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

京師,紫禁城。

早朝已經開始好一會了,翰林院侍讀張溥和吳偉業心神不寧,時不時擡頭看着御輦之上的皇上,可惜兩人在大殿之內站立的位置靠後,根本就看不清皇上。

吳偉業是崇禎四年殿試榜眼,張溥是殿試二甲進士,相比其他的同年,兩人還是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殿試結束,兩人同時進入翰林院,吳偉業敕封翰林編修,張溥敕封翰林院庶吉士,崇禎九年,兩人同時被敕封爲翰林院侍讀。

翰林院侍讀儘管只是六品的品階,但身份尊貴,前途無量,若干年之後,經歷充足的磨礪,翰林院侍讀都會進入內閣,成爲內閣大臣。

張溥依舊是復社的領袖,吳偉業依舊是復社的骨幹,只不過兩人入朝爲官之後,在復社的事情上面,表現的稍微隱蔽和低調一些罷了。

復社在南直隸以及江浙一帶發展還是不錯的,成員衆多,其中不少人都是朝廷中的官員,這就讓復社的勢力慢慢壯大起來,甚至不弱於東林黨,朝廷對於復社的態度頗爲曖昧,沒有表示支持,但也沒有公開的反對。

進入翰林院之後,張溥和吳偉業兩人也沒有閒着,他們不斷鼓吹復社的觀念,期盼朝中更多的官員加入復社之中,因爲他們的身份特殊,不少人也真的成爲復社成員。

張溥和吳偉業很聰明,他們知道皇上痛恨黨爭,所以有意無意劃清復社與東林黨之間的關係,不過復社的骨幹成員都知道,復社與東林黨是緊密相連的,兩者是一體的。

復社這些年的發展,也得到了東林黨人大力的支持。

其實張溥和吳偉業等人,大量借鑑了東林黨發展壯大的經驗,一方面,他們非常注意復社的組織構架,注重組織上的聯合與統一,認爲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壯大復社的力量,另外一方面,他們注重權威的形成,在復社組建以及壯大的過程之中,始終突出張溥領袖的作用,而且不斷將復社的思想和觀念灌注到張溥身上,讓張溥形成權威,最後一個方面,復社最終的目的,就是對朝政直接的干預,甚至能夠達到左右朝政的局面。

這一切,都是借鑑東林黨的做法,復社不僅做到了,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味道。

當然,復社在發展的過程之中,遭受到了重創,而這一切都拜吳宗睿所賜。

從地位和身份來說,張溥和吳偉業等人遠不能夠與吳宗睿比較,雖然他們身爲翰林院侍讀,身份尊貴,前途無量,可人家吳宗睿已經是太子少保、督查院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領兵部尚書銜,其身份與內閣大臣沒有多大的差別,直接進入內閣是完全可行的。

從權威方面來說,張溥與吳偉業等人更是沒有可比性,雖然復社正在發展壯大,可是復社所做的一切,與吳宗睿不在一個檔次上面,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數次打敗後金韃子,不僅穩固了登州和萊州,也穩定了遼東和大明的邊關,不要說朝中的大人,就連不少的讀書人,多多少少都知曉吳宗睿的厲害。

從影響朝政方面來說,張溥和吳偉業等人差的太遠,人家吳宗睿直接掌控登萊新軍,管轄的地方包括遼東以及登州萊州等地,非常時期,還可以管轄宣大和延綏等邊關之地,屬於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足以影響到朝政,復社的成員儘管在不斷增加,其中也有不少的官員,但是尚不足以干涉朝政,不大可能對皇上和內閣產生多大的影響。

所以說,儘管吳宗睿曾經毫不留情的打壓復社,張溥和吳偉業等人也沒有多大的辦法,只要人家不繼續打壓,他們就感覺到萬幸。

但是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吳宗睿未經請旨,居然在遼東做了一件大事情,足以毀掉自身的一件大事情,張溥和吳偉業當然要抓住機會,毫不留情的展開進攻了。

。。。

早朝散去了,張溥和吳偉業相互看了看,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彈劾奏摺早就遞上去,相信皇上一定看見了,爲什麼沒有在早朝的時候拿出來商議。

“天如兄,皇上爲什麼在早朝沒有提到你我的彈劾奏摺啊。。。”

“駿公,不用擔心,也許是被內閣暫時壓住了,你我時常覲見皇上,皇上在早朝沒有提及此事,那你我就想辦法在覲見皇上的時候,再提此事。。。”

吳偉業看着張溥,不無憂慮的開口了。

“天如兄,我還是有些擔心,吳大人率領登萊新軍,在遼東打敗了後金韃子,其影響力如日中天,皇上爲此還專門召見,吳大人在遼東的所作所爲,督查院也知曉,不願意出面彈劾,你我如此嚴厲彈劾,會不會引發皇上的不滿,或者是吳大人的反彈。。。”

張溥微微冷笑,帶着不屑的神情開口了。

“駿公,不用擔心,此事你我分析好幾次了,你想想,皇上若是真的信任吳宗睿,遼東之戰勝利之後,豈會不賞賜,再說了,京城裡面頌揚此次的遼東之戰,壓根就沒有說到他吳宗睿,而是皇上和朝廷之功勞,若是皇上真的信任吳宗睿,怎會出現這等的情況,至於說吳宗睿知曉你我彈劾,試圖報復,我就不相信了,他吳宗睿能夠一手遮天。。。”

其實在彈劾吳宗睿的事情上面,吳偉業和張溥的意見是不統一的,兩人雖然都認爲吳宗睿做的不對,但吳偉業是憑着臣子的本分彈劾吳宗睿,重點還是要求吳宗睿向皇上和朝廷承認錯誤,不能夠繼續亂來,可張溥不一樣,認爲吳宗睿大逆不道,有勾結後金韃子的圖謀,試圖謀反,必須要罷免一切職務,關進大牢之中,由督查院、刑部以及大理寺會審。

張溥的言辭激烈,恨不得將吳宗睿碎屍萬段。

吳偉業本就是張溥的學生,最終還是屈服了,在張溥的彈劾奏摺上面署名。

吳宗睿對復社有過打壓,但那是有前提的,是復社首先招惹了吳宗睿,人家出手反擊,讓復社遭受重創,後來吳宗睿離開南京,前往淮安府出任知府,再也沒有關注復社的任何事宜,只是吳宗睿與復社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絕對談不上支持復社。

吳宗睿在登州和萊州主政,以及出任五省總督和薊遼督師的時候,所轄的地方,復社根本無法擴充自身的勢力。

這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法,吳偉業雖然感覺到不舒服,但能夠理解。

可張溥作爲復社的領袖,卻不是這樣想的。

張溥的想法很激進,對於那些阻礙復社發展之人,就是趕盡殺絕,絕不讓這些人影響到復社,在這個過程之中,張溥不會考慮對方是什麼身份。

實實在在的說,原內閣首輔溫體仁被皇上罷免,張溥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溫體仁被迫致仕,張溥極大的增強了信心。

這一次彈劾吳宗睿,張溥更是下定決心,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和分析,與吳偉業兩人詳細商議之後,毅然決定將吳宗睿拉下馬,至於說遼東的防禦,不是什麼難事情,朝中有的是人選,兵部左侍郎洪承疇,就是不錯的人選。

張溥說完之後,吳偉業沒有馬上開口。

張溥有些着急,緊接着開口了。

“駿公,你是不是後悔了,或者說害怕了,你要是害怕,此事由我獨立承擔,皇上若是問及此事,我就說此事與你沒有關係,他日萬一吳宗睿報復,我也會說清楚,此事與你沒有任何的關係,想要如何衝着我一個人來。。。”

張溥可能是着急了,也可能是與吳偉業之間的關係不一般,所以說的有些尖刻,完全沒有考慮吳偉業是不是能夠承受。

果然,吳偉業憋紅了臉,好一會纔開口。

“天如兄,我不是害怕,也不會害怕,你我爲此事商議了足足一天的時間,我可曾有過絲毫的害怕,我只是擔憂,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吳大人是有功之臣,至於他在遼東的所作所爲,肯定不合適,所以我也主張彈劾,但如何的彈劾,你我之間有分歧,最終我也是服從了你的意見,剛剛天如兄爲何會如此說啊。。。”

張溥楞了一下,臉色也微微發紅。

“這個,駿公,你不要多想,我也是一時心急,才說出剛剛的那些話語,這彈劾吳宗睿的事宜,你我都將彈劾奏摺呈奏上去,就不要想那麼多的了,我相信,吳宗睿此舉,一定會引發衆怒。。。”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到翰林院的門口。

其實張溥也擔心,按照他的理解,皇上應該在早朝的時候提及此事,讓諸多的大人商議,可皇上偏偏沒有提及此事,難道這裡面真的有什麼變故。

張溥已經是破釜沉舟了,絕頂聰明的他,早就想明白當年在南京發生的一切事情了,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次抓住了機會,就一定要不遺餘力,徹底打垮吳宗睿,不管是對於復社,還是對於張溥自身,這樣做都是必須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
第二百三十六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五十章 趕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