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預感

崇禎二年,對於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來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不過對於穿越的吳宗睿來說,屬於相對幸運的一年,殿試二甲進士,讓他謀求到了一個寬闊的發展平臺,吳氏家族成爲士紳家族,一些以往不敢想的事情,也敢大膽的做了。

譬如說擴充吳氏家族護衛的事情,就可以大膽的考慮了。

按說朝廷對各級的官吏,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上至內閣首輔,下至知縣、縣丞和主薄等,都必須在官衙辦事,無故不得離開官衙,若是隨意離開,很有可能遭受到彈劾與懲戒,不過到了明朝後期,尤其是萬曆皇帝荒政,讓這種嚴格的規矩出現了動搖,而朝廷給予各級官吏微薄的俸祿,也讓很多的規矩無法實施下去。

天啓年間,官員必須在官衙辦事住宿的規矩進一步動搖,除開知府和知縣等主官需要住宿在衙門,其餘的官吏都可以在外面找尋住宿的地方,條件是你拿得出來銀子。

當然,伴隨而生的是貪腐愈發的多起來,田賦成爲各級官吏盯住的肥肉,誰都想着咬上一口,吃虧的最終是百姓以及朝廷。

“戴兄,什麼時候到安遠縣來的,也不提前招呼一聲。”

匆匆從山坳趕回來的吳宗睿,見到了戴明傑之後,頗爲吃驚。

戴明傑肯定是專門來拜訪的,否則不會到新龍裡來。

“瑞長兄,恭喜你啊,我一直都想着來拜訪,前段時間外出遊歷了一番,三日前纔回到了家中,第一時間就來拜訪你了。”

“戴兄莫不是到蘇州去了。”

戴明傑看了看吳宗睿,無奈的搖頭。

“你說對了,我到蘇州尹山去了一趟,那場面太壯觀,無法形容,你大概不知道,太倉的應社與江西豫章社等都合爲一體,成立了復社,張溥成爲了復社毫無爭議的盟主。”

“哦,復社成立了,這倒是沒有聽說過。”

“還有更讓人吃驚的事情,復社的成員衆多,其中有不少南直隸的舉人,以前太倉的應社,以及江西的豫章社,加入其中的都是生員,絕少有舉人,可復社不一樣,不少的舉人加入其中,照這樣下去,我看復社的影響力很快會波及整個的大明。”

“可能吧,戴兄莫不是也成爲復社之中的一員了。”

“哪裡,復社怎麼看得上我這樣的生員,前往尹山的不知道有多少的俊傑,我不算什麼,再說了,我也就是去看看熱鬧,沒有加入其中的心思。”

“原來如此,戴兄既然到了蘇州尹山,大概知曉了,在京城的時候,我與豫章社的賀耀廷也發生了一些摩擦,不過那都不算什麼大事情,應社的盟主張採,和我是同年,三甲進士,我與他也有少許的交談,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我們談不攏,大概我與復社無緣吧。”

“瑞長兄,你可要注意了,以前我對豫章社也不是很在意,心想着加不加入都沒有多大的影響,這次見到復社成立時候的壯觀場景,才感覺到復社的力量不一般。”

吳宗睿臉上浮現出來一絲的笑容,不過眼睛裡面沒有絲毫的笑容。

見到吳宗睿這樣的表情,戴明傑無奈的搖搖頭。

“算了,瑞長兄,你和我不一樣,馬上就要入朝爲官了,與復社之間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交集,還是說說其他的事情,我離開蘇州的時候,聽聞了一些事情,覺得不可思議,想來對你肯定是有用的。”

“戴兄聽聞什麼事情了。”

“復社的事情就不說了,我聽到的是有關陝西等地的消息,據說陝西全省都遭遇到災荒,轄下的延安府更甚,人都快要全部餓死了,人吃人的景象比比皆是,陝西造反的暴民遍地皆是,遊擊將軍高從龍都被暴民殺死了。。。”

“戴兄,這些消息你是從哪裡聽說的。”

“還不是從復社聽說的,他們的消息來源很廣泛,能夠得到朝廷的塘報,那些復社的成員,時常拿着朝廷的塘報議論,毫無顧忌。。。”

“這麼看,復社的本事真的很大啊,朝廷的塘報都能夠拿到。”

“可不是,我都不敢相信,不過真的看到過朝廷的塘報。”

說到這裡,戴明傑忽然想到了什麼,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瑞長兄肯定被授官了,是到哪裡啊。”

“哦,被吏部授予應天府推官。”

“什、什麼,你被授予應天府推官,那豈不是要到南直隸去嗎。”

“對啊,戴兄是不是擔心我到了南京,會與復社有什麼碰撞嗎。”

“這,瑞長兄,你可真的是一針見血,我還真的有些擔心。”

“呵呵,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復社力量如此巨大,能夠拿到朝廷的塘報,豈會在乎我一個小小的推官,不說這些事情了,戴兄一路奔波,到我這裡來了,一定要住上幾天時間,我陪着你四處走走看看。”

戴明傑說的事情,吳宗睿幾乎都知曉,他還知道,下半年會發生更多的事情,其中以袁崇煥手持尚方寶劍,未經請示皇上斬殺毛文龍一事最爲震撼,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毛文龍被斬殺,讓後金沒有了後顧之憂,今年年底與來年初,大兵進入關內,造成了京師的震動,後金韃子一度攻到了京城的邊沿,導致京城戒嚴。

此外就是楊鶴代表朝廷總督三邊,負責剿滅農民起義,因爲楊鶴主張安撫造反的暴民,與洪承疇等主戰的官員想法不一致,導致幾乎被剿滅的農民起義軍得到喘息,迅速壯大。

從這個時候開始,風雨飄渺的大明王朝,正式跌入到深淵之中,加快了覆滅的步伐,生性多疑的皇上朱由檢,儘管殫精竭慮,但無法扭轉局面,眼睜睜看着大明王朝覆滅。

戴明傑在新龍裡住了兩天的時間,這期間吳宗睿時時刻刻陪同。

這讓戴明傑異常的感動,要知道吳宗睿是殿試二甲進士,被吏部授官,身爲應天府推官,沒有必要在乎他這個增廣生員,可人家毫不在乎,依舊陪同,平常的言語中,也沒有透露出來絲毫的上位者心態,這很不簡單了。

第三天,戴明傑堅決告辭,回到贛州府城去了。

戴明傑將在蘇州的所有見聞,毫無保留的告知了吳宗睿,也許是想着吳宗睿要到應天府去上任,所以戴明傑說的非常詳細,包括他見到張溥等人演說的細節,都描繪的清清楚楚。

戴明傑離開新龍裡之後,吳宗睿將自己關在家裡足足一天的時間。

“爹,今年閏四月,玉蜀黍收穫應該在六月初左右,我想家裡需要做好準備了,玉蜀黍收穫之後,馬上就要種下薯塊。。。”

“瑞長,我已經安排了,你不用擔心,種植薯塊的時候,你還在家裡,我想讓你專門指導一下,以前想着曾先生能夠幫忙指導,可惜曾先生離開了,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了。”

“薯塊的種植,與玉蜀黍差不多,都需要育苗,種植的時候,生長不好的苗子儘量不要,不要心疼那些發育不好的苗子,這次回來,看到有些玉蜀黍,長勢不是很好,應該是育苗的時候,苗子的長勢不好造成的情形,今後那些長勢不好的苗子一定要捨棄掉,不然影響收成。”

“這個,能夠收一些就收一些,有些長勢不好的苗子,我本來想着處理掉,可附近的農戶,過來哀求,讓我將苗子給他們,沒有辦法,我給了他們一些,後來剩下的苗子,想着處理掉可惜了,也就種上了。”

“爹,不能因小失大,今後凡是長勢不好的苗子,不要用了。”

“好的,好的,我聽你的,對了,你的婚事,陳家的執事前兩日過來了,他們想着儘快將婚事辦了,你看怎麼樣啊。”

“爹,這件事情您做主,我沒有什麼意見。”

“那好,我想着還是要問問你,過兩日我們就要再次去陳家,納吉和納徵可以一併進行,接下來就是請期了,我看六月份左右就將媳婦迎進家門。”

回到臥房,吳宗睿的臉上沒有多少的笑容,不知道爲什麼,他有了一絲的預感,自己恐怕要提前到應天府去上任了。

朝中波雲詭異,變化無常,得到皇上賞識的周延儒,年底就要進入內閣,爲東閣大學士,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崇禎三年九月,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周延儒成爲了內閣首輔,而在周延儒進入內閣之前,內閣的人員變動太頻繁,讓人目不暇接。

朝中局勢的動盪,必定影響到地方,作爲殿試二甲進士的吳宗睿,雖說不大可能捲入其中,但是想要繼續得到照顧、歇息到年底去應天府上任,可能性是不大的。

畢竟吏部敕書下達的時候,吳宗睿就開始領取俸祿了。

拿着俸祿不辦事,這樣的事情到任何地方都說不通。

儘管這份俸祿過於的微博。

戴明傑說到的陝西局勢動盪,更是提醒了吳宗睿,要時刻做好準備。

廖文儒進入臥房的時候,吳宗睿只是微微的擡頭。

“大哥,護衛的隊伍擴充到了八十人,按照您的吩咐,訓練的力度加大了,只是兵器的確缺乏,我覺得要想辦法弄到一些兵器。”

“我知道,這件事情我來想辦法。”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