上面,現實中基本不可能實現。

高迎祥、張獻忠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已經分兵兩路,他們得到了老回回馬守應等義軍的馳援,遊走於河南境內,不僅躲過了朝廷大軍的圍剿,期間還拿下了幾座城池,讓河南陷入到徹底的慌亂之中。

也許是發現作戰部署不大符合現實,洪承疇抽調了湖廣盧象升的兵力,進入到河南作戰,可惜盧象升還在行軍的途中,張獻忠麾下的軍士,馬上西進,經過霍山、英山進入到湖廣,一舉攻克了麻城,老回回與過天星率領的義軍,也趁機進入湖廣,與張獻忠部會和,他們長驅西進,走鄖陽古道,經過商州,進入了陝西。

高迎祥率領的農民起義軍,避開了洪承疇的進攻之後,出其不意的取道澠池、靈寶和陝州等地,經過潼關,大搖大擺的進入到了陝西境內。

四月初,數路的農民起義軍,在陝西實現了大會師。

洪承疇得知農民起義軍的主力悉數離開河南,進入到陝西,於是在河南汝州召開大會,商議在陝西剿滅流寇,這一次,洪承疇的安排還是老套路,依舊分兵多路,扼守要道,自己則是領兵經過潼關,進入陝西剿滅流寇。

吳宗睿實在是不明白,洪承疇攜帶重兵而來,進入河南,就打算徹底剿滅流寇,分兵扼守要道之後,圍剿沒有任何的進展,導致流寇抓住了漏洞,悉數離開河南,進入到陝西,這一次進入陝西剿滅流寇,依舊是分兵把守,自己率領大軍圍剿流寇。

洪承疇難道不清楚,他在被流寇牽着鼻子走嗎。

吳宗睿清楚,洪承疇有難處,朝廷大軍以步卒爲主,行軍的速度不可能很快,往往在獲取情報、拼命追擊流寇、到達目的地之後,流寇已經轉移了。

可洪承疇需要明白一點,流寇也是人,不是鐵打的,他們也有疲倦的時候,如果要求將士堅持下來,跟隨在流寇的身後窮追不捨,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

流寇回到陝西之後,繼續分派兵力扼守要道的策略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了,陝西是流寇的老巢,人家熟悉地形,來去自如,豈會進入到朝廷大軍的伏擊圈。

洪承疇率領大軍全力追擊,看上去是很努力,也很拼命,而且自己承擔了一切的危險,起身做的都是無用功。

當然,洪承疇進入河南,也剿滅了部分的流寇,但那都不是流寇的主力。

將思緒拉回來之後,吳宗睿看向了地圖。

“文儒,喬明俊,馬上就是五月了,流寇的主力悉數都回到了陝西,依我看,洪承疇不可能拿到什麼功勞了。”

廖文儒看了看吳宗睿,有些猶豫的開口了。

“大哥,洪承疇領兵一直都在追擊流寇,此次又從潼關進入陝西,依舊在不遺餘力的追擊流寇,我想,流寇應該是難以承受的。”

“那就要看怎麼追了,窮追不捨,流寇每天睡兩個時辰,那洪承疇睡一個時辰,其餘時間不停的追擊,這樣肯定能夠追上流寇,若是追一陣子,歇息一陣子,怎麼可能追得上,到頭來還不是被流寇牽着鼻子走,沒有絲毫的效果。”

“大哥,流寇熟悉地形,善於走山路,的確很難追上啊。”

吳宗睿搖搖頭,看向了廖文儒。

“文儒,登萊新軍夜間追擊、長途奔襲的訓練,進行的如何了。”

“訓練的效果都很好,特別是夜間追擊,行動整齊一致,速度很快。。。”

“新招募的近五萬軍士,訓練的成效也很好嗎。”

“很好,新招募的軍士,以遼東漢人爲主,當初從蓋州、復州、永寧、柚巖和旋城等地搬遷到登萊、旅順、金州和皮島等地的遼東漢人,家家戶戶都有青壯加入到登萊新軍之中,他們的身體素質很不錯,長途奔襲的訓練相對容易一些,難得就是夜間追擊,不少人夜裡什麼都看不見,不過服用了魚骨粉之後,情況好了很多。”

吳宗睿點點頭。

“登萊新軍,總兵力已經接近十萬人,擴充的速度還是太快了一切,不過也沒有辦法,看看現如今的局勢,到處都是亂哄哄的,登萊新軍想要獨自在登萊之地享受安樂,基本不可能了,我想不要多長的時間,皇上就會調遣登萊新軍參與作戰了。”

廖文儒挺直了身體。

“大哥放心,我保證能夠隨時抽調五萬到六萬人蔘與作戰。”

“好,如果抽調六萬人蔘與作戰,登萊之地你準備如何的部署。”

“如果抽調六萬人,登萊之地的部署情況如下:登州駐紮八千人,包含蓬萊水師,萊州駐紮五千人,旅順島駐紮一萬人,金州駐紮五千人,皮島駐紮五千人,一共是三萬三千人。”

吳宗睿的臉上閃現一絲的笑容。

“部署不錯,看來是用心了。”

吳宗睿的手指向了蓋州等地。

“皇太極很聰明,壓根就沒有管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地,沒有繼續往這些地方派遣軍士駐紮,漢軍都沒有派遣,你可知皇太極爲什麼這麼做。”

“大哥,我認爲皇太極是避免分兵太多,蓋州等地,駐紮的兵力太少,沒有作用,太多又難以容納,白白消耗糧草,故而乾脆不駐紮兵力,皇太極將兵力集中在瀋陽的周邊,隨時待命,若是登萊新軍進入蓋州等地,皇太極可調遣兵力高速追擊。。。”

吳宗睿笑了。

“文儒,分析的很不錯,皇太極的確聰明,我都沒有想到,這麼長時間過去,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地,幾乎還是空城,皇太極沒有派遣軍士駐紮,你說的原因是最爲主要的,我分析還有一層原因,沒有誰願意駐紮在復州和永寧等地,皇太極也不好強行的安排。”

“後金韃子雖然驍勇,可他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

“好了,不說蓋州等地的事宜了,文儒,喬明俊,有三件事情,馬上去做。”

“第一件事情,令羅典明離開河南,秘密潛入陝西,駐紮在慶陽府城,蒐集流寇的情報。”

“第二件事情,調防登萊新軍,兩個月時間之內,登州軍營聚集五萬到六萬的軍士,其中新招募的軍士最多兩萬人。”

“第三件事情,儘可能多的購買戰馬,海運的馬匹,巡撫衙門全部購買,你們可與東印度公司聯繫,讓他們儘量多的從海外運送戰馬,我們全部收購。”

。。。

廖文儒和喬明俊離開了廂房。

吳宗睿拿起了桌上的文書和信函,再次仔細的看起來,一邊看,一邊在地圖上面做出標記,他所標註的有兩條線路,紅色的線路代表朝廷大軍追擊流寇的線路,藍色的線路則是流寇從河南撤到陝西、以及在陝西境內活動的線路。

藍色的線路標註有些散,流寇似乎慌不擇路,只要能夠進入陝西就可以了,不過仔細看,能夠發現一些端倪,流寇沒有往延安府和漢中府的方向而去,基本都是在西安府一帶,其前進的方向,指向了鳳翔府、慶陽府和平涼府。

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七十章 預感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
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七十章 預感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