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

官道的兩邊,隨時能夠看見屍首,這些屍首骨瘦如柴,明顯就是餓死的,更讓人震驚的是,一些屍首已經殘缺不全,手臂和大腿的肉被割掉。

氣候已經開始炎熱,這些無人收拾的屍首,散發出來的臭味很遠都能夠聞到。

流民已經不多,偶爾能夠看見幾人或者幾十人。

吳宗睿滿臉的陰霾。

四月二十五日,五萬登萊新軍將士從洛陽府城出發,前往南陽。

情報顯示,賀一龍、李養純、張一川和李萬慶四路流寇,在內鄉、鎮平、鄧州、新野與唐縣一帶活動,有時候聯合起來作戰,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各自爲戰。

四路流寇,賀一龍的實力最爲強大。

所以登萊新軍的首要目標,就是賀一龍。

五月初二,登萊新軍抵達南陽府城。

洛陽府城到南陽府城,近五百里地,五萬登萊新軍將士,僅僅有了六天的時間,就全部抵達,這樣的行軍速度,讓人壓根不敢相信。

南陽府所轄地方的悽慘景象,讓吳宗睿不敢相信,很多地方的村落,整個村子都沒有人,一個人都看不見,沿途看到的耕地,大量的荒蕪,耕地的周遭幾乎看不到整齊的溝渠,偶爾出現的溝渠,也完全乾涸,耕地裡面的泥土乾枯,裂開不少大條的縫隙,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沿途基本看不見綠色,樹皮被剝光,樹葉被摘光,留下光禿禿的樹幹,看不見綠草,官道兩邊都是褐色,那是泥土的顏色。

Wωω⊕ т tκa n⊕ C〇

跟隨在登萊新軍隊伍後面的,已經有數百的流民,沿途發現的屍首,全部就地深埋。

府州縣城池的外面,看不見任何的粥棚,城門口守衛的軍士,一臉的警惕。

這樣的情形,讓吳宗睿憤怒,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

皇上和朝廷的救濟舉措,讓人感覺到可笑,僅僅是免去南陽府的所有田賦,老百姓沒有糧食吃,都要死光了,免去田賦有什麼意義。

後金建國、皇太極稱帝、大清國建立的消息,吳宗睿已經知道了,若不是得知這條消息,吳宗睿很有可能留在洛陽府城,坐鎮指揮,不會親隨大軍來到南陽。

歷史的進程,依舊是如此,還沒有出現大的變化,吳宗睿知道,接下來,後金韃子將會大舉進入關內,瘋狂的劫掠,而患有恐金症的朝廷大軍,壓根不敢與後金韃子作戰,眼睜睜看着後金韃子蹂躪和劫持百姓,搜走所有的錢糧。

崇禎九年後金建國、滿八旗大舉入關,京畿一帶慘遭劫掠,幾乎變成人間地獄。

對於皇上和大明王朝來說,這是一次難以承受的沉重打擊。

吳宗睿之所以親自領兵作戰,就是避免出現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他很清楚,一旦滿八旗入關作戰,威脅到了京城,皇上和朝廷會調集各路大軍進入北直隸,護衛京城的同時,與後金韃子作戰。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吳宗睿親自指揮大軍進入南陽作戰,就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擾,專心致志剿滅盤踞在南陽的流寇。

當然,冥冥之中,吳宗睿有預感,這一次他一定會率領登萊新軍,進入北直隸,與滿八旗面對面廝殺,與皇太極派遣的統帥阿濟格作戰。

。。。

南陽府城外,吳宗睿看着知府大人,冷冷的開口了。

“大軍救濟了數百的流民,這些流民就交與知府大人了,大軍還要作戰,不可能帶着這些流民,不過本官提醒知府大人,若是不能善待和照顧這些流民,本官可要追究到底。。。”

南陽府知府一臉的恭敬,吳宗睿卻視若無睹,壓根不願意理睬。

知府帶着流民離開之後,吳宗睿回到了位於府城外臨時搭建的軍營之中。

斥候營指揮使羅典召已經在中軍帳等候。

“稟報大人,賀一龍及其麾下的流寇,在鄧州一帶活動,李養純、張一川和李萬慶三路流寇,在新野一帶活動,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不遠,有聯合作戰的跡象。。。”

桌上鋪着斥候畫出來的地圖,同時標註了流寇活動區域的地形。

鄧州西面的朱連山被特別標註出來,賀一龍及其麾下的流寇,就在這一帶活動。

鄧州大部分地方都屬於平原地形,山不是很多,而朱連山就是鄧州境內最高和最大的山脈了,賀一龍在朱連山一帶活動,明顯是做好了依靠山地複雜地形與朝廷大軍周旋的準備。

大山裡面作戰,與平原作戰完全不一樣,不過吳宗睿不在乎,登萊新軍早就有所準備,有了一整套在大山之中作戰的辦法。

賀一龍麾下有兩萬多流寇,如果算上新近吸納的流民,總兵力接近五萬人,人多消耗自然就大,所以賀一龍不可能總是呆在大山裡面,再說了,河南本鎮的官軍,戰鬥力孱弱,根本無法對付各路的流寇,也讓賀一龍的膽子大了很多。

“羅典召,四路流寇準備聯合作戰,難不成他們知曉登萊新軍來到南陽了嗎。”

“稟報大人,賀一龍好像還不知道,其麾下的流寇,沒有大規模移動的跡象,李養純、張一川和李萬慶三路流寇,正在朝着鄧州的方向靠過來,屬下預計,四路流寇準備聯合起來作戰,怕是想着攻打鄧州城池。”

吳宗睿微微點頭。

“很好,再去偵查,有情況隨時稟報。”

羅典召離開中軍帳之後,吳宗睿仔細看着桌上的地圖。

地圖上面,標註了賀一龍及其麾下流寇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其餘三路流寇移動的方向,顯然是朝着鄧州的方向而來。

“大人,四路流寇若是準備聯合攻打鄧州城池,正好抓住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廖文儒忍不住開口了,在他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吳宗睿沒有馬上開口,不管怎麼說,廖文儒的這個提議都是不錯的。

如果能夠等待四路流寇聯合起來攻打鄧州城池,登萊新軍顯然要輕鬆很多。

幾分鐘之後,吳宗睿開口了。

“文儒,劉寧,原定的作戰計劃不變,我們依舊要首先剿滅賀一龍部。”

放着大好的機會不顧,一定要首先攻打賀一龍部,怎麼說都有些勉強。

吳宗睿接着開口了。

“登萊新軍七萬將士抵達鄧州,消息不可能完全保密,如果消息泄露出去,賀一龍等人的第一選擇,就是迅速的撤離,我想,這一次四路流寇之所以選擇聯合作戰,恐怕是糧草出現了問題,他們不知道登萊新軍抵達了鄧州,所以纔會選擇聯合起來進攻鄧州,期盼能夠拿下城池,獲取到錢糧的補給。”

“流寇的糧草不足,內部波動,不可能支撐很長的時間,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南陽遭遇百年一遇的大災荒,村鎮不可能有多少的存糧,流寇想要獲取糧草,唯一的辦法就是攻打城池,他們沒有什麼害怕的,剛剛吸納進入軍中的那些流民,就是他們最好的進攻利器,如果攻打城池的作戰失敗了,流寇損失的不過是剛剛加入軍中的流民,其主力得以保全下來,而且還能夠省下不少的糧食。”

“恐怕賀一龍等人,就有這樣的想法,新加入的流民如果能夠拿下城池,賀一龍等人獲取到大量的糧草,自然沒有多大的問題,如果流民無法拿下城池,死傷再多,賀一龍等人是無所謂的,人少一些,糧草的消耗自然要少一些。”

“我們不能夠等待,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兩日後展開對賀一龍部的全面進攻。”

“我們必須速戰速決,若是其餘三路流寇,依舊選擇朝着鄧州的方向集結,我們再行考慮,是不是分兵圍剿這三路的流寇。”

“明日申時之前,斥候務必偵查到賀一龍部的詳細位置。”

。。。

吳宗睿下達作戰命令的時候,異常的乾脆和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倒不是說他有了充足的把握,而是他不想讓自己猶豫,耽誤了最佳的作戰機會。

吳宗睿下定了決心,廖文儒和劉寧等人,自然是完全服從,按照吳宗睿的要求全面落實作戰計劃。

軍營裡面變得忙碌了。

南陽府城距離登州不到兩百里地,騎兵急行軍半天的時間可以抵達,步兵急行軍,兩天之內可以抵達,流寇的戰鬥力不強,移動和逃跑的速度倒是很快,所以剿滅流寇的戰鬥,以騎兵爲主,儘量採取炮兵與騎兵協同作戰的方式進行。

步兵同樣要參與作戰,他們有着特殊的使命,就是進入到大山之中追擊流寇,不給流寇任何喘息的機會。

吳宗睿早就下達了命令,登萊新軍進入南陽府剿滅流寇,每次作戰,將士都要拼盡全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流寇,每次作戰都要根據實際情況排兵佈陣,形成包圍圈,不允許流寇大量逃走,更不能放過流寇的掌盤子。

天黑之後,騎兵營、步兵營和火炮營的部分將士開始了夜行軍。

這是登萊新軍引以爲傲的能力,夜間行軍能夠隱蔽行蹤,讓對方措手不及。

大軍開拔,一共三萬人,朝着鄧州的方向而去,廖文儒留守軍營,劉寧負責指揮作戰,吳宗睿同樣跟隨大軍,前往鄧州參與作戰。

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楔子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十三章 育苗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
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楔子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十三章 育苗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樣才痛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