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

吳襄沒有遠大的志向,習慣於隨遇而安,大淩河城之戰後,他的進取心消失殆盡,後金韃子的強悍,讓吳襄絕望,他明確的認識到,不管是遼東邊軍,還是大明各鎮的大軍,根本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廣寧錦遲早保不住,山海關也會被後金韃子拿下,只是看後金韃子究竟什麼時候發起對遼東的全面進攻。

沒有了進取心,隨遇而安,吳襄剩下的事情,就是集聚錢財與享受,出任山海關總兵之後,吳襄開始了毫無顧忌的斂財,山海關駐軍不足五萬人,但是向朝廷稟報的是十萬大軍,不管朝廷如何的拖欠軍餉,都必須按照十萬人的規模撥付軍餉,其中的空餉絕大部分都進入到吳襄的口袋裡面。

登萊新軍進駐遼東,讓遼東的局勢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特別是遼東之戰,登萊新軍大敗後金韃子,總計剿滅後金韃子近六萬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勝利,而後的濟南之戰,登萊新軍再次打敗後金韃子,迫使入關的後金韃子迅速撤離。

局勢的變化,讓吳襄一時間轉不過彎來。

薊遼督師府的手暫時沒有伸向山海關,比起祖大壽和金國鳳等人,吳襄在山海關有着很大的自主權,這期間吳襄收到了皇上的密旨,賦予了吳襄臨機專斷的權力,如果薊遼督師府想要徹底管控山海關,吳襄可以拿出聖旨予以阻止。

老辣狡猾的吳襄,自然明白這道密旨的意思,他是絕不會拿出來聖旨的,如果薊遼督師府打算管控山海關,吳襄會私下裡求見薊遼督師吳宗睿,到了那個時候拿出聖旨,情況一定好一些,畢竟雙方都能夠下臺階。

率領駐守山海關的遼東邊軍進入中原作戰,吳襄也想過山海關的防務問題,爲此還專門給留在錦州的兒子吳三桂寫去信函,憑着本能,吳襄感覺到了,吳宗睿已經準備將山海關納入到薊遼督師府的管控範圍,如果吳宗睿動手,一定會激化矛盾,到時候自己表明了態度,其他的事情與自己就沒有多大關係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吳襄可不想捲入到薊遼督師府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之中去。

大軍離開山海關,取道北直隸,剛剛進入山西,就接到了五省總督熊文燦的命令,直接進入陝西,負責剿滅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吳襄一點不着急,取道山西進入陝西,一路上不斷向地方官府要求供給錢糧,大軍離開山海關的時候,攜帶的糧草不是很多,沿途地方官府供給錢糧是必須的,皇上的聖旨裡面也有明確的要求,如果哪個地方官員叫苦,吳襄會拿出皇上的聖旨。

一路行軍很滋潤,儘管北直隸和山西不少地方都遭遇到後金韃子的肆虐,好多的地方荒無人煙,斷壁殘垣到處都是,不過吳襄不需要關心這些,他只要在行軍的過程之中,找到地方官府提供錢糧就可以了。

行軍的過程之中,不斷有小股的軍士出去偵查,這些出去偵查的軍士,回來的時候一般都是紅光滿面,以至於後來很多的軍士都主動承擔出去偵查的任務,大軍進入山西之後,幾乎沒有了什麼顧忌,不僅僅是出去偵查的軍士,其他的軍士也變得放肆,沿路的劫掠不算什麼,有時候大軍在城外駐紮,等待地方官府撥付錢糧,軍士會趁機在城外劫掠,甚至可能進入城內劫掠。

吳襄當然知道這些情況,他睜一眼閉一眼,等於不知道。

登萊新軍進駐遼東之後,山海關駐軍受到了極大的約束,口袋裡面的銅板明顯少了,一些軍士開始私下裡埋怨,當兵打仗爲朝廷賣命,腦袋時刻栓在褲腰帶上面,多拿一些錢財都不行了,誰還來當兵啊。

吳襄是不可能拿出銀子來安慰軍士的,內心裡面對於薊遼督師府嚴酷的軍令也有埋怨,但絕不敢開口說。

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不少京畿之地的百姓被迫逃亡,一些百姓試圖進入遼東躲避和謀生,駐守山海關的軍士終於抓住了機會,藉助甄別的旗號,搜刮百姓的錢財,這樣的情況,吳襄也是知道的,同樣沒有阻止。

讓吳襄萬萬想不到的是,薊遼督師府竟然知道了情況,迅速派遣登萊新軍軍士前往山海關,將參與敲詐百姓的軍士全部抓起來,其中絕大部分都被毫不留情的斬首示衆。

吳襄也被薊遼督師吳宗睿訓斥,要求其好好的整頓軍隊。

吳襄內心的不滿更多,在他看來,軍士私下裡搜刮錢財無傷大雅,要知道那些士大夫家族,明裡暗裡搜刮的錢財更多,人家有護身符,得到大量的錢財什麼事情都沒有,軍士只不過搜刮了幾個小錢,就被殺頭,明顯不合適。

所以大軍離開山海關,進入北方之後,吳襄壓根不關心軍紀方面的事宜。

遼東邊軍在大明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吳襄率領的援軍剛剛進入北直隸,就得到五省總督熊文燦的關注,軍令立刻下達,要求其進入陝西剿滅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而後遼東邊軍一路騷擾百姓,熊文燦同樣睜一眼閉一眼,地方官府勉強能夠供給大軍的糧草,銀子是絕對拿不出來的,人家遼東邊軍進入北方剿滅,朝廷無法保證軍餉糧草的供給,軍士暗地裡劫掠百姓,獲取一些錢財,也在預料之中。

地方官府的很多告狀的奏摺,都被熊文燦直接壓下,而且熊文燦還專門給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寫去了信函,委婉的提到了這件事情,懇請楊嗣昌予以包容。

遼東邊軍數次進入北方剿滅流寇,其軍紀一直都不是很好。

遼東邊軍打仗勇猛,軍士個人的品行方面的確不是很好,當年登萊巡撫孫元化麾下的登萊新軍,大部分軍士都是遼東邊軍,紀律更是渙散。

行軍的過程之中,吳襄得到快報,薊遼督師府全面整頓遼東的軍務,山海關已經被薊遼督師府直接控制,留守山海關的三萬多遼東邊軍,再次進行了甄別,其中一萬多人在副總兵的率領之下,隨後趕來,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接到這個快報,吳襄命令大軍原地駐紮了足足三天的時間。

吳襄做夢都想不到,吳宗睿這麼快就動手了,他馬上派遣身邊的親衛,手持信函前去找尋副總兵,命令其率領大軍與自己會和。

兩路大軍會和,吳襄麾下的兵力達到兩萬餘人,開銷瞬間增加。

五省總督熊文燦的軍令再次抵達,一方面肯定吳襄的舉措,率領兩萬多遼東邊軍軍士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一方面要求吳襄加快行軍的速度,早日進入陝西,剿滅盤踞在漢中的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近一個月時間過去,吳襄率領的兩萬餘遼東邊軍,終於抵達大散關,馬上就要進入漢中。

吳襄的心思壓根沒有在剿滅流寇方面,他一直想着山海關,想着遼東,想着自己回去之後面臨什麼樣的局勢,如果山海關完全被薊遼督師府控制,自己拿出皇上的聖旨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給自己找來災禍。

兩萬大軍在大散關安營紮寨,吳襄派遣斥候進入漢中,偵查流寇的行蹤,儘管五省總督熊文燦和陝西巡撫孫傳庭已經詳細告知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主要集中在興安州一帶,可吳襄壓根不相信,他要派遣斥候詳細偵查,獲取準確的情報。

進入漢中就意味着戰鬥真正開始,吳襄可不想打無準備之戰,他要將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臉色不好的副總兵出現在身邊的時候,吳襄咳嗽了一聲。

“怎麼,還在想山海關的事情嗎。”

“總兵大人,屬下不敢相信,吳將軍居然扣留了屬下。。。”

吳襄的鼻子裡面傳出了哼聲,有時候他也感覺到奇怪,麾下的副總兵腦子裡面好像少了一根弦,不知道怎麼會得到自己如此的信任。

“我說過多次了,山海關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我們馬上就要進入漢中,就要開始剿滅流寇,如何打敗流寇,完成皇上和朝廷交給我們的作戰任務,纔是你我該要想的事情。”

“總兵大人,屬下知道了,屬下就是心裡不舒服。。。”

吳襄有些無奈的揮揮手,不要說副總兵心裡不舒服,他的心裡也不舒服,吳三桂的選擇在他的預料之中,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不過吳三桂好歹也寫一封信函來,告知山海關以及遼東的情況啊。

“我知道你心裡不舒服,等到剿滅流寇以後再說吧,這兩日你特別注意一下,看看五省總督熊大人和陝西巡撫孫大人有什麼信函書信,還有斥候偵查到的漢中的情況,一定要迅速稟報。”

副總兵點點頭,有些滿不在乎的開口了。

“總兵大人,流寇不過是烏合之衆,我大軍開過去,一定全殲他們。。。”

吳襄再次咳嗽了一聲。

“我知道了,不用多說了,不管流寇的戰鬥力如何,我們都要小心應對,這兩日我要多多思考如何剿滅流寇的事宜,軍中的事宜,你就多多操心了。”

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二十章 應對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
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二十章 應對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