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

金礪埋伏在草叢之中,看着前方十來個頭上裹着布巾、行動敏捷的漢子,手心裡面捏出了汗滴,這些人是漢八旗派遣的斥候,沿途進行偵查的。

漢八旗的軍士已經過了遼河,正在小心的朝着西平堡的方向開進。

金礪與祖大壽會和之後,專門進行了商議,爾後帶着近兩百名斥候,再一次開始了嚴密的偵查,爲了讓主動進擊的漢八旗軍士進入到登萊新軍的伏擊圈,祖大壽和金礪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讓西平堡周遭的百姓承受難以想象的損失。

等到十多名漢八旗斥候的身影徹底的消息,金礪才露出頭,對着身邊的斥候做了一個迅速離開的動作。

所有的消息都得到了證實,金礪必須要返回登萊新軍臨時駐地,參與作戰了。

西平堡距離遼河不足百里地,這一帶人煙稀少,地方官府不支持百姓在這一帶耕種土地,畢竟朝廷與後金遲早都會有終極的廝殺,不過還是有一些勤勞的百姓,眼看着這一帶的土地肥沃,所以不辭辛勞的來到這裡開墾和耕種,地方官府並未阻止這等的行爲,這就導致了不少的百姓前來耕種土地。

數年時間過去,這一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處都是耕地,一些搬遷到此地的百姓,修建了房屋,打算在這裡定居了。

登萊新軍準備渡過遼河主動發起對八旗軍進攻的時候,地方官府要求此地的百姓主動搬遷,大量的百姓聽從官府的安排,搬遷到其他地方去暫避,可還是有少部分的百姓不信邪,捨不得已經耕種的土地,與官府的吏員躲迷藏,最終留下來了。

金礪與祖大壽商議的時候,提到了這些百姓,兩人最終的意見是放棄,他們不可能因爲護衛少數的幾個百姓,而導致數萬主動入侵的漢八旗軍士警覺。

這樣的選擇是痛苦的,也是必須的。

。。。

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石廷柱,看了看身邊的馬國柱和吳守進,揮舞着手中的皮鞭開口了。

“馬兄,吳兄,昨日我們渡過了遼河,派遣斥候對這一帶進行了詳細的偵查,根據斥候獲取到的情報,登萊新軍壓根沒有發現我們的行蹤,還是大帥英明啊。。。”

石廷柱原來是漢軍正白旗的旗籍,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屬下,一年多之前才入籍鑲紅旗,隨即被認命爲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與他有着同樣經歷的馬國柱,原來也是漢軍正白旗旗籍,一年多之前入籍正藍旗,現如今是漢軍正藍旗的一等梅勒章京。

兩人可以說是多爾袞安插出去的棋子,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出來作用。

漢軍正紅旗、漢軍鑲紅旗、漢軍正藍旗、漢軍鑲藍旗全部出動,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人,他們的作戰目標就是西平堡,渡過遼河之前,石廷柱接到了濟爾哈朗的命令,攻陷西平堡、奪取糧草之後,迅速回撤,渡過遼河之後,從登萊新軍的後背主動發起進攻。

行動保密是作戰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石廷柱、馬國柱和吳守進都是漢人,比起滿人軍官,他們更加關注登萊新軍的一切消息,他們深知登萊新軍強悍,其擁有的火器有着駭人的殺傷力,如果行動暴露,招致了登萊新軍的圍攻,那結局一定很慘。

行動開始之前,石廷柱、馬國柱和吳守進三人,內心是嘀咕的,因爲濟爾哈朗的命令是要求他們在遼東流動作戰,徹底攪亂遼東的局勢,這等同於讓五萬漢八旗軍士送死,試想一下,五萬漢八旗軍士陷入到登萊新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怎麼可能撤離。

還好渡過遼河之前,濟爾哈朗新的命令下達了,這讓石廷柱等人大喜過望。

西平堡的富庶,後金的商賈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如果能夠攻陷這座城池,收穫一定是巨大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漢八旗軍士爆發出來的巨大戰鬥力,讓石廷柱信心十足。

作爲此次戰鬥的總指揮官,石廷柱一直都很謹慎,重大的事情時刻與馬國柱和吳守進商議,力求取得共識,要知道在大清國,漢人的地位日益的低下,漢八旗也不例外,滿八旗高高在上,蒙八旗得到了滿人權貴的重視,地位同樣高貴,唯有漢八旗,如同棄兒,稍不小心就要遭遇到欺凌和侮辱,所以石廷柱覺得,漢八旗的軍官唯有團結起來,好好的打幾個勝仗,才能夠在大清國立足。

一陣馬蹄聲傳來,數名斥候出現在石廷柱等人的面前。

最前面的一名斥候飛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拳對着石廷柱、馬國柱和吳守進開口了。

“報,前方田地裡面發現了耕作的百姓,屬下已經將他們抓起來了。。。”

石廷柱臉上帶着笑意,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知道了,這樣的消息今後就不要稟報了,明日大軍就要發起對西平堡的進攻,斥候務必仔細的探查,看看沿途是不是有什麼異常,若是發現異常情況,馬上稟報。。。”

幾名斥候行禮之後離開,繼續前去偵查了。

石廷柱再次看向了馬國柱和吳守進,臉上帶着笑意開口了。

“馬兄,吳兄,這一路上我們發現了不少耕作的百姓,這些人還真的是不怕死,爲了那個幾顆糧食,命都不要了,我聽說大吳朝廷愛民如子啊,怎麼沒有要求遼東所有的百姓都撤離啊,哼,嘴上說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石廷柱的心情很好,馬國柱和吳守進都看出來了。

馬國柱用馬鞭撐住了下巴,看着前方開口了。

“石兄,突襲作戰跪在快速,昨日我們渡過遼河,眼看着半天的時間過去了,大軍的行蹤難以完全保密,若是哪一點不注意暴露了,那就前功盡棄了,斥候沿途偵查到不少的百姓都還在田裡勞作,這說明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毫不知情,我們就不必如此小心了,可以加快行軍的速度,爭取明日的卯時發起對西平堡的進攻。。。”

馬國柱說完,吳守進也跟着開口了。

“馬兄說的是,我也是這麼看的,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絕大部分都渡過遼河作戰了,留守的不多,大帥英明,令我們渡過遼河主動出擊,就是抓住了這個空隙,一旦我們拿下了西平堡,震動了遼東,進攻遼陽和耀州的登萊新軍,還不亂作一團,我們再次抓住機會,殺他一個回馬槍,讓登萊新軍更加的混亂,這樣大帥率領駐守遼陽的大軍出擊,一定能夠徹底打敗登萊新軍,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敢小看我們漢軍啊。。。”

石廷柱連連點頭,對着馬國柱和吳守進兩人豎起了大拇指。

“馬兄和吳兄說的是,這樣的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想想這些年,我們一直都沒有徵伐的機會,時時刻刻都要給人家陪着笑臉,這樣的日子的確難熬,前些日子我聽說了,弘文館大學士范文程大人,被豫親王大人懲罰了,說是被打的吐血,躺在牀上都難以起身了。。。”

馬國柱點點頭。

“石兄說的這件事情,我也聽說了,弘文館的寧完我大學士,在我們出征之前被斬殺了,我這心裡就有些寒顫,要說這范文程和寧完我,哪一個不是忠心耿耿啊。。。”

“咳咳咳。。。”

年歲稍微大一些的吳守進,用力的咳嗽了幾聲,不自覺的看了看周遭。

傳令兵距離他們有近十米的距離,不遠處的官道上面,軍士正在快速行軍。

馬國柱看了看吳守進。

“吳兄,你也太小心了,我們在瀋陽的時候,時刻擔心,什麼話都不敢說,生怕被別人聽見去告密,好多話憋在心裡,這人都要瘋掉了,現在說說,就我們兄弟知道,有什麼啊,再說了,這一次作戰獲取勝利,難不成朝廷還是不看在眼裡嗎。。。”

吳守進臉上擠出了一絲的笑容,對着石廷柱和馬國柱兩人擺擺手。

“唉,習慣了,我比你們還不如,你們好歹是從正白旗出來的,人家聽到說是正白旗,對你們就要高看一眼,我這個正紅旗的,一點不受待見,在軍中的時候,說話小心翼翼,走路都害怕踩死了螞蟻,這他媽過得是什麼日子啊。。。”

本來臉上還帶着一絲笑意的石廷柱和馬國柱,聽見吳守進這樣說,神色都變得肅穆了,比起吳守進,他們強不了多少,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眼睛裡面都是滿人權貴,哪裡看得上他們這些漢人,軍中隨便一個滿人軍官,哪怕就是一個牛錄額真,在他們的面前也是牛皮哄哄的,呼來喚去很正常,稍不如意非打即罵,還沒有地方去訴說冤屈。

看見石廷柱和馬國柱的神色變化了,吳守進搖搖頭。

“石兄,馬兄,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李國翰和金礪,當初他們二人地位還在我們之上,不知道爲什麼突然就消失了,有人說他們和登萊新軍作戰被殺了,有人說他們歸順了登萊新軍,日子過得還不錯。。。”

石廷柱衝着吳守進揮揮手。

“吳兄,不說了,明天大軍就要發起對西平堡的進攻,牢騷埋怨都壓住,等到作戰獲取了勝利,我們直接去找大帥伸冤。。。”

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八十八章 漕幫
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八十八章 漕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