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

紫禁城,偏殿。

地上到處扔的都是奏摺,淚流滿面的朱由檢,趴在桌案上面,身體還在顫抖。

中都失陷,大明王朝的根基動搖,朱由檢無法面對,他更加無法面對的是大明的列祖列宗,中都是龍興之地,絕對不能夠有閃失,想不到被流寇攻破了。

內閣首輔溫體仁,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守在偏殿之中,低着頭默默不語。

終於,朱由檢的情緒略微的平定下來了。

“傳旨,着錦衣衛,押解漕運總督楊一鵬、巡按御史吳振纓、守陵太監楊澤到京城來,朕要親口問問他們,是怎麼守衛中都的,讓流寇攻陷了中都。。。”

朱由檢說完,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溫體仁,嘶啞着聲音再次開口。

“溫愛卿,想說什麼就說,朕腦子有些亂,還沒有思考到剿滅流寇的事宜。”

溫體仁連忙稽首行禮。

“皇上,臣正想說到剿滅流寇的事宜,流寇侵犯了中都,罪不容誅,皇上一向體恤他們,從未想過趕盡殺絕,可流寇豬狗不如,臣以爲,可令兵部尚書、五省總督洪承疇,盡全力剿滅流寇,不可絲毫留情,更不要提及招撫的事宜。。。”

朱由檢點點頭,臉色變得鐵青。

“溫愛卿說的是,以前是朕心太軟,總以爲流寇亦是朕的子民,不忍心殺戮,誰知道流寇做出人神共憤的事宜,朕無法忍受,承恩,擬旨,賜予洪承疇尚方寶劍,統領五省兵力,全力剿滅流寇,必要時刻可便宜行事。。。”

溫體仁的臉色微微變化,自崇禎三年以來,皇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賜予大臣尚方寶劍了,這都是因爲原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拿着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斬殺了右都督毛文龍,導致了皮島的形勢鉅變,後金和皇太極沒有了後顧之憂,長驅直入,殺到了京師。

“溫愛卿,朕決定了,出帑金二十萬兩,儲存於開封府城,出太僕寺金十萬兩,儲存於西安,河南留下賦稅十萬兩,湖廣留下賦稅十九萬兩,四川留下賦稅四萬兩,淮揚出鹽課二十萬兩,一共八十三兩白銀,歸於洪承疇支配,務必要徹底剿滅流寇。。。”

溫體仁連忙再次抱拳稽首。

“臣遵旨,臣這就去落實餉銀,只是皇上的帑金,臣以爲不必了。。。”

“不用多說,朕已經決定了。”

帑金也就是皇上的小金庫,皇宮的開銷,這一次皇上拿出了皇宮中的二十萬兩白銀,可見其對流寇,已經是恨之入骨了。

溫體仁離開便殿,剩下王承恩一人。

“承恩,朕剛剛是不是有些失態了。”

“臣覺得皇上沒有事態,流寇罪該萬死,居然敢於進攻中都。。。”

“好了,不說了,朕不想聽見這些話了,溫愛卿剛剛提醒了朕,中都已經失陷,朕不管如何自責,無法挽回,當下之急,徹底剿滅流寇,纔是朕需要思考的事宜。”

“皇上說的是,臣建議,是不是調遣登萊新軍,參與剿滅流寇。。。”

朱由檢搖搖頭。

“朕也考慮過,時機尚不成熟,洪承疇麾下已經有近十萬大軍,剿滅流寇足足有餘了,不用調遣登萊新軍,朕還要注意遼東的局勢,防止皇太極和後金趁虛進攻,你擬一道旨意,給登萊巡撫吳宗睿,令他嚴密監視後金韃子,若是後金韃子在遼東作亂,或者是入關,登萊新軍務必有所行動,阻止後金韃子的行動。。。”

“臣明白了,臣馬上擬旨。。。”

“承恩,不着急,陪着朕說說話,朕記得你說過,吳宗睿在登州的時間不能夠太長,現在看來,你的建議有遠見,可惜朕當初沒有聽進去,導致了中都被流寇蹂躪。。。”

王承恩准備開口的時候,朱由檢揮揮手。

“朕想,究竟是讓吳宗睿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還是負責遼東的事宜,這些日子,朕仔細看過吳宗睿在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地作戰的奏摺文書,發現吳宗睿作戰很有謀略,能夠抓住時機,採用圍城打援的策略,一舉剿滅了一千多的後金韃子,一千蒙古韃子,收編了近五千的漢軍軍士,這等的作戰能力,就算是洪承疇等人,也不一定比得上。。。”

朱由檢說完之後,看向了王承恩。

王承恩馬上躬身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目前的情況之下,可令洪承疇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若是洪承疇作戰不力,即可讓吳宗睿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朱由檢搖搖頭。

“承恩,你是不是覺得吳宗睿太過於年輕,難以當此重任啊。”

王承恩老老實實的點頭。

“臣的確有這樣的看法。”

朱由檢嘆了一口氣。

“承恩,以前朕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想來想去,朕有時候都糊塗了,朕十七歲登基,迄今已經八年時間,雖然朕沒有做出什麼事情來。。。”

“撲通。。。”

王承恩一下子跪在地上了。

“皇上,是臣亂說,臣沒有想到這些。。。”

“承恩,起來吧,朕沒有怪你,朕看重的楊鶴、陳奇瑜等人,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可是流寇的勢力越來越大,居然攻陷了中都,不知道爲什麼,朕將剿滅流寇的重任託付給洪承疇,還是有些擔心,難不成是朕想多了。”

王承恩沒有起身,匍匐在地上開口了。

“皇上,臣建議,讓吳宗睿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兼任登萊巡撫,讓洪承疇回到延綏,負責防禦後金韃子,如此也許能夠收到奇效。。。”

朱由檢再次嘆了一口氣。

“臨陣換將,不詳,朕不能這樣做,還是讓洪承疇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朕這次給了洪承疇八十三萬白銀,希望洪承疇不要讓朕失望。。。”

。。。

淮安,漕運總督府。

被帶上鐐銬的楊一鵬,仰着頭,看着天空。

此刻的楊一鵬,內心剩下的只有後悔。

中都失陷,他這個漕運總督,罪責難逃,想要活命是不大可能了。

南直隸的四府三州,所有的防衛事宜,都是漕運總督府直接負責,上萬的漕運兵丁,可不僅僅負責漕運的事宜,還要負責四府三州的防禦事宜,而中都鳳陽府城,就是漕運總督府需要重點防禦的地方之一。

楊一鵬怎麼都想不到,流寇居然會殺向南直隸,殺向中都,等到他接到消息,中都已經被流寇攻陷,皇陵樓殿被焚燬,興隆寺被付之一炬,這等於是挖了皇上的祖墳,動搖了大明王朝的根基。

中都失陷的罪孽,誰都無法承受。

楊一鵬沒有自盡,他還想着見一見皇上,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些話他想說出來。

楊一鵬的腦海裡面,還裝着一個人,那就是吳宗睿。

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攻陷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地,大敗後金韃子,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嘉獎,領兵部尚書銜,敕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地位絲毫不亞於他這個漕運總督。

偏偏吳宗睿就是被他楊一鵬排擠而走。

當初,吳宗睿管控的漕運三千營,讓運河沿途的匪幫魂飛魄散,根本不敢冒頭,保證了漕運的暢通,如果漕運三千營的軍士依舊留在淮安,完全可以抵禦進攻中都的流寇。

楊一鵬明白,吳宗睿能文能武,是帶兵之人。

這樣的人,沒有能夠留在身邊,排擠走了,楊一鵬是作繭自縛。

更加關鍵的是,吳宗睿離開淮安之後,楊一鵬清理了信義幫,這可是吳宗睿全力支持的漕運幫派。

可惜,一切都晚了。

。。。

楊一鵬、吳振纓、楊澤三人,沒有被馬上押解到京城,而是關押在南京。

當天夜裡,守陵太監楊澤自殺身亡。

第三天,皇上的聖旨抵達南京,原戶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運總督楊一鵬棄市,原巡按御史吳振纓,剝奪一切的功名,發配戍邊。

聖旨在南京兵部宣讀。

帶着鐐銬的楊一鵬,臉色通紅,掙扎着起身,看着宣旨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大聲開口了。

“呂大人,我不怕死,中都失陷,我自知難逃死罪,沒有自盡身亡,就是想着見一見皇上,我有話要說,懇求呂大人,將罪臣押解到京城去,就算是在地下,我也感激呂大人。。。”

呂維祺的臉上帶着苦笑的神情。

“楊大人,我無能爲力,皇上還有一封聖旨,宣旨的禮部官員,已經在廂房等候,我馬上就要在這裡接旨,中都失陷,你以爲我還可以做南京的兵部尚書嗎。。。”

楊一鵬臉色一下子變白了,他忘記了這一層。

由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代表皇上和朝廷宣旨,說明皇上壓根不想見他楊一鵬。

中都失陷,呂維祺肯定有責任,不可能穩坐釣魚臺,畢竟南京兵部尚書負責整個南直隸的防禦事宜,還要負責南方絕大部分防禦的事宜。

良久,楊一鵬掙扎着站起身來。

“老天,這是不是輪迴啊,吳宗睿,我最終還是敗給你了,秦志銳,你死的不冤,是不是還在地下等着我啊,我這就下去見你了,哈哈哈。。。”

大笑的楊一鵬,被錦衣衛押解出去。

。。。

三天之後,消息傳到了登州,吳宗睿沒有高興,獨自在府邸的書房,整整一天時間。

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六十章 吉榜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七十章 預感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
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六十章 吉榜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七十章 預感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