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

卯時,吳宗睿準時出現在文華殿。

登基稱帝的新鮮感覺過去之後,吳宗睿恢復了常態,作爲穿越之人,他絕不會將登基稱帝看做最大的成功,這只是開始,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處理。

盧發軒首先進入到文華殿。

看着行跪拜禮的盧發軒,吳宗睿微微搖頭。

“路廷,明日你就要離開京城,回到南京去了,說說你下一步的打算。”

曾永忠、盧發軒和史可法等人,是吳宗睿文官集團的最大依靠,所以吳宗睿放心的將整個的南方交給盧發軒去打理,將北方交給史可法去打理。

盧發軒略微沉吟之後,從容的開口。

“皇上,臣此番回到南京,首要處理的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臣預計在南直隸徹底推行此政策,肯定會遭遇到阻力,所以臣需要得到足夠的支持,臣建議駐守南直隸的登萊新軍參與其中去,如此一定能夠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第二件事情,清剿南直隸、特別是南京、蘇州和揚州等地的異己,南方的有些讀書人,自高自大慣了,包括某些士紳家族,對於那些泯頑不化的士大夫家族,臣絕不會手軟。。。”

吳宗睿微微點頭,應該說盧發軒抓住了關鍵。

“路廷,你考慮的很周全,這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只要順利的推行下去,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家族與讀書人,其囂張的氣焰自然遭受到打壓,所以你說的兩件事情,完全可以同時推進,我還要提醒你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至少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務必通過漕運,運送漕糧到北方,絕不能耽誤了,北方很多地方可謂赤地千里,需要得到大規模的救濟,其中絕大部分的糧草,只能夠通過漕運運送過來,我想通過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北方就能夠緩過來了。”

“第二件事情,務必注重商貿的發展,南直隸以及江浙一帶,商貿本就是最爲發達的地方,所以在這些地方務必要收取商貿賦稅,此事我不用多說,你知道怎麼做。”

“至於說登萊新軍征伐湖廣、四川以及南方的事宜,就交給廖文儒和劉寧他們了,你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南直隸與江浙一帶。”

“南直隸依舊駐紮五萬登萊新軍將士,我打算調遣牛犇到南京去。”

“大明朝廷實施的軍戶制度,名存實亡,我打算徹底廢除軍戶制度,具體怎麼做,還需要時間來考慮,軍隊的駐紮也是同樣的道理,按照一定的區域來劃分。”

說到這裡,吳宗睿站起身來,走下了御輦,來到了盧發軒的面前。

“路廷,南方的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接下來登萊新軍征伐的重點,將要放在南方,至於說北方,目前需要維持穩定,所以說,你的職責很重,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最好。”

在盧發軒的面前,吳宗睿沒有以朕自稱,他也不打算那麼做。

吳宗睿說完,盧發軒身體微微顫抖,準備跪下行禮的時候,被吳宗睿拉住了。

“好了,路廷,我們之間沒有那麼多的清規戒律,你去準備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

接着進入文華殿的是曾永忠與史可法。

“先生,憲之,京城以及北方的諸多事宜,我就交給你們了,我以爲,當下之際,最爲主要的還是維持北方的穩定,多年的征伐,導致北方很多的地方都是赤地千里,穩定百姓屬於重中之重,我想打開目前的困局,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大力的推進農耕事宜,目前尚可以種植水稻和甘薯,只要下半年田地裡面能夠收穫到一定數量的糧食,就能夠穩定大部分的百姓,第二是大力的發展商貿,登州海運碼頭的商貿交易事宜,務必大幅度的朝着整個的北方擴充,這樣我們能夠從中收取商貿賦稅,也能夠通過發展商貿,救濟北方窮苦百姓。”

“先生,商貿的事宜您是最爲清楚的,包括大力的推進錢莊的事宜,我考慮將錢莊改名爲皇家銀行,各地的皇家銀行,由戶部統一掌控,地方官府不得隨意插手,皇家銀行的官吏,由吏部直接委派,務必挑選那些熟悉錢莊事宜之人進入皇家銀行。”

“憲之,陝西、山西、河南以及北直隸等地農戶與百姓穩定的事宜,就交給你了,包括山東與遼東,不管是在選派官吏,還是在地方決策方面,你都要多操心。”

wWW⊕ ttk an⊕ C ○

“先生,憲之,我們的眼光必須要長遠,要着眼於天下,以前我們僅僅需要關心山東、遼東與南直隸等地,現如今需要考慮天下的諸多事宜,所以你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適應。”

。。。

接着進入文華殿的是廖文儒和劉寧。

登萊新軍在吳宗睿的絕對掌控之下,這一點是堅決不能夠含糊的。

吳宗睿的神色頗爲嚴肅,看着廖文儒和劉寧。

“文儒,劉寧,登萊新軍接下來還有很多的征伐任務,在穩定南方的作戰方面,我認爲可以齊頭並進,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義軍,與招募或者剿滅南方各自爲政的那些總兵,可以同時鋪開,南方的情況比北方要複雜很多,北方被李自成攪得天翻地覆,這期間也有後金的八旗軍趁火打劫,我們雖然面對的是滿目瘡痍的北方,但重建起來沒有任何的阻力。”

“南方就不一樣了,我們需要採用不同的策略來穩定局勢,你們切記,不能夠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凡是那些不服從之人全部都斬殺,這樣不行,殺不過來的。”

“前些日子,我已經考慮成立都督府,至於說各行省的都指揮使司,究竟該如何的設立,他們有哪些權限,我還要認真的思考,總體上來說,地方的都指揮使司,其主要的職責是負責軍隊與地方上的聯繫,他們不需要單獨領兵,也沒有領兵作戰的職責,今後地方上的總兵,原則上不兼任其他的職務,若是有特殊情況,內閣商議之後再行決定。”

“你們記住,軍隊與地方是不會交叉的,雙方有各自的職責,我已經告知先生、路廷和憲之,將要下旨徹底廢除軍戶制度,今後軍隊的軍士以招募爲主,各地的都指揮使司就要負責招募軍士的事宜,軍隊的職責主要是對外,維護王朝的穩定,當然,軍隊原則上也不能夠插手地方上的任何事宜。”

“軍隊乃國之重器,當天下平定之後,軍隊就不能夠對內,而是要轉向對外了。”

“回到南方征伐的事情上面來,遼東駐守五萬登萊新軍,以西平堡、義州、大淩河城以及錦州一帶爲主,山海關不需要駐紮太多的軍士,山東駐守五萬登萊新軍將士,主要分佈在登州和萊州等地,遼東與登萊之地駐紮的登萊新軍,其主要的職責就是面對後金八旗軍。”

“宣府、大同、延綏等邊關地帶,調撥兩萬登萊新軍將士,這些地方殘留的部分邊軍,悉數進行改編,身體合格者可以進入登萊新軍之中,其餘的全部遣散。”

“其餘的登萊新軍將士,全部調集到南方去,一部分開始征伐張獻忠部,一部分平定南方其他的行省,前面我已經說過了,南方的情況有些複雜,譬如說諸多的土司,我們究竟該要如何的應對,我的想法是,逐漸的同化四川、廣西以及雲南等地的諸多土司,我們尊重他們的習俗,但是他們必須要服從朝廷的管轄。”

“文儒,全面統籌佈局由你負責,包括北方的穩定以及遼東和山東等地的軍備等等,而且你還要多多思考,如何統籌佈局登萊新軍的各項事宜。”

“劉寧,南方的征伐由你負責,你不用過於的着急,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謂欲速則不達,對於那些不好把握的事情,你及時的稟報,我計劃用兩年到三年左右的時間,徹底的穩定南方。”

其實吳宗睿很想繼續擴大登萊新軍的規模,但朝廷沒有那麼大的財力,赤地千里的北方,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纔可能穩定下來,登萊新軍征伐南方也需要大量的錢財,大規模的徵收商貿賦稅,以及大規模的推行皇家銀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且今後還要考慮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事宜,一旦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推開,地方水利基本建設事宜,肯定就是地方官府直接負責了。

。。。

作爲內閣大臣,洪承疇最後一個進入文華殿。

“洪大人,你是前朝重臣,在南方一帶有着不一般的威望,朕已經吩咐文儒和劉寧,馬上率領登萊新軍將士,對南方的張獻忠進行大規模的征伐,當然,登萊新軍還要收復和穩定南方其他行省的局勢,所以朕希望你能夠協助文儒和劉寧,幫助他們迅速的穩定南方。。。”

吳宗睿說完,洪承疇跪地開口了。

“臣遵旨,臣竭盡全力,一定幫助廖大人和劉大人穩定南方的局勢。”

吳宗睿點點頭,大吳王朝剛剛建立,他還需要大量的人才,洪承疇作爲大明王朝的重臣,利用自身的影響力,還是能夠爲朝廷招募到一部分有識之士的。

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八章 準族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
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八章 準族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