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

吳宗睿抵達山東濟南府城的時候,山東巡撫吳宗坤早就做好了準備,將都指揮使司衙門專門進行了改造,設立爲吳宗睿的臨時行營。

薊遼督師府已經下達了命令,將山東作爲了下一階段的重心所在。

後金的皇太極剛剛病逝,滿人權貴尚處於權力的調整之中,剛剛登基的福臨不過六歲的年級,不可能掌控權力,也不可能做出決定,做出決定的肯定是諸多的親王,這就必然面臨權力的重組,排名第一的禮親王代善急流勇退,不願意捲入到權力的旋渦之中去,剩下的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都不可避免的捲入到權力爭鬥之中去,其中多爾袞得到了多鐸與阿濟格等人的強力支持,豪格則是得到了正黃旗和鑲黃旗的全力支持,濟爾哈朗的態度頗爲曖昧,沒有明確表示對豪格的支持,也沒有明確表示對多爾袞的支持。

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爭鬥已經處於白熱化的狀態,後金只能夠有一個人做主,主要承擔輔佐福臨的任務,其他人肯定處於從屬的地位。

因爲濟爾哈朗沒有表明態度,所以這場權力的爭鬥,多爾袞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如此情況之下,後金根本無暇關注遼東的任何事宜,只要登萊新軍不借機發起對後金的進攻,滿人權貴就阿彌陀佛了。

經過了仔細和縝密的分析,吳宗睿毅然做出了決定,登萊新軍下一步的戰略是:穩固遼東的局勢,朝着南直隸儘可能的擴充力量,同時密切關注中原和南方的局勢,一旦李自成部發起了對北直隸和京城的進攻,則駐守山東和南直隸的登萊新軍,就要開始大規模的集結,準備進入北直隸和京城作戰。

確定這樣的戰略,山東與山海關兩地的作用驟然變得重要了。

山東連接河南與北直隸,直接面對中原,登萊新軍想要發起對、北直隸、京城和中原的進攻,其最佳的發起進攻地點就是山東了,當然山海關的作用同樣重要,因爲距離京城的距離不遠,且爲京城與遼東連接的關隘所在,能夠迅速的馳援或者發起對京城的進攻。

確定了登萊新軍下一階段的總體戰略,吳宗睿對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進行了小範圍的調整,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駐紮五萬登萊新軍將士,監管當地的互市,時刻警惕八旗軍的動靜,水師則重點駐紮在覺華島和旅順,若是後金的八旗軍突然發起對遼東的進攻,水師可以抵禦後金八旗軍,同時可以快速運送登萊新軍前往遼東。

錦州、寧遠和覺華島等地駐紮少量的登萊新軍,山海關駐紮五萬登萊新軍將士,其餘軍士悉數前往山東。

做好相關的部署之後,吳宗睿起身前往山東濟南,他要開始指揮這一場即將到來的改變歷史的戰役了,依照歷史的進程,最多還有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天下就要發生鉅變,不要以爲八個月的時間很長,其實一晃就到了。

崇禎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山東濟南,都指揮使司衙門。

炎熱的夏季眼看着就要過去了,氣候逐漸變得涼爽,不過和遼東的氣候比較起來,濟南還是算氣候炎熱的,進入廂房的吳宗睿,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

跟隨在他身後的是曾永忠、劉寧和吳宗坤等人。

廖文儒依舊留在遼東,與遼東巡撫史可法一道,穩定遼東的局面。

一行人剛剛進入廂房,還沒有來得及坐下,牛犇就抱着一疊文書,急匆匆趕來了。

登萊新軍情報司的主要力量,同樣搬遷到濟南城,其辦公的地點就在都指揮使司衙門的中間院落,這裡的保密措施非常嚴格,一般人不允許進入。

看見了轉過身的吳宗睿,牛犇的臉瞬間有些紅了,他這個着急的毛病總是改不好,只要遇見重要的事情,就無法完全抑制住自身的情緒。

吳宗睿倒是沒有在乎牛犇的舉止,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牛犇的性子本就有些急,這些年已經改變了好多,要求其徹底的改變是不可能的。

“牛犇,有什麼重要的情報。”

牛犇將懷裡的文書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案上面,跟着開口了。

“稟報大人,情報司獲取到了三份重要的情報。。。”

吳宗睿點點頭。

“首先說你們認爲最爲重要的情報,說的儘量詳細一些。”

吳宗睿平和的態度,讓牛犇逐漸的緩和下來。

“是,第一封情報,是有關七省總督洪承疇大人的。”

“從京城獲悉的情報顯示,洪承疇大人已經離開京城,與兵部右侍郎宋賢一道前往山東,洪大人負責統領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山東、四川以及浙江等行省的衛所軍隊,只不過河南已經被李自成部完全控制,半個月之前,李自成攻陷陝西的西安府城,包括寧夏前衛、寧夏中衛和寧夏後衛等衛所的軍隊,全部都歸順了李自成。”

“也就是說,洪大人已經沒有辦法從河南與陝西調遣兵力。”

“山西的大同一帶,包括延綏一帶,幾乎沒有兵力可以抽調了,前任五省總督孫傳庭,幾乎調遣了這些地方所有的兵力,孫傳庭戰敗,率領的十餘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所以洪大人同樣沒有辦法從山西調遣兵力,至於說湖廣,張獻忠部盤踞在武昌府城一帶,已經朝着兩廣的地帶發起進攻,湖廣自身難保,同樣沒有多少的兵力可調。”

“剩下的就是山東、四川與浙江。”

“四川行省的兵力,洪大人也是不敢隨意調遣的,張獻忠部早就覬覦四川,一旦洪大人從四川調遣大量的兵力,張獻忠勢必發起對四川的進攻,也必定能夠拿下四川,洪大人可不敢冒險,如果他上任之後,還沒有來得及作戰,就丟失了四川,這個責任他無法承受。”

“浙江行省的情況更加的特殊,張獻忠部已經開始對廣東和廣西等地發起進攻,負責南方軍事事宜的南京兵部尚書張四維大人,心急如焚,已經準備從南直隸和浙江抽調兵力,力求打敗張獻忠部,維護南方的穩定,所以洪大人想着從浙江行省抽調大量兵力,必須要徵得張四維大人的同意。”

“唯一剩下的就是山東了。”

“情報司預測,洪大人和宋大人一心前往山東而來,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想着調遣登萊新軍參與剿滅李自成的戰鬥。”

“中原的局勢完全失控,南方的局勢也不穩定,李自成部很有可能發起對北直隸和京城的進攻,張獻忠部已經發起對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地的進攻,還可能發起對江西等地的進攻。。。”

說到這裡的時候,牛犇看了看吳宗睿,他很清楚,吳宗睿的老家就在江西贛州的安遠縣,如果張獻忠部發起對江西的進攻,很有可能波及到安遠縣。

吳宗睿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牛犇繼續稟報。

“情報司通過對諸多情報的分析,認爲登萊新軍的主要關注點,應該集中在北直隸和京城一帶,至於說洪大人和宋大人前來山東,想要調遣登萊新軍參與剿滅李自成部戰鬥的事宜,倒是不必理會。。。”

牛犇說完之後,曾永忠突然開口了。

“牛將軍,李自成攻陷了西安府城、拿下了幾乎整個的陝西之後,給皇上和朝廷寫去文書,要求皇上冊封其爲西北王,如果皇上和朝廷應允,李自成願意出兵剿滅張獻忠部,可惜皇上和朝廷沒有應允,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

牛犇略微的思索了一下開口了。

“曾先生,情報司專門分析過此事,李自成的要求頗爲苛刻,其一是皇上和朝廷不能夠插手陝西、山西以及河南的事宜,李自成自行認命官吏,自行的開科取士,自行徵收賦稅,自行決定所有的事宜,其二是皇上和朝廷不能強迫李自成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說到底,李自成就是想着成爲中原的另一個皇帝,如此情況之下,皇上和朝廷自然不會答應。。。”

吳宗睿輕輕的搖頭,看着牛犇。

“牛犇,不管是情報司,還是你,想法都有些迂腐,此事說起來很簡單,皇上和朝廷已經沒有辦法控制李自成,北直隸和京城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李自成很快就要發起進攻,北直隸一帶根本沒有兵力可以阻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委曲求全,暫時讓出去一些權力,放下皇家的尊嚴,保住大明的江山,又算的了什麼。”

“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很有可能是送命。”

曾永忠、劉寧和牛犇等人同時看向了吳宗睿,他們感覺到吃驚,明明京城裡面的京營還有十多萬的兵力,雖然無法阻擋李自成發起對北直隸的進攻,但守衛京城還是可以的,一旦李自成部發起對京城的進攻,則南直隸和南方的軍隊,肯定會大規模的調遣到京城去,這樣局面會朝着什麼方向發展還說不定,爲什麼吳宗睿就如此肯定李自成部能夠攻陷京城。

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
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十一章 縣衙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