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

京城,文華殿。

文華殿以往被稱作偏殿,大明的天啓皇帝與崇禎皇帝,都在這裡署理政務,文華殿前方左右兩邊的集義殿和本仁殿,則是供那些等待皇上召見的文武大臣暫時歇息等候之處,文華殿後方的主敬殿,則是皇上與內閣大臣商議重大事宜的地方。

大吳朝廷依舊遵循了這個規矩,內閣首輔曾永忠本打算廢除這些規矩,另立規矩,以表現大吳王朝與大明王朝的不同之處,不過吳宗睿沒有同意,他認爲在這些方面沒有必要計較,朝廷主要操心的還是統一天下與安撫百姓方面。

曾永忠、史可法與洪承疇等人,匆匆來到了文華殿。

皇上回到京城不過五天的時間,一直都在忙碌,曾永忠等人自然沒有辦法歇息,也是跟着操心忙碌,落實諸多具體的事宜,他們做事情倒是很放心,沒有了無緣無故的彈劾,沒有了風聞奏報,他們可以一門心思的撲在諸多的政務上面了。

皇上廢除了給事中,也廢除了巡按御史,都察院的諸多事宜,暫時由曾永忠負責,這也令曾永忠壓力巨大,要知道官吏的貪腐與懶政,數千年來都無法禁絕,必須以制度和規矩來管住這些官吏,才能夠保證政令暢通,且朝廷正在大力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重大政策,官吏隊伍的廉潔高效,更是至關重要了。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一直都空缺,究竟該如何發揮都察院的作用,皇上也就是說了說,詳細的條陳還在審閱之中,更加關鍵的是地方的督察機構,究竟該如何的設立,曾永忠等人沒有具體的條陳,也無法想到那麼深遠。

北方後金的局勢趨於穩定,曾永忠等人認爲,這不是太大的事情,不過皇上頗爲重視,本次鄉試,曾永忠等人異常重視,皇上卻好像不是太過於的上心。

這一次,南直隸鄉試之前出現了異動,盧發軒專門寫來了密摺,這才引發了皇上的重視,也讓曾永忠等人鬆了一口氣。

進入大殿,曾永忠、史可法與洪承疇,同時對着吳宗睿行禮。

吳宗睿對着衆人擺擺手,指了指桌案上面的密摺。

“這是路廷寫來的密摺,錢謙益、陳名夏、房可壯與黃宗羲等人,準備在南京鬧事,而且錢謙益專門給隆武皇帝朱聿鍵寫去了信函,表示願意歸順隆武朝廷,可惜啊,錢謙益是東林黨人的領袖,黃宗羲是復社的領袖,隆武朝廷的吏部左侍郎阮大鋮,偏偏與東林黨人是死對頭,如果錢謙益在南京鬧出一些事情來,爲隆武朝廷立下大功,到了福州,得到了朱聿鍵的重用,加上黃道周的幫扶,豈不是要碾壓阮大鋮,所以阮大鋮給路廷寫信高密了。。。”

曾永忠等人聽得只擺頭。

“好了,你們都看看這份密摺,先生,您就念一念奏摺。”

“先生唸完奏摺之後,你們都要說說自身的看法,特別要說說你們對東林黨人與復社的看法,直接說就是了。”

曾永忠接過密摺,打開之後,開始念起來,史可法與洪承疇兩人,則是瞪大眼睛仔細聽。

。。。

放下奏摺,曾永忠略微的思索之後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盧大人的建議可行,務必對錢謙益、陳名夏、房可壯和黃宗羲採取措施,不能夠讓他們攪亂了南直隸的鄉試,此次的科舉考試,乃是朝廷進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目的是爲了給朝廷錄用人才,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治理天下,一定要高度重視。。。”

吳宗睿笑了笑,看着曾永忠開口了。

“如何的懲戒錢謙益等人,纔是最爲關鍵的,讓登萊新軍去抓捕錢謙益等人,沒有多大的影響,況且錢謙益還想着投靠隆武朝廷,如果抓了錢謙益,造成不好的影響,讓一些人受到迷惑,投奔隆武朝廷,得不償失,路廷應該是想到了這一層,所以寫了密摺。”

“我認爲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如果運籌得當,讓錢謙益他們暴露了本來的面目,狠狠打擊了東林黨人與復社的氣焰,讓更多的讀書人明白過來,這纔是最佳選擇。”

吳宗睿說完,曾永忠看了看史可法與洪承疇,搖了搖頭。

“皇上,臣暫時沒有想到那麼多,特別是如何的打擊東林黨人與復社,臣覺得,前朝的時候,魏忠賢打壓東林黨人,影響很不好,朝廷若是再一次的打壓東林黨人與復社,也怕造成不好的影響啊。”

曾永忠說完,吳宗睿微微點頭。

“先生,您提醒的很不錯,憲之與洪大人怕也是這樣的想法,那我就說說吧。”

吳宗睿站起身來,慢慢的踱步,走到了曾永忠面前的時候停下了。

“東林八君子,你們都知道,他們要求官吏廉潔奉公,要振興吏治,開放言路,要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這些提議,不論何時何地,聽起來都是很不錯的。”

“可惜啊,當這些東林黨人掌握了權力之後,一切都變化了。”

“下面我就來說說東林黨人和復社的三大罪狀。”

“第一,激化黨爭,黨同伐異,無所不用其極,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等人的爭鬥,也就是東林黨與閹黨的爭鬥,我不多說,東林黨人能夠很好的把控輿論,在這場鬥爭之中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以至於你們都認爲東林黨人是正確的,不過閹黨滅亡之後,東林黨人的黨爭是什麼情況,你們都清楚,他們不僅僅對那些所謂的異端無情的打壓,甚至出現了很多的內訌,袁崇煥遭受到波及,阮大鋮反叛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第二,東林黨人與復社要求其他人忠君報國,支持國家大義,但是輪到自身出力的時候判若兩人,將自身的利益凌駕於國家之上,極度的虛僞自私,最爲明顯的例證,就是廢除商貿賦稅,一方面東林黨人與商賈相互勾結,大發商貿交易之財,另外一方面,卻不願意繳納一文錢的賦稅,本次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包括前面推行的徵收商貿賦稅的事宜,侵害到這些東林黨人的利益,他們不反對才奇怪了。”

“第三,大部分東林黨人和復社之人,志大才疏,以道德衛士自居,他們入朝爲官,沒有做出什麼實際的業績,卻以攻擊同僚爲最大的任務,他們自我感覺都是治世之良臣,實際上外不能夠消滅後金八旗軍,內不能平定李自成張獻忠的民變,經濟上沒有富國強民的手段,軍事上沒有滅敵平天下的本事,最終就是依靠一張嘴了,且依靠這張嘴,獲得了權力。”

“再來看看東林黨人提出的官吏廉潔奉公,要振興吏治,開放言路,要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他們自身做到了嗎,根本沒有做到。”

大殿裡面極其的安靜,曾永忠、史可法與洪承疇,聽得非常認真。

吳宗睿說完之後,他們依舊在思索,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曾永忠再次抱拳的時候,吳宗睿揮揮手。

“先生,就按照我剛剛所說,你擬一份文書,將主要的意思告知路廷,就讓路廷按照這個思路,去對付東林黨人和復社之人,要讓他們的嘴臉徹底暴露出來。”

“東林黨人和復社以前依靠的就是掌控欲輿論,現如今我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給他們任何蠱惑民衆的機會,將他們徹底打壓下去。”

“東林黨人與復社的背後,就是南方的部分士大夫和商賈,這些人的力量不小,我們必須要從根本上動搖他們的根基。”

“你們都要記住,我們打擊的不僅僅是東林黨和復社,我們打擊的是一種思想,一種就知道喊口號、就知道拿着道德的大棒要求他人,就知道攪亂局勢、不做實事,自身卻貪圖享樂、不肯奉獻、極度自私的思想,這樣的思想絕不能蔓延,務必從根本上打滅。”

吳宗睿終於說完了。

曾永忠也終於開口了。

“皇上深謀遠慮,臣等不能及,臣以爲,皇上已經指明瞭解決南直隸鄉試問題的辦法,接着就是盧大人好生的去實施了。”

吳宗睿指了指放在桌案上面的一份文書。

“這是我想到的應對辦法,你們拿去商議一下,定下來之後,馬上廷寄到南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南京去,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該來的總是要來,我們索性讓錢謙益等人好好的發揮一番,讓他們暴露出來本來的面目,接下來將他們的面具摘下來。。。”

曾永忠等人離開大殿之後,廖文儒進來了。

吳宗睿看了看廖文儒。

“文儒,你適當的提醒一下劉寧,讓他不要心急,有些事情要慢慢來,局勢一時間出現不利的變化,並不是壞事情,這就好比是身上出現了膿瘡,有時候膿瘡破了,更好醫治,還有一點,劉寧必須明白,馬背上能夠打天下,可馬背上不能夠治理天下。”

廖文儒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一定提醒劉都督,臣覺得,劉都督已經習慣了戰場上的征伐廝殺,有些事情不會想的那麼全面。。。”

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十五章 端倪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
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十五章 端倪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