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

錦州城。

駐守塔山、杏山和松山城池之中的軍士,陸陸續續都來到了錦州城池,這讓錦州城內駐紮的軍士總人數接近三萬人。

錦州城是關外八城之中,規模最大的城池,也是遼東最前沿的城池,當年修建大淩河城,一方面是爲了更加鞏固關寧錦防線,一方面也是爲了讓錦州城更加的安全,可惜大淩河城之戰,遼東邊軍慘敗,導致大淩河城永遠無法修復了,也讓錦州城愈發的孤單。

錦州城曾經失陷,被後金韃子佔領且毀掉,後金韃子撤離之後,遼東邊軍修復了城池,加厚了城牆,讓錦州城更加的牢固。

不管是袁崇煥,還是孫承宗,對於錦州城都是異常重視的,當年的關寧錦防線,錦州城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環,若是丟失了錦州,則松山、塔山和杏山等城池無法保住,寧遠也將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更加關鍵的是,後金韃子可以錦州城爲據點,實現對關外的全覆蓋,直接威脅到山海關,一旦後金韃子在錦州等地站穩了腳跟,則遼東的局勢將要發生鉅變,大明的京師根本就沒有安穩的時日。

這其中看的最爲深遠的,是被迫致仕的原薊遼督師孫承宗。

孫承宗認爲,關寧錦防線不能有絲毫的閃失,不管是關外的錦州、寧遠,都不能有失,如果被後金韃子佔據了錦州和寧遠,則後金韃子從喜峰口等地入關之後,將會形成對山海關的兩面夾擊,山海關將要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

正因爲如此,歷任的薊遼督師、遼東經略以及遼東巡撫,對於錦州都是高度關注的。

錦州城南的總兵府衙門,大堂。

祖大壽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看着坐在下首的祖大樂、祖大弼以及祖寬等人。

祖大樂已經回來一個多時辰,帶來的消息讓祖大壽吃驚,新任的薊遼督師吳宗睿,居然將駐守在寧遠城內的一萬四千多軍士全部調到了錦州,以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

大淩河城之戰後,祖大壽再也沒有離開過錦州城。

那是祖大壽心中永遠的痛,大淩河城之戰,祖大壽被迫歸順了皇太極和後金,爾後找機會逃離,回到了錦州,但歸順皇太極這件事情,成爲了令祖大壽時刻提心吊膽的炸彈。

只要是京城來人,祖大壽就會坐立不安,害怕遭受到皇上和朝廷的懲戒,期間數次,皇上和朝廷召見,祖大壽不敢離開,派遣祖大樂或者組大弼前往京城去。

這一次新任薊遼督師吳宗睿來到遼東,祖大壽同樣不敢前往寧遠城拜見,他知道吳宗睿手持尚方寶劍,如果人家奉了密旨,祖大壽擔心自己回不來了。

這樣的日子很痛苦,祖大壽早就想着能夠解脫。

“二弟,大樂帶回來的消息,你是怎麼看的。”

組大弼看了看祖大壽,滿不在乎的開口了。

“大哥,既然吳大人要求我們固守錦州城,那我們固守就是了,哼,要是依着我,殺出城去,和後金韃子好好的幹一仗。。。”

祖大壽瞪了組大弼一眼,組大弼是他的親弟弟,綽號祖二瘋子,作戰勇猛,只是頭腦有些簡單,不喜歡思考問題。

祖大樂就不一樣了,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不過祖大壽早就將祖大樂當做親弟弟對待。

至於說祖寬,曾經是祖大壽的家僕,個性強悍、作戰勇猛,被祖大壽提拔起來。

說起來,祖家是遼東最大的藩鎮,也是遼東的軍事世家,當年的地位和威望遠遠強於努爾哈赤家族,可惜這些年的征伐,不管是祖家,還是吳家和金家,損失都是慘重的,大淩河城之戰後,遼東邊軍的精銳損失殆盡,讓三家元氣大傷,現如今,祖家、吳家和金家,就算是聯合起來,也不敢與後金韃子面對面交手了。

相比較來說,駐守山海關的吳襄,麾下軍士的數量稍微多一些,山海關大約有四萬軍士,而錦州只有兩萬出頭的軍士,寧遠只有一萬多人。

整個的關寧錦防線,駐紮的軍士不足八萬人,這裡面還有各鎮馳援的大軍。

這點兵力,根本沒有辦法與後金韃子抗衡。

“大樂,說說你的想法,不要有什麼顧慮,儘管直說。”

祖大樂略微的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的開口了。

“大哥,我和二弟的想法差不多,既然吳大人要求駐守寧遠城池的軍士來到錦州城,求之不得,如此錦州城內駐紮的軍士,接近四萬人,就算是後金韃子十萬人蜂擁而上進攻錦州城池,軍士也能夠抵禦,至於說其他的方面,我認爲大哥不需要考慮那麼多。。。”

祖大樂一語中的,說到了祖大壽最爲擔心的地方。

“大樂,話是這麼說,可我不擔心不行啊。”

祖大壽嘆了一口氣,慢慢的站起身來。

“大樂,二弟,你們想想,錦州一直都是我們祖家固守的,每次的作戰,不管成敗,皇上和朝廷都沒有調整過錦州的駐軍,吳大人剛到遼東,忽然將駐紮在寧遠的一萬四千多軍士調到了錦州,這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覺得我們祖家兄弟無法固守錦州。”

“還有更加關鍵的地方,吳大人剛剛到遼東,方大人在遼東已經有六年的時間,在作戰部署的方面,吳大人絲毫沒有給方大人留情面,方大人在遼東六年,對我們一直都很不錯,誰知道吳大人來到遼東,對我們是什麼態度。。。”

祖大壽剛剛說完,祖大樂跟着開口了。

“大哥,其實也是方大人說的有些過了,吳大人是薊遼督師,統管遼東的一切事宜,方大人在作戰部署方面,沒有給吳大人稟報,這才讓吳大人惱火的。。。”

祖大壽揮揮手。

“大樂,你想的太簡單了,吳大人不熟悉遼東的情況,讓方大人做出部署,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何況吳大人手中有尚方寶劍,如果方大人的部署出現問題,導致作戰失敗,吳大人可以代表皇上和朝廷訓誡,你想沒想過,吳大人此番來到遼東,帶來了數萬的登萊新軍,這樣的陣勢,明顯就是準備在遼東長期駐守的,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怎麼辦。”

大堂裡面瞬間安靜下來了。

方一藻來到遼東已經六年的時間,沒有做過任何的調整,祖家駐紮在錦州,金家駐紮在寧遠,吳家駐紮在山海關,吳宗睿初來乍到,就做出了重大的調整,應該是準備大幹一場。

再次嘆了一口氣,祖大壽坐下了。

“明日,金國臣和金國奇,就要率領大軍進駐錦州城了,好在吳大人賦予了我完全的指揮權,金國奇和金國臣都要聽從我的調遣,如此指揮作戰方面,從容很多,暫時不想那麼多了,還是想想如何迎戰後金韃子。”

祖大壽及時的轉移話題,讓祖大樂、組大弼和祖寬等人,注意力迅速集中。

祖大壽站起身來,走到了沙盤的前面。

祖大樂、組大弼和祖匡等人,也跟着走到了沙盤的旁邊。

祖大壽拿起沙盤旁邊的竹鞭,指向了錦州城的南門。

“後金韃子如果進攻錦州城池,一定會從南門展開進攻,這裡地形開闊,易於進攻,其餘的東門、西門和北門,不利於大軍鋪開。”

“十萬後金韃子,數量足夠龐大了,依我看,如果後金韃子盯住了錦州城池,則不一定僅僅從南門展開進攻,也有可能從西門、東門或者北門展開輔助性的進攻,分散我們駐守城池的兵力,我們也可以從後金韃子進攻城池的部署方面,弄清楚他們的意圖。”

“錦州城不能有失,如果丟掉了錦州城池,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說到這裡,祖大壽看了看組大弼。

組大弼儘管作戰勇猛,卻有些小心思,大淩河城之戰結束後,組大弼的情緒很不穩定,認爲遼東邊軍的損失太大,各鎮馳援的大軍沒有盡力與後金韃子作戰,如果祖家擁有的遼東邊軍繼續與後金韃子作戰,最終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明日金國奇、金國臣率領的軍士進入錦州城,則城內駐紮的軍士達到了四萬多人,加上城內的三萬多百姓,人員方面是充足的。”

“南門依舊是我們固守的重點,南門一帶放置的軍士,至少兩萬人,東門、西門和北門,各自放置兩千到三千左右的軍士,其餘的軍士,悉數爲機動人員,隨時聽候調遣,若是後金韃子對這些地方展開進攻,除開南門,其餘地方駐守的軍士可以馳援。”

“祖大樂,你駐守東門,祖寬,你駐守北門,金國奇和金國臣駐守西門,組大弼和我駐守南門。”

“從現在開始,錦州進入戰時狀態,城門全部關閉,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城門,城內巡邏的軍士,增加至三千人,晝夜巡邏,不得鬆懈,發現有異常的情況,可先行處置。”

“任何的作戰命令,都要由我發出,其餘人不得擅自做出決定,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祖大樂和祖寬兩人,可以臨時做出決定,但要派遣身邊的傳令兵,及時的稟報。”

。。。

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十一章 縣衙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
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十一章 縣衙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